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文学滋兰蕙,新闻正视听,广告扬华夏。我院十年以来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学院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可谓“誉生俱来”。组稿人 唐伟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组建于2002年,其前身中文系创办于1958年,是我校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197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中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现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1400余人。
我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和广告学3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是湖南省首届重点专业,新闻学是湖南省重点专业、湖南省特色专业。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等10个学科为硕士招生学科。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2项,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课题15项,省级课题50余项,沈从文、民族语言研究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
近5年来,获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8项,省级教改课题11项,发表了教学改革研究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科研论文500余篇,科研成果被学术刊物多次转载,被同行学者广泛征引,被政府部门积极采纳。
经过10年的建设,现在学院的现代化传媒实验中心下设非线性编辑室、平面设计制作室、演播室等7个实验室,沈从文研究所,拥有苹果电脑、专业摄影摄像机等各类先进仪器设备,价值近1000万元。建成实践教学基地30余个,先后已经与3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学院正在参与老司城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与武汉大学协作进行刘永济研究,与英国剑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合作研究土家语。
学院秉承“求真、向善、完美”的院训,以文化传承和知识创新为己任,以共同事业的愿景凝聚人,以健康和谐的环境培育人,以严谨治学的氛围陶冶人,形成了底蕴深厚而又朝气蓬勃的学院文化。
创系建院50多年来,学院已为社会各界培养了近10000名高级专门人才,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校友,其中有国内外知名学者,如著名制片人刘文武等;有省部级领导干部,如原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湖南省民委主任徐克勤等;也有著名企业家,如宏梦集团副总裁罗沐等,为基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5年来,学院培养的本科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新闻专业DV大赛、国际新闻记录片选片会等赛事中屡创佳绩,其中张旺、丁渝瑜等同学的《守望着说——寻访吉首与凤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钟伟东同学在第七届亚洲大学生摄影展中,其作品《逸丽》获铜奖;李正龙获人民网“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等等。获省级优秀硕士论文3篇,在《光明日报》《文艺报》《理论与创作》等各类报刊发表文章800余篇,其中1人的科研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在激烈地人才市场竞争中,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学院培养的研究生,在读期间或国家社科基金1项,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项,发表科研论文共171篇,其中CSSCI级别论文25篇,2篇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多人考上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等名牌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学生记者蔡兴根据我院副院长王焕林提供的资料整编)
结束语:鸿鹄之志,冲出九霄云外,回望过去十年,学院已取得累累硕果;鹏程万里,飞跃重重关山,遥看未来十年,学院正迈向下一个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