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类
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入围奖)
李正龙
李正龙,男,中共党员,2008级新闻学专业本科学生。在校期间义务支教助学,情暖湘西苗寨。他一直默默的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在高寒缺水的湘西凤凰县腊尔山拉忍小学支教助学。用美丽的心灵和闪光的行动,谱写了一曲当代大学生的奉献之歌,被誉为“最美大学生志愿者”。于2011年参与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获得“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入围奖,2012年获得“湖南省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其先进事迹被湖南卫视、湖南教育电视台、星辰在线、湘西电视台、团结报等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李正龙事迹
2012-04-19 来源:
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李正龙事迹
义务支教助学,情暖湘西苗寨
自2009年至今,李正龙一直默默地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在高寒缺水的湘西凤凰县腊尔山拉忍小学支教助学,用美丽的心灵和闪光的行动谱写了一曲当代大学生的奉献之歌。如果不是当地乡政府到吉首大学文学院送来感谢的锦旗,外界都无法知道他的事迹。其先进事迹被湘西电视台、团结报、湖南卫视、星辰在线、湖南教育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勇于担当,毅然支教高寒山区
“我第一次上山前就做好了待半个月的准备,当时并没有打算在那里长久支教。”回忆起两年前去拉忍的情景,眼前这个干练的男生这样说道。
拉忍是苗语的音译,即“高山“的意思。村子不大,挤挤密密地居住在一起,全部是苗族。尽管这里也在前几年出过一名清华大学学生、两名研究生,但除了少数曾经外出打工的人能讲汉语外,85%以上的人,连凤凰县城人讲的汉语都听不懂。
“太冷了”是李正龙初次来到拉忍的感受。在这个只有856人,159户人口的村子里,有130多户贫困户,贫困人口达到633人。两年前村里还没有直通镇上的公路,李正龙等人步行了两个半小时的毛马路才从镇上赶到村里。
刚到拉忍村,李正龙就住在当地唯一的代课教师龙文刚老师家里。龙老师家是一栋两层楼高的民房,二楼四面透风,楼顶虽然有一个遮雨的屋檐,但在以湿冷气候著称的拉忍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晚上风呼呼地刮着,吹得木房子发出很大的响声,盖两床被子都是冰凉冰凉的,感觉被子都结冰了一样。”由于整个村里只有一口井,水资源相当珍贵,第一次在拉忍一待就是半个多月的李正龙没有洗澡。“背上一坨一坨的,跟老鼠屎一样,厚厚的一层,后来就习惯了。”
自然环境的困难还可以克服,当地的教育现状却是最令李正龙头疼的。整个拉忍村就只有一个小学,村里唯一的代课教师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了20年。“偏远、贫穷、严重缺水的拉忍村留不住当地教师的脚步,他们都纷纷去往了县城。”腊尔山镇党委书记吴志清无奈地说道。缺教室、缺老师是制约当地教育发展的瓶颈。目前这里仅有的20多名学生都是在那种不分年龄的教学环境下学习的,教学楼是租来的一层民房。民房没有厕所,房子的一角就成了学生“方便”的场所。小学现在只开设了学前班和二年级,隔年招生,四年级以上的学生要转到20里外的镇小学。
由于没有电,学生只能在每天上午10点光线比较好的时候开始上课。“孩子们都很聪明,两天就能背一首古诗词。但数学却令人咋舌,居然有人做出了2+3=C的答案出来。”由于条件艰苦,生活困难,学生无法支付学费和生活费,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李正龙得知情况后,主动找到辍学学生的家里,承担了三个学生的学费和每月200元的生活费。“我会摄影会拍照,有一技之长,平时可以帮别人拍照赚取一定的报酬,资助他们还是可以的。”这种资助从开始进入拉忍到现在已经两年多了。
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的机会很少,外界迅速更新变化的事物在他们看来都是如此新奇。“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足球是什么。”李正龙略带心酸地说道。在义务支教助学的时间里他一共用掉了40多卷带子,记录拉忍小学生及村民的真实生活。他想通过自己的镜头将拉忍告诉外界。
以前到拉忍小学来支教的也有不少,安徽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都有学生来这里走访过,但他们都没坚持多久就走了。问到为什么能在这里坚持两年时,没有任何犹豫,李正龙很平静地说:“当时第一想法是想在这里拍一部反映当地教育现状的纪录片,让更多的人来关心贫困地区的孩子,给予他们帮助。当地的村民也非常友善,像待家人一样对我。后来是觉得这里真的太需要老师了。”
胸怀大爱,两年坚守情暖苗寨
从2009年10月份初次到拉忍,李正龙已经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在这里坚持了两个春秋。“得到一种生活吧,人总要给自己留下一点等到老了的时候可以回忆的东西。”李正龙思索良久,平静地道出了他支教助学这两年生活的感想。
高山上的生活是单调的,李正龙听不懂当地的苗语,在交流上存在不少困难,很多时候都是边比划边讲述。“他们当地人交流都用苗语,和我讲话时才用带了很重方言腔的普通话。”每次走在乡间小路上,热心的村民都会对他说“non ni”,当时还不明白意思的李正龙常常不知所措,只知道傻笑。后来经过龙老师的讲解后,他才知道“non ni”在苗语里是“吃饭”的意思,村民都邀请他去家里做客。淳朴的苗家人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着对这位“小弟”的喜爱之情。为了不给村民添麻烦,李正龙现学了一句“non chou”(在苗语里是吃饱了的意思)来回绝他们的善意。
2011年西南大旱,也殃及到了拉忍村,到了收谷子的时候,田里的稻谷还是很扁的,有些根本就没有抽穗。村里有一户老人家,三个儿子,一个出去了,一个在上学,一个手摔断了在家休养。李正龙看到两个老人家在收割,得知第二天他们要去贵州那边的田里收割,就主动要求帮忙。第二天早上,老人家炒了一个鸡蛋,还有一盘辣椒,叫李正龙去家里吃饭。“我知道鸡蛋是专门为我炒的,在吃饭的过程中,他们一家人没有一个动过那碗鸡蛋。我怎么讲都没有用。”
吃完早饭,李正龙跟着阿伯以及他的大儿子走了七八里山路到了田里,三个人收割,还算挺快。到中午的时候阿婆送饭过来,依旧是一个鸡蛋,一碗辣椒,都是早上剩下的。“大家默默吃饭,都没有人去动那个鸡蛋,当时心里真不是滋味。”回想起这一幕,李正龙的眼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和辛酸。打完稻草,用拖拉机拖回去之后,李正龙也累的够呛了。
原本以为事情就到此结束了,回去的第二天早上,阿伯又来叫李正龙去他们家吃饭。李正龙一脸不解地来到了阿伯家,看到饭桌上的鸭子和一大碗猪肉,那个断了手的儿子跟他说:“之前一直以为你是去玩的,谁知道你真的去帮忙收割,昨天早上吃得不好,所以今天再叫你来吃一顿。”善良的村民就是用这么直接的方式传达着他们的感情,很多时候让李正龙回想起来都觉得温暖,“在那里有一种归属感。”
无论是大二期间“班长”的头衔,还是大三期间“学生会副主席”、“中共预备党员”的身份称号,亦或是拉忍孩子口中的“龙哥哥”,拉忍村民嘴里念叨的“小弟”,每一种身份李正龙都处理的游刃有余。他是老师眼中“踏实爱学”的学生,是同学眼中“低调实干”的青年,当荣誉光环瞬间向他靠近时,他沉稳地说:“路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我不想出名,只想好好为贫困地区孩子们做点事情。”
2011年底,李正龙与吉首大学文学院的师生一起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一次募捐活动,得到全校师生的积极响应,共募集善款2.5万余元,衣物、棉被、学习用品等2200余件。2011年11月27日,吉首大学师生带着50套崭新课桌椅、价值3000元的新书以及募捐衣物等来到了拉忍小学,举行了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支教基地挂牌暨吉首大学爱心1+1奖学基金启动仪式。
两年,说长,也不长;说短,其实也不短。特别是在拉忍村,这里的岁月由于缺少流动性,仿佛分分秒秒都被一只无形的手慢慢拉长。这样算来,两年时间,就很难计算和体验了。
目前,李正龙正在为拉忍小学学生的“免费午餐”计划而忙碌奔波着,也许这是他在大学期间送给拉忍的最后一份礼物,不过他也说过,大学毕业后想考选调生或者大学生村官,或者当西部志愿者,希望换一个身份去为腊尔山、为拉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