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言>>课程建设>>教材案例库>>正文
 

现代文教学—《我的母亲》教学全景再现

2018年09月27日 23:42 山东省莱芜市陈毅中学陈先锋 点击:[]

教学目的

1.教会学生使用“批注法”,做到批文入疑、批文入情、批文入理、批文入境,在批注的过程中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文章语言;

2.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讨论、质疑思辨”的过程中感受特别的母爱,理解母亲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品味文章语言,理解母亲形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语:近代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不平凡的人,他3岁丧父,14岁以后离家求学,逐渐成为名满天下的学者,一生获得过35个荣誉博士学位!这个人叫胡适。他的成长有什么秘诀吗?胡适在写自传的时候,满含深情地回忆起自己的母亲,说他的母亲冯顺弟给了他极大极深的影响。今天我们就学习《我的母亲》,来一探究竟。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速读《我的母亲》,一边标注段序,一边勾画生字词,并着重思考胡适的母亲究竟给了他哪些特别的教育和影响。

学生读完后,处理相关问题:

1.本文一共13个自然段。标注好段序利于研读文章时能快速找到相关文字。

2.重点字词由学生自主推荐,教师引导学生依据汉字的书写、读音的规律来掌握。

3.母亲究竟给了胡适怎样的教育和影响?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之上,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母亲的教育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严、慈、忍、刚四方面。

三、批注课文,深度阅读

母亲的严、慈、忍和刚体现在她的一言一行中,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再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尝试用作批注的方式进行深度阅读。

为了让学生习得方法,教师先展示“五人五批法”,即批文人疑、批文人情、批文人理、批文人法、批文入境,学生知其大概后,教师以第四自然段为例,具体展示操作方法。第四段启上承下,选择这一段,一方面教给学生批注方法,另一方面在批注的过程中将文章的次重点1-3自然段一笔带过。

学生得法后,自主批注,教师巡视指导。待学生批注完成后,引导学生展示。相机处理以下重点段落:

1.第5段

这一段中的“晨训”颇耐人寻味,每天天刚亮母亲就叫胡适起床,先反省昨天的错事,然后才要求他用功读书。这让人想起《论语》里的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乡里慈母竟能与古圣先贤思想相通,遥相呼应,这种见识了不得!她引导胡适养成了反省的好习惯。

这一段中,还写了母亲与胡适谈论父亲,情深意切,教师引导学生品读,体会“总要”二字中体现出的母亲对胡适的殷切期望,“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中母亲对丈夫的深情,“不跌他的股”中体现出来的口语色彩。

为了让学生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教师准备一则背景材料:“穈儿(即胡适)天资颇聪明,应该令其读书。”这是胡适父亲遗书中的话,这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母亲话语中包含的酸楚、怀念、期待等复杂的感情。

2.第7段

这一段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母亲的“严”。“娘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这句话颇难理解,这一环节中要引导学生明白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把握这句话表现出来的情绪。

这一环节中使用的主要方法是引导学生人情入境:如果你想拒绝穿小褂,你会怎么说?胡适是怎么说的?他怎么就想起了这么一句话?这句话到底“轻薄”了谁?

弄清了以上问题,就深刻理解了母亲的严。当然母亲的责罚也有了不良的后果,胡适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母亲是又悔又急,她慈的一面充分体现了出来。顺势让学生结合具体文字谈谈自己的理解。“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对这段话,可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除了母亲谁还能这样做?

其实,严也罢,慈也罢,表现出来的都是母亲对胡适的深切期望。

3.第8、9、1 0、11段

这一部分主要写母亲处理大哥欠下的债务和两个嫂子之间的矛盾,着重体现了母亲“忍”的一面。

8段起始一句话颇耐人寻味,“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是怎样的一种角色?“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这既是胡适的谦虚之语,也是对母亲真实生活的写照。此处补充一则背景材料: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胡传的第三任妻子。胡传的第一任妻子没有留下子女,第二任妻子留下了三儿三女,其中好几个人的年龄比冯顺弟的年龄还要大些。冯顺弟这个后母要如何来做?

先来看大哥。“从小便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便回家打主意,见了香炉便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便拿出押。”他欠下赌债,除夕时人家来收债,但他“早已避出去了”。留下一个烂摊子,靠母亲来收拾。收债的人走了,“一会儿,大哥敲门回来了”。对这样一个人,母亲有怎样的反应?“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两个“从不”足以表现出母亲的气量。“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由此更看出母亲生活的不容易。

再来看两位大嫂。这是两个怎样的人?原文有交待:“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人。她们常常闹意见……”母亲处在这样的两个人中间,其艰难可想而知。那她是如何来应对的呢?读文章可知,她先是忍,忍不住了便躲,躲没用了,便哭。这一哭,有学问,“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她先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不骂一个人”,设若是骂,会骂谁?骂了又会怎样?这都是文章留给我们的空白,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补白”。这一哭,倒也有效果,“不多一会,那位嫂子来敲我们的房门了。我开了房门,她走进来,捧着一碗热茶,送到我母亲床前,劝她止哭,请她喝口热茶。我母亲慢慢停住哭声,伸手接了茶碗。那位嫂子站着劝一会,才退出去。没有一句话提到什么人,也没有一个字提到这十天半个月来的气脸,然而各人心里明白,泡茶进来的嫂子总是那十天半个月来闹气的人。”嫂子捧茶,母亲喝茶,这个情节耐人寻味,要引导学生发现语言文字背后的意思。先从“捧”字着手,何谓捧?换成“端”字行不行?显然不行,“捧”字透出来的是敬意。捧茶来做什么?表面是捧茶,实则是道歉。母亲“接了茶碗”,深层的意思是母亲原谅了她。一捧一接,母亲一句话也没有,但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至此,母亲“忍”的一面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4.第1 2段

这一段着重写母亲的“刚气”。先看事情的原委,“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其为人可想而知。五叔的牢骚对一般人来说可能没什么,但对于母亲来说却是莫大的侮辱,“寡妇门前是非多”,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对于此流言,母亲的反应就不那么温和了,“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注意三个词:“大哭”、“当面”和“当众”。“大哭”与前面“轻轻地哭一场”形成对比,表现出母亲受到侮辱后的强烈反应。这不是一杯茶能解决的问题了,要“当面质问”,要五叔“当众赔罪”,表现一种决绝的态度,不留后患。胡适对母亲“刚气”的记述,虽寥寥数笔,但仍能细致人微。

以上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有效突破语言文字的外壳,从而深入文本,深刻理解母亲的形象,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四、拟写对联,总结提升

这一环节的主要操作方法是教师出示上联,要求学生对出下联。教师设计的上联是:严慈相济,亦师亦父亦母。这一联化繁为简,既总结出了母亲主要的性格特点,又点明了她的多重身份,言简意赅,含义丰厚,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学生对下联的过程,既是对文章内容的重新审视,对文章感情的再度升华,也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

待学生对出下联后,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最后一段。教师总结:孟母三迁,孟子成就了“亚圣”之名;岳母刺字,岳飞终能精忠报国;胡适的母亲严、慈、忍、刚,教育出了名满天下的学者。我们的母亲也在默默地为我们付出,请理解母亲,善待母亲!

板书设计

我的母亲

胡适

严慈相济,亦师亦父亦母严慈忍刚

(此处补充学生对出的下联)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在近代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不平凡的人,他3岁就丧父,14岁以后离家求学,20岁赴美留学,逐渐成为名满天下的学者。他做过北京大学的校长,担任过中华民国的驻美大使,一生获得过许多荣誉博士学位,大家猜猜有多少个?

学生很感兴趣,纷纷猜起来,有的说2个,有的说3个、5个、10个。

师:太少了,35个!平凡不平凡?

生:不平凡。

师:这个人的名字叫胡适。大家想,胡适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秘诀呢?

生:有。

师:肯定是有的了。他在写自传的时候,深情地回忆起了自己的母亲,并且说,母亲对他有极大极深的影响。他的母亲叫冯顺弟。那他的母亲到底给了他怎样特别的教育和影响呢?下面请同学们速读《我的母亲》来解一解这个谜。当然了,大家要把段序标注一下,把生字词勾画一下。只有认真读才能展示得精彩。开始!

学生读课文。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待学生读完后,教师引导:同学们,这篇文章一共有多少段?

生:13段。

师:对,都标注好了。大家觉得有哪些字词需要着重强调一下呢?

学生板书:翳、笙、糜。

教师指出“翳”的读音和本义,便于学生理解字的结构;引导学生将“糜”拆分开来掌握。待学生掌握后,教师推荐一个字“绉”,这个字单读的时候读“zhòu”,而在“文绉绉”这个词中则读“zhōu”。

处理完字词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主问题:胡适的母亲到底给了他怎样特别的教育和影响?

生:他如果犯的事小,他的母亲便等到第二天早晨教训他。

师:用一个字来概括,母亲对他特别——

学生思考后回答:严。(教师板书“严”字)

师:还有哪位同学来补充?

生:作者得眼翳的时候,母亲听说用舌头舔可以治好眼翳,所以他母亲就每天帮他舔。

师:这里读出了什么?

生:慈。(教师板书“慈”字)

师:谁还有补充?

学生一时答不出,教师引导:她的为人处事对儿子也有影响啊!

一位学生尝试回答:她为人很和善。

师:很和善,特别能忍让。(教师板书“忍”字)谁还有?是一味地忍让吗?

生: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

师:一个字,我们叫做——

生:刚。(教师板书“刚”字)

师:同学们,母亲的严、慈、忍、刚具体体现在她的一言一行之中,下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并尝试做些批注,来对课文进行深度阅读。如何来做批注呢?老师这儿有锦囊妙计。

教师投影相关文字,引导学生朗读。(投影内容:五入五批读书法——批文入疑,把自己读进去,把疑问批出来;批文入情,把自己读进去,把情感批出来;批文入理,把自己读进去,把启迪批出来;批文入法,把自己读进去,把写法批出来;批文入境,把自己读进去,把联系批出来。)

师:这样看起来是不是还比较抽象?老师来给大家做个例子。大家翻到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老师来尝试批注。读的过程中,我首先注意到,此段承上启下。写出了母亲对胡适的教育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习,二是做人。当我读到“这九年”的时候,我就思考,为什么说“这九年”呢?查阅资料,我知道,原来作者写的是1895年至1904年的事。我继续往下读,读到“除了”两个字,我发现这里也有学问,“除了”二字写出童年胡适以读书看书为第一要务,没有游戏,没有绘画,没有音乐,这与母亲的严格密切相关。读到“恩师”、“慈母”,我感觉,这里尽显胡适对母亲的深切感激与怀念。同学们,看了这个示例,会不会对你有所启发?

学生点头示意。

师:好,下面我们就分组围绕严、慈、忍、刚来做批注。我分一下工吧,一组同学批注“严”的部分,二组同学批注“慈”的部分,三组批注“忍”的部分,四组批注“刚”的部分,五组同学自由选择。我们以自主批注为主,如果遇有困难可以适当讨论。开始。

学生批注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

待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展示。教师提出要求:回答问题时先说段落,便于大家寻找。

一组同学:我找到了第六段。母亲虽然不在别人面前骂他、打他,但在房子里面却很严厉地责骂他,不准他犯一点点错误,说明她对他很严。

师:对他的惩罚分两方面,大家看到了吗?如果事情小要怎样?

生:第二天早晨睡醒后再教训他。

师:如果事情大呢?

生:当天晚上,关上房门,先骂他,然后再惩罚他。

师:看来事大事小,还是别犯为好,要求很严的!能不能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一说?

生:第七段,他的姨母叫他穿衣他不穿,他还说,老子都不老子呀!他妈妈看见了就罚他跪下,重重责罚了他一顿。

师:大家把目光集中在这句话上,“娘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什么意思?能明白吗?

生:他父亲已经不在了。

师:那“娘什么”是什么意思?

生(思考回答):就是娘不能管。

师:不能管。我们大体可以理解这个意思,娘管什么?老子都不在了!但是我们把它变成自己的话以后远远没有原句有神韵,我们尝试读一读。

师(用山东方言读):娘啥!爹都不在了!爹都不爹了!

师:这是我们山东的方言,我们这样表达。你们湖南方言怎么表达?

学生纷纷尝试。一位学生用湖南方言说:“娘么子啦!老子都不老子了。”学生笑,鼓掌。

师:你这是想表现一种怎样的情绪?

生:漫不经心。

生:很愤怒。

师:非常反感。我们设想一下,一个小孩子拒绝穿衣服,最常见的方式是什么?

生:我不穿。

师:对呀。我就纳闷,胡适怎么就想出了这么一句话?大家研究研究。凉了,娘——

生:谐音。

师:对呀。大家有感悟了,谐音,由“凉”想到了“娘”,又由“娘”想到了他的老子,而此时他的老子恰又不在了,所以这句有个性的话就诞生了。这句话很轻薄的。“轻薄”是什么意思?轻视不尊重。大家想一想,这句话轻薄了谁?

生:他爸爸。

师:对呀,首先是轻薄了他去世的父亲。还轻薄了谁?

生:他的母亲。

师:对,娘什么!还轻薄了谁?

生:他姨母。

师:对。他的姨母本来是一片好心。我想,他还轻薄了他自己,他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这还了得!大事还是小事?

生:大事!

师:大事来了!他母亲怎么办?

生:在晚上让他罚跪,还训斥他。

师:怎么训斥?

生: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

师:你读得太温柔了,这是不是训斥?

一位学生加重语气读。

师:好,音调比较高了。我提个建议,大家可以再上一层楼,把语速调快一些。你试这种感觉。

学生尝试读。

师:对,就是这种感觉。我们来看,此时他的母亲气得浑身发抖,那不是一般的生气。那时胡适的父亲已经去世了,孤儿寡母,以泪洗面,情何以堪!这是大事,那么,如果事小呢?

生:第五段,胡乱一觉醒来,他妈妈就会坐在那里,他妈妈会告诉他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

师:这个教育方式很特别。你每天早晨起来先干什么?

生:洗刷。

师:你看胡适起来先干什么?

生:认错。

师:他的母亲要先问他,昨天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进行反省。这是早晨的第一课。这让我想起了《论语》中的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你看一个乡间慈母竟然与古时先贤思想相通,遥相呼应,相当了不得!她不仅让他反思,还经常提起他的父亲,这里怎么说?

生: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师:大家注意下“总要”,这两个字能不能删去?

生:不能,总要表示必须。

师:无论如何,千折百回,都要学习父亲。因为在冯顺弟的眼里,她的丈夫是一个完全的人。谁说人无完人?那得分谁去看,在冯顺弟的眼里,她的丈夫就是一个完美的人。大家勾画一下这两个词,“一生”、“一个”,连起读读试试。

学生读,体会冯顺弟对丈夫的深情。

出示资料:胡适的父亲叫胡传。胡传比冯顺弟大30岁,他逝世时冯顺弟23岁,胡适才3岁。他在遗书中说:“穈儿(即胡适)天资颇聪明,应该令其读书。”又嘱胡适“努力读书上进”。

师:母亲的严格要求与胡适父亲的期望应当是有些关系的。但是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母亲不仅有严的一面,我们经常说“严父慈母”,我想她终归还是一个慈母,她严,是因为她还担当一个角色——

生:严父!

师:我们还是还原一个母亲的本色吧!请二组同学来展示。

生:母亲看见“我”眼睛有病了,她心里着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师:真用舌头舔,“真”是什么意思?

生:非常认真。

师:竟然,出乎意料。我想,此事除了母亲,别的人好像不太容易做到,怪不得西文有一句谚语——上帝无法分身各处,便创造了母亲。慈的一方面,这里得到了集中体现。我们再来说说忍的一面。

生:第十段,两个嫂子生气,打骂孩子,母亲没有和她们吵一句嘴,而是不作声,走开了。

师:她忍住了,躲一躲。再忍无可忍的时候怎么办?

生:哭。

师:这是一个绝招!大家看十一段,怎么个哭法?大家设想一下,她要是骂人的话,会出现什么后果?

学生议论

师:胡适的两个嫂子都不是善茬,如果她一搀和,这个家庭可真是鸡飞狗跳了,她不骂人,只是哭,这一哭,悲悲切切,凄凄惨惨,终于感化了另外两个女人,一个场景出现了,一碗热茶竟然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大家看到了吗?

生:捧来一碗热茶。

师:对呀,“捧”,这位同学,我捧着话筒给你,这表示我对你——

生:恭敬。

师:我对你很尊敬,我捧给你。如果变成“端”好不好?

生:端似乎不如捧。

师:这位嫂子捧来一碗热茶。送茶来干什么?喝水吗?

生:劝她止哭。

师:内里还有一层意思。别哭了,这几天一

生:这几天是嫂子不对。

师:你看得很准。表面是送茶,实则是道歉。你看母亲的反应别有意思。不听劝,还是哭?

生:她慢慢地停住了哭声。

师:紧接着一个动作。

生:伸手接过了茶。

师:这代表了什么?

生:原谅了她的错误。

师:表面是喝茶,实则是表示接受道歉。这些细节多么耐人寻味!这场“家庭战争”,女人之间的硝烟,这样轻轻一哭就解决了,她由此可以换来一两个月的太平宁静的日子。当然了,一两个月之后还会不会再发生?也许会吧。由此可见母亲生活得非常不容易。同学们,你看这个家庭——

出示资料:胡传共有三任妻子。第一任妻子结婚不久死于战乱,没有留下子女。第二任妻子,留下了三儿三女,后来去世。第三任妻子才是冯顺弟,她年龄特别小,胡传第二任妻子的好几个子女都比冯顺弟的年龄大一些。

师:冯顺弟虽然是名义上的母亲,但这个母亲竟然还比孩子要小,她还要持这个家,其困境可想而知。怪不得文章中这样说:“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生:冯顺弟为什么要嫁给胡传?

师:哟!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用原文来回答。

生:因为她认为胡传是一个完全的人。

师:对呀,那是一个完全的人呀!这样可以吧?

生:可以。

师:我想年龄不是问题。还有疑问吗?

生(笑,并回答):没有了。

师:同学们看,她是一个年轻的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她生活的艰辛我们完全可以推测。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冯顺弟避免不了一些闲言碎语,而此时就表现出了她的刚。第四组的同学来说说。

生: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甚么好处给他。这句话传到母亲耳朵里.伤害了她,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甚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师:这个五叔,可恨不可恨?一个无正业的浪人。你看他说的话恶毒不恶毒?他的话对一般人而言可能无大碍,但对冯顺弟来说却是人格的侮辱,这种情况下,她哭!怎样的哭?

生:大哭!

师:还是像处理嫂子间矛盾时那样轻轻地哭吗?还是一碗茶能解决的问题吗?

生:不能!

师:那得怎么办?

生:把他拖过来认错。

师:你这个“拖”字用得好,原文是说把他“喊”来,当面质问,当众认错,咱们说清楚、道明白,表现了她刚气的一面。同学们,你看,一位严、慈、忍、刚的母亲形象如在眼前。怪不得胡适说母亲给了他极大极深的影响。带着对母亲的敬意,我们齐读最后一段。

学生读。

师:胡适先生说得多谦虚,混了20多年,混二十年能混来35个博士学位吗?1918年,冯顺弟在守了23年寡之后离开人世。今天我想送给她一幅挽联——

教师板书:严慈相济,亦师亦父亦母;宽容忍让,为子为家为国。

师:孟母三迁,孟子成就了“亚圣”之名;岳母刺字,岳飞终能精忠报国;胡适的母亲严、慈、忍、刚,教育出了名满天下的学者。我们的母亲也在默默地为我们付出,请发现母亲、理解母亲、善待母亲!

【教学反思】

追寻语文的本真

我一向以为,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对自己教授的学科有一种深深的迷恋,因着这份迷恋,我们才能在教学之路上执著追寻,虽历经万难而不言悔,踉跄前行而能得其乐。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不敢自称优秀,但我心底始终埋藏着一个信念:语文,值得我去热爱。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这样一个场景:我们的学生稚气未脱,但他们有无限的可能,他们撑一叶扁舟在人类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探险漂流,他们多么需要一枝长篙来探测河水的深度,他们多么需要一枝长篙来掌握航行的方向!而这枝长篙,就是语文。

当然,语文是复杂的。它需要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培养习惯、发展智力,也需要砥砺思想、陶冶情操;它有纵向的时间延伸,也有横向的空间拓展;它有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但是现实又要求我们必须超越纷繁,把握本真。我们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我们怎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如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去贴近另一颗心?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带着纷繁的思绪,我走上讲台,和学生共同学习胡适的一篇文章《我的母亲》。

一、偶然与必然

讲这篇文章,出于偶然,讲课篇目抽签决定,但无论讲什么样的文章,必然得走一条路——解读文本。留给我的时间是48小时,在这48个小时之内,我会与这篇文章擦出怎样奇妙的火花?不得而知,竟未可知!唯一能做的就是细读体味。一读再读之下,滋味愈来愈浓,我沉浸其中,想其事,探其源,悟其情,感其妙!

《我的母亲》选自《胡适自传》,这篇文章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文章感情饱满,行文自然质朴,很好地表现了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深切地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是一个优质的教学文本。曾在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的“糜先生”,后来名满天下的胡适,果真是了不得!表面来看,文章语言平淡,似一江无波无澜的春水,但身处其中,你又能明显感受到这江春水的无穷力量。理解这篇文章,我们不妨“倒吃甘蔗”,先看这一句:“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的谦虚自不待言,关键是,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位慈母?她何以能对自己的孩子产生“极大极深”的影响?去看她独特的教育方式:“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严,严在每天叫孩子早起;奇,奇在先让孩子反省再谈读书。接着看,“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愈发让人疑窦丛生,为何要说父亲?这逼迫我们去探寻背后的故事,原来,这位母亲生平如此坎坷!她17岁嫁给了比自己大30岁的丈夫,度过了几年幸福时光之后,不幸猝然降临,丈夫去世,她从23岁起便开始守寡,怪不得胡适说:“她是慈母兼任严父。”再来看她在家庭中的处境吧,胡适的同父异母大哥是一个败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便回家打主意,见了香炉便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便拿出押”,但是对待这样一个人,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且看两位嫂子,“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人”。还有一位五叔,是“无正业的浪人”,专会搬弄口舌。所以胡适才说:“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苦至于此,尚且不到“一万分之一二”!最动人心的还不是这份苦,而是母亲面对这份苦的态度,她“气量大,性子好”,她“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这是一种怎样的坚强?这是一种怎样的忍辱负重?严格教育孩子就不难理解了,孩子是她的全部!孩子一句轻薄的话气得她全身发抖!给孩子舔眼翳就更不难理解了,那是悔,那是爱,那是辛酸与无助!

解读至此,甘露人心,醍醐灌顶,一个词开始在脑海中盘旋,这个词就是“特殊”——这是一位特殊的母亲在一个特殊的家庭里培养一个特殊的人才!

二、预设与生成

于教学而言,教师永远不能做孤胆英雄,“意会”仅仅是第一步,还必须要“言传”。如何来言传?就从“特别”二字人手。“近代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不平凡的人,他3岁丧父,14岁以后离家求学,逐渐成为名满天下的学者,一生获得过35个荣誉博士学位!这个人叫胡适。他的成长有什么秘诀吗?胡适在写自传的时候,满含深情地回忆起自己的母亲,说他的母亲冯顺弟给了他极大极深的影响。今天我们就学习《我的母亲》,来一探究竟。”这个导入,既介绍了作者,又预设一个主问题,有一箭双雕、一石二鸟之妙。

接下来的事,顺理成章,学生开始阅读文章,经过一番交流,提炼出了四个字“严、慈、忍、刚”,课堂开始形成主线,为下面的精细品读奠定了基础。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我想到了一种最传统、最中国,也是最有效的读书方式——做批注。先以第四段为例解说批注方法,学生得法后,自主学习。此时,我就可以倘佯在课堂,或点拨指导,或表扬激励,或质疑问难,或解疑答惑。

学生批注完成后,如何将学生琐碎的批注汇集成线?我采取先放后收的办法,因为有前面的铺垫,学生的回答始终会围绕“严、慈、忍、刚”展开,学生触发哪个点,课堂交流就会在哪个点上持续深入,语言的品读积累也会因此而扎实深入,感情的体悟也会因为活动的相对集中而变得深刻。

这是预设还是生成?我想不清楚,或者,二者本就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统一的。也许我对学生施加了我的影响——是的,我素来不喜欢和学生在课堂上“打游击”,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会不会让学生的学习变得低效而凌乱?走马观花、左右出击会不会让学生的思维在虚假和繁荣中变得肤浅?这是我的担心,因为这个担心,我选择了相对保守的方式,自我解嘲——守住就是创新。

我最喜欢一个学生的提问:“冯顺弟为什么嫁给这样一个丈夫?”他真的是有疑而问。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的确是不好理解。如何来解答这个问题?我想,要避免一些无聊的臆测,要避免一些繁琐的背景分析,还是要引导学生回到文本。果然,学生再次发现了这句话:“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谁说人无完人?在冯顺弟的眼里,她的丈夫就是一个完人。我再引导学生圈出两个词:“一生”、“一个”。一读之下,境界全出。这是何等深情?这些能否解开学生的疑问?

三、浮浅与深刻

语文教学,特别是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为获得资讯而阅读,与为增进理解而阅读,其间的差异不能以道里计。”(《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从平面到平面的滑行早已为人所厌弃。这就涉及一个话题:教学教什么?我非常赞同孙绍振先生的说法,学生一望而知的不要教,要教学生一望而不知或自以为知而实则不知的内容。深究下去,这实际是在探讨课堂深度的问题。

我理想中的课堂是丰厚的课堂,是有一定思维容量的课堂。《我的母亲》一课多少体现出了这种追求。例如,我补充了胡传遗书、胡适家庭关系图,便于学生了解母亲的处境,从而理解她的心境。当然这种追求更多地体现在语言品味上,例如:“娘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这一句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有谐音的问题,由“凉”想到了“娘”;但与“凉”谐音的字多了,为什么单单想到了“娘”?这里涉及母亲管教甚严而“我”心生不满的问题;想到“娘”联想到了“老子”,而他的“老子”恰又不在了,这涉及作者家庭背景的问题。虽是寥寥数字,内涵却非常丰富,必须要帮助学生理清楚,学生才能真正体会作者那种精致的淘气和无心的轻薄。那这句话到底轻薄了谁呢?一望而知,轻薄了姨母、母亲和死去的父亲,但这还不够,这实质上也轻薄了自己,母亲对“我”满怀期望,而“我”却妄自菲薄,这才是母亲生气的最大原因。

四、严谨与随意

课堂是严谨的,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学生学习的规律容不得丝毫违背。课前我对教学理念进行了梳理,我想贯彻“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我对教学目标进行了仔细的审查,我确定的三维目标是:1.教会学生使用“批注法”,做到批文人疑、批文人情、批文人理、批文入境,在批注的过程中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文章语言;2.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讨论、质疑思辨”的过程中感受特别的母爱,理解母亲的形象。其中重难点是品味文章语言,理解母亲形象。我对教学流程也进行了仔细的斟酌,基本流程如下:设疑导入,激发兴趣;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批注课文,深度阅读;拟写对联,总结提升。从课堂教学的实践看,我基本实现了自己的预期目标。

但严谨不是枯燥,不是板起面孔不苟言笑。我常想,课堂还是突出一个“活”字,所以这节课上,我“玩了一些花样”。“娘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这句话特别有意思,为了让学生领会这个“意思”,我先让学生用普通话读,觉得不够味,我用山东话读,又让学生用湖南活读,学生乐了,听课教师也乐了。我乘兴让学生“生气”地读“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到高兴处,我声色俱厉地范读了一次,以为感情很到位。但评委对此甚是反感,“这种‘吼叫’哪能符合母亲的身份?”对此我不以为然,母亲难道只有一种?“气得发抖”时也只会柔声细气?但事实证明,我的确是随意了。别臆测,还是看原文,文章中说:“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读此句我才幡然悔悟,的确是不能“吼叫”,母亲不是“叫别人听的”,一“吼”,别人不就听到了吗?课堂可以活,但决不能随意。

五、精致与家常

公开课的确是一种特殊的课,学生往往是陌生的学生,甚至在讲课前教师都难得与学生见一面,所以“学情”云云根本无从谈起。又因为时间的限制,课堂往往需要“卡时间”,卡得死了,就会有强拉硬拽的感觉。为了在课堂上“出彩”,执教者往往要费尽心思出新、出奇、出巧,若能自然恰当,自然无可厚非,万一失了度,又难免会弄巧成拙。同行的一位老师很形象地把公开课、比赛课称之为“经院派课堂”,其特点就是精雕细琢,处处讲究,以巧妙为能事,甚至是哪句话怎么说都要提前想好。每上完一次公开课,常有老师会问:“你平时也这么上吗?”这句话颇能代表一部分老师的心声。

是的,我也经常想,一节课的价值到底是什么?精致与家常到底有怎样的关系?我想不清楚,只能打个比方:我们平时吃饭不妨是馒头咸菜,但吃得多了或许会想吃点水饺,当然也可以到酒店大开宴席,大快朵颐。家常的课与公开课莫非是这种关系?我觉得,观课评教重在看思想,而不是去看别人的一招一式。

总的来看,如果说这节课有所收获的话,那就是我努力追寻着语文教学的本真,在扎实解读文本、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习得方法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当然,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几成一句滥语,精致得不老实,但此时我想不出更确切的话,只好借来一用。对于《我的母亲》一课,我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超越自我。从《口技》《狼》《阿长与<山海经>》《孔乙己》《社戏》《故乡》,一直到《我的母亲》,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几节课,总体面貌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上着上着就走到了自己熟悉的路数上,于是感觉重复,于是就有一种“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的苦闷。

【名师点评】

细读文本创设情境对话生成

——评陈先锋《我的母亲》

山东省莱芜市教研室杨安宝

山东省莱芜市陈毅中学的陈先锋老师是近几年伴随新课程成长起来的山东省初中语文教坛新星。2013年7月26日至28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第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上,陈先锋老师执教《我的母亲》荣获一等奖,赢得与会专家和听课老师们的好评。

长沙,充满文化意蕴,我与陈先锋在岳麓书院的殿堂里追慕前贤,在橘子洲头感受滚滚流淌的湘江水。似乎是沾染了这方圣土的氤氲灵气。陈老师的课上得自然而灵动,一方面彰显了诗意的课堂,语文味十足;另一方面彰显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有效对话。“语文是最能展示自我的学科”,语文课怎么上,一定凭借教师的个体灵性,这也是一位教师在语文教学之路上能走得更远的重要条件。正是缘于陈老师多年来犹爱读书的习惯,文化积淀得厚实,课才上得有灵性、有诗意、有品位。

一、细读文本——挖掘文本中的语文价值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么,教师如何利用好这个例子,使学生的学习效益最大化呢?我认为首先要看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新课程观指出:教师不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陈先锋老师在挖掘文本、开发文本、用活文本、用好文本方面至少有两点做得比较突出。一是挖掘文本中的“困惑点”。比如文本中“糜先生”一词,课文中给出的注释是:糜,读méi。而陈老师通过查阅词典发现,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为“mén”,恰恰人教版电子课本中标注的是“mén”这个音,那么,“糜”字在这里究竟读什么呢?陈老师又查阅了《胡适自传》,了解到胡适有三位兄长:大哥嗣稼、二哥嗣柜,三哥嗣秠,几兄弟的名字正好是出自《诗·大雅·生民》:“诞降嘉种,维柜维秠,维糜维芑。”《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编,第4版)第259页中这样解释:虋(糜):mén赤色嘉谷。《诗·大雅·生民》:诞降嘉种……维糜维芑。至此陈老师心中的石头才落了地:此处“糜”字应该读mén。另外,陈老师还对“八字门”、“掷铜钱”、“娘(凉)什么”等感觉不甚明了的地方多方求证,直到彻底了解方才罢休。二是挖掘文本中的“潜台词”。比如文中第11段中有一处细节描写:“我开了房门,她走进来,捧着一碗热茶,送到我母亲床前,劝她止哭,请她喝口热茶。我母亲慢慢停住哭声,伸手接了茶碗。那位嫂子站着劝一会,才退出去。”这段文字简洁明了,但文字背后的内容却异常丰富。陈老师采用“还原法”,还原人物动作背后的“潜台词“:“那位嫂子”此时见到“母亲”会说什么?“捧”改为“拿、端”好不好?通过学生积极发言,并对学生启发引导,让学生明确:一个“捧”字形象地写出了嫂子的小心翼翼和对母亲的敬重之情,而后面的“送”、“劝”、“请”三个动词,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嫂子劝母亲停止哭泣是表面的,自己来道歉才是真正目的。可惜的是,由于教学时间紧张,陈老师没有完全展开,如果让学生尝试添加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将起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架起情感共鸣的桥梁

古人讲,亲其师信其道。陈先锋老师为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为了迅速拉近与学生之问的距离,为了搭建起与学生情感共鸣的桥梁,可谓煞费心思。在课前3分钟时间内,陈老师与学生是这样交流的:

同学们,早就听说,长沙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前几天到岳麓书院,见到门口有一副对联写得简洁深刻,同学们说是什么?对,是“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里我把这幅对联加工了一下,改为:看中华惟楚有才敢为人先,数俊杰于斯为盛谁与争锋。这幅对联是一副嵌字联,里面包含我的名字,我愿与大家共勉!对大家来说,我只是一名匆匆过客,但我期望我们能共同拥有45分钟的精彩。

这段话简明、生动,从岳麓书院谈起,引起了学生的亲近感和自豪感,而嵌字联的修改,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对这样一位充满才情的语文老师产生了更大的心理期待,至此,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正悄然形成。

课堂教学过程中,陈先锋老师有效地利用“诵读”这一教学手段,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认知欲望,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在文章第7段有这样一句话:我随口回答:“娘(凉)甚么!老子都不老子呀。”这句话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陈老师先让学生用普通话诵读,他再用山东话诵读,然后让学生用湖南话诵读。这一教学环节的处理相当精彩,师生在共同的“会心一笑”当中,思维也豁然开朗:“我”的随口之语,由“凉”谐音为“娘”,有一种机智在里面,有一种孩童的狡黠在里面,是一种无意的伤害,是一种无心的“轻薄”。

在课堂快要结束的时候,陈先锋老师巧妙地进行了情感升华:

同学们,有人说中国的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孟母三迁,孟子成就了“亚圣”之名;岳母刺字,岳飞终能精忠报国;胡适的母亲严、慈、忍、刚,教育出了名满天下的学者。我们的母亲也在默默地为我们付出,请理解母亲,善待母亲!下面,通过对文本的深度阅读,我们了解到胡适的母亲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就让我们送给胡适的母亲一副对联吧:(板书)严慈相济,亦师亦父亦母;忍辱负重,为子为家为国。

陈老师以对联开始,以对联结束,首尾照应,妙然天成。更难能可贵的是,陈老师自始至终心里装着学生,努力创设民主、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以真诚的心态面对学生,想尽办法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有最大限度的收获,教会学生学习。整堂课陈老师的快乐溢于言表,随时可见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师生情感和谐共鸣,形成了动人的情感节拍。

三、对话生成——将思维引向深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雅斯贝尔斯就说过:“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陈先锋老师较好地把握了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交往与对话。课堂上没有被教学设计所囿,而是扑下身子,深入到学生中间,师生展开平等对话,及时捕捉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教学问题,因势利导,问题的讨论逐渐深入,交流的气氛逐渐热烈,课堂生成也随之而来,异彩纷呈。

为了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充分而深入,陈老师先要求学生深入文本。此时陈老师很巧妙地采用了作批注的方式进行深度阅读,教师先展示“五人五批法”,即批文入疑、批文入情、批文入理、批文入法、批文入境,学生知其大概后,教师以第四自然段为例,具体展示操作方法。待学生批注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展示批注。比如在体会母亲“严”的时候,学生对第五段中母亲对我“晨训”时说的话不很理解,陈老师及时引导学生体会“总”和“只”这两个词表达的意思,通过师生交流.明确了“总”字中体现出的母亲对胡适的殷切期望;“只”字表现了母亲对丈夫的深情。为了加深学生理解,陈老师适时将有关胡适父亲的背景资料在大屏幕上呈现出来,此时一名学生出人意料地问:“冯顺弟为什么嫁给这样一个丈夫?”陈老师删繁就简,引导学生再次回到文本当中,让学生反复揣摩“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这句话,老师发问:何谓完全?学生回答:完美之意。学生思考,老师点拨:谁说人无完人?在冯顺弟的眼里,她的丈夫就是一个完人。陈老师再引导学生圈出两个词:“一生”、“一个”。一读之下,境界全出。

总体来说,陈先锋老师执教的《我的母亲》这节课可圈可点之处非常多,但我深知,课堂教学永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陈老师再接再厉,广收并蓄,站在新的起点,实现新的跨越,最终成为一名专家型的语文教师。

上一条:现代文教学—《宇宙的未来》教学全景再现 下一条:现代文教学—《桥之美》教学全景再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