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管理

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知识,能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业务学习,掌握文艺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独立从事本学科教学科研、组织管理等工作,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拔尖创新性人才”。

二研究方向

1. 文艺美学。该方向关注三个领域,其一是艺术思维哲学领域,主要研究艺术思维的哲学基础、文化底蕴、基本形态、运作方式,以及艺术思维在文艺创作中的地位和艺术思维与人类精神的关系等问题;其二是禅宗美学领域,本领域将佛学、美学、文学、心理学融通为一体,从审美人格建构的高度,提出了“颠狂”这个富有特色的审美范畴;其三是乡土美学领域,研究现代性语境中乡土美学的发生、乡土美学的基本内涵以及乡土美学的价值诉求与文化功能。

2. 中国文论。该方向强调以扎实的文献学功夫和细致的原典研读为基础,对中国文论的基本命题、主要理论家、重要文论思想进行溯源性考证与现代性阐释,既注重中国文论演进的内在的历史与文化逻辑,也重视其他艺术门类的基本理论对中国文论的阐发与启示,在作家文论,譬如沈从文、黄永玉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学术成就。

3. 西方文论。该方向从专史、专题、专书、专人四个维度来切入西方文论的研究,尤其重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语境中西方文论基本问题的讨论,强调以动态的眼光来关注西方文论的基本问题的生成与发展,注重分析各种文论形态的思想资源与价值诉求,在语言论文论、女性主义文论、文化诗学的研究方面特色鲜明。

4. 文艺人类学。该方向以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关注文艺学问题,重视文艺学的方法论建设。以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历史与现状为研究对象,重在探讨民族民间文艺的创作与传承规律及其生存状态,挖掘湘鄂渝黔边区各民族民间文艺现象中所隐含的民族文化精神实质,尤其重视地方性的文论思想对建设普适性的文学理论的重要意义。

5. 文艺传播学。该方向从传媒的角度来考察文艺,主要关注传媒与文艺本体、文艺理论、文艺批评、审美精神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旨在从传媒的视角为文艺的存在形态、文艺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学理阐释,重视用实证调查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文艺的社会效果与影响进行研究。

三学制和学分

基本学制为3年。因特殊原因需要提前或延迟毕业,可向学校提出申请。有关具体要求和程序参照《吉首大学硕士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本专业取得学位的最低学分为4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为37学分,包括必修课程27学分,选修课程至少10学分;实践环节4学分;学术报告1学分。

四 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

1.课程设置(见下表)

类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备注

必    修    课

公  共  课

1100000001

第一外国语

The first Foreign Language

春秋

216

6

考试

学位课

11000000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n Scientific socialism

36

2

考试

学位课

1100000003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Collected Reading on Marxism classical works

36

2

考试

学位课

专   业   课

1105010101

中国文论史专题

Topics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 history

54

3

考试

学位课

1105010102

西方文论史专题

Topics of  Western literature theory history

54

3

考试

学位课

1105010103

马克思主义美学专题

Topics of  Marxism aesthetics

54

3

考试

学位课

1105010104

文艺学基本范畴研究

Research on Basic category of literature theory

54

3

考试

学位课

1105010105

文艺学方法论

Methodology of literature theory

54

3

考试

学位课

1105010106

西方文论原著导读(专业外语)

Guidance Reading on the original works of Western literature theory

36

2

考试

学位课

选       修      课

公 共 课

2100000001

计算机应用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36

2

考查

 

2100000002

第二外国语

Th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36

2

考查

 

专      业      课

2105010101

中西美学专题研究(方向一必选)

Research on topic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s

36

2

考试

 

2105010102

中国文艺思潮研究(方向二必选)

Research on trends of thought in  Chinese art and literature

 

 Liter

36

2

考试

 

2105010103

西方后现代文论研究(方向三必选)

Research on postmodern literature theory  of  West

36

2

考试

 

2105010104

文艺人类学研究(方向四必选)

Research on Anthropology of literature

36

2

考查

 

2105010105

文艺传播学研究(方向五必选)

Research on  mass communication of literature

 

36

2

考试

 

2105010106

艺术思维哲学研究

Research on artistic thought philosophy

36

2

考查

 

2105010107

乡土美学研究

Research on local aesthetics

 

36

2

考试

 

2105010108

中国古代文论原典研读

Study on the original works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theory

36

2

考查

 

2105010109

沈从文文艺思想研究

Research on Shen Congwen’s literature idea

36

2

考试

 

2105010110

女性主义文论研究

Research on feminism literature theory

 

 

36

2

考试

 

2105010111

民族民间艺术研究

Research on national and folk art

36

2

考试

 

2105010112

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Research on national and folk literature

36

2

考试

 

2105010113

湘西本土文化研究

Research on local culture of West Hunan

36

2

考试

 

2105010114

大众文化研究

Research on popular culture

 

 

36

2

考试

 

2105010115

影视艺术研究

Research on art of movie and tv

36

2

考试

 

2105010116

新媒体艺术研究

Research on art of new media

36

2

考试

 

2105010117

课题引导专题*

Report on subject guidance

36

2

考查

必选

2105010118

文艺学热点问题研究*

Research on hot questions of Literature theory

36

2

考查

必选

补修课

 

3105010101

中国文学史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随本科生开课

 

 

考查

 

3105010102

西方文学史

The history of  Western literature

 

 

考查

 

3105010103

文学原理

Literature theory

 

 

考查

 

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程为专业方向所必需的课程或为扩展学术视野而跨学科设置的相关学科的课程。

跨专业和同等学历的研究生应补修本科阶段的主要课程,要求通过考核,取得及格成绩,但不计学分。

2.培养方式

本专业在培养过程中采取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方式进行,实行集体指导下的导师负责制。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应在第一学期内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研究制定,经学院批准,报研究生处备案。

五 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

1.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应根据各课程具体内容和特点确定具体教学方式,可采用讲授、讨论、实验操作等方式进行。

2.课程考核

课程学习考核的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必修课程应进行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评定;选修课为考试或考查,成绩按及格与不及格记。考试、考查形式可按课程要求进行设计,可以是闭卷、开卷考试,也可以是做课程论文、口试、实验考核等形式。

所有课程考核必须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每次考核应有文字档案记录,否则,教务人员不得登录成绩和学分。

六 实践环节和学术报告

1.实践环节

研究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其中不得少于20学时的教学实践(有两年以上高校任教经历者可免)和4-8周的社会实践,考核合格后各计2学分。

2.学术报告

研究生在毕业论文答辩前必须参加10次以上学术报告会。参加报告会并填写学术报告活动登记表达规定次数,计1学分。

研究生在一、二年级每学期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至少作一次“专题读书报告”。

七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研究生在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取得相应的学分,并通过中期考核后,方可进入硕士学位论文写作阶段。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半。

1. 选题要求

硕士研究生主要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的选题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并经导师组或院系审核同意。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研究,选择有重要价值的课题,学位论文要有新见解和深度。

2. 开题报告

研究生正式进入论文工作前必须先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由所在的培养单位安排,经审核合格后方可开展论文工作。研究生应在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提交开题报告,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

3. 论文工作中期检查

为了保证研究生按时、较好地完成学业,必须对论文工作进行中期检查,具体按有关规定执行。

4. 学位论文后期工作

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评阅、答辩程序等按有关规定执行。

八 毕业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通过论文答辩,可以毕业,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经学位审核后,可授予文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程序及相关规定按照《吉首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

九必读书目

[1][美] 凯•埃•吉尔伯特.夏乾丰译.美学史[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2][英]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评述(第2版 )[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3][波]塔塔尔凯维奇.刘文潭译.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英]伊格尔顿.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6]张少康, 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7]许道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8][美]刘若愚.杜国清译.中国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9][古希腊]柏拉图.朱光潜译.文艺对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1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陈中梅译.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1][德]康德.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2][德]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3][德]伽达默尔.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14][梁]刘勰.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5]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16]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17][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8][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19][美]乔纳森•卡勒.盛宁译.结构主义诗学[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20][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第2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1][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88.

[22][美]乔纳森•卡勒.论解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3][德]姚斯等.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4][美]爱德华•W•萨义德.王宇根译.东方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9.

[25][英]弗雷泽.金枝[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26][加]弗莱.批评的剖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7][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宗教与神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28][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9][英]罗伯特·莱顿.艺术人类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0]易中天.艺术人类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3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2][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33][英]安德鲁·古德温, 加里·惠内尔.电视的真相[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34][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5][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知识,能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业务学习,掌握文艺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独立从事本学科教学科研、组织管理等工作,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拔尖创新性人才”。

二研究方向

1. 文艺美学。该方向关注三个领域,其一是艺术思维哲学领域,主要研究艺术思维的哲学基础、文化底蕴、基本形态、运作方式,以及艺术思维在文艺创作中的地位和艺术思维与人类精神的关系等问题;其二是禅宗美学领域,本领域将佛学、美学、文学、心理学融通为一体,从审美人格建构的高度,提出了“颠狂”这个富有特色的审美范畴;其三是乡土美学领域,研究现代性语境中乡土美学的发生、乡土美学的基本内涵以及乡土美学的价值诉求与文化功能。

2. 中国文论。该方向强调以扎实的文献学功夫和细致的原典研读为基础,对中国文论的基本命题、主要理论家、重要文论思想进行溯源性考证与现代性阐释,既注重中国文论演进的内在的历史与文化逻辑,也重视其他艺术门类的基本理论对中国文论的阐发与启示,在作家文论,譬如沈从文、黄永玉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学术成就。

3. 西方文论。该方向从专史、专题、专书、专人四个维度来切入西方文论的研究,尤其重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语境中西方文论基本问题的讨论,强调以动态的眼光来关注西方文论的基本问题的生成与发展,注重分析各种文论形态的思想资源与价值诉求,在语言论文论、女性主义文论、文化诗学的研究方面特色鲜明。

4. 文艺人类学。该方向以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关注文艺学问题,重视文艺学的方法论建设。以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历史与现状为研究对象,重在探讨民族民间文艺的创作与传承规律及其生存状态,挖掘湘鄂渝黔边区各民族民间文艺现象中所隐含的民族文化精神实质,尤其重视地方性的文论思想对建设普适性的文学理论的重要意义。

5. 文艺传播学。该方向从传媒的角度来考察文艺,主要关注传媒与文艺本体、文艺理论、文艺批评、审美精神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旨在从传媒的视角为文艺的存在形态、文艺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学理阐释,重视用实证调查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文艺的社会效果与影响进行研究。

三学制和学分

基本学制为3年。因特殊原因需要提前或延迟毕业,可向学校提出申请。有关具体要求和程序参照《吉首大学硕士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本专业取得学位的最低学分为4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为37学分,包括必修课程27学分,选修课程至少10学分;实践环节4学分;学术报告1学分。

四 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

1.课程设置(见下表)

类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备注

必    修    课

公  共  课

1100000001

第一外国语

The first Foreign Language

春秋

216

6

考试

学位课

11000000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n Scientific socialism

36

2

考试

学位课

1100000003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Collected Reading on Marxism classical works

36

2

考试

学位课

专   业   课

1105010101

中国文论史专题

Topics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 history

54

3

考试

学位课

1105010102

西方文论史专题

Topics of  Western literature theory history

54

3

考试

学位课

1105010103

马克思主义美学专题

Topics of  Marxism aesthetics

54

3

考试

学位课

1105010104

文艺学基本范畴研究

Research on Basic category of literature theory

54

3

考试

学位课

1105010105

文艺学方法论

Methodology of literature theory

54

3

考试

学位课

1105010106

西方文论原著导读(专业外语)

Guidance Reading on the original works of Western literature theory

36

2

考试

学位课

选       修      课

公 共 课

2100000001

计算机应用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36

2

考查

 

2100000002

第二外国语

Th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36

2

考查

 

专      业      课

2105010101

中西美学专题研究(方向一必选)

Research on topic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s

36

2

考试

 

2105010102

中国文艺思潮研究(方向二必选)

Research on trends of thought in  Chinese art and literature

 

 Liter

36

2

考试

 

2105010103

西方后现代文论研究(方向三必选)

Research on postmodern literature theory  of  West

36

2

考试

 

2105010104

文艺人类学研究(方向四必选)

Research on Anthropology of literature

36

2

考查

 

2105010105

文艺传播学研究(方向五必选)

Research on  mass communication of literature

 

36

2

考试

 

2105010106

艺术思维哲学研究

Research on artistic thought philosophy

36

2

考查

 

2105010107

乡土美学研究

Research on local aesthetics

 

36

2

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