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把握辞赋的特点,诵读诗歌。
2.感受陶渊明在文中所述之志,有感情朗诵。
3.背诵课文,能在背诵、诵读中获得成就感。
教学重点
把握辞赋的特点,有感情朗诵,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
能运用朗诵技巧,个性朗诵诗歌,读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课前准备:给学生印发材料。(以诗歌分行形式排列的《归去来兮辞》原文)
一、导入
上课,同学们好。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为了探讨辞这种文体的学习方式,我们将以诵读为主,而且越过“序”,直接进入“辞”。
二、过程
1.给出几个有代表性的文言实词或虚词,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幻灯片展示)
追:补救
其:大概
恨:遗憾
载:一边
言:助词
之:到……去,往,到
啸:打口哨
化:造化
2.对学生的预习情况作出点评,并提示学生,重视文言知识的迁移,这样才能由课内到课外,由已知带未知。
3.请一位学生朗读。(幻灯片展示以诗歌分行形式排列的《归去来兮辞》原文第一节;学生朗读)
4.请同学点评刚才同学的朗读。
教师结合学生发言明确:韵律、节奏感不强,情感不饱满。节奏没把握好,很大的原因是没有把握文体特点。进而提问:《归去来兮辞》是什么文体?
明确:辞(板书:归去来兮辞)
5.追问:我们学过辞吗?
预设学生回答:《木兰辞》
6.教师提示:我们试着背几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很显然,句式上和本首辞不一样,不是一个文体。
追问:我们学过辞吗?
明确:必修2学过《离骚》
7.教师提示总结辞赋特点。
辞,是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又称楚辞。又因《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又称“骚体诗”。到了西汉,赋在辞的影响下产生,是有韵的散文,讲究铺排,而辞仍是诗,重在抒情。
教师提示:我们课文是按散文的排列形式,给同学们下发的材料,老师给大家的是按照诗歌的排列形式。这就是要介绍给同学们的一个学习方法,改变文本的呈现方式,有的时候会给我们带来超强的记忆力。我们稍后可以用实践来检验学习效果。
8.结合辞赋特点指导诵读,并教授标注朗读技巧符号。
①句尾多用语气词“兮”,“兮”,犹如现之“啊”,读音要稍长。同学们可以在文段中标注朗读技巧符号,来提示朗读技巧的使用。比如:“兮”的延长读音可以用延长符号“——”标注(板书:兮)(板书:——)
②辞本是用楚地曲调吟诵的,音乐性很强,节奏感鲜明。《诗经》一句两拍,辞朗读节奏稍复杂,但仍有规律可循,一般一句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节拍的划分可以用停顿符号“|”标注,我们以第一节为例划分节奏(板书:节奏)(板书:|)
③一般隔句押韵,经常换韵,有鲜明的韵律感,押韵的字也就是韵脚要重读。重音用“·”标注,我们仍以第一节为例,标注韵脚。(板书:韵律)(板书:·)
9.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刚才的朗读提示,大声自由朗诵,在朗读中体会辞的节奏和韵律。
学生自由朗读(检查指导,了解学生朗读情况和水平)
10.还请刚才的同学来朗读第一节,要求在朗诵中把握辞的节奏和韵律。然后请学生点评其诵读是否有提高。
教师总结提示:“兮”字富有抒情成分,有特别强烈的咏叹色彩,闻一多认为“兮”确乎是诗歌的核心与原动力。所以,读时应拉长语气。节奏感要鲜明,重音要突出。
11.齐读这首辞。(老师跟读)
教师点评:同学们的诵读,声音非常洪亮。我们把握了辞的一般诵读规律,解决了朗诵节奏韵律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刚才点评时同学们提到的朗诵的情感问题。进而提问:朗诵中把握怎样的感情基调?
学生自由发言并朗读,教师可以让学生互评,并适时提示一总结。
预设重点诗句: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悔悟)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世而昨非。(庆幸)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愉快)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急切)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欣喜、急切、天真)(指导朗读:前后都是六言句,至此突换四言,用紧凑的节奏表达归家的急切和欢喜场面)
饮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闲适)
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坚定、愤激)
乐琴书以消忧。(忧愁)
感吾生之行休。(感叹、失落)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无奈、消极、旷达)(此句要提问:有没有学生读出不同的情感?①“归尽”就是死。“化”因具有不可抗拒性,人就不必为死亡的到来而忧虑,也不必为死后的未知而困惑。死虽不可知,但生是可以由自己掌握的,以自然的态度对待生,以泰然的态度对待死,这就是陶渊明的生死观。陶渊明用“乘化”的思想来化解生死困惑,使他的诗有了一种旷达的气度。②“聊”是姑且,从中也可以读出一种无奈,以及他消极的人生态度。教师可以提示总结:这就是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12.教师提示、提问:同学们根据文本解读,读出了各自的理解,情感复杂。(板书:陶渊明)那陶渊明写作此辞就是要表达这样一种复杂心理吗?其目的,诗歌的旨归究竟是什么呢?辞中有很多问句,大家画出来,这些问句怎么读?陶渊明在问谁?
田园将芜胡不归?
奚惆怅而独悲?
复驾言兮焉求?
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明确:要读出反问语气,陶渊明是在问自己,自己给自己解答。
13.教师小结:陶渊明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从29岁开始出仕,共历经五次出仕和退隐,前后13年。这一次,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他就再也没出仕,这一年他41岁。我们在必修二学过他的《归园田居(其一)》,就是他这次辞官回家后写的。而《归去来兮辞》是写于他辞官将归而未归之际,这首辞似乎也可以视为陶渊明坚定自己决心的一种方法:说服自我,自我宽心,自我慰藉,是一篇劝归辞、明志辞。我认为,陶渊明是在“高歌归去来兮以明志”,“乐夫天命归去不复疑”。
14.老师带着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朗读诗歌。
15.在辞的节奏韵律中有感情地诵读,让学生尝试背诵。
16.展示学生学习、背诵成果。集体背诵诗歌。
三、结语
朗诵是用声音对诗歌的二度创作,是对诗歌美的重新塑造。朗诵无疑是分析鉴赏诗歌的有效手段。这堂课我们就以朗诵为主,在朗诵中,掌握了辞这种诗体的一般诵读规律,同时,在朗诵中感受了诗人的复杂情感、矛盾内心,感悟了诗歌意蕴。限于时间,我们不能面面俱到,只是强调诵读在辞的学习上的一点常识,还有待于你们的任课老师在此基础上给大家做更精细的解读,今天这节课只是《归去来兮辞》学习的一个开端。
四、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自读序言并思考,序与辞有哪些矛盾之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另外推荐大家阅读:袁行霈先生的《陶渊明集笺注》。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五、板书:
【课堂实录】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为了探讨“辞”这种文体的学习方式,今天这堂课我们将以诵读为主,并且直接跳过“序”,进入“辞”。在我们进入“辞”的学习之前,老师先来调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老师抽出了几句话,重点的词用黄色的字体标注了。提问一下同学们,看看大家预习的情况怎么样。第一句谁来解释一下,“为”(既自以心为形役)什么意思?
生:“被”。
师:“被”。这句话的意思呢?
生:自己的心被身体服役。
师:“服役”?
生:“劳役”吗?
师:“劳役、役使”是吧!不错,请坐。下一句“知来者之可追”?
生:“追”的意思是“补救”。
师:“追”的意思是“补救”。我们成语中有没有保留这个意思的?谁知道?
生:“追悔莫及”。
师:相当棒,请坐!我们再来看下一个“实迷途其未远”,“其”什么意思?
生:大概。
师:“大概”大点声!
生:大概。(声音仍旧很小)
师:“大概”,声音怎么迟疑呢?再说一遍!
生:大概!(声音很洪亮)
师:“大概”。我们学过“其”解释为“大概”的意思吗?
生:“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师:《马说》里的,我们高中必修教材有没有?“其”,谁知道?有请这位同学!
生:《游褒禅山记》中有“其”是表示“大概”的意思。
师:哪一句说一下?(学生犹豫)记不得了,他提醒我们《游褒禅山记》谁能想起来?这位同学,来请你说一下!
生:“其皆出于此乎”。
师:好,请坐!再看下一个,“恨晨光之熹微”,“恨”什么意思啊?有请!
生:遗憾。
师:“遗憾”。这个“恨”和我们现在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对吧?这个是古今异义词。那么古代要是表达现在“怨恨”的意思用哪个字啊?——“怨”(有学生在下面小声作答)。
好,请坐!
古义这个“恨”是“遗憾”,要是“痛恨”呢,就是“深深的遗憾”。我们学没学过?“痛恨”?
生:《出师表》里面,“先帝在时,未尝不痛心于桓灵”。
师:“先帝在时,未尝不痛恨于桓灵也”,好,请坐,不错!还有就是做“遗憾”讲的时候,诗歌当中也有啊!白居易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我们再来看“载笑载言”,“载”怎么解释?这位同学——
生:一边……一边….
师:“一边……一边……”,成语中能不能举出一个“载”是“一边……一边……”的例子?
生:载歌载舞。
师:“载歌载舞”,不错!“复驾言兮焉求”,“言”什么意思?
生:助词。
师:助词。大家怎么一下迟疑了呢?我们学过的,想想“言”——助词,学没学过?你们背过,谁能想起来?
生:是出自《诗经》吗?
师:哪一句?
生:载笑载言。
师:“载笑载言”?对不对?(有学生在下面说“言笑晏晏”),“言笑晏晏”是助词吗?
生:“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对吗?
师:好,我们再来看下一个,“善万物之得时”,“善”,这位同学,现找?预习不太充分!
生:喜好,羡慕的意思。
师:“喜好,羡慕”,什么词性?
生:动词。
师:动词。好,“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之”,什么词性?
生:语气助词。
师:“语气助词”,是不是看得不够仔细啊!来,这位同学——
生:动词“到”。
师:动词“往,到”。这个词我们也学过啊,怎么又忘了?背没背过?
生:辍耕之垄上。
师:很好,“之垄上”的“之”,还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我们再来看下一个“登东皋以舒啸”,“舒啸”什么意思?有请!
生:放声高叫。
师:“放声高叫”。麻烦你站起来,这个“啸”解释成“高叫”对不对?书下注释给我们的是什么?
生:高声叫。
师:对于这一处解释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看法的?有吗?这位同学——
生:如果没记错的话,“啸”是东晋文人墨客,一种打口哨的方式。
师:提到了这个“啸”,我们的学生真优秀!“啸”是魏晋时期在士人群体中带有独特情感色彩的,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一种打口哨方式!可能我们现在很难模仿出来了。但是我们似乎在某首词中也提到过这个“啸”,苏轼《定风波》当中“何妨吟啸且徐行”。最后一个“聊乘化以归尽”,最后一个“化”谁来说?还是这位同学——
生:造化,指自然。
师:“造化,自然”。学过吗?你忘了,你示意我他学过,你说。
生:杜甫的一首诗“造化钟神秀”。
师:我们必修教材中也学过吧?“况——”
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师:好,请坐!经过这一番检查,我对班级同学真的是敬佩有加。现在我们就进入辞的学习,老师请一位同学先来读一下辞的第一节。这样,老师请刚才这位点评清秀男生的俊美女生来读,有请!
(学生朗读《归去来兮辞》第一节)
师:好,请坐,老师请同学为你的朗诵点评一下吧。这位清秀男生你点评吧!
生:我认为她读得没有感情,语速有点偏快了。
师:他的点评你认同吗?
生:让他读一遍吧。
师:她说让你读一遍,你先请坐。一会老师会满足你的要求让他读的。那我们来看刚才这位俊秀男同学点评的,就是情感不饱满,大家认同吗?速度快,就是节奏和韵律把握得不准,对吧?那我认为啊,节奏没有把握好,似乎是这位同学你没有把握这篇文章的文体,大家说文体是什么?
生:辞。
师:啊,“辞”。我把它写下来。
(板书:归去来兮辞)
(老师写完板书后学生鼓掌)谢谢你们的鼓励!“辞”我们是学过的吧!学过吗?
生:《楚辞》
师:我们在必修教材中背过的?
生:(在老师的提醒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师:好,请坐,又引起了大家的回忆了!那我们回忆,辞,是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又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对不对?到了西汉的时候,在辞的基础之上又产生了赋,但是“赋”重铺排,是有韵的散文,而辞仍是诗,重在抒情。老师今天给同学们下发的材料大家看一下,我们课文是按散文的排列形式,老师给大家的是按照诗歌的排列形式。那今天也是李老师要教给大家的一个方法,就是改变文本的呈现方式,有的时候会给我们带来超强的记忆力。我们稍后用实践来检验一下好不好!那么大家说,“兮”(板书:兮)在读的时候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一起说!
生:啊——
师:我觉得声音没放开吧,一起说什么?
生:啊——(声音很饱满)
师:相当于“啊”。我们在诵读的时候,它的语调应该是长的对吧!这样老师再交给大家第二个方法,就是我们在诵读的时候可以在文本中标出一些朗读技巧符号来提示我们朗读技巧的处理。比如说“兮”的延长读音,老师建议大家可以这样标注。
(板书:兮)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样读的对吗!那刚才这位同学点评,他说读得快是节奏没有把握好,对吧?那我们来看一下,“辞”每一句大致是几个节拍?
生:三或四个节拍。
师:三或四个节拍,往往是随文切分。
(板书:节奏)
我们可以用这个符号标注。
(板书:节奏)
那还有一个就是刚才同学们没有提及到的,老师觉得有必要和大家交代,我们会发现辞是押韵的,隔句换韵。正是因为它押韵,因此在诵读的时候会有着非常强的——
生:韵律。
师:非常好!
(板书:韵律)
师:我们一定要把韵脚重读。那么重读怎么标呢?老师建议大家这么标。
(板书:韵律)
师:那好,现在老师给同学们时间,请同学们按照老师刚才的诵读指导,放声自由地朗诵这首辞,好吗?一会儿老师找同学来读。不一定会找俊秀的男同学,都会找到的,好吧?
(学生诵读《归去来兮辞》)
师:好,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老师就找同学读一下,大家建议我先找谁读?
(一女同学示意身边的男同学)
师:你不建议我找这位男同学了?
生:他是我们班的代表。
师:那我们就掌声有请代表。
(学生朗诵)
师:真不愧是班级的代表,老师个人认为他不单是突出了“兮”的读法,节奏感、韵律感都很强,而且他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对不对?但是老师还要鸡蛋里挑骨头,纠正一下,那就是“兮”,老师觉得你读得还不够突出。老师采访一下这位同学,你刚才是带着什么样的情感来读的?
生:首先,“奚惆怅而独悲”就是他对自己的一种反省,到了后面“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又有一种感觉自己走入了歧途,感觉有一种伤感,一种物是人非。
师:“实迷途其未远”是伤感吗?你怎么看?
生:就是我没有感到一种伤感的感觉,感到的是一边往回走,一边回头,有一种轻松和快乐。
师:有一种轻松一种快乐。“实迷途其未远”,迷途还没有走远,有一种轻松,很庆幸是吧。还有吗?
生:我认为,到最后就是“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说明他还是向往他一开始向往的那种田园的轻松生活,找到了自己的终极目的。
师:找到了自己的终极目的,那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恨晨光之熹微”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很迫切。
师:好,请坐。那经过这几位同学的解读,你会发现诗人的情感还是有变化的,对不对?有对过去的一种反省,又有对现在的一种感悟,同学们还感受到有一种庆幸,踏上归途,然后非常着急,对不对?那好老师再找一位同学带着这些情感来把这首辞读一下。那位俊美的男同学吧,有请!
生:(朗读)
师:好,自己评价一下自己觉得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读得不好。
师:你太谦虚了,请坐。你在韵律上的把握还是很好的,韵脚的突出也很好,有一个字读错了,是不是?他对情感的把握还不是很到位。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这位同学你来读一下好吗?有请,希望你能超过那位男同学。
生:(朗读)
师:我觉得你有两处处理得特别好,一处是“飘飘”,刚才那位同学,老师听到你读“风飘飘而吹衣”,就想这样还能吹起来吗?应该是“飘飘”的感觉。“风飘飘而吹衣”这就有点像我们学过的《再别康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对吧?还有“熹微”,你是用降调处理,表达他那种着急、怅惘,现在怎么还不到家的心情。那好了,同学们,我们再来看下一节,看开头的几句,和前后的文字比较有什么变化?你来说。
生:字数的变化。
师:字数变成了几个字?
生:4个字。
师:是连串运用了一组四字的句子,是不是?那好,大家思考一下只是字数变化?随之变化的还有什么?
生:还有节奏
师:节奏上的变化还突出了什么?
生:情感。
师:太好了,还有情感的变化,那你来读一下吧,你说应该突出什么情?通过你的读,我们来感受一下。
生:(朗读)
师:音质非常好,如果是老师来读,还会再加快一点速度。大家来想象一下,这是什么画面?陶渊明快到家了吧,老远一望,哎呀,房子在那呢,于是乎,41岁的中年男子他怎么了?
生:载欣载奔。
师:一边跑,一边高兴,“孩子们,我回来了”!(生大笑)有一种急切,又有一种天真在里面。我们带着这种情感齐读这一段好吗?坐直,把书本拿起来,这样能够让你的气息顺畅,好吧?我们一起来,我来起头“乃瞻衡宇”——
生:(朗读)
师:读得不错啊,下面这些文字,你觉得你怎么读?你读出了什么情?你觉得怎么读?
生:(朗读)
师:好像有一个地方你迟疑了,就是“景”的读音,看看是什么意思?
生:日光。
师:应该读成什么?jing,你想读出的是一种什么情感?
生:我本想读出一种惬意之感,但是没有读出来。
师:想读出惬意之感,这种方向同学们同意吗?
生:同意。不过读这部分的时候,我感觉还应该读出闲适的感觉。
师:嗯,很好,还应该有一种闲适的感觉。那好,请这位同学尝试着读一下这部分,希望这节课我们大家都有提升,请同学们跟着他的节奏,自己在心里感受。
生:(朗读)
师:读得不错,尤其是“景翳翳以将入”这一句。但是老师需要提醒你,是“抚孤松而盘桓”,“抚”字是三声呢还是二声呢?
生:应该三声。
师:读得还是不错的,尤其是“门虽设而常关”和“云无心以出岫”,在结构和情感上的把握还是十分到位的。其实,这一部分是写陶渊明在家中的日常生活,突出了一种闲适之感,所以我们要读出旷达、闲适的感情。
我们再来看下一节诗歌,同学们会怎么把握呢?大家读出了什么情感,还是着急和欣喜吗?这位同学。
生:不好意思,我还没有读出其中的韵味。
师:看来你还没有和诗人建立起心灵沟通,那么其他同学呢?请同学们记住要深入文本来理解。好,有请这位同学。
生:就是讲他回家之后,做了自己喜欢做的、悠闲的事情,所以万分开心。
师:很好,其他同学还有自己的看法吗?
生:还应该有一种心灵得到释放的感觉,后文有“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就是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
师:“感吾生之行休”是对自然的热爱吗?“感”字是什么意思呢?
生:感叹,感叹我这一生就要结束了。
师:对,还有这种感叹、感慨之意。同学们读得非常好,但是老师还有一句不知道怎么读,就是“世与我而相违”,怎么把握呢?
生:这是在表现他自己与世俗不同。
师:就是说陶渊明不愿意?……
生:不愿意和世俗同流合污。
师:在这里不能说是同流合污,只能说陶渊明和他人的精神追求是不一样的。“世与我而相违”,这也正可以理解为这是他归隐的什么?
生:是一种追求。
师:“世与我而相违”是一种追求吗?这应该是一个原因,对不对?那么同学们想一想,陶渊明愿不愿意“世与我而相违”呢?
生:愿意。
师:难道他就愿意和别人不一样吗?
生:对,过去官场的陈杂,不符合他想追求田园生活的宁静、安详、惬意的想法。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感觉陶渊明不是自己就想和世人相异,只是因为在当时,他的想法、处境、思想得不到认同,他愿意去寻找自己内心的寄托。
师:说得非常好,我想此处应该有掌声。
这一节,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诸多情感,我们还有一节诗,那么下一节诗,我们在朗读时情感应该怎么把握?
生:最后一节诗诗人明确地表达对过去事情一种否定的态度。“已矣乎”就是说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这是对自己以后田园生活的一种坚定的态度和享受的方式。
师:你说是对田园生活坚定的态度和享受的方式,很好。我感觉你“已矣乎”读得也非常好,能不能再给大家演示一遍。
生:“已矣乎”(有感情朗读)。
师:好,读得很不错。文中还有“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句子,我们应该怎么读?
生:这应该是他乐天安命、乐于这种田园生活,用一种自由自在的方式过余下的生活。
师:以自然的态度面对生,以坦然的态度面对死,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旷达。同学们还有没有读出其他的感受?
生:我个人感觉还有一种自嘲之感,因为在序文中已经说,他之前对于官场生活有些向往,而且自己的生活十分困窘,在这种情况下他尝试进入官场,但他还是被现实所击败。这里应该是他在失败之后的痛定思悲,以一种新的方式尝试生活。
师:也就是说,这是他在无力改变现实的情况下,最后的一种退守的选择。回答得非常好。我们在朗读中,读出了诗中陶渊明复杂的情感。
(板书:陶渊明)
那么陶渊明写这首辞就是为了表达这些复杂的情感吗?在这首辞中有很多问句,请把这些问句画下来,想想这些问句怎么读呢?
生:首先,第一段中有“田园将芜胡不归?”
师:请尝试带着情感朗读。
生:第三段中有“复驾言兮焉求?”最后一段中有“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师:好,请坐。那请问同学们,这位同学读的感觉和你认为的一致吗?
生:我感觉这应该是一种反问。
师:也就是说问中已经有了答案了,那么这个语气语调应该是怎样的?
生:我感觉语气应该更坚定些。
师:麻烦你把这种坚定的语气读出来。
生:(朗读,极力表现坚定的情感)
师:读得不错,在尽量表现这种坚定的情感。实际上这种疑问中已经有了答案,他是在问自己,而且自己还给出了答案。陶渊明在年轻的时候也曾有过出仕为官的雄心壮志,但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政治黑暗、社会污浊,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他从29岁第一次出仕,到他这次归隐,前后一共经历了5次出仕和退隐。这一次他辞官归来,就再也没有出仕,这一年他41岁。这首辞就是写于他在彭泽令任上辞官归隐,将归未归之时。我们曾经学过的《归园田居》则是他这一次辞官之后、回家之后而作。
老师认为,虽然我们依据对文本的解读和体会,大家读出了很多复杂的情感。但是陶渊明在写作这首诗的时候是有自己明确目的的,我认为陶渊明是高歌《归去来兮》以明志。
(回身板书:歌以明志)
同时“乐夫天命”,归去不再疑。
(回身板书:归去无疑)
现在老师就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这首辞,我们做一个互动:我读第一段和第四段,同学们读第二和第三段,大家可以尝试着背诵。
(老师缓慢、极有感染力地朗读;学生认真、有感情地朗读)
师:这堂课我们通过诵读,在诵读当中我们把握了“辞”这种文体的基本诵读节奏,并且在诵读中把握了诗人的情感,进一步走进了诗人的内心。朗读是对诗歌的二度创作,是对诗歌美的重新塑造,是我们分析、鉴赏诗歌最有效的手段。所以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尝试着运用这种方法。
当然,我们这节课只是《归去来兮辞》学习的开端,由于时间的关系不能够面面俱到,剩下的部分还有待于我们的任课教师,在此基础上给同学们做更详细的解读。
最后给同学们留一个作业:
投影:1.思考:序与辞有哪些矛盾之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
2.推荐阅读: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
如果可能的话,老师希望能在网上检查大家的作业。现在已经下课了,老师有感而发,想用四句诗来表达我此时的心情:“几千里路北到南,长沙火炉烈日炎。酷暑难耐心尤静,明德学子非等闲。
谢谢同学们,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起立鼓掌)!
【教学反思】
《归去来兮辞(并序)》正文不足400字,序文200多字。对学生来说,这篇课文既有字词语句的障碍,又有复杂背景和思想情感的隔阂,学习中有一定难度,至少需要两课时的教授。又考虑到赛课的特殊性,我越过“序”,直接进入“辞”的教学。一节课是局限的,不能面面俱到,有所舍弃才能有所突破。
《归去来兮辞(并序)》被选在人教社新课标教材的必修五。此篇是陶渊明辞赋的代表作,被欧阳修称为东晋唯一一篇值得称道的文章。在《晋书·陶渊明传》中,此篇也是陶渊明唯一被全文摘录之作。这说明无论是文人还是史家都认定此文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如何解读这篇作品,吸取其思想与艺术精华,也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关于文本,一般论者都认为《归去来兮辞(并序)》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表现了诗人归田之志的坚决,辞官归隐的愉悦轻松,家人团聚、琴书相伴的宁静淡泊,乐天安命、逍遥浮世的自由自在。但我认为,陶渊明归田之志坚决的背后,内心是复杂的,情感是多面的,思想是矛盾的。如,诗人有“问前路”“限熹微”的急切;有“稚子候门”“携幼人室”的天伦之乐;但我们从“自酌”壶觞中可以读出诗人的孤独苦闷;从“常关”之门中可以读出与世隔绝的清高和孤寂;从“无心”之云中可以读出诗人沦落尘网的不自由;从“亲戚之情话”中可以读出诗人生活的融洽欢欣;从“乐琴书以消忧”中也能感受到那种非亲戚、农人能够理解而唯有“琴书”才能消除的内心之忧;“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是对人生苦短、余生不多的慨叹;“胡为乎乎惶惶欲何之”是在否定心态的犹豫不决,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心中仍有所求的不甘和难耐;从“聊乘化以归尽”中有人读出的是无奈、消极,当然也有人从中读出的是旷达。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可以还陶渊明一个真实的自我。我的教学,是要在学生把握诗中“显明”的情感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诗人“曲晦”的情感。
在学生结合诗句对诗人情感做个性化、多向性解读之后,教师必须有所提升,引导学生探寻出阅读审美的客观标准,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此时,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根据文本解读,读出了各自的理解,情感复杂,那陶渊明写作此辞就是要表达这样一种复杂心理吗?其目的,诗歌的旨归究竟是什么呢?”然后提示学生,“辞中有很多问句,大家画出来,这些问句怎么读?陶渊明在问谁?”此时,教师再结合学生在必修二中学习过的《归园田居(其一)》,点出诗歌创作背景,总结提升,明确这首辞可以视为陶渊明坚定自己决心的一种方法:说服自我,自我宽心,自我慰藉,是一篇劝归辞、明志辞。明确教师观点:陶渊明是在“高歌归去来兮以明志”,“乐夫天命归去不复疑”。
关于教材注释中对作品创作背景的介绍,我也持有不同看法。教材注释中写道:“这篇赋就是其回归田园之初激动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钱锺书先生说:“《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述、直录,岂有‘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等物色?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植杖而耘耔’等人事?其为未归前之想象,不言而可喻矣。”(参见钱锺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教出版社,1999年)中也指出:“文中所写归途的情景,抵家后与家人团聚的情景,来年春天耕种的情景,都是想象之辞。”也正是基于此,我课后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自读序言并思考,序与辞有哪些矛盾之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另外推荐大家阅读袁行霈先生的《陶渊明集笺注》。”通过这样的作业,让学生能深入文本,也是要告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质疑精神。
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主要想突出以下几点:
1.迁移知识,由课内到课外,由已知带未知。
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我设计了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这一环节,并通过提问、拓展,让学生能在这一过程中做到新旧知识的有效联系。通过“我们学过辞吗?”这一提问,激起学生回忆,进而通过对已学过的《离骚》文体特点的回忆,进一步总结辞赋的特点,这样就非常自然地进入到对文本的诵读指导,让学生能掌握一般规律。
2.指导诵读,以诵读作为教学方法,以诵读呈现教学成果。
朗诵是用声音对诗歌的二度创作,是对诗歌美的重新塑造。朗诵无疑是分析鉴赏诗歌的有效手段,朗读教学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而且也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认识能力,进行语言积累的一条有效途径。语文课上不朗诵就不能称之为语文课。朗诵不仅仅是一个朗读技巧的问题,更是鉴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一节诗歌鉴赏课,诵读更为重要。为此,我在这节课上设计了一系列的诵读环节:学生初读并互评;指导“辞”的一般诵读规律,掌握技巧,读出节奏韵律;品味语言,理解诗人情感,读出自己的理解。以此来形成本节课的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
在我平日的教学中,指导学生使用朗读技巧符号,以朗读带解析,尊重学生对诗歌的个性化解读,这种方法几乎运用到我对每一首诗歌的讲解。它能直接提示学生朗读技巧的处理,而学生在不同朗读技巧的处理对比中,也就体现了阅读者个性化的体验。
3.品读语言,从诗句出发解读文本,重视学生的个性解读。
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文本,我的这节课主要任务之一,是研究诗歌中蕴含的情感。我们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一开始就告诉学生文本写了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寻找印证,这显然不符合认知规律。因此,我只设置了“朗诵中把握怎样的感情基调”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诗人复杂的情感。
4.改变文本的呈现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当堂背诵。
只要注意力集中,方法得当,《归去来兮辞》当堂熟读成诵是完全能做到的。因此,我确定了“背诵课文,能在背诵、诵读中获得成就感”这一教学目标。而改变文本的呈现方式,将课文的散文形式排列呈现为诗歌的分行排列,正是我从我的导师张玉新教授那里学习到的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恰当的方法指导促进背诵成果的生成,这正是学生终身受益的好方法。
从执教的效果看,长沙市明德中学的学生素质很好,接受能力很强。而且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活跃,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堂课我以朗诵为主,在朗诵中,让学生掌握了“辞”这种诗体的一般诵读规律,同时,在朗诵中感受了诗人的复杂情感、矛盾内心,感悟了诗歌意蕴,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
教学是充满遗憾的艺术,反思这节课,我也有许多遗憾。比如,对学情了解不够,以致教学设计中的问题设置会有些盲目性。作为本次赛课的第一节课,我和学生的课前接触时间只有十几分钟,对该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更是无从知晓。再如,对教学时间的掌控不准,其中,检查预习环节用时稍多,以致后来,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让学生背诵诗歌,呈现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当然,关于这堂课,我还需要静下心来,进行更多的沉淀与思考。
【名师点评】
技艺必须定位在探寻语文之道上
吉林省教育学院张玉新
1.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课堂教学水平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李金红是我工作室的学员。她有很好的教学基本功,比如朗读水平和板书,这在她执教的课堂上彰显得十分突出,甚至可以说这是她课堂教学的亮点,而且也是她将来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物质基础。
有这样的基础,才敢于在课堂张扬其特色。比如,她把课定位为以诵读为主的授课形式,很难想象自己不擅长朗读而敢如此定位。在这一点上我很赞同她的设计,因为对于古诗文教学而言,诵读远比通常的逐字翻译、串讲、讲解古汉语语法合乎语文学习的规律;这样的听觉冲击力引起的美感享受更容易把学生引入审美的境界。比如,她板书课题采用不同的字体,有草书有楷书有隶书,这样的视觉冲击力易于引起学生尤其是陌生学生的兴趣,从而较快地进入学习情境。
在青年教师中,有这两项教学基本功的是不是不算多?而从职业语文教师的专业基本功上着眼,这是不是应该提倡的?单从这一点上看,即便这节课不算精彩,而敢于凭借自己的教学技艺一反流行的翻译之类的课型,试图探寻合乎语文之道的探索也是值得提倡的。
2.先做优秀的语文学习者才可能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
以上所说的两项基本功,我把它戏称为“外功”。自己有了“外功”才有可能传授给学生,这就是自身有真本事才能传授别人的硬道理。真本事必须从学习中来,从磨练中来。而在目前语文课堂异化为试题课堂的无奈中,语文教师已经不必是中文系毕业的了,任何学科毕业的都可以教语文了,因为教师苦于做不完练习题、模拟题、真题,已经“找到”了讲题的诀窍:自己拿着有详细答案的试卷,面对没有答案的学生照本宣科。一旦有学生不认可的答案,老师就说:“没办法,标准答案就是这样的。”因此,无论是出于职业倦怠还是出于对语文教学异化的无奈,语文教师不学习已经是普遍现象,哪还有精力和兴趣打磨自己的基本功?李金红已经有了较好的基本功,而且还在继续打磨,这就是我看中她的原因之一。
如果把这件事情放大了看,她以为自己有了这样比较优秀的教学技艺,便止步,或者走入把这种技艺作为自己追求的教育境界的企图,那必然堕入技艺至上主义的渊薮。其实很多成名的教师,甚至很火的大腕教师,就是这样给自己定格的。
她已经把自己定位成语文学习者了,还要继续下去,因为她也有自己的短板。如何经由教学技艺把教学提升到寻求语文之道上,便是她要走下去的方向。
3.赞瑜指瑕以求近乎道
从教学设计上看,直接导入、开门见山,并不是开篇精心设计几句煽情的华丽的废话,这标志着她开始进入追求平淡的境界;落实基础知识采用温故知新的手法,勾连学过的篇章中相关字词以解本课的字词,适度拓展以求拓宽,表现出较好的大局观语文意识;适当传授朗读知识并现场体验、身体力行,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方面做得比较好。
从课堂流程上看,李金红的掌控还是欠火候,其表现比较凌乱,环节之间的过渡生硬,这是她应该加强、也是可以提升的。在环节之间的时间分配上也存在问题。
我觉得更为关键的问题,是赛课形式导致的缺陷,不是李金红的责任。课堂教学最为生动的就是师生和谐互动,可是教师却不能与学生“亲密接触”,这是违背教学规律的。学生处于假期,不能较好预习文本(这不能怪学生,学生没有假期参加什么赛课的义务),导致教师的教学设计不能落实。而课堂上才接触文本又是有难度的文本,理解程度必然打折,课堂时间有限,教学效果肯定不尽人意。
希望李金红以本次赛课为自己的一个新起点,在自己的课堂上克服不足,在寻求语文之道上做出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