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侯超)书山有路,与美同行。3月26日下午,吉首大学大田湾校区预科楼学术报告厅,我院副教授、文艺学教研室主任刘泰然博士为在场两百多名师生带来了一场属于美的心路之旅。我院党总支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田茂军老师,出席并主持讲座,2012级学生辅导员张程与我院大一两百余名同学一同参加了讲座。

图为 田茂军书记主持讲座并发言 (侯超 摄)
讲座开始,田茂军书记向大家简短介绍了刘泰然老师,称赞其为文学院“最年轻有为的副教授”,并告诫在座同学应该抛开其他,在这个下午,安安静静地接受思想的洗礼,感受理性的光芒。

图为 我院刘泰然副教授主讲本次讲座 (侯超 摄)
本次讲座,刘泰然老师主要从李泽厚与《美的历程》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何阅读,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的深度解读等四个大方向开讲,具体介绍了成书始末与阅读角度,内容结构分析,并通过幻灯片展示宋元山水画的方式,为在座师生带来了一场文学艺术的视觉盛宴。

图为 讲座现场 (侯超 摄)
在谈到李泽厚其人时刘泰然老师说“李泽厚其人在八十年代如日中天,现今却鲜有人问。但尽管如此,他仍是八十年代影响最大的作家,没有之一。”在介绍《美的历程》一书时,刘老师用“视野开阔,文采风流,思想精深,感悟深沉”作结。当谈到唐代诗歌时更是情不自禁的与同学们一同背诵起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夜月》来。


图为 学生提问,与主讲老师交流(侯超 摄)
当被问及如何理解书中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时,刘泰然老师笑着说“阅读需要自己感悟,读一本书应该是要有自己的感悟,要自己去理解文字的温度”在现场连续几位同学都直接间接地提出当代文化与信仰缺失严重问题时,刘泰然老师沉吟片刻便直截了当地说:“虽然面临市场化的冲击,但中国失落的不是信仰,而是文化。只有文化的缺失,才会有信仰的缺失。”

图为 会后合影留念 (侯超 摄)
将近尾声,田茂军书记为讲座作总结。他首先对刘老师精心准备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如此精彩的讲座表示感谢,对积极提问的同学表示赞赏。其次指出了同学们读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告诫同学们,要博览群书,每读一本经典,就是和大师的一次对话,要多多增加与文学大师亲密接触的机会,不要白白浪费大好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