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学院之窗

学院之窗

【图文】优秀毕业生专访七:关芷蕙 青春,如夏花般灿烂

信息链接:

    关芷蕙  2011级广告班 考取暨南大学广告与品牌传播专业

            2011年荣获湖南省禁毒微电影大赛优胜奖

            2012年荣获吉首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2011--2012年荣获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

            2014年荣获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

 

图为 关芷蕙 

编者按:最好的人生,不是一马平川,没有障碍,而是跨过或绕过路障继续前进;最好的际遇,不是不受伤,而是带着伤口依然愿意奔跑;最好的天气,不是永远都是艳阳天,而是尽管现在滂沱大雨,太阳明天依旧会跳出地平线;最好的青春,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心如静水,暖如夏花。(文/李艾玲)

青春,在湘西成长

又是一年六月日,又是一年毕业时。

校园里,穿戴整齐的毕业生们,或欢笑高歌,或流泪不语,记录着属于他们的最后的“吉大时光”,广播里,单曲循环的依旧是《那些花儿》,歌曲唱完了,人也要各奔天涯,离别的时间,总是来的特别的快,转眼间,来自广东江门的关芷蕙,也要为她的大学生活画上个句号。

四年的青春,成长在湘西,看过湘西的青山绿水,品尝过湘西的特色小吃,走过湘西的青石板路,认识过湘西的淳朴人民。现在,她要告别,回到家乡。

广东人爱喝茶,愿意花时间,精心挑选茶叶,选好水,泡茶品香。长于广东的关芷蕙,有着清茶一般温润、淡雅的气质。她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母亲是小学教师,从小,她便被母亲端庄有礼的举止、对待他人温和耐心的行为熏陶,身上也有了南方水乡儿女的娟秀与婉约。由于高考失利,她独自一人,从广东来到了湖南吉首,又因机缘巧合,选择了广告专业,从此改变了她人生的轨迹。

对于关芷蕙来说,选择广告,真是一件巧合的事情,但她却很庆幸老天冥冥中的这个决定。也许不但是因为喜爱这个行业,更多的是因为她个人非常欣赏的媒体人——来自电视节目《职来职往》的达人“陈默”,也选择了跨专业,来到广告这个领域,“我选择了这个专业,慢慢的,也能接近他的步伐”她微笑的说道。

没有那么高远的目标,没有那么耀眼的成绩,没有那么高调的出场,没有那么宏伟的野心。一切的一切,对于关芷蕙而言,对于她身边的同学老师来说,她都是一个按部就班的人,该拿奖学金的时候就奋力争取,要入党了就积极参选,进入学生会就做好本职工作,参与社团就组织好每次活动,到了考研的时间就努力尝试。

大学时光,那么轻描淡写,浮躁的校园,她却又多么宝贵的有着一颗淡然的心,每天有计划的安排,有耐心的追寻,有梦想的心灵,造就了平凡生活的不平凡。

“‘大学究竟学到了什么?’我常反复问自己,我想,比起学习,在为人处事方面,我收获了更多”。从校学生会权益部的小干事到部长,从普通话测试站的小助理到负责人,一步一步,一点一滴,成长了,努力了,收获了。

“人可以成长,是因为有平台给你,协助你,才能让你展现自己”她感叹道。时间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如何权衡学习与工作这两个方面,是大多学生面临的难题,可她却认为,对于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兴趣,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其次,既然选择了,就要选择做好。一次不经意的诉说,一个稍纵即逝的念头,一个奋不顾身的冲动,我们选择了远方,也只便咬牙努力,风雨兼程。 

梦想,在吉大孕育

任何一颗心灵的成熟,都经过了寂寞的洗礼和孤独的磨练。虽然,我们不够天才,但是够诚恳;虽然,我们也会犯错误,但是坦然;虽然,我们会迷茫,但是终会找回自我;虽然常有失望,但是总会勇往直前。

大三学年,专业知识的学习基本已结束,有人选择了就业实习,有人选择了游山玩水,有人则选择了艰苦考研。为什么考研?似乎是所有考研生常被问及的问题,但一千人心中总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芷蕙认为考研对于自己是一次升华。“我问自己,我能干些什么,现在拥有的技能,能让我过我想过的生活吗?答案是否定的,而这样的我,是否也离自己的偶像陈默越来越远了,摆在我面前的路,只有考研,那是离他近一点的路。”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能背包向前。决定要考研的关芷蕙,深知自己易分心的特点,放下了学生会的工作,退出了普通话测试站。她开始不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不太在意外界声音,独自面对,独自承受。关闭了朋友圈,远离了嘈杂,每天穿上运动鞋,披件大衣,把头发扎个马尾,全心全意的投入了复习。“考研的时候,我知道自己不能想太多,我也真的没有想太多,做了再说!”她笑着说道。

考研的困难,在关芷蕙的话里,却是那么的平常,她说,考研时,没人督促你,一切要自己规划好时间,看个书,被某个题难倒,也只能自己解决,你的内心要很强大。有害怕失败的时候,有默默流泪的时候,有孤独心酸的时候,但我都坚持了下来,暨南大学,不是一个梦,每年都有学长学姐考上,既然有了前人之师,便有了借鉴的经验,别人有机会做到的事,那么,我也可以。

走过的路,总会留下痕迹,做过的事情,也总会有些意义。考研的那段日子,短短的几个月,却充满了个人的泪水、汗水、辛酸、孤独,唯有经历的人,才知个中滋味。但付出终会有回报,时间也会给你答案。 

感恩,有文院陪伴 

青春梦,同窗情。转眼间,曲终人散,各奔天涯,那年青春稚嫩的脸庞还在吗?要实现的梦想都实现了吗?来自大江南北的我们,友谊还在吗?见证我的喜笑颜开,见证我的泪如雨下,见证我的欢笑告别,你们要离开了吗?

四年了,来到吉首,来到了吉首大学,来到了文学院。所有的一切都成了习惯,可马上,所有的习惯又将被打破。习惯了,这里的青山绿水,习惯了,这里旧旧的楼房,习惯了,美丽的风雨湖,习惯了,那么多热心的文院老师。

想到告别,舍不得那些还在教研事业上的人。比如盛竞凌老师,普通话测试站的负责老师,亲切的就像母亲一样,她总是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对待身边的学生,就如同自己的孩子,那么优雅得体,温暖和蔼,给了关芷蕙莫大的鼓励。比如,陈文敏老师,虽然关芷蕙未曾上过老师的课,也不曾认识老师,但在普通话测试站里工作,却让老师记住了她的名字,点滴的印象,老师却在考研的路上,给予了她热心的帮助。

还有很多……

大学生活,有太多深刻的记忆,有太多难忘的瞬间,有太多不能割舍的情怀,有太多想要说的感谢。但告别,是为了更好的再见,对于昨天,我们只能挥手再见,面对今天,又将背上行囊,再此起航。

结束语:大学的流光岁月,似乎就要在某刻停止不前;青春的尾巴,也不再触手可及;曾经的那些书生意气,也如六月微风,吹过了毕业生的脸庞。时间的脚步,不会停歇,生命的长河,容不得驻足,正如关芷蕙的座右铭所言:“凡走过,必留下善意痕迹,选择做,便尽力做到最好”让我们一起祝福即将远航的她,希望她的未来,有浅浅的掌声,与宽厚的安静,也要狂热的追求,与真挚的从容。

  

学生编辑:武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