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言>>课程建设>>教材案例库>>正文
 

文言文教学-《陈情表》教学全景再现

2018年09月27日 20:40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周文福 点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说理艺术:陈事循情察理。

2.学习掌握若干文言词语,推敲词语,体会作者的言内言外之意。

3.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复杂感情;激发学生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好孝道。

教学重难点

了解本文的说理艺术:陈事循情察理。

教学方法

诵读体会和鉴赏分析相结合;学生探究和教师点拔相结合。多媒体课件的灵活

运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暖场:舒缓情绪,激活热情。

借试用话筒之名义,请入座的同学用方言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听课教师问好。

设计意图:在课前安排试用话筒环节,是缓解学生第一次登上千人会堂,在聚光灯下的紧张感,活跃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台上台下的距离。

一、相机导入,陈事言忠孝

“明德中学”之“明德”二字,由《大学》“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开篇导人。

1.“百善孝为先”,但是古人常说“忠孝不能两全”,西晋李密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请同学们根据预习,能用一两句话概括,李密遇到了什么样的人生抉择难题呢?(板书:忠、孝、李密)

2.作者破解难题的办法是写了一篇“表”(原名《陈情事表》)。(板书“表”)

设计意图:从学校的校名导入,亲切自然,富有人文内涵。开门见山点出本文研讨的重点“忠”和“孝”,直奔主题。让学生概括李密面对的人生抉择难题,既检查预习效果,又因为提问难度不大,很快激活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为课堂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推敲语句,循情识忠孝

1.请两组学生先后诵读第一二段。要求:归纳所读部分的主要信息。

2.梳理第二段的信息,思考作者应该尽忠的原因:“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归纳明确:“圣朝清化”:察、举、拜、除。(重点解析“除”的意思)

3.讨论分析不得不尽忠的原因:“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归纳明确:责、催、不许。

4.分组读第二段。注意诵读的语气,体会前后不同的感激、恼怒、狼狈的情感。

5.作者不能去尽忠的原因是:祖母。请学生从文章前三段中划出有关祖母的句子读读。第一段:“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第二段:“刘病日笃。”第三段:“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概括出祖母的形象:祖母是一位对我恩重如山,身缠重病,风烛残年的老人。(紧扣“婴”,婴,从女,賏(ying)。“賏”是颈项链。本义:妇女颈饰,似现代的项链。引申:缠绕,反复盘绕其上)。

6.了解作者身世:“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概括明确:“孤苦”“孤弱”,突出“孤”。

设计意图:先分析“应该尽忠”和“不得不去尽忠”,再分析“不能去尽忠”,避免了串讲课文的平淡与枯燥,使课堂有了波澜。讲析“除”“婴”等字,正扣住了学生的疑问之处,配合多媒体的课件,激发了学生对文字的兴趣,自然推进了教学流程。

三、追问探究,察理析忠孝

问题:只说自身孤苦、祖母多病是“以情动人”,或许能打动一个君王,但是对于像晋武帝这样一个君王就很难说了。晋武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君王?李密又是用什么理由说服他的呢?其间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机变和才智呢?

(一)知人论世,了解武帝

晋武帝的爷爷是司马懿,司马懿的对手就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他的父亲司马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晋武帝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君主,废魏称帝,灭掉东吴,统一全国。为人阴险多疑。(板书:晋武帝)

(二)以臣自称,主动站队

1.诵读三四段,找出其中使用最多的一个字。明确:文中重复了29次“臣”。除掉“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臣逵”“臣荣”两个“臣”字是指其他人,其余的27个“臣”字都是作者自称自指。

2.追问“臣”:字义?明确:臣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一只竖立的眼睛形。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

3.再问:李密和晋武帝是什么关系?李密是晋武帝之臣吗(结合注释)?

总结:一个“臣”字,初读只是一个人称代词而已;追根溯源,细加揣摩可见作者以臣自称,主动站队,欲表忠心之情;知人论世,更可从作者遣词良苦用心之中见其机变才智。作者对人称的准确使用,含蓄巧妙地表达了他的“忠”。同类的词语概括:“陛下,圣朝——伪朝”。

(三)以其之道,还治其身

1.追问:忠孝自古不能两全,第二段末作者提出陷入两难之境。既已于情于理“示忠”,为何抗旨?如何打消晋武帝的猜疑?

2.读第三段第一句,推敲语句。“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明确: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多么高明的说理方法。做一个孝顺子孙和做忠臣是统一的。圣朝孝治天下,对祖母“孝”是对圣朝“忠”,“矜育孤苦”,方显“圣朝”。李密通过这样一个《陈情表》,诚挚地表达了自己的孝心和不得不表达的忠心,又把自己的“孝”说成自己对晋武帝治国方略的支持。这就体现了李密的机敏和才情,这就是《陈情表》的魅力。

设计意图:追问探究,李密和晋武帝是什么关系?教学设问切中肯綮。设问于关键处,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诸多问题迎刃而解。通过抓关键词“臣”,推敲品味,层层剥茧,引导学生感悟思考,深入文本,直指情感的内核。再分析作者“以其之道,还治其身”的高妙的说理艺术。这样由“情”及“理”,既抓住文章的重点,又紧扣文章的文脉。

四、厘清思路,归绾明忠孝

1.明确文章思路,先陈事,再循情,后察理。“陈苦衷说孝义,动人以情。表忠心分先后,服人以理”,以“孝心”“忠心”最后说服了晋武帝。(完成板书)

2.体味语言特点《古文观止》点评此文“至性之言,悲恻动人”。

设计意图:用对联总结课堂教学,体现语文味。板书精心设计为一个心型,寓意为“忠心”“孝心”,中间一个问号,表示李密的徘徊抉择,板书简洁突出,别具特色。

五、诵读涵泳,体昧至孝文

师生合作,配乐朗诵课文。

设计意图:配乐诵读,读出情感,涵泳文字,渲染气氛,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六、设疑激趣,传承孝道义

1.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总结本节课最大的收获或学习心得。

2.齐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百善孝为先”。

设计意图:学生自我总结,强调一课一得。对课堂教学总结升华。结尾语首尾呼应,强化了情感价值观的教学目标。齐声诵读,又使课堂在高潮中结束,留有余味。

板书设计

【课堂实录】

一、相机导入,陈事言忠孝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试试话筒。请同学们用长沙方言说:“明德中学欢迎你”,“火热的长沙欢迎你”……

生:“明德中学欢迎你”,“火热的长沙欢迎你”……

师:同学们来自明德中学,知道“明德”二字的出处吗?

生:(齐读,投影)“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师:至善,中国传统美德的善有很多种,最大的善?

生:(齐说)百善孝为先。

(教师板书:孝)

师:是的,百善孝为先。还有一种可贵的美德,“忠”。

(教师板书:忠)

师:历史上的很多人物常常面临“忠孝难以两全”,西晋的李密也遇到了这样的难题。

(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都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啊,李密遇到了什么样的人生抉择难题呢?

生:李密同志这个人很倒霉,晋武帝要他去做官,他的祖母病了,他又不能去,就这样。

师:现在的九零后喜欢用网络语言。我们不要说“李密同志”,就说李密,表示对先贤的尊重好不好?

生:好。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陈情表》,看他是如何破解这个人生难题的?

二、推敲语句,循情识忠孝

师:我请一二组同学读第一段,三四组同学读第二段。

生:(齐读)

师:刚才听同学们读“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时声音参差不齐,看来大家对断句停顿有了不同意见,这两句究竟应该怎么断?

(学生讨论)

师:官职是“太守”“刺史”,而不是“太守臣”和“刺史臣”,所以正确的读法是“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师: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齐读了第二段,梳理文中的信息,我们认为李密应该要尽忠,应该尽忠的理由是什么,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说一下吗?

生:沐浴清化,得到了本朝的很多优待。

师:哪些优待,你读出来。

生: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师:好,对他很多的优待,具体的优待体现在什么地方?

生:不断提拔他。

师:哪些动词看出来了他不断被提拔重用?

生:察,举,拜,除。

师:很好,你能不能把这四个词再说一遍,哪个字你感觉陌生一些?平时的古文阅读中很少见到使用的,你不太理解的?

生:除,平时我们说到除一般就表示“除去”。

师:除是什么意思?(出示投影:除: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宫殿的台阶。引申:拜受官位。《汉书·景帝纪》注:“凡言除者,除故官就新官也。”)

“除”的偏旁不是“耳朵”而是“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除”本义是台阶,不断地上升所以引申为拜受官位。“除”字的本义我们到现在还保留着台阶的意思,大家想想哪个词语?星期五放学前我们要干啥?

生:大扫除。

师:对的。朝廷不断地提拔重用他,他应该去尽忠报恩。他若再不去应诏,就要有灾祸临门。体现在文中哪些语句?

生: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师:李密能不去应诏吗?

生:不去不行,因为晋武帝震怒了,后果很严重。

师:但是,他去了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去,因为他有一个牵挂,那就是他的祖母。请大家从文中前三段中找出直接描写祖母的句子找出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找到了三处。第一段:“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第二段:“刘病日笃”。第三段:“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师:我们这边的同学来思考一下,刚才几位同学找到的这些语句,文本隐含的信息,我们梳理概括一下是什么?

生:“躬亲抚养”,看出来祖母对他恩重如山,抚养了他。

师:奶奶带孙子一般来说是天经地义,你却用了“恩重如山”?看出来你读懂了这段文本。因为作者的身世不同,他概括出自己的身世特点是什么?

生:“孤弱”“零丁孤苦”。

师:作者用重复来强调。重复的是哪个字?

生:孤。

师:他强调了自己“孤”,把这些语句读出来。

生: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师: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带着一个孤苦的孩子,其背后的艰辛,不言而喻,可想而知。所以才是恩重如山。

生:从“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刘病日笃”看出来祖母疾病缠身,需要李密的陪伴和照顾。

师:你说祖母疾病“缠”身,哪个字表现了这个意思?

生:“婴”。

师:“婴”在我们平时的理解中是什么意思?

生:婴儿。

师:“婴儿”怎么又会是“缠绕”的意思呢?大家想不想把这个词了解清楚?

生:想。

师:请看投影:(賏,从女,賏(ying)。“职”是颈项链。本义:妇女颈饰,似现代的项链。引申:缠绕,反复盘绕其上。)

生:“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

师:用你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好吗?

生:风烛残年。

师:概括得多么好,祖母是一位对我恩重如山、身缠重病、风烛残年的老人。一般君王都会被深深地打动。

三、追问探究,察理析忠孝

师:但是,李密面对的是晋武帝,大家对他了解吗?(板书:晋武帝)晋武帝大家不了解,讲到他的爷爷,大家却都清楚了。他的爷爷是司马懿,司马懿的对手就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他的父亲司马昭,关于他,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晋武帝司马炎,他是晋朝的开国君主,废魏称帝,灭掉东吴,统一全国,为人阴险多疑。那么问题出现了,李密祖母确实年老多病,但是按照中国的传统,尽忠乃国家大义;尽孝是个人私情。须先尽忠后尽孝,这才符合常理。那李密怎么说动晋武帝呢?在说服晋武帝时,体现了李密怎样的机变和才智呢?我们再来读一下文章的最后两段。

生:(齐读文章的最后两段)

师:纠正一个读音,“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中的“胜”字读第一声。大家把这一句再读一遍。

生:(齐读最后一句)

师:李密和这个阴险多疑的晋武帝是什么关系?

生:君臣。

师:真的是君臣吗?欲知真相,请看文章中的第一个注释。

生:(看注释)

师:看完注释一,好,我再问,不知道你们的回答是否改变了。李密和晋武帝是什么关系?把注释一给大家读一下,然后你用一个词来说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读注释一)他们是敌人,是仇人。

师:李密本来是蜀国的重臣,司马家族灭了蜀国,李密还没有当你晋朝的官,所以他们之间不是君臣。灭国之恨让李密应该视晋武帝为仇敌。三四两段读完,你发现用得最多的是哪个字?

生:“臣”。

师:老师统计过,全文共29个“臣”。除掉“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臣逵”“臣荣”两个“臣”字是指其他人,其余的27个“臣”字都是自称自指。从词性说是代词,让我们看这个字背后包含的深意。假如我是君王,我走过来,你们这些做臣子的什么表现?

生:(低头,用眼睛瞟着老师,脸上是畏惧之色)

师:好,这位同学表演得很是形象。请你站起来,保持刚才的动作和神情。

生:(该学生站起来,保持刚才的姿势和表情。其他学生开心地笑起来)

师:我们的祖先真的是聪明啊,“臣”的造字,就是采用你这样的眼神。(幻灯片展示“臣”的字源演变)臣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一只竖立的眼睛形。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在文中,李密表示了屈服之情。从文章中文字表述来看,李密想不想当官?

生:想。“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师:李密感恩戴德,“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用了27个“臣”,但是,他真的是愿意臣服吗?若真心臣服就该应诏做官去啊,先尽忠后尽孝。但是,他写这《陈情表》是想做什么?是不想去应诏做官而在家赡养祖母。口口声声27个“臣”,“臣”字,初读只是一个人称代词而已;追根溯源,细加揣摩,可见作者以臣自称,主动站队,俯首称臣,欲表忠心之情;知人论世,更可从作者遣词良苦用心之中见其机变才智。作者对人称的准确使用,含蓄巧妙地表达了他的“忠”。同类的词语文中还有哪些?

生:“陛下”,“圣朝——伪朝”。

师:既然李密表示臣服,那很简单,那应该去尽忠,因为什么?因为国家为重。李密身世孤苦,祖母的年老多病,晋武帝看了这些都可以表示认可。但是,你李密口口声声27个“臣”字,主动站队,表示臣服。“心动不如行动”啊,你不出来为官,说到底还是对我的不忠。《诗经》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古语又云:“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你李密作为亡国降俘,你不出来做官,就是心怀不满,违抗圣旨。才思敏捷的李密用了什么办法最终打动了晋武帝呢?我们来认真阅读一下第三段。

生:我找到了这一句:“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师:今天,你特别踊跃发言,这很好,谢谢。

生:李密借口就是这样,先说出圣朝以孝治天下,他就根据圣朝的这个主张,慢慢表达他想尽孝的想法。

师:圣朝皇恩浩荡,恩泽广布,体现在哪个字?

生:“凡”。

师:哪个字转折?哪些字突出了自己的独特情况?

生:“况”转折说到自己,“特”“尤”突出了自己独特的孤苦身世。

师:你用自己的话来把这几句的意义表达一下,好吗?

生: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

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多么高明的说理方法。我做一个孝顺子孙和做忠臣,是统一的。你晋武帝可以责问我“心动不如行动”,而我却告诉你我这样做是“恭敬不如从命”。圣朝孝治天下,对祖母“孝”是对圣朝“忠”,“矜育孤苦”,方显“圣朝”。李密通过这样一个《陈情表》,诚挚地表达了自己的孝心和不得不表达的忠心,又把自己的“孝”说成自己对晋武帝治国方略的支持。这就体现了李密的机敏和才情,这就是《陈情表》的魅力。晋武帝看过《陈情表》后,准许了李密的请求。大家知道,李密后来的命运吗?

生:李密后来出来做官了,没有受到重用……

师:明德中学的学生对这节课的预习让我很感动,老师再给大家补充一点。李密上《陈情表》一年以后,祖母去世,李密依礼又守了3年孝后出来做官。

(出示投影:“汉中太守,李密: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中无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年六十四。《晋书李密传》”)

他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政绩卓著,颇遭人嫉。晋武帝身边的小人弹劾他。后罢官归田,64岁去世。

四、厘清思路,归绾明忠孝

师:《陈情表》这篇文章在历史上是非常著名的,《古文观止》对它的评价是“至性之文”。让我们整理明确一下文章的思路,先陈事,再循情,后察理。以先“孝心”后“忠心”,“孝心”即“忠心”,最后说服了晋武帝。(教师完成板书)

五、诵读涵泳,体味至孝文

师:古人说:“读陈情表而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孝”字的上半部分是“老”,下半部分是“子”,这表示孝道是一种传承。好的文章要诵读涵泳,细细体会。老师来抛砖引玉,我读第一二段,请一个学生读第三段,剩下的同学读第四段。

(放配乐,展示“孝”,教师读师背)

生:(一学生读第三段,其余学生齐读第四段)

师:我用一副对联总结这篇文章(出示投影):“陈苦衷说孝义,动人以情;表忠心分先后,服人以理”。

生:(齐读)

师:学完这篇文章,请同学们说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慨或者学习心得。

生: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师:你说的是李密舍官而选择孝顺赡养祖母。

生:我爱我的母亲,永远都爱。

师:你真是孝顺的好孩子。

生:子欲养而亲不待。

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抓紧现在,好好对待自己的长辈亲人。

师:通过跟大家的学习,相信大家对开头的《大学》的“三纲领”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把它再读一遍。

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师:百善孝为先。(出示投影)

生:(大声齐读三遍)

师:期待并祝愿同学们今后:读书明德,自新新民,不断超越,止于至善。谢谢大家。下课。

(全体学生和听课教师鼓掌)

【教学反思】

注重“文”“言”结合,体现“灵动”之美

教前思考:

《陈情表》是选自人教版高中必修五第二单元的一篇经典的古文。很多名家都讲过这篇文章,也数次人选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的参赛篇目。这是一个挑战。如何将经典课文讲出新意,并且这个新意还要符合新课改的精神,不能是为求新而“新”。

一堂成功的课,必须主线清楚,层次分明。所以,我考虑紧扣文章的“忠孝”二字,将课堂教学主要分为这样的几个板块:一、相机导入,陈事言忠孝;二、推敲语句,循情识忠孝;三、追问探究,察理析忠孝;四、厘清思路,归绾明忠孝;五、诵读涵泳,体味至孝文。

一堂成功的课,必须先声夺人,跌宕起伏。由于此次全国课堂教学大赛正值暑假,学生放假在家,所以没有了提前和学生交流或者布置预习作业的时间,作为古文教学这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所以,我精心考虑了赛前20分钟和学生见面时交谈的几个要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导入语一定要“先声夺人”,既要自然巧妙,又要有亲和力。所以,我设计由所教学生的校名“明德中学”的“明德”二字导人。教学围绕“忠孝”之间的徘徊抉择:李密应该去尽忠吗?不得不去尽忠?李密为何不能去尽忠?如何能说服武帝让他先尽孝?……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点,不断设疑解疑,在疑问探究中推进课堂的流程。

一堂成功的课,必须别出心裁,个性突出。所以我设计了将文字寓于文脉的梳理之中的教法。关于多媒体的运用,尤其感谢我的师父郭惠宇老师,从参加市里、省里的优质课大赛起,他就严格要求我课件必须自己制作,不能仅从网上下载,要为每一篇课文“量身定做”,要有自己的个性。朗诵的配乐也是我精心挑选,甚至邀请了音乐界的朋友帮我把脉,我自己用各种格式调整了音乐的音量,力求做到最佳的效果。

一堂成功的课,必须符合课改精神,彰显语文韵味。教学设计时兼顾“三维目标”,关注学情。上课时既要抓住“生成”,又要牢记“预设”。著名特级教师王鹏伟老师评课时表示:课程生成是随机的,却是以预设作为起点的。问题在于课程预设是否从教学实际出发,“教”要立足于“学”。所以,在课件制作时,我设计了一页课件“知识锦囊”,将“作者简介”“历史背景”“相关典故”“文史知识”等资料和五个“字词”全部设计好。但是,上课时不一定全部讲解完,而是根据课堂的学情和进程,适时地利用好课件,避免了上课完全被课件束缚的窘境。语文课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要上出“语文味”。所以,从课件模板的选择,从开头导语《大学》“三纲领”的运用,从结尾处对联的总结……我都要求自己时时不忘这是一堂语文课,一堂古文课,要上出语文老师的素养,要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后思考:

这堂课最后经评委和现场教师代表评分,获得第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高中组一等奖的第一名。我如释重负,很是欣慰。没有辜负学校领导、省市教科院领导对我的期望,完成了既定的任务和目标。作为个人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在这个中国高中语文最高的课堂教学大赛的平台上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找到了弥补的方案。

下面我主要从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进行反思:

优点:

一、专家评我的公开课

全国中语会秘书长顾之川先生:具体说到这次大赛,可以说亮点纷呈,精彩连连,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得以集中展示。选手们及其所在团队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精心打造出一节节精品课,展现出他们深厚的综合素养,扎实的学科功底,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高超的教学智慧,代表着本地区语文教学的水平。比如,安徽马鞍山二中周文福上的《陈情表》,抓住一个“情”字做文章,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对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如“除、婴、臣”等字追根溯源,课件制作切合课文特点,文化底蕴深厚。开头结尾都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首尾照应,设计巧妙。

著名特级教师王鹏伟:教学设问切中肯綮,呈现方式有创意。先谈教学设问切中肯綮。设问于关键处,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诸多问题迎刃而解。例如下面几篇课文的教学。《陈情表》一课(马鞍山二中周文福执教),设问:作者抓住什么打动朝廷?答案是“圣朝以孝治天下”,这是本文在“忠”与“孝”的二难选择中,申述辞官以尽孝的关键……

我的反思:

课堂教学要抓“主线”,要抓“主问题”。这节课紧扣“忠”与“孝“之间的抉择,这样的设计是成功的。导入语和结束语要精心设计,导入语要有先声夺人之效,结尾语要有余音袅袅之效。课件的制作,得到了专家和同仁们的一致好评。我在设计时,就想传达出一种新的理念,改变以往人们认为课件束缚了课堂的“生成”的不良印象,甚至有人认为多媒体技术“有百害而无一利”。其实,多媒体技术是时代所趋,老师们带头学习新技术,不也是一种“终身学习”、不断提高的正面榜样形象?这次的课件,模板是自己设计,丰富的材料准备,超链接的设计选用,提高了课堂的灵活性,兼顾了备课“预设”的精心和课堂“生成”的灵动。

二、专家评我的公开课

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先生:我觉得文言文教学要做到“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文统一,听过周文福老师的《陈情表》后,我觉得还可以加上“文字”。

著名特级教师安徽省教科院文科室杨桦主任:周文福老师,他所执教的《陈情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周老师这节课的突出特点是“言文并重”。在指导学生剖析课文过程中,解“言”不离文,读“文”依据“言”,一改文言文教学中架空析“文”或孤立讲“言”之弊端,让“文以载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到实处,给观摩的老师以深刻的启迪。

我的反思:

教学设计时“言文并重”的思路是正确的,我在设计时大量阅读了《中国知网》上的一些文章,汲取了许多专家的对《陈情表》最新的研究成果。从“言”人手,激趣设疑;“言”不离“文”,文脉清晰。避免了以前很多老师上《陈情表》公开课时的上法,有新意有个性,而大赛课,贵有新意。同时,对语文老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我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古汉语、古文的知识素养,才能让自己的古文课堂教学更精彩。

三、专家评我的公开课

著名特级教师贾玲:设计精美,师生共读。精心设计的课堂给人全方位的感受,学思并进,教学目标明确。

著名特级教师尤力增先生:周文福老师执教《陈情表》,我认为整节课的课堂构思新颖,周老师针对学情,巧妙地以《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切人,一则扣住“明德”(学生为明德中学的学生),二则引出“至善”,从而引出“百善孝为先”的话题,又由“孝”引出“忠”,而忠与孝的矛盾恰是《陈情表》的核心;执教者以此为触发点,以“读”串起课堂,在读中,通过抓关键词(除、臣等)、品味重点语句的方式,层层剥茧,引导学生感悟思考;课堂结尾部分,以师生合作朗读收束,教师范读,入情入境,感人至深,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良好氛围中倾情朗读,在读中展示对文本情感的准确把握。整堂课展示了执教者良好的点拨能力和“唤醒思维”的能力。

我的反思:

大赛课需要教师扬长避短。我是江苏南京人,我的普通话水平一般,说话常常夹杂着南京的尾音。但是,我对节奏重音的把握很好,吃透文本后更能读出蕴含的情感;选取一段感人肺腑的贴切的音乐,,师生共读,更能打动学生,表现出《陈情表》独特的人文魅力,何乐而不为?事实证明,配乐诵读是成功的。也许,有的老师不太赞成配乐诵读,但是,“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时代在进步,那些朗诵的大家高手在诗歌朗诵会上也大都选择了配乐,就像唱歌时的伴舞一样,只要“锦上添花”,何必一定要排斥“文学与音乐”的结合呢?

不足:

一是课堂的随机应变能力要加强。在师生配乐共读文章后,我应该再把最后一段范读一遍,这样现场的气氛效果会更好。这是我的师父和同仁们的一致意见,下课后我也意识到了这点。因为学生读完,音乐未完,而学生齐读很难做到和音乐的完美融合,所以老师的范读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把课堂气氛提到最高,让文本的感染力得到最大的体现。

二是课堂的随机点评能力要提高。课堂的最后环节,要学生用一句话陈述自己的学习心得或者感悟时,老师应该随机点评,一句中的。通过点评,引导学生复习一课所学,兼顾知识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更好地总结升华课堂的学习,同时,也可更好地把控课堂的时间节奏。

通过这次大赛的磨砺,通过这节大赛课的展示,让我获得了许多启迪,引发了许多慨叹。

我师从著名特级教师郭惠宇老师。郭老师一直提倡的课堂教学艺术是“灵动之美”,形象地概括为“好玩”与“有用”。郭老师认为:“好玩”不仅仅体现在教学的呈现方式、活动的丰富多彩,它更是探寻语言规律、探察人生世相、探访硕儒经典、探索精神世界的过程;而绝不是无厘头式的搞笑,不是热闹虚浮的掌声,不是刻意肤浅的拉近距离。所以,教学中所能“玩”的,一定是语文的,而且一定是“有用”的。这种“有用”不仅关乎学生切近的利益:丰厚的词语积累,娴熟的语言运用,缜密的阅读能力,良好的写作技能甚至包括熟练的应试技巧……“好玩”着眼于能力养成,“有用”致力于实践运用,二者相辅相成。“好玩”的目的为“有用”,“有用”的实现靠“好玩”……这一节课我在设计时就贯彻了“灵动之美”的理念,力争做到“好玩”与“有用”,激发学生学习古文字的兴趣。唯美的课件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张弛有度的课堂让学生情绪饱满,文本的深入分析让学生感悟到作者的才情与孝心,结尾的自我总结让“孝道”深入在学生的内心。

上课结束,收到明德中学一学生的短信:“老师,谢谢您。您今天的课堂真给力!”这可能是所有老师在异地上完公开课后最大的欣慰吧。

上课结束,我收到了全国各地许多同仁的短信,对我表示祝贺和肯定,向我索要上课的课件,询问我上大赛课的经验和心得。我表示感谢,谢谢同仁们的鼓励和肯定,给他们分别发送了课件并敬请同仁斧正。我感到,在语文的路上,并不寂寞。一直把“传播语文知识、促进语文教改、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看作自己的神圣使命和崇高责任的语文教师大有人在!让我们并肩携手,共同努力!

最后想以顾之川先生在这次大赛评课时的讲话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个有所追求的语文教师,一定是一个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人。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有专家引领,有名师示范,有同行切磋,有同伴激励,能不能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智慧,就看我们自己了。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优秀的教师会示范,伟大的教师会启发。通过总结教学经验,把握教学规律,反思教学得失,更新专业知识,提升教育理论,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名师。我希望语文界涌现出更多的名师”。

学无止境,我们永远行走在前进的道路上!

【名师点评】

还本归真,文道畅达

——从周老师的《陈情表》教学谈文言教学之道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副校长郭惠宇

长期以来,高中文言文教学之痛似乎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顽症。是重“文”还是重“言”,因人因时,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在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下,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有多大的改观?教学中是否能够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教师又如何利用文言的语言特质为学生母语习得发挥积极作用?客观地说,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文言的教学依然存在着诸多误区。

误区一:以为文言字词语法最要紧,过于侧重字词句以及文言现象的落实,把文言当英文教,一个劲儿地释词解词,翻译文章,甚至把语言问题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以作为载体的文字知识代替了文本本身,使其文化的、文学的魅力被肢解,被搁置。

误区二:以为还原历史、了解常识很重要,不断地补充拓展,不停地挖掘考证,把文本背景当历史课程来教,把文本内容当成思想教育课上,文言本身被忽视,缺乏了语文课应有的语文味,学生很难真正走进文言文本,去读懂作品内在情思,去发现作品的无穷魅力。

误区三:以为背诵是文言学习的金针,把背诵的作用放大,一味地要求甚至强迫学反复诵读背诵,缺乏必要的朗读指导,即便有指导也常常流于表面,浮泛虚化;因而,学生有效的朗读不多见,难以读出句子情味,读出文言的意趣。结果是学生读得口干舌燥,累死累活,而学习的兴趣依旧不浓。

误区四:以为教师的讲解最得力,过于担忧学生无法掌握字词句意,在教学方式上热衷于选择串讲翻译、分析内容、赏析特色、讲解练习;老师一讲到底的方式经常导致课堂上学生主体的缺失,学生很少有机会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我以为周文福老师在教授《陈情表》一课上,对以上问题是有所考虑的,并积极地尝试着改变文言教学的诸多积弊,努力实现文言教学还本归真的愿望,使文言教学达到“文”“言”相谐、文道畅达的理想境界。

一、回到文言阅读的规律,打通古今的言语路径

作为一种与今天习用语言有一点阻隔的文本——文言,从阅读的角度看,有点“夹生”,有点读不懂,是阅读中的常态,能观其大略、不求甚解也是一种阅读的状态,因此我以为,文言阅读要破除其神秘感,不必追求字字落实、句句通透、努力寻找到与今天言语习惯的相关关系。

《陈情表》一文,对于高二学生而言,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其字句知识不难理解,文意也不难疏通。难的是透过字面,理解李密诚惶诚恐的内心世界,体会文章以陈情统摄叙事、说理,表情达意的辞章艺术和表述技巧。这是学生自主学习难以解决的问题,非教师启发、点拨、引导不可。基于此,周老师没有串讲,没有逐句翻译解释,而是在不同方式的诵读和有关问题的交流中,大致理清了文本的含义。但周老师的高超之处在于,他未忽视“言”的教学,通过精美的课件,给学生呈现“除”“婴”“臣”“圣”等字从甲骨文到金文、篆文的演变,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围绕尽忠尽孝的两难境地,推敲“朝不虑夕”“日薄西山”“孤弱”等词语背后的含义;也就是说,周老师释“言”,不是为了“言”而“言”,也不是通过机械地提问,来解释重点实词的含义,而是与“文”结合,从文化的角度,这种通过学“言”达到教“文”的目的,通过对关键性字词句的辨析和推敲,引领学生达到对文章、文学、文化的深层次理解的教学方式,更利于学生触摸到文本的精神内涵,获得成长的人文滋养。

其实,母语的运用能力主要是在言语习得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是“默会”的。人对母语有一种天然的领会和使用能力。语法水平和运用母语能力的高低似乎并不成正比,所以,有时激活学生阅读文言的兴趣比死缠烂打似的串讲要有意义得多。培养学生阅读文言的路径,需要多接触文本,多浸润于文字中,天长日久,文言的感觉便潜滋暗长,便会产生好感,乐意靠近,便会在古代经典中发现价值,在汉字密林中发现美丽。

二、回到文言教育的意义,彰显经典的核心价值

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序》中,言及学习古代经典的作用时认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中国人之所以是今人这个样子而不是别的样子,和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割不断的联系,这种对传统文化的领悟和学习,才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终极目的。那种把主要教学精力都放在并无科学依据的所谓‘把古汉语用科学的现代汉语来加以解释与翻译’上的做法,无异于买椟还珠,本末倒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由此可见,文言文学习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古汉语文字符号背后所承载的中华文化以及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的了解和领会;教授经典古文,就是要领略其文章的核心价值。

就《陈情表》一文而言,内涵十分复杂,对于中学生的这个年龄阶段需要讲多深,是一个值得推敲的问题。一个经典的阅读接受过程有时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因此,教师对此当有所取舍。周老师将教学目标定位于“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复杂感情;激发学生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好孝道”,围绕“明德”、“忠孝”这样一个核心,是实现《陈情表》经典价值的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在特定的课堂与特定的时间内。从教学的效果看,当课程结束前问及学完本文的体会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发自肺腑地说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爱我母亲,永远都爱”、“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子欲养而亲不在”等等体会,足以证明文本给予的感染,教学带来的提升,那种实实在在教育的效果再明显不过了。

《陈情表》的经典意义除了体现在它是一篇至孝之文外,其陈情艺术也堪称一绝;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周老师在处理时,不是通常的逐段分析,提炼一二三点写作技巧,而通过精妙的问题设置,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如学习1、2两段,学生朗读课文后,周老师提出问题:“李密应该尽忠的理由是什么?”学生回答,到了晋朝,李密受到很多优待。周老师紧接着问道:“李密应该去尽忠,但他却没有,他要尽孝,为什么?”因为祖母待他恩重如山,因为李密孤苦孤弱,祖母年迈多病,别无所依。周老师没有受作者写作思路的影响,而是巧妙地选择“李密应该尽忠的理由”作为切人点,上下勾连,环环相扣,势如破竹。

三、回到文言学情的立场,汲取古人的人生智慧

因声求气,是文言文学习的不二法门,也是文言文教学最有力的武器。但怎样让学生乐意读愿意读,朗读指导固然少不了。但朗读指导不仅要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处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在这些技巧的帮助下读出作者内在的情感,读出文章的情味,否则技巧也仅是花架子而已。从这个意义看,教师的示范就很关键,好的朗读具有唤醒的功能。本课教学中,始终穿插着诵读环节,全课从读进入又从读走出,既有生读师读分读,也有师生合作读,甚至调动特定的音乐来渲染氛围,这都符合学生的学习心态,让他们体会到朗读的意义与快乐。

即便是说文解字,也应当时常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学中,周老师别出心裁,找出文中29个“臣”字。学生看到“臣”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后,都说像竖起的眼睛。周老师又让学生模仿表演眼睛竖起的样子。原来人在低头时,眼睛才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臣,事君者也。像屈服之形。李密感激涕零之余又诚惶诚恐的心态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晋武帝面前。这样追根溯源,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心理上给他们强烈的震撼,也会在他们的记忆烙上深深的痕迹。

对于教学的难点破解,也一样需要从学习者的心态去追根求源。针对李密能说服晋武帝的原因,周老师分两步设问,首先是,“一般人看到这里,就会同情感动,但李密面对的不是一般人,而是为人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又该如何说服他呢?”周老师从“李密与晋武帝是什么关系”以及文中用得最多的“臣”字人手,事半功倍,举重若轻。到此,文本的解读似乎已经完成,周老师却更进一步作更深层次的挖掘,再次设问:“如果晋武帝再质疑李密,李密又该如何应对?找出李密破解忠孝两全的文字。”李密抓住“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说理陈情,孝即忠。学生很快找出关键句子,并作出自己的解读,同时,清楚地了解到当年李密陈情之难,陈情之智。

四、回到文言课堂的状态,展现主体的生命张力

回顾周老师的课堂,即便是教文言文,也不板滞,自如流畅;即便在全国性赛课的现场,也一点没有那种比赛的紧张、慌乱与变形,潇洒轻松。这除却教师个人心理素质外,更为重要的是对课堂意义的认识。这种意识表现在课前暖场的智慧;表现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试图将话题拖人戏谑搞笑时,教师委婉又不失严肃的批评;表现在从“明德”校名人课与出课的机敏;表现在师生互动的自如,表现在学生由衷的体会,表现在醒目简洁、富有深意的板书……而文言课堂的特质所需的诵读文章的情趣,把玩文字的意趣,体昧文言的兴趣,领悟文学的理趣,浸润文化的雅趣,这些元素在周老师的课堂里一一得以展现。正因为如此,课堂上才充满互动与探究的活力,课后才会有学生感佩这位陌生又熟悉的老师。

事实上,学生是课堂主体的道理,教师都明白,但到了具体的教学实际中,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的发挥总是不理想。原因往往是教师习惯于与自己设置的问题作自我对话,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而不是真正地在与学生对话。因此,设计教学流程,安排思考问题,要从学生认知的角度思考,从教学的实用意义出发,那样就不难有学生主观能动的生成,不难实现老师、学生、文本等关系的多重的、平等的对话,就不难实现与学生之间真正的沟通,进而实现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智力,增进理解力。

总之,所谓文言教学的还本归真,是希望我们能够摈弃一些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可以改变过于功利的教学行为,不断提升文言教学的技术参数;是希望能够遵循文言阅读的相关规律,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还原课堂教学应有的样态,进而实现文言文化的丰沛的教育意义。

上一条:文言文教学-《观潮》教学全景再现 下一条:诗歌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全景再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