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基地创建于2010年9月,挂靠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经10年建设,研究队伍除了个别变动外,主体基本稳定。2021年进行一次队伍扩充,现有人员共23人,其中吉首大学17人,吉首大学校外人员6人(兼职研究人员)。组成人员中教授13人,副教授(副研究馆员)7人,讲师(助理研究员)3人;博士22人,硕士1人。
日常管理由基地学术委员会(5人组成)、首席专家(1人)、学术秘书(1人)、办公秘书(1人)四架构组成,维护基地正常运行。首席专家、学术秘书、办公秘书处理日常事务,重大事项由基地学术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2022年基地的管理和建设运行良好,工作成绩分为三大块。
一、人才培养
1.基地成员进修培训、出国访学等情况
2022年邱亮博士在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访学。
2022年上半期,基地成员参加校内(院内)所有教职工培训项目(雨课堂考试模块培训、关于举行湖南省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常态化建设专题网络培训等)。通过培训提升掌握新技能水平和政治素质修养。
2.引进优秀研究人才
2022年下半年从暨南大学引进梁锋博士,成为基地正式在编人员。
3.学生培养
基地现有专职研究人员中硕士生导师共13人,目前带硕士研究生共66名。所有基地成员都兼任本科生的教学工作,都担任有人才培养的任务。2022年度基地17级毕业研究生石静咏诗获得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1级在读研究生侯凯文获得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立项。
二、科学研究
(一)科研获奖
邹晓玲教授《湘西汉语方言音韵研究》(专著)获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发湖南省社科成果奖二等奖。
瞿建慧教授等获吉首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科研项目立项
获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1项(杨再彪教授);基地自设开放基项目立项5项。
(三)科研论文
在《中国语文》《民族语文》《方言》《华中学术》《书法》《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人大复印资料》等刊发表论文11篇。
(四)科研活动
1.基地专职研究人员定期半年召开一次学术讨论会,汇报交流个人研究情况。集体讨论若干重要研究专题。
2.学术交流情况
对内学术交流:(1)湖南师大副校长唐贤清教授一行专家来基地进行学术交流。讨论重大课题“湖南及周边省区汉语虚词时空立体研究及数据库建设”湘西地区的研究(2022年7月13日)。(2)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李云兵研究员受聘为基地作学术报告“现代语学前沿理论与湖南语言的研究”(2022年12月9日)。(3)瞿建慧教授给基地师生作学术报告“瞿建慧教授谈湘西苗语与土家语汉借词的比较”(2022年12月25日)。
对外学术交流:基地所有成员通过网络腾讯会议形式参加了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汉语方言学会、暨南大学地理语言学学术会、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描写语言学分会等会议10余场次。其中梁锋博士线下参加了《民族语文》杂志学术年会(云南,2022年9月23日)。
3.实行基地成员个人学术研究与基地专题项目研究相结合,充分发挥个人专长和优势,助推学术成果出版。
(三)服务地方
湖南省湘西民族语言研究基地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案例有2项:
(1)里耶秦简研究服务于地方文博事业。
(2)苗语研究服务于湘西州苗语地名普查和地名保护工作。
湖南省湘西民族语言研究基地
202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