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言>>课程建设>>教材案例库>>正文
 

诗歌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全景再现

2018年09月27日 20:36 执教:陕西省宝鸡高新中学田玲 点击:[]

守正出新,以诗入诗

点评:陕西省宝鸡市教研室副主任曹公奇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朗读,感知诗歌基本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品读,理清诗歌结构,拟写小标题,品析诗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诵读,体察一个穷困诗人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品读,理结构,赏语言。

★教学难点:

诵读,知背景,悟情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互动,读诗歌,引课题

成都是一座充满诗意的城市,双流也不例外。老师在咱们棠湖公园溜达了一圈,发现几乎每个角落都有诗文流淌:温庭筠、陆游、范成大、朱熹、杨万里、元好问……听说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会到蜀地来。难怪清代文人李调元说自古诗人例到蜀

老师我来自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陕西宝鸡。第一次来这里,我也写了一首诗送给大家,希望你们喜欢。(大屏幕出示,教师朗读)大家从老师的这首拙作里,发现了哪些与成都相关的信息?(学生自由说)

成都行

田玲

蜀州海棠醉武侯,青城丹梯天下幽。

都江龙水沃天府,永陵翠荫思古愁。

浣花溪畔圣犹在,宽窄巷口月如钩。

澄濯锦江图画里,追梦双流更何求?

(预设:学生说到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就可以引导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当年杜甫草堂发生的事情,探求诗人的精神境界。

(板书课题及作者:《茅屋秋风所破歌》杜甫大屏幕同步显示课题)

【设计说明】因为与学生不熟悉,所以才从成都说起,从双流说起,从棠湖公园的诗说起,再自然地引出自己写的诗,一是与学生拉近距离,产生亲近感;二是由诗中成都名胜古迹中的浣花溪自然导人新课学习;三是让学生知道诗歌并不是那么难学难写的。

二、朗读,知内容,提问题

1.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全诗,并结合下面的注释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大屏幕显示:1.读准字音。2.读对节奏。)

2.请一名同学朗读,大家仔细听,看他的读音和节奏是否准确。

(1)读音,强调动笔标注。

(2)节奏,七言,二二三,四三;九言,二二二三或四二三。

(3)歌行体:古体诗的一种形式,从汉乐府诗歌发展而来,多为七言,形式自由,

一般多叙事。(音准节奏对则在表扬时提一下节奏,加以肯定,对于歌行体,学生没说,则不强调)

3.教师范读:听音准,听节奏,听语气。

(大屏幕显示:1.读准字音。2.读对节奏。3.读出语气。切换,配乐朗诵。)

4.齐读: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能够注意语气更佳。

5.“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基本读熟全诗了,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说说你们从这首诗中发现了什么问题,或者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要的诗句理解问题,随机解决。)

(预设:1.作为古代诗歌,句子长短不一,还不工整,看起来没有条理。

2.茅屋都被风吹破了,为啥还歌?

3.和我们以前学的诗歌不同。

4.孩子们只是抱走了茅草而已,杜甫为啥说他们是盗贼?是不是太严重了点?

5.杜甫自己穷困潦倒,为啥还想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呢?

如果学生没有提出关键的问题,教师补充。)

【设计说明】这里主要让学生朗读,因为如果不读,学诗就只会停留在学生没有体验、没有感悟的基础上,而只是教师的一味分析讲解。这样的教学,也许看起来很精彩,但学生却没有真正学到什么。在熟读全诗的基础上,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基于对学情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并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价值。所以,教师要让学生通过阅读首先发现问题,如果一些教学的重点问题学生没有发现、提出来,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与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起作为教学的内容。

三、品读,理结构,赏语言

同学们的问题很有价值,我们这节课就来共同学习,解决问题。

(一)理一理诗歌的结构

可以从事件、场景、表达方式三个角度梳理层次,然后给每一层拟写一个凝练的小标题。(如学生冷场,则请相互交流看法)

事件:1.秋风破屋(风吹屋破,秋风卷茅,茅草散失……)

2.群童抢茅(群童抱茅,抱茅入竹,呼唤不得……)

3.屋漏难眠(夜雨屋漏,屋破雨漏,娇儿受冻……)

4.期盼广厦(广厦庇寒,祈求广厦,思得广厦……)

场景:屋外、屋内、心中

表达方式:记叙、抒情

(板书小标题:四个小标题,记叙和抒情,注意写的位置。)

(二)品一品语言

1.既然是秋风把茅屋吹破了,那我们就来先看看这个肇事者是怎样一种气势。抓住“怒号”“卷”“三重”感受秋风的气势和威力。

(怒号:怒吼,表现出风的猛烈气势。卷:写出了风之劲。换成吹,则轻描淡写,不能表现风的力量强劲。三重:多重,三、不是确数,表示多。例如我们在七年级《(论语)十二章》里“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也是如此。)

威力如此之大,造成了哪些后果?

(抓住“洒”“挂罥”“飘”“沉”这些动词,联想风中茅草乱飞的景象,强调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

2.原本茅草捡回来还可以修补,可是被群童抢了,有同学提出盗贼的问题,那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盗贼:何谓“盗贼”?劫掠和偷窃财物的人。那群天真烂漫的孩童抱走茅草的行为算得上“盗贼”吗?群童为什么趁火打劫“为盗贼”?仅仅是因为他们调皮、淘气吗?大家想想,也许孩子家的茅屋也被刮破了,也许他们家正需要茅草做别的事情。要不是因为穷,谁会去抢茅草呢?这种看似“盗贼”的天真淘气背后,隐藏的是生活的心酸和悲苦啊!所以诗人才“叹息”。)

同学们认为杜甫在叹息什么呢?

(叹息自己的悲苦无助,群童的抢茅行径,叹息百姓生活无依,穷困不堪啊!在这沉重的叹息里,杜甫叹息自己茅飞屋破,身体赢弱,生活贫困;杜甫叹息社会动荡不安,战乱不断,兵祸连连,老百姓颠沛流离,无所安定啊!在这沉重的叹息里,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杜甫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

3.天渐渐黑了,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杜甫家,来看看当时杜甫的生活状况。

(抓住“冷似铁”“娇儿恶卧榻里裂”“无干处”感受困顿的生活。)

(冷似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被子的破旧,冰冷,硬。表现出诗人家境的贫困。娇儿恶卧榻里裂:娇弱的孩子因为睡相不好蹬破了被子。因为破旧,才容易蹬裂啊!无干处: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

杜甫在当时的社会是拥有特权、享有尊严的,他享受免赋税、免兵役的待遇。为什么会穷困致此呢?

(抓住“丧乱”,大屏出示背景,由家破上升到国破。由个人困苦生活推己及人,爆发出热切的企盼!)

(板书上圈出“破”字。)

【设计说明】这部分主要是通过诵读来理清结构,品赏语言。在品味语言过程中,想通过对一些重点词语的咀嚼品味,既解决词语本身的含义,又赏析诗句表达的情景。所以,这里没有单独将词语列出来进行注音、解释、翻译,而是随文品言,将“言”和“文”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学生反复地朗读、体验、比较,来实现对语言的品味,让学生明白这些语言为什么用得好,能够表达出怎样的情景和情感。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估计需要较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进行品味。

四、诵读,论诗人,悟情怀

1.齐读第四层。

(抓住“广厦”“千万”“大庇”“安如山”“独破”感受诗人的悲悯情怀。)

(广厦:宽敞的大屋;千万:特别多;大庇:全部都庇护;安如山:安稳如山。诗人推己及人,由自己的眼前遭遇想到了千千万万的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寒士”,情不自禁地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唤。)

2.如果眼前突现这样的房屋,能够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守茅屋,受冻而死!这是怎样的一个诗人啊!

让我们通过全诗,来看看杜甫是怎样一个人。

(大屏幕显示,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在秋风破屋之时,他是一个____的人;

(无可奈何,心情愁苦……)

在群童抢茅之时,他是一个____的人;

(无助叹息,万般无助,内心痛苦……)

在屋漏难眠之时,他是一个____的人;

(穷困交集,寒湿交迫,心中悲苦……)

在呼唤广厦之时,他是一个____的人!

(胸怀博大,激情奔放,忧国忧民,情怀高尚,希望崇高……)

这样一个诗人,让我们感受到他怎样的高尚情怀呢?

小结: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博大胸襟,这是一种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这是一种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面对国破家破的潦倒生活,诗人心中想的不是自己,却是普天下的穷苦人,只要他们能得庇护,哪怕是唯独自己的屋子破败自己被冻死也值得。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才会被称为“诗史”。

其实,从古到今,家国情怀是渗透在中国文人血脉里的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世代传承。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杜甫呼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呐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艾青深情吟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而杜甫,无疑是这种文化精神史上最耀眼的一颗珍珠,最宏伟的一座丰碑。

【设计说明】在对诗歌的语言品味之后,需要有一个升华,就是对杜甫诗人形象的认识,这样才能给学生构成一个立体的杜甫形象。所以,这部分主要想从不同状态下诗人的情感表现,最后归结到杜甫那种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悲悯情怀和家国情怀,让学生充分理解杜甫崇高的精神品格。另外,还想把杜甫放在中华文化发展的长河中进一步去认识杜甫,说明家国情怀是中国文人血脉里的一种精神,而杜甫则是最典型的代表。想这样提升教学的文化含量。

五、背诵,传文化,树丰碑

如今成都的浣花溪畔,杜甫当年的茅屋几经修缮,已然成为园林式的旅游胜地,周围广厦林立,老百姓安居乐业,这不正是杜甫当年的梦想吗?让我们传承家国情怀,一起朗声背诵:安得广厦千万间……(画图,框住之前的板书,呈现完整板书。)

【设计说明】用现在浣花溪畔林立的广厦,回应杜甫当年的呼唤。重点是想启发引导学生将这种家国情怀渗透到自己的血脉中,让中华文化传统代代相传,流芳万世。最后,在这种情怀的感染下,背诵杜甫诗句,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板书设计

【教学实录】

师:成都是一座充满诗意的城市,咱们双流也不例外。老师这两天在咱们棠湖公园溜达了一下,发现各个角落都有诗文在流淌,难怪清代文人李调元说:“自古诗人例到蜀。”古往今来,大多数诗人都会到咱们蜀地来走上一圈,住上一阵子。我是第一次来成都,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也写了一首诗送给大家,希望同学们能够喜欢。(屏显,教师朗读)

成都行

陕西省宝鸡高新中学田玲

蜀州海棠醉武侯,青城丹梯天下幽。

都江龙水沃天府,永陵翠荫思古愁。

浣花溪畔圣犹在,宽窄巷口月如钩。

澄濯锦江图画里,追梦双流更何求?

(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请同学们看一下这首诗里,有哪些信息跟咱们成都有关?

生:有武侯祠,青城就是青城山,都江龙水就是都江堰。永陵,哦……

师:谁知道永陵?(学生沉默)咱们成都有一个著名的永陵博物馆,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去看看。谁还有发现?

生:浣花溪公园,宽窄巷子,还有锦江,还有双流。

师:非常好!她刚才说到浣花溪公园,有一位著名的诗人曾经在浣花溪畔住过,那儿有一个景点,非常有名,但凡来成都的人都要到看一看,是什么?

生(小声说):杜甫草堂。

师:声音大点,大家才能听到啊。同学们一起跟老师说:自信从大声说话开始!(学生齐跟说)好,我希望同学们这一节课说话声音大一点,彰显我们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同学们的自信。今天我们就到当年的杜甫草堂去看一看,看当年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能够体现诗人怎样的情怀。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这首诗。对照书上的注释,读准字音,

读对节奏,自由读。

(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全诗,教师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已经读了一遍了,那么,字音有没有读准?节奏有没有读对?请一位同学代表给咱们朗读一下!

(一生大声朗读全诗。)

师:读得还不错。那么有没有读准字音呢?

生:“八月秋高风怒号”,就是这个“号( hao)”。

师:老师觉得你有点紧张,没有读顺。你能再读一遍吗?(学生重读)这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号( hao)”,什么意思?

生:号叫、吼叫的意思。

师:好,注到书上。还有没有哪个地方读错的?

生:“高者挂罥长林梢”的“梢”。

师:有一点点读得不准。还有什么?(学生小声说)同学们读一下最后一句:“何时眼前突兀……”读什么呢?

生:“见此屋”,读“见( xian)”。

师:“见( xian)”。你从哪里知道读“见(xian)”呢?我们知识迁移一下,有没有学过?

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 xian)”。

师:知识的迁移就是这样,这是一个通假字,这里读“见( xian)”,请同学们标注。那么,刚才这个同学读得节奏很好,很顺畅,老师觉得还少了那么一点点语气。接下来,老师给大家示范朗读一下。请同学们在读准字音、读对节奏的基础上,感受一下朗读这首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

(教师深情朗读,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我想大家对语气已经有一点点体会,那么,下边我们试读一下。

(学生齐读全诗。)

师:虽然说语气还欠缺了那么一点,但是,我听出同学们已经很努力地读出重音。不要急,我们慢慢来。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已经读了四遍了,我想同学们对内容应该有了一点了解。现在,请同学们针对文本,提出一些问题,你读了后有哪些发现?或者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生:我发现这首诗与一般的古诗不同,它有两个逗号,才一个句号,三个句子放在一起,和平时那种对仗工整的古诗不同。

师:对,这是一个不同。还有哪些发现?

生:除了和一般的诗不一样外,整个的文体也和一般的词不尽相同,它的顺序并不像普通的词一样是整齐的,顺序是作者刻意打乱的,我想这里面可能寄托了作者某种隐秘的情感。

师:好的,他们发现都是形式上的不同,这个是没错的。这个同学说到了词,词虽然是长短句,但是它的格律是比较严格的。我们看看这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请同学们把“歌”圈起来。“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叫作“歌行体”,是由古代的乐府诗歌发展而来的。乐府诗歌我们也不陌生,七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乐府诗歌,非常有名的,是什么?

生:《木兰诗》。

师:歌行体就是从这种乐府诗歌发展而来的,它多为七言,也有杂言,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长短不一的句式,内容多为叙事,与词体裁不同。还有没有问题?

(学生沉默)

师:我们都觉得这首诗有点杂乱,那么,我们就先从梳理结构开始。看大屏幕(屏显:品读,理结构,赏语言)。请同学们尝试从事件、场景或表达方式三个角度梳理层次。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和旁边的同学商量一下。

生:我是从表达方式来分的。从开头到“长夜沾湿何由彻”是叙事,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到结束,它是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感。

师:你的理解好深刻。她从表达方式把诗分成了两个部分。那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表达方式,知道表达方式有哪几种吗?

生(七嘴八舌):记叙、议论、抒情、说明。

师:她根据记叙和抒情把诗分成了两部分。还有同学从其他角度入手吗?(板书:记叙,抒情)

生:我是从事件发展把它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下者飘转沉塘坳”,是诗人面对狂风吹破屋子的焦虑;第二部分,从“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到“归来倚杖自叹息”,是说作者面对群童抱茅的一种无奈之情;第三部分,从“俄顷风定云墨色”到“长夜沾湿何由彻”,是写作者夜雨痛苦的感情;最后一部分,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到结尾,是作者期盼广厦,期望人民能早日解脱苦难。

师:非常好。她不但分清了层次,还感受了诗人的心情。那么,场景的角度有没有人发现?

生:“俄顷风定云墨色”前面一部分是写的屋内,后面除了抒情,就是写的外边的情况。

生:我觉得她是说反了,“俄顷风定云墨色”前面应该是屋外的景象,后面的那一段应该是屋内的情景。

师:最后是诗人心中的蓝图。那么,看一下这一句“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它应该是屋内还是屋外啊?(学生说屋外)哦,是屋外,但按照内容,我们又把它划到了下一层。那么,这个是什么句?

生(齐说):过渡句,承上启下。

师:既然歌行体是以记叙为主的,那么我们就先从事件开始吧。这个事件的始作俑者是“秋风”,请一位同学把有关“秋风”的诗句读一下。

生:“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师:这个秋风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风力很大,吹得很狂。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怒号。愤怒地号叫。

师:风会愤怒地号叫吗?

生:这个地方应该是模拟风吹出来的声音,是拟人。

师:从“怒号”我们就感到了风的猛烈之势。

生:还有“卷我屋上三重茅”,把屋上三重茅草都卷走了,说明了风的力量很大。

师:风的力量多大啊,那你换成“吹”读读,试试。

生:“吹我屋上三重茅”,觉得这个风力比较小。

师:今天早晨下雨的时候也吹风,可连什么也没刮走。“吹”没有“卷”有力。刚才你还说到“三重茅”,“三重”是什么意思?

生:“三重”好像是一个尺度,好像是三尺、三层。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三”应该是泛指多,是多重。《木兰诗》中学过“军书十二卷”“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十二”“百”“十”都是泛指多。

师:那这个“三”我们也学过的:曾子曰——

生(齐说):“吾日三省吾身。”

师:学习诗文就要举一反三,这样我们积累的文言词语就会越来越多。以后你看到一篇陌生的古诗文,你就会联想到你以前学过的东西,就能把它解决了。“三重”在这里指的是“多重”。肆虐的秋风把茅草都刮到哪儿去了?大家一起读一下。

(学生齐读:“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师:茅草都被刮到江对面去了。那么,在秋风中茅草乱飞的这个画面、这个景象,你头脑中能不能呈现出来?你要呈现出来,依靠哪些词?

生:飞、渡、洒、挂罥、飘转、沉。

师:这些都是什么词?

生:动词。

师:把这些动词圈起来。这就告诉我们,动词是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秋风中茅草乱舞的情形,产生一种画面感。我们写作的时候,也要善于运用动词。那么,这部分同学们能不能凝练一下,用几个字给拟一个小标题呢?这个女同学还没发过言,请你说说吧。

生:风把茅草吹到河对岸。

师:意思是对的,能不能拟一个凝练点的小标题。

生:风吹茅草。

师:刚才那个同学比较过了“吹”——

生:风卷茅草。

师:好,你很快地抓住了诗中的一个词:“卷。”还有吗?

生:茅屋为秋风所破。

师:这是一个被动句。“为……所”是一个固定的被动句式。先入为主.我们就以最早的来做小标题吧。

(板书:风卷茅草)

师:本来这些茅草捡回来那屋子修一修还能住,但茅草去哪儿了?

生:被群童抢走了。

师:那么,给这部分也拟一个小标题,怎么拟?

生:群童抱茅。

师:这个“抱”字用得好,表现了群童的动作。

生:群童藏茅。

师:为什么是“藏”?

生:有一句“忍能对面为盗贼”,我觉得是“藏”。藏到竹林里去了。

师:这个“藏”字用得好,抓住了儿童的情态。其实,汉语言是非常丰富的,它还可以有很多表述方式。

(板书:群童抱茅)

师:群童把茅草抱走以后,诗人是怎样的表现?请还没有发过言的那位男同学把表现诗人的诗句朗读一下。

生:“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师:你觉得哪个词很关键?

生:欺,欺负的意思。

师:为什么敢欺负诗人啊?

生:杜甫年老无力,追不上这些跑得很快的孩子。

师:抓住这个“欺”字,我们就能感受到杜甫当时是怎样的状态。杜甫面对这么一群孩子一

生:无能为力。

师: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把茅草抱走,所以,他回来以后,一个人拄着拐杖,在那里“自叹息”。那他叹息什么呢?

生:叹息他无能为力,叹息他老了。

生:叹息他的屋子破了,也叹息外面很可怜的人,可能跟他的情况是一样的。

师:看来你有悲悯情怀,由杜甫想到了其他的人。那么,我们看看杜甫家里,茅草被卷走了多重以后是怎么样的状态呀?自由地朗读一下。

(学生大声朗读:“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师: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家?希望我们三十位同学,每一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生:我看到杜甫的家里应该是很破旧的,里面的被子都是破的,又很冷,屋又漏。

师:这些你都是从哪些词感受到的?

生:冷、铁、裂。

师:从这些词感受到了杜甫家的破、旧。“布衾多年冷似铁”,“布衾多年”说明了什么啊?

生:已经用了很久了。

师:“冷似铁”,为什么把它比作“铁”?

生:僵冷,铁是冰冷的。

生:这是一个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这个布衾已经用了很多年,用得已经僵硬了,跟铁一样。

生:僵硬,冰冷,铁的感觉。

师:那么,铁是什么颜色?

生(众):黑色的、灰黑色的。

师:黑色还能表现被子的什么特点?

生(众):脏,破旧。

师:所以,杜甫家是穷困潦倒的家。还有没有能表现他穷困的?

生:“床头屋漏无干处”,屋子漏得没有干处了,说明屋子很破旧了,不能住了。

师:这种穷困,由此可见一班。同学们要知道,杜甫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从他祖父杜审言开始就做官,他和父亲也都做过一些小官,在当时的社会是拥有特权、享有尊严的,他家享受免赋税、免兵役的待遇。为什么会穷困至此呢?那么一般老百姓家会怎样呢?

生(众):更穷困!

师:同学们这个“更”字用得好!那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穷困呢?同学们从诗中哪个词可以看出当时社会背景?

生(众):丧乱。

师:“丧乱”指的就是“安史之乱”。那我们看一下“安史之乱”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屏显背景:“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当时战乱频发,田园荒芜,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流血死亡,到处是饥饿哀号。杜甫和百姓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于西郊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即成都杜甫草堂,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一生朗读大屏背景文字。)

师:“安史之乱”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所以,诗人从“安史之乱”开始就睡不着觉了。那么,在这样一个秋风秋雨交加的夜晚,他就更难以入眠了。同学们集体朗读一下这两句。

(学生齐读:“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师:屋里这么破旧,家里这么穷,怎么能睡得着呀?同学们概括一下这层的小标题。

生:自丧无眠。

师:自从丧乱就开始睡不着,抓住了社会背景。

生:寝食不安。

师:为什么?

生:经过磨难了。

师:你抓住了情态,很好。那这个夜晚,更多的是因为什么才难以入眠啊?

生:屋子漏雨。

师:三合一,就是屋漏难眠。

(板书:屋漏难眠)

师:那么这时候屋子里谁在睡觉呢?

生(众):孩子。

师:孩子睡觉是什么样的状态呀?

生(众):睡相不好,被子都蹬破了。

师:你有没有过睡相不好,把被子蹬破的情况?(学生纷纷摇头)哦,没有。被子的破旧,这个也能从侧面说明生活的穷困。

师:在这些记叙的内容里,还有没有其他的表达方式夹杂在其中呢?

生:描写。还描写了当时将要下雨的情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描写天快黑了,将要下雨的样子。

师:这里面还夹杂着描写,包括前面我们抓动词的那个茅草乱飞的情景,它也属于描写。

(板书:描写)

师:难以入眠的杜甫,没有沉浸在个人的喜怒哀乐里面,刚才同学说了,他还想到了其他的人。那么,他发出了怎样热切的呼唤呢?大家一起朗读一下。

(学生齐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老师觉得“呼唤”的感觉不够强烈,大家再大声地读一遍,既然是呼唤、期盼,那就要读得有力一些。

(学生再读:“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语气有力。)

师:比刚才好一点,但还有点火候不够。没关系,我们慢慢体会。这块如果也要概括一下,怎么拟小标题?

生:忧国忧民。

生:期盼广厦。

师:要广厦干什么呀?

生:他想让天下的人民都不要受这个苦难,让他们幸福生活。

师:他要广厦,还要千万间,给天下的“寒士”居住。“士”本来是对古代文人的一个称呼,“寒士”就是穷困的文人,这里也可以泛指天下的普通老百姓。从“大庇”可以看出他的悲悯情怀。期盼广厦的他,是不是只期盼广厦呢?最后一句有一个感叹词很重要,哪个词?

生(齐):“呜呼”!

师:这应该是一个发自内心的感叹。为了得到这个广厦,杜甫宁愿自己冷死也心甘情愿,这里面有个词很重要,“独破”。我们看一下这个“破”,从题目里面最初的意思理解,是什么破了?

生(众):屋子破了,家破了。

师:那我们了解了背景以后,更深一层,不光是家破了,还有什么破了?

生(众):国破了。

师:面对家破国破,他不仅仅是期盼,而且愿意为这种理想的实现,做出自我的努力和牺牲。那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诗人啊?让我们回顾全诗去感受一下。

(屏显:在秋风破屋之时,他是一个____人;

在群童抢茅之时,他是一个____人;

在屋漏难眠之时,他是一个____人;

在呼唤广厦之时,他是一个____人。)

生:他是一个宽容的人。南村群童抢了他的茅草,他对群童有宽容之心,有怜悯之心。师:你说的这个应该放在上面哪个横线上?你连起来读一读。

生:第二个。在群童抢茅之时,他是一个有宽容之心、怜悯之心的人。

生:在群童抢茅之时,他是一个悲哀无力的人。

生:在秋风破屋之时,他是一个可怜的人。

生:在呼唤广厦之时,他是一个心胸宽广、忧国忧民的人。

师:说得真好。前面都是在说他自己,呼唤广厦时,他已经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人。这个时候,不仅仅是他自己啊,已经上升到了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层面了。我们看一下,他之所以被称为“诗圣”,他的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史”,那是因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他是一个好人。

师:好在哪里?

生:他自己处境都很困难,还能够忧国忧民。

师:你对好人的定义很高啊。我也是个好人,但老师还没有达到忧国忧民的境界,你直接用“忧国忧民”就行。

生:推己及人。

师:推己及人,忧国忧民,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

生:爱国情怀。

师:也可以说是家国情怀。有一首歌叫《国家》,大家听过没有?家是最小国——

生(众):国是千万家。

师:对,有国才有家。所以说,从古到今,家国情怀是渗透在中国文人血脉里的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世代传承。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

生(齐):吾将上下而求索!

师:杜甫呼唤:安得广厦千万间,——

生(齐):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师:范仲淹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

生(齐):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顾炎武发出呐喊:天下兴亡,——

生(齐):匹夫有责!

师:艾青深情地吟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那是因为——

生(齐):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师:家国情怀是渗透在文人血脉里的一种文化,而杜甫,无疑是这种文化精神史上最耀眼的一颗珍珠,最宏伟的一座丰碑!

师:就让我们在朗朗地诵读声中,来传承这种家国文化吧!请同学们试着背诵一下最后一部分,注意读出气势来:

生(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教师用简单线条画出屋子形状,框住文字,完善板书。)

师:再把重音强调一下,从“呜呼”开始。

生(众):“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这种家国情怀,不仅文人应该有,我们普通人也应该有!谢谢大家!

下课!

附:板书生成

【教学反思】

第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大赛在成都双流县举行,而我,抽中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在杜甫草堂边上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其说是一种机缘巧合,不如视为一场莫大的挑战。

每每上大型的公开课,尤其是去外地上,我总要先定位“教什么”,然后才确定“怎样教”。我常常想,那么多老师放下手头的事情来听课,听了没有触动,没有收获,就对不起大家,也对不起自己。为了这场大赛,我的七月都在反复研读教材,尤其是陌生的苏教版教材。抽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喜忧参半:喜的是并不陌生,名家名篇;忧的是名篇自然是被无数名家讲过,大家也都是耳熟能详的,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怎样教?寻找一个恰当新颖的切人点很难。

起初,反复研读,我把突破口定在“破”字上,企图从“破”人手,从字面的“家破”深入到满目疮痍的“国破”,探源究根。我个人以为这应该是“诗眼”,算是蛮好的切入点。但反复推敲,查阅资料,只有一位老师曾经这样认为,应该算是有争议的,倘使大家都不认可,那么自然是偏了。“出新”固然重要,但“守正”乃课堂之本。

最终决定,就以诗人诗,尊重诗歌教学的规律,以朗读为“经”,品悟为“纬”,从文字人手,品鉴一篇名家的文学作品,接受一场家国文化的洗礼。

初次来成都,并不熟悉,但却发现这座城市处处流淌着诗意,于是也试着写了一首,融人成都的名胜古迹,打算课前跟学生互动时用,迅速拉近距离。几经修改,觉得还不错,便决定用拙作来导课了,也给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写诗其实没有那么难。

作品的感知首先从文字开始,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分析相结合,文本的解读才接地气,否则便只停留在道德说教的层面,仰之弥高,却并不走心。于是,着眼于文字的多种层次的读、提问、品、追问,构成了师生之间的课堂对话。学生关于诗歌形式的问题让“歌行体”顺理成章地介入,达成对文体知识的了解。结构的梳理多样化,就是告诉学生,站的角度不同,结论亦不同。在此过程中,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很自然地被提及,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显得浅显明白,描写也被顺势带出。这一切,都是在朗读感知文字的基础上达成的,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过这依然是“面”的认识,“点”的品读才是学生解读文本最好的抓手。秋风肆虐,“怒号”“卷”即是最好的说明;茅草乱飞,印证了秋风的狂野,一个个动词呼之即出,鲜活的场面离不开动词的妙用,写作有所悟。杜甫的穷困则从被子的“冷似铁”“踏里裂”“无干处”等词语一品便得,而杜甫的悲悯情怀也是通过咬文嚼字实现的。

我以为,备课备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与课堂生成相得益彰的智慧。不在于给学生按照预定的轨迹讲多少,而是在问题出现时能够自然地迎刃而解。知识的储备与学生的认知水乳交融,即便是没有多少新意,依然可以因此而精彩。

随着文字理解的深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就呼之欲出了。杜甫的伟大不在于他写了多少诗歌,而在于他始终把自己和社会联系在一起,和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前苏联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说:“任何一个诗人都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系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朝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便是如此。他比一般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胸怀更广阔,达则兼济,穷亦不忘兼济,已然到了“宁己无,欲人有”的境界,他的崇高伟大由此可见一斑。

“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的杜甫到了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得以在西郊浣花溪搭建几间茅屋遮身度日,暂时获得安宁。一场秋风,茅飞屋破,诗人作诗以记之。按常理,秋风破屋后群童抢茅让诗人屋漏难眠,接下来应该是宣泄自己压抑痛苦、怀才不遇的情感或者抒发自己直面苦难的豁达胸襟。但事实上,他联想到了天下的“寒士”,想到了他们的痛苦并因为他们的痛苦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情感需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如果仅仅限于呼唤广厦,那么只是凸显了杜甫的悲悯情怀。杜甫为了这个宏伟的愿望,宁可牺牲自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精神可以大而化之为他志在天下的人生信念。其实,当诗人越过了所谓“裘马轻狂”的青年时期,目睹了百姓的流离失所,他的涛的重点就一直定焦在社会动乱的历史与病根、陷于苦难的下层人民身上,所以,这里的“寒士”便不仅仅是贫寒的读书人,而是普天下的老百姓了。我觉得,杜甫之所以被尊为“诗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诗歌中的“平民元素”与“平民意识”,他客观、艺术地再现了现实生活,反映了天下苍生的疾苦,抒写了弱者的情怀,并且表达愿意为他们赢得幸福而自我牺牲的愿望。

一个胸襟博大、推己及人、崇高伟大的杜甫形象就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歌中构建起来了。

杜甫的道德激情是他深厚的儒家伦理道德修养的自然流露,这是一种文化精神,根植于中国文人血脉中的文化传承。中国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观念是仁政和王道,其目标是大同世界,为实现这个目标,儒家对个人的修养有着鲜明的伦理和道德的要求,也就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实践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信条所概括的,其本质是“内圣外王”,这种思想要求知识分子以实行“道统”为己任,为实现礼乐传统、大同世界而努力,并内化为一种心系天下的伦理道德责任感。

如何让学生理解而不是仰望这种文化,我把它定位在家国情怀这个点上,选择学生熟悉的歌曲《国家》和从古到今妇孺皆知的名家名句作为突破口,在经典的诵读中上升到家国情怀这种文化的传承。

朗读传神文字,品鉴文学作品,传承家国文化,是我基于诗歌教学设置的一条内在精神链。

回过头来,看那45分钟,七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过八年级上册的《杜甫诗三首》,对于杜甫的整个人生经历缺乏一定了解,而我,亦不敢花大量时间去解读杜甫,所以,我所期待的厚重感并不明显,学生对杜甫的理解也仅仅是一个平面,对家国文化的理解也停留在爱国的层级,无法超越。

教学总是遗憾的艺术,对于这种大型的公开课,而且还是比赛类的课,或多或少,都会留下惆怅与失落,面对陌生的学生,这45分钟就是一场孤立的瞬间生成,既没有前一节做铺垫,也没有下一节来补充。

感谢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热情智慧的同学们,4位男生的勇于担当,26名女生的活泼可爱,课堂上无防备的他们对于我各种追问都能或多或少说出个一二三来,这就是专注吧。最难忘的,是后来他们离开时,在出口看到我,特意上前微笑着打招呼,明亮的眸子里溢满欢喜。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呢?

参赛回来,很多人祝福并赞叹,甚至有同行请教妙招,“绝知此事要躬行”,哪有谁可以靠妙招随随便便成功呢?经历愈多,我便愈发觉得自己浅薄。现在有句名言是“教师就是课程”,言下之意,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开发者、构建者、评价者,教师也是课程的一个重要元素。这个前提当然是教师首先是一个阅读者,是一介书生,是一本可供学生阅读的活生生的大书。而我,做得还远远不够,语文“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而这,正是我要努力潜心研究的。

如果把语文教师比作树,那么我还是其中细弱的一棵,没有“速成班”,没有“大跃讲”。每一次挑战与机涡.都会存我的成长过程中留下清晰而坚实的年轮痕迹。


【名师点评】

学诗,从诵读品味开始

曹公奇

诗歌,这种流传千古的文学样式,以她精练优美的文字和节奏鲜明的旋律,赢得了世人的喜爱。千百年来,人们读她,吟她,唱她,诵她,背她……她在人们的心中播下了永远美好的种子。

优秀的诗歌,经典的诗歌,人们一直读她,诵她,反复地咀嚼,细细地品味,犹如面对一杯香气四溢的香茗,先闻闻茶香,再轻轻地吮一小口,慢慢地品啜,慢慢地回味,让茶香通过舌尖,扩展到舌苔,直接刺激味蕾,溢满整个口腔,再回肠荡气,这样才能从淡淡的茶香中品出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读诗是如此,诗歌的课堂教学更应如此。但我们许多古诗词教学,学生读得少了,老师讲得多了;学生品味少了,老师分析多了;语用训练少了,语法分析多了。硬是要把生动鲜活、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歌,上成古汉语翻译课、思想道德分析课。学生得到的,全是老师给予的,学生没有自己的阅读,没有自己的品味,没有自己的体验,难怪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虽然学了不少古诗词,但是对于古诗词的认知和感悟还是很有限,这也是我们阅渎教学效率一直不高的主要原因。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就充分说明了“读”的重要性。我们的古诗词教学,内容是中华文化传统的精华,学习方法上也当然要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古诗词教学,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读诗,反复地读,运用各种方法去读,让学生读熟文本,在此基础上再和学生一起品味,品味语言,品味情感,品味意蕴,品味文化。这样去教学显得很普通,显得缺乏“创意”,而且,这样做的教师还不是很多,特别是在“语文报杯”这样全国性的课堂教学大赛中,许多人多是以新取胜,以奇取胜,以巧取胜。整个教学过程扎扎实实带领学生诵读、品味的教师并不多见。田玲老师执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就是这样以诵读和品味作为主要教学方法的。她带领学生学习杜甫这首诗,就是在反复地诵读,在细细地品味,虽然没有多少“新意”,但是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如沐春风,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显著。就是这么一堂自自然然、普普通通、真真实实的课,同样赢得了专家评委和听课教师的广泛认同。

一、学诗,就是诵读品味语言文字

教学生学诗,首先就是教学生诵读,通过诵读来品味构成诗句的词语,品味诗句的表层含义,品味语言文字运用的妙处,这是诗歌教学的最初层面。在这个层面上,我们惯常的做法是,把教师认为学生不理解或者重点的词语列举出来,给学生一一讲解,讲清词语意义,讲清词语的一些特殊用法,疏通了文字,然后再进入分析阶段。也有的教学是,通过一词一词的对译,一句一句的翻泽,来疏通文字。这样的做法,基本将文字和文本割裂开来,也就是“言”“文”分割,过分注重了古汉语的学习,而忽视了具体文本内容和语言文字紧密融合的相互关系。

田老师却采用了最“原始”的办法,她领着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在学生基本读熟课文的情况下,才和学生一起进入文本,一起咀嚼文字,一起品味语言。对“怒号”“卷”“三重”“挂罥”“飘转”“欺”“盗贼”“自叹息”“冷似铁”“踏里裂”“丧乱”“沾湿”等词语的咀嚼品味,既让学生理解了词语本身的含义,也让学生知道了诗人使用这些词语的作用和妙处;既是在学习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感悟,也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更重要的,这不是孤立地咀嚼文字,而是在理解诗意的过程中随机进行的,也就是随文学言。这样的品味语言,是基于反复涌读的基础上的感悟品味,是在学生有了大体感知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具体化,是真正实现了“言文合一”的要求,也是文言诗文教学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学诗,就是诵读品味思想情感

对于诗歌语言文字的品味,这是学习诗歌最基本的层面。对于词语、诗句理解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就是对于诗歌的内容情感进行体味。对于诗人情感的品味,还是要通过诵读来实现的。如果只是一味地分析讲解,即使再深刻,那也只是教师自己的感悟和体味,而学生并没有自己的亲身阅读体验,没有通过阅读获得自己的“顿悟”。反复地诵读,特别是对重点诗句的细细品读,加之教师引导式的追问、点睛式的点拨,构成了师生间探究式的对话,从而在课堂教学对话中完成对于诗歌内容情感的感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表现了诗人杜甫多方面的思想情感。面对秋风破屋的惨状,他心情愁苦,无可奈何;面对群童抢茅的现实,他内心非常痛苦,无助叹息;面对屋漏难眠的长夜,他心中无限悲苦,寒湿交迫……诗中表现出的这些思想情感,不是靠教师的讲解就能让学生理解的。田老师在咀嚼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引导学生琢磨、体会诗人的这些情感。具体情景中,诗人的情感是不同的,通过一词一句的细细咀嚼品味,自然而然地就会从诗歌的字里行间品出诗人的情感。对于诗人身处困境,仍然表现出激情奔放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的希望,田老师引领学生多次诵读这些关键的诗句,从“广厦”的含义,到为什么要“千万间”;从“大庇”,到“天下寒士”;从“吾庐独破”“死亦足”,到“突兀见此屋”……让学生在诵读中、在品味中,体会感悟到了诗人那种高尚的情怀。这里的诵读、品味、感悟,结合得是那么天衣无缝,水乳交融。

三、学诗,就是诵读品味文化意蕴

诗歌教学,如果仅仅停留于通过诵读品味语言文字、品味思想情感上,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那只是就诗教诗,就文本学文本,教师不能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考察诗歌的文化脉络,学生也不能更清晰地认识诗人的伟大和崇高。所以,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教学要有深度,还需要上升到文化的层面,把文本和作者放在具体的社会背景中去认识,放在整个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传承过程中去感受。这样,才能品读出诗歌深厚的文化意蕴。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悲悯情怀和家国情怀,如果就诗人本身孤立地来看,是他个人的一种高尚品格和精神,但要把它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来看,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许许多多的文人,都有着这种悲悯情怀和家国情怀,这是儒家也就是读书人的千年传统,自古文人最推崇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屈原、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柳宗元、范仲淹、文天祥、顾炎武等等,无不是这种家国情怀的代表文人,而杜甫,无疑是这种文化精神史上最耀眼的一颗珍珠,最宏伟的一座丰碑。田老师在引导学生诵读文本、品味语言和情感的基础上,又与学生一道,挖掘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他的诗之所以成为“诗史”的文化渊源,把杜甫的这种品格、这种精神,放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去认识:家国情怀是渗透在中国文人血脉里的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世代传承。这无疑提升了学诗的高度,是对杜诗深人体味基础上的一种深层次的解读。当然,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田老师在这个问题上虽有涉及,但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以及对这种家国情怀的进一步升华还不充分,无疑留下了一些小小的遗憾。

对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一首古代经典诗歌,田老师采用了最普通的诵读、品味的方式,通过反复诵读,品味了语言文字,品味了思想感情,品味了文化意蕴,这种诵读品味,由浅人深,循序渐进,自然功成,而且,没有丝毫的割裂之感,始终是将诵读和品味紧紧融合在一起的,在诵读中品味,在品味中诵读,读读品品,品品读读,一节课,如行云流水,最后水到渠成,赢得了学生和不少听课教师的高度赞誉。

这种自然本真的语文课堂,这种看似随意寻常的语文教学,其实需要教师有耐心亲和的教学态度,有灵动鲜活的教学机智,有对整个教学过程高度的把控驾驭能力才行。这样的语文课,才正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单元点评

呈现一节精彩的课,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在第十届“语文报杯”教学大赛上的听课评析

赵福楼

一天半下来,听了八节课。有“一个问题”和“一个现象”长久萦绕心怀。

先说“一个问题”——一位老师其专业性体现在哪里?即怎么证明你是不可替代的?如果语文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强调组织活动:一起读课文,再让学生说说“写了什么”,然后讨论“你喜欢哪一段文字”,说说理由。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缺乏专业化的指导。这样的课堂,即使非专业的老师也可以做到。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已经注意到,教师的专业指导性有被弱化的迹象。

“一个现象”则是参加竞赛的老师在课前有一个关于上课的预设,来听课的老师何尝不是带着一份期待?可是,在课后,或许每一个老师——上课的、听课的,总会感觉与自己关于理想课堂的期待还有一点距离。这叫作失落感。

教学失落有没有可能缩小距离,即怎么把一节精彩的课呈现出来呢?我想就教师专业性的发展问题与怎么呈现一节精彩的课,结合我的观课感受与众位老师进行交流。

一节课的构建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处理好教学的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

一般类型文,如文言文、诗歌、散文、小说,其要“教什么”和“怎么教”,大家是有一个基本共识的。这就是大众认同的模式化。可是我们又不希望千课一面、千人一面,尤为看重一个人的个性化教学。每一位老师又要思考——你的教学优势在哪里?从而在教学共性与个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观课中给我们留下印象深刻的课,一定是个性突出的课;而为了突出个性化,违背共同认知的课,却是不合理的教学,或许违背了科学规律。

二、认识到常态课与竞赛课的差别

一节课在日常教学中,你怎么教?也就是说,在教师与学生很熟,有密切配合的情况下,学生的自学准备比较充分时,你关于教的预设是怎样的?此时教师的教学的自主性更大一点。而在竞赛课里,有很多不确定性:学生与你不熟,学生的自学准备不确定,学生未必配合,师生互动的进展很难预知。这时你的教学是怎样的?这个问题,你必须要思考。如文言文阅读,字词的障碍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积累是学习中的重点,可是很多老师就想了:一节课在识记这个层级上用力太多,这节课就不好看。这就是大家普遍喜欢在选句鉴赏上用力的原因。

三、体现教与学的互动性

在生本课堂理念大家普遍接受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怎么体现呢?若教师一直习惯于用权威解读的方式,剥夺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尤其是学生可以做的,你不放心非要帮助他做——这就不是主体学习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怎么办?他的角色与行为,很关键。他是组织者,也是引导者。怎么引导呀?现在看,问题驱动或任务驱动都是好的办法。问题驱动的教学形态就是“一问一答”,容易构建起来对话课堂。任务驱动的教学形态就是布置任务,学生自主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这就是训练式课堂。

四、教学理念与教师基本功运用要融合为一

所谓知行合一是说教学理念与教师基本功运用要融合为一。一位青年教师可以走到全国性比赛的课堂,基本功都是不错的。可是在教学能力的细节表现上看,有很多问题。或许我们大家已经观察到了,一位教师的板书、教学时的走位、教师的语态、教师的语言组织等,甚至一位教师在答问的处理上,都可以看出,不少时候,我们的应对都有表演的痕迹,太过火了,不自然。这让人不舒服。在赛课的大场合,要站稳讲台。艺术圈子,很重视台风,语文教学也是这样的。此外,教师的举手投足间,其实暗含着他对于教学的理解。刚才提到的过火的过于激情的语言,把教师的作用放大了,一节课教师话太多,这就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再举一个例子。因为这是比赛课,师生之间比较陌生。而你要构建的是对话型的课堂。这就是教师组织教学的第一个障碍。此外,我们一直提先学后教、因学设教,可是在借班上课时,教前的学很难保证质量。这节课学生以无知与教师的有知怎么进行对话呢?这又是一个难题。所以,你们会看到,很多老师非常重视与学生在课前几分钟聊聊天儿。这似乎是不经意的,可是内含教学智慧。我注意到程翔老师上课,要问学生上课仪式,预演一遍。于是教师与学生就有默契了。郑桂华老师昨天与学生聊“怎么使用话筒”,这样的聊天为的是构建对话的模式,使师生之间松驰下来。

五、构建文本与人本结合的课堂

文本是就语文科的本质特点来说的,人本是就教学组织形态而言的。这两者要结合起来。就文本来说,要突出三重语境:即时语境、历时语境和现实语境。即时语境是作者的写作语境,其意义的传达源自文字,以及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追求。这些要分析。历时语境,指文章流传中,多人带有个体经验的解读。这时的理解已经具有了多元化特征。而现实语境则奠定了今天我们读书的意义和价值。人本的意思是,在阅读中不要忽略关于人性的分析,也不可忽略了课堂交流中学生的多人参与。现在的课堂上很少有老师注意提示孩子们的坐姿,怎么读书,怎么回答问题,以及注意答问的语言选择。这些细节处的失察,说明我们强调人本精神,可是失于人本关怀。例如某节课上,有的学生坐着答问;有的学生站立起来,书本放在桌上,他要弯着腰趴在桌上读。对于类似情况下教师的失察,或许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节好课,要根植于文本,也要重视人本。在某一节赛课中,我观察到教师课前与学生交流,总是动员他们大声回答问题,一次一次提高声调。学生的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而另一位老师,则与学生说:孩子们,请轻声说,我听得到。你们的身体还在发育期,不要喊破了嗓子。这位教师的话语与之前教师的忽悠形成鲜明比对,在我听来,这才是一个传达出真切关爱的教师。

上一条:文言文教学-《陈情表》教学全景再现 下一条:诗歌教学-《将进酒》教学全景再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