本网讯(记者 丁园园 旷育强)12月11日晚,博雅人文论坛第一十八期“钩沉辨谬研古典,温故知新绍昔贤——古籍研读心得”讲座在我院影视鉴赏室开讲。我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刘精盛教授作为主讲人。讲座由唐生周教授主持,杨再彪、李启群、瞿建慧等老师参加了本次讲座。

图为 唐生周教授在主持讲座
讲座上,刘教授与到场的我院研究生们分享了他在研读古籍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刘教授以孟子“三乐”开篇,其中第三乐为“得天下之才而教育之”。他说,教书育人遇到的有栋梁之才,亦有中庸之才。中庸之才只要有抱负,有理想,有坚韧不拔之志,同样可以有所作为。做学问,应“明道”、“熟于技”“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接着,刘教授从“述与作(继承与发展)”、“治大国若烹小鲜”、“前修未密,后出转精”和“比较众说,择善而从”四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在古籍研读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该有的态度。如他所说,学习先贤,要小心、用心、敬业,还要温故而知新,敢于创新。其间,刘教授以《邶风·柏舟》“如匪澣衣”之新解质疑和《王风·丘中有麻》为例,跟同学们分享了他对古籍的刻苦钻研与勇于创新的精神。

图为 讲座现场
唐生周最后总结,研读古籍,能够增加思想的深度,读书的首要目的不是批判,而是吸收。能够“温故而知新,才可称为创新。温故不知新,是谓愚昧;不温故而欲知新,是谓狂妄。”所以,他希望同学们能认真钻研这些“大浪淘沙”后流传下来的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