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李杰 曾雯 李音)11月27日上午11时许,平时安静的拉忍村顿时热闹起来,鞭炮声伴着阵阵鼓声传来,身着苗服的妇女唱着苗歌,用苗寨特有的习俗“拦门酒”欢迎远道而来,为他们拉忍小学赠送物资的吉首大学师生代表们。
在村口笔者看到了一小型货车上装满了新课桌椅以及图书、衣物、棉被等物资。我院08级新闻系学生李正龙在凤凰县腊尔山镇拉忍村拉忍小学义务支教两年的事迹被报道出来后,学校积极为拉忍小学募捐,共收到款项25000余元,价值3000余元的书本,生活和学习用品2200余件,50张课桌。
今天他们把物资送到了拉忍小学,并在当地政府的带动和倡导之下,为了响应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的号角,建立一个长期的支教基地,在这里举行了“吉首大学文学院支教基地挂牌暨吉首大学‘爱心1+1’奖学基金”启动仪式。

州交通局驻腊尔山拉忍村扶贫工作组第一村支部书记杨峰,我校校工会副主席吴恒忠,校团委书记周华忠,院党总支副书记向军,新闻系教授李端生,学生辅导员王伟、张程,腊尔山镇党委书记吴志清,拉忍村党支部书记龙再江,拉忍小学校长兼唯一的老师龙文刚,我院08级新闻一班支教老师李正龙,厦门大学支教老师吴晚秋出席了启动仪式,仪式由我院团总支书记、学工办主任王江生主持。
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龙文刚老师和龙再江书记先后发言介绍了拉忍小学以前的样子。拉忍地处湘西与贵州的交界地带,条件落后,长此以往村里的老师都往县里面去了,只剩下了龙文刚这唯一一个老师。“李正龙来到大山之后,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大山之内还有这么一些孩子需要知识和帮助,他就是拉忍村一个实实在在的村民。”龙再江书记说。说到感谢,龙文刚老师说,“我将会尽其所能教好孩子,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李正龙说,从2009年实习以来,村民待他如家人,给了他无限动力;拉忍小学的孩子非常可爱,求知欲很强,使得他不得不在支教中付出努力。他表示个人的力量微薄,希望更多的教师投入乡村支教的工作中。
向军表示,我院支教助学基地正式挂牌成立和学校“爱心1+1”奖学基金启动标志着我院与拉忍小学的支教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院将富有成效地开展支教助学活动,力所能及地为拉忍小学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峰、吴恒忠、周华忠、向军启动了“爱心1+1”奖学金基金。向军、龙文刚为文学院支教基地揭牌。仪式中,李端生表彰了杨锦莉等12位拉忍小学优秀学生。仪式结束后,苗家村民以一首《致谢歌》表达了对外界好心人士的感谢之情。
据悉,“爱心1+1”奖学基金是该校在李正龙事迹传开之后为拉忍小学募捐而随之建立的。成立基金会是为了能够更加长久地作用于拉忍小学的建设和发展,让资金关注的直接对象——拉忍的孩子们得到受益保障和助学鼓励。此次活动是“爱心1+1”奖学基金的初步启动,未来还有待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