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地概况:主要反映基地的建立和机构设置、运行机制、研究特点、主要成绩等整体综合情况。基地于2010年9月建立,在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和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挂靠单位吉首大学的直接管理下开展工作。基地内部管理最后裁决权归基地学术委员会。基地学术委员会成员由5人组成,包括首席专家和各研究方向带头人,主任委员由吉首大学校外专家担任。基地制定每3年期科研规划,每年度讨论实施重点研究专题。设立基地开放基金项目,每年资助3到10个项目。基地研究立足大湘西,以服务地方,强化湖南省民族语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目标。研究针对大湘西地区少数民族语言、重要汉语方言、出土文献、民间文字及碑刻。直接参与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博物馆建设等研究。基地每年在吉首大学培养硕士研究生7至12名。2014年以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项目1项。获得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4项,承担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基地委托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项,国家部委其他项目2项。成果获得省社科一等奖1项;厅级政府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级学会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论文84篇(其中CSSCI期刊27篇)。
2.基地成员:
基地负责人游俊,男,土家族,1958年5月生,吉首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现任吉首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史和少数民族文化史。出版学术专著多部,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多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省"五个一工程"理论文章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多项成果奖。2014年以来发表《湘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等论文数篇,主编出版《土司研究新论——多重视野下的土司制度和民族文化》和《土司文化的圣殿——永顺老司城历史文化研究》等丛书。
首席专家杨再彪,男,苗族,1965年9月生,吉首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987年大学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学习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1992年硕士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学习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2016年博士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学习专业为汉语言文字学。主要学术兼职: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国际双语学学会理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苗语、瑶语、土家语,及相关的语言接触和濒危语言保护。2014年以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委托项目各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数篇。代表成果《湖南西部四种濒危语言调查》(2014年湘西州第六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王焕林,男,土家族,1965年生,吉首大学教授(二级),吉首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湖南省 “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专家。1998年毕业吉林大学,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简帛文献研究,在《语言研究》《文献》《简帛》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里耶秦简校诂》《湖湘文库·湖南书法史》等学术专著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课题1项。代表性成果为专著《里耶秦简校诂》(获“湖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瞿建慧,女,1973年生,吉首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湖南省语言保护工程核心专家。主要从事汉语方言、语言接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国家语委项目各1项、省社科项目2项、省教育厅青年项目1项。出版专著1部。获湖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1项,获省优秀社科著作出版资助1项。2015年和2016年在《中国语文》、《语言科学》、《语文研究》和《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发表论文4篇。
刘精盛,男,1965年生,吉首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毕业。中国《诗经》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古代汉语研究。2014年以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民国《诗》学研究”(14BZW032),参地方政府委托项目1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汉语音韵学发凡》;在《船山学刊》发表论文数篇。
邹晓玲,女,1976年生,吉首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湘潭大学硕士,中山大学博士毕业,现在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汉语方言。在《中国语文》《方言》《中国语学研究》(日本)等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社科院项目、湖南省社科项目各一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和特别资助基金项目、教育部基金项目等各一项。
瞿继勇,男,土家族,1970年生,吉首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年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毕业。主要从事民族语言研究。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参地方政府委托项目1项。2015年参加西安第十三届城市语言调查国际学术研讨会,2016年参加武汉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十二次全国讨论会。2016年出版学术专著1部:《湘西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研究》。2014年以来,在《武陵学术》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龙仕平,男,苗族,1968生,吉首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南大学文献研究所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毕业。研究方向为出土文献、文字研究。 2014年以来,获得湖南省社科、湖南省语委、湖南省教育厅一般和重点课题各1项。在《江汉考古》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省语言学会论文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出版专著1部。
鲁美艳,女,土家族,1985年生,吉首大学讲师。2007年毕业于吉首大学,获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土家语研究,2015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土家语土家语原生态自然话语典藏与研究”,2016年,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论文1篇。
3.基地特色和方向:集中反映目前基地主要研究特色和方向。基地主要面向湖南省大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以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所说的汉语方言、少数民族地方文献为重点研究对象。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特别关注濒危语言的保护和研究,以及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的双语教学研究。汉语方言研究特别关注汉语与少数民族语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的研究。湘西地区出土文献研究主要研究里耶秦简等出土文献,以及调查和考证民间碑刻文字。总的来说,主要特色是:以区域活态语言文字为研究对象,结合培养地方需要人才,打造区域学术交流平台,为国家大西部开发服务。共设三个方向:民族语言研究、民族语言与汉语方言接触研究、文字训诂与地方文献研究。
4.基地成果:主要包括基地成员围绕基地研究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包括获得的国家和省社科基金项目、获得的省部级以上奖励、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以及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成果。2014年成果:获得课题情况(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湖南省语委(教育厅)吉首大学教务处吉首大学研究生处湖南省湘西民族语言研究基地开放基金性质数量性质数量性质数量性质数量性质数量性质数量一般2项一般3项一般1项一般2项一般1项一般13项委托1项获奖4项:获湘西州第六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湖南省语言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获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1篇。发表论文20篇。(其中CSSCI来源刊1篇,学术会议论文7篇)2015年成果:国家社科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国家民委、国家语委湖南省教育厅中国博士后基金湖南省湘西民族语言研究基地开放基金性质数量性质数量性质数量性质数量性质数量性质数量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一般2项一般2项一般1项一般1项一般6项一般1项委托1项重点1项重点1项指导研究生获“湖南省第八届研究生创新论坛”奖2项(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出版专著1部:《汉语音韵学发凡》。发表论文21篇。(其中CSSCI来源刊6篇,学术会议论文5篇)2016年成果: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语委湖南省文化厅、北京语言大学协同创新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吉首大学科技处湖南省湘西民族语言研究基地开放基金性质数量性质数量性质数量性质数量性质数量性质数量重点2项一般2项一般2项一般1项一般3项 一般8项重点2项获奖:获广东省社科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第2),获湖南省语言学会、湖南省社科联联合成果奖一等奖2项。出版专著3部:《湘西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研究》、《<睡虎地秦墓竹简>文字研究》、《小龙洞故事》。主编1部:《濒危汉语方言研究》。发表论文43篇。(其中CSSCI来源刊20篇,学术会议论文3篇)
5.主要经验:各社科研究基地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具有全国或全省影响的工作经验。(1)经6年建设实践证明,成立基地学术委员会,聘请国内德高望重,不惧权势,敢说,敢指出问题,又熟悉基地研究的老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对基地的管理不可缺少。学术委员会裁决基地重要事项,形成集体管理和监督机制,可有效纠正首席专家或者方向带头人个人看法偏差,更有利于集思广益,协调个人之间的不同思路,创造基地和谐氛围。(2)首席专家和方向带头人在科研规划和研究方面发挥关键和引领作用。每年不定期举行全体基地成员学术沙龙,集中讨论相关学术专题。基地建立建全科研奖励制度和管理制度,形成基地成员团体研究的力量,是基地平台打造和形成全国影响力的关键。经数年建设,已初见成效。(3)基地研究三个方向相关的湘西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湘西汉语方言研究和秦简碑刻研究在全国、全省逐步形成影响力。标志是,近年获得一系列国家社科重大(子项目)、重点、一般和国家各部委、省社科研究项目,出版和发表系列成果,在同行中取得自己的发言权。基地成立以前,该地区语言研究的发言权大多为域外专家,现在湘西地区语言研究的发言权在行业内基本已归本基地专家把持。(4)基地科研为地方服务得到社会认可,形成基地在地方的影响力。首席专家杨再彪被聘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民族类题材出版物审读专家、湖南省少数民族语地名译写规范审查专家。基地成员鲁美艳被聘为湖南省少数民族语地名译写规范审查专家。方向带头人王焕林担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书协副主席。协助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宗委和教委,基地成员鲁美艳多年来一直承担“土家·汉双语双文教学”的师资培训、教材编写和教学检查指导工作,首席专家杨再彪多年来一直参加“苗·汉双语教学”检查指导工作。方向带头人王焕林一直参加里耶秦简博物馆建设工作,是该博物馆文物研究主要专家。里耶秦简博物馆挂牌吉首大学基地,成为本基地重要研究场所。
6.下一步打算:基地发展的目标规划和相关措施。基地未来三年主要目标是:(1)稳定和提升基地科研人员队伍素质。(2)进一步加强基地学术管理水平。(3)平均每年出版1-2部学术著作和发表20篇以上学术论文。(4)年人均科研经费力争达到8万元以上。每年获得国家级项目立项。(5)全面提升基地影响力。(6)基地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5到10名。具体措施是:在强化管理方面,一是加强学术委员会班子建设,根据研究需要,继续聘请国内权威专家担任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请外聘专家对基地提出指导建议。二是基地首席专家和三个方向带头人共同做好科研规划,基地科研专职管理人员和办公室管理人员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科研推进方面,每年开展2次以上基地成员学术沙龙。结合服务地方,针对热点问题,至少开展一次集体成员田野调研活动。对地方政府和企业提出的相关研究课题,及时组织集体攻关。基地三个研究方向根据情况,每年各规划2个研究专题,通过招标,由基地资助研究。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和基地人才培养,基地每年规划适当经费资助成员参加学术会议,不定期聘请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来基地指导工作和讲学。适当主办个别全国性学术会议,不断提升基地平台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