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言>>课程建设>>教材案例库>>正文
 

现代文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全景再现

2018年09月27日 23:44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张全民 点击:[]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小说内容(人物、情节及环境)。

2.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独特的表现方式以及深刻意义。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独特的表现方式以及深刻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呈现俄国流亡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蒲宁写于1904年9月的私人笔记里关于契诃夫的一段记录,请学生朗读:

那是1900年暮冬一个寂静的夜里,蒲宁和契诃夫乘坐马车,穿过已有春天柔和气息的森林。契诃夫突然说道,“您知道我的作品还会给人读几年吗?7年。”“反正我的作品还只能给人读7年。而我的生命要比这更短,6年。”蒲宁写道,“这一次他错了,他并没有活那么久。”他只再活了4年。

教学说明:初步感知契诃夫内心的孤独,为课堂后面领会契诃夫小说表现形式的独特和内心世界的深刻作铺垫。

二、感知

活动设计:以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为感知对象,分小组结合文本内容或者文中关键词句,讨论交流完成下面阅读活动内容:

姓名:别里科夫

时代:沙皇时期

人生经历:

精神面貌:

最大爱好:

经典名言:

最看不惯的事:

最不幸的事:

最意想不到的事:

留下的遗产:

临终最想给大家说的话:

教学说明:①活动开始前,教师预先补充介绍关于“沙皇时期”的内容:“这里的沙皇时期主要指俄国19世纪末期。1881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身亡后,沙皇政府开始拒绝任何改革,加强专制统治,严厉控制社会舆论,残酷镇压群众运动,因此社会矛盾日益激化。19世纪末期被认为是在俄国历史上的一个思想危机和时代停滞的反动年代。”教师通过背景的陈述,为学生理解课文中人为何会装在套子里以及别里科夫死后为何这种装在套子的人却还有许多等提供铺垫。当然,俄国19世纪末期恶劣环境的造成,其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专制统治是重要原因,但民粹主义的激进也是一个原因。比如刺杀沙皇使得原本缓慢推动的改革迅速终止,但是在这堂课里不再展开。②学生齐读课文前三段,通过朗读逐渐进入小说情境。③活动设计的思路源于网上一个帖子的启发,想用这种好玩的形式巧妙地完成对小说的整体感知,以区别于传统的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单一感知形式。将学生容易完成的任务全部交给学生来完成,并且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推动课堂内的对话交流。部分项目没有既成的结论,鼓励学生创造性发言。

三、探究

1.问题探究:别里科夫形象的塑造方式有什么特点?

教学说明:在前面整体感知小说内容、理解别里科夫形象的基础上,学生展开讨论交流。

参考:夸张或荒诞是现代小说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有时候,荒诞对于真实的揭示比真实还真实。从世界文学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契诃夫处于两个伟大时代的过渡之中,当其他许多作家还被束缚在传统创作的框架之内时,他却向着另一个世纪出发了。理解了现代小说的这种重要表现方式,再去阅读契诃夫之后的20世纪的很多现代小说或戏剧,那就容易了。比如卡夫卡《变形记》的格里高尔在早晨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揭示了人存在的巨大异化感;比如尤涅斯库《秃头歌女》中的一对夫妇只有通过交流才能确认两人之间原来是夫妻关系,揭示了现代社会人之间的巨大陌生感;还有奥威尔的《1984》,还有中国鲁迅、余华以及长沙著名作家残雪的不少作品中的那些荒诞的描写,我们就能容易读懂了。在《装在套子里的人》这部小说中,我们透过夸张或荒诞的表现方式,却无比真实地体验到了在一种扭曲的制度下人真实的生存状态。

教学说明:教师在此次问题探究的对话交流中,择机呈现高尔基在他的私人笔记里记录过的关于契诃夫的一段描写,有助于学生理解表现方式和作家写作意图之间的关联。因为面对这个荒诞的世界,用过于现实主义的手法已经无法彻底表达内心的理解,于是通过夸张、荒诞、扭曲或变形的塑造方式,借助形象表达出对于世界的深刻思考:

他沉默了,他在想点什么,然后,他挥了挥手轻声地说:“我们俄罗斯是一个多么荒谬、多么愚蠢的国家。”深深的忧愁的阴影蒙住了他的漂亮的眼睛,皱折的细纹包围着它们,使他的目光更加深邃。

2.问题探究:“我们”是谁?我们在作品中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教学说明:①在导入这个问题之前,教师可以先问“除了别里科夫之外,我们还看到了谁”,学生大都会先提华连卡姐弟而忽略叙述者“我”“我们”的存在。然后引导学生先从日常阅读容易忽略的叙述者开始进行问题探究。②先请学生朗读、说中跟“我”“我们”相关的语段,为文本细读和问题探究作铺垫。③教师补充解释语句“我们这些教师都是有思想的、很正派的人,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陶冶”中两个人物的具体内涵:屠格涅夫和谢德林均是俄国著名作家,也是公共知识分子,敢于担当,敢于抨击社会弊病,并都因此遭遇流放。这个环节设计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为学生在“我们”和“屠格涅夫”“谢德林”的对比中发现“我们”的自诩、虚伪和道义的缺席作铺垫。④学生讨论交流,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对话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发现意义。

参考:“我”“我们”不仅仅是小说的叙述者,也是小说虚构的一个参与者。这个参与者在这里体现出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我们自己其实也都是套中人,还在于我们有时候还在嘲笑和批判装在套子里的别人,而从不反思自己。这个叙述人称在这里体现了巨大的讽刺或反讽意义。只有发现和深入解读“我”或者“我们”这个叙述者,就又看到了《装在套子里的人》里面的更广阔的意义。现代小说,不单单是故事本身,情节本身.人物本身,更重要的还有它的叙述形式连叙述人称的变化都会产生不一样的丰富意味。这篇小说的反讽力量意义深远,它把20世纪人类精神史的最大毛病给揭示出来了,那就是“沉默”和“迷失”。

教学说明:教师在此次问题探究的对话交流中,择机呈现镌刻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的一位德国新教牧师马丁神父留下的发人深省的短诗: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短诗建议由学生朗读,借此理解这部小说的思想深刻性。

3.问题探究:华连卡姐弟形象身上也有象征意义吗?

教学说明:①导人这个问题时,同样也要注意过渡语的设计,比如:最后剩下的这组人物是容易看见的,那就是华连卡姐弟。②请同学来朗读描写华连卡姐弟的片段,为文本细读和问题探究作铺垫。③投影呈现一段小资料如今在俄语文化中,“别里科夫”这个姓已成了一个专有名词,代表“别里科夫性格”,具有象征意义,即代表一种产生于俄国专制统治下的对新事物恐惧、对旧事物庇护,一种麻木和奴性的社会危险病。④导入问题,学生讨论交流,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

参考:华连卡姐弟身上是寄寓着作家深刻的写作意图的。在这个全城沉默的时代,华连卡和科瓦连科敢于大声地说,大声地笑,敢于骑着时尚的自行车,敢于去拥抱美丽的自然生活,不掩饰,不虚假,所有这些,都象征了一种挑战旧秩序的力量。重要的是,华连卡心地纯净,在几乎所有的人都畏惧讨厌别里科夫的时候,她却表现出来一种诚恳和热忱,“尤其要紧的,她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女人”,这种诚恳和热忱甚至差一点感动和改变了别里科夫,但却因为“我们”中的一员一个促狭鬼的嘲弄而半途而废。在没有节选过的原小说中,华连卡为别里科夫的死流了泪,“她哭出了声”;而所谓的“我们”在心底里却偷偷乐着,但又表面上不肯露出快活的表情。这些描写都让我们隐隐觉得这个荒谬世界的改变,在批判专制、虚伪、胆怯的同时,更需要对爱和阳光的呼唤。

教学说明:华连卡姐弟身上的那种意义象征其实是和别里科夫对等的,甚至有超越的可能。象征也是现代小说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在这篇课文中,这些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之间互相对峙和冲突,使得一部小说的阅读充满了一种张力,并让人进入深思、收获启迪。在师生对话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发现意义。

四、领悟

1.小结:根据板书设计,教师进行小结,阐发意义。

参考:当作者和我们在这几个重要创作或阅读的新形式上开始交集的时候,一种经典的现代小说阅读理论图式也就产生了。当我们不仅仅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等传统知识来感知小说,还通过在这部小说表现新形式上的发现,叙述方式的夸张及荒谬,叙述人称中隐藏的反讽力量,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更深地抵达了小说内在的意义和作家的内心。

小说不仅仅尖锐地批判了专制对人的禁锢,还更深刻地揭示了人如何去套、如何解除奴役、如何获得解放的深层意义。其实契诃夫的一生都在寻求人的一种意义,无论从他的小说和剧本,还是从他的私人书信和札记里,都可以找到这种寻求的精神轨迹。

教学说明:教师进行相应小结后,投影呈现《装在套子里的人》原文中片段,请学生朗读:啊,自由啊,自由!只要有一点点自由的影子,只要有可以享受自由的一线希望,人的灵魂就会长出翅膀来。难道不是这样吗?投影呈现分别摘录自契诃夫剧本、书信和札记中的几个语句,请学生朗读:①人的一切都应该美丽的——无论是面孔,还是衣裳,还是心灵,还是思想。②把自己身上的奴性一滴一滴地挤出去。③尊重人是何等的享受。

2.呼应:评价契诃夫的创作成就,理解一个艺术先驱者的孤独,呼应课堂导入时的内容。

参考:契诃夫以他独特的作品和深刻的思想为世界人生的描述和反思打开了一扇窗。20世纪文学中,几乎所有的主要流派,包括“荒诞派戏剧”在内,都试图在契诃夫那里为自己的理论寻求支撑点,并视其为自己流派的先驱。然而,正因为契诃夫的深远,所以他是孤独的。因此,他活着的时候,就受到了很多掌握革命话语权的人的指责,比如“悲观主义者”、“无思想性”、“无病呻吟的人”、对社会问题和人民“漠不关心”。其实他们有病,才觉得契诃夫是无病呻吟;他们粗浅,才觉得契诃夫无思想性。

教学说明:投影呈现契诃夫的一张肖像照,教师发表课堂结束语:“看着契诃夫的这张照片,你仿佛会看到他内心的这种孤独。下面,我们一起朗读契诃夫札记中的同样孤独的文字,向100年前在小说创作上先知先觉但又孤独的契诃夫致敬,也向历史上所有孤独而又伟大的灵魂致敬。”投影呈现契诃夫札记中的一段文字,请学生朗读:“望着温暖的夜晚的天空,望着映照出疲惫的、忧郁的落日的河流和水塘,是一种可以为之付出全部灵魂的莫大满足。”

附录:

板书设计:

设计说明:在书写课文标题时,特意把“装在套子里的人”写成一个“人”字,是为了让学生对人被禁锢的状态引起关注和思考;然后配合课堂三个主干问题的思考,逐步呈现这部在创作上已经具有现代意识的小说在表现方式方面的几个重要特征,然后通过深入解读不断抵近小说的终极主题:如何去套和解除奴役。小说意义的最后归结点还是在“人”上面,两者之间构成一种对比,在视觉上具有一定的表现效果,能更好地推动学生思考的深入,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深刻意义。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好,很荣幸能够和明德中学的同学们共度一段小说阅读的时光。我们今天的课就从一段文字开始。在俄国流亡作家也是后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蒲宁写于1904年9月的私人笔记里有这么一段记录,概括后大致如下,我请一位同学来朗读。

生:(朗读)……

投影1:那是1900年暮冬一个寂静的夜里,蒲宁和契诃夫乘坐马车,穿过已有春天柔和气息的森林。契诃夫突然说道,“您知道我的作品还会给人读几年吗?7年。”“反正我的作品还只能给人读7年。而我的生命要比这更短,6年。”蒲宁写道,“这一次他错了,他并没有活那么久。”他只再活了4年。

师: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视野中的契诃夫,仿佛已经离我们很远。但当我们静下心来再一次阅读契诃夫的作品,感受作品中的经典形象以及蕴含的深刻意义时,我们又觉得契诃夫离我们是那么的近。从这个角度来讲,契诃夫又错了。他的作品至少已经成为了百年经典。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契诃夫的这部经典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

(教师板书:人)

师:首先,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小问题,一般小说的元素有哪些?

(学生轻声说开了)

生:情节、人物、环境。

师:好,今天就以我们最熟悉的阅读知识走进文本,不过在形式上,我想用一种好玩的方式来整合一下。我在网上看到有这么一个帖子,内容是这样的:

投影2:姓名:别里科夫

时代:沙皇时期

人生经历:

精神面貌:

最大爱好:

经典名言:

最看不惯的事:

最不幸的事:

最意想不到的事:

留下的遗产:

临终最想给大家说的话:

师:“姓名”和“时代”两个空格已经填好。我先补充介绍一下关于“沙皇时期”的内容:

这里的沙皇时期主要指俄国19世纪末期。1881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身亡后,沙皇政府开始拒绝任何改革,加强专制统治,严厉控制社会舆论,残酷镇压群众运动,因此社会矛盾日益激化。19世纪末期被认为是在俄国历史上的一个思想危机和时代停滞的反动年代。

好,下面我们分九个小组结合文本交流完成上述空格内容。活动前,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小说开篇的三个语段。

(学生齐读课文开篇语段,然后进一步阅读、交流,完成自己的活动任务,并由每个小组的学生代表陈述观点)

生:关于别里科夫的人生经历,我认为他是一个比较内向、封闭的人。他是一个教师,因为他忧郁、封闭的心理,他几乎没有什么经历。直到后来,他认识了一个女人,他恋爱了,而这女人的弟弟却讨厌他。后来有人画了一幅漫画讽刺他,他自己不能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最后离开了人间。

师:是的,别里科夫的经历实在太简单了,他把自己封闭在套子里面。所以这个人生经历很难填写,要写,那就是教书,还有就是他谈过恋爱。

生:他的精神面貌,我从文本中找到这些词:没精打采,脸色苍白,脸色发青,阴沉,面唇发白,心神不宁,打哆嗦。总体精神面貌就是精神不好,脸色阴沉,战战兢兢。

生: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总是把自己装在套子里,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袋子里,那人老是把脸蒙在竖起来的领子里,一句话,就是把自己装在套子里。

生:他的经典名言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生:他最看不惯的事是,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尽管这些事和他毫不相干。总之他看不惯新鲜事,比如华连卡姐弟骑自行车。

生:他认为最不幸的事是使自己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即自己的窘迫让给自己有点感觉的人看到了。

生:他最意想不到的事是被别人画了一幅漫画,尤其是作为恋爱中的人。这些在文中都有描述。(学生读相关文字)

师:嗯,他觉得自己好不容易谈了一场恋爱,却被人捉弄了。这个他没想到。不过他生前还没想到的你觉得还有吗?当我们今天依然在课堂上读他的时候,他有想到吗?(学生开始议论纷纷)

师:对的,他没想到他成了契诃夫笔下经典的人物形象。

生:他留下的遗产有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套子。物质上的套子比较浅显,小说描写的重点在他精神上的套子,“虽然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不知道还有多少”。

师:也就是他精神上的套子贻害无穷。

生:他临终最想给大家说的话可能是告诫世人千万别闹出乱子。

师:活动完成得很好。在整体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挑战一下难度更高的问题,请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投影3:别里科夫形象的塑造方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或独立思考,或讨论)

生:在方式上有点夸张,描写人物时特别强调“套子”。任何时候都强调他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有点漫画式,我觉得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种人,他是一个扭曲了的人。

师:这里谈到了一个词“夸张”,值得我们注意。你觉得这种夸张的表述方式有力量,有表现力吗?大家读过的很多传统小说都相当真实,连每一个细节都为情节发展的真实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这个别里科夫在我们阅读之后,觉得现实中不大可能有种人,太夸张了,觉得不可信。哪位同学来谈谈,这样夸张的塑造方式有何表现力?

生:我觉得这个方式应该跟当时社会背景有关。它是一个转型的时期,这个人物刻画出来,一个更深层次的含义就是,这样的人物形象看上去可能好像不能让人接受,但是在当时确实可能在人们的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人。

师:他运用这样夸张的塑造方式,可能跟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他想用夸张的方式表现更真实的东西。

生:我也觉得这种方式是有表现力的,首先他突破了平常的叙述方式的局限性。

契诃夫在写别里科夫的时候,他的行为和身边的其他人有些反差,别里科夫在小说里已经是有点麻木了,任何时候都把自己装在套子里。比如像长沙这么热的天气里,怎么会有人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学生笑)小说的表现方式和别人不同,就像别里科夫最后死的时候,一般来说,有人离开人世的时候,心情总是比较悲伤的,但是小说中的人们在送葬的时候却还有挖苦的味道。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人物心理也有点扭曲了。

师:这种夸张的形式原来揭示的是人物内心的这种“荒诞”。尽管荒诞,我们却无比真实地体验到了在一种扭曲的制度下人真实的生存状态。高尔基也曾在自己的私人笔记里记录过契诃夫:

投影4:他沉默了,他在想点什么,然后,他挥了挥手轻声地说:“我们俄罗斯是一个多么荒谬、多么愚蠢的国家。”深深的忧愁的阴影蒙住了他的漂亮的眼睛,皱折的细纹包围着它们,使他的目光更加深邃。——高尔基

师:契诃夫看到了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高尔基在这里描述说“他的目光更加深邃。其实有的时候当这个世界无比荒谬,当我们用真实无法完全来表现,我们还不如用比它更夸张、更荒诞的形式来表达它背后的意义。有的时候,不是小说荒诞,不是小说表现方式夸张,而是这个世界太荒谬、太夸张了。请大家注意夸张或荒诞这个词。(板书:方式:夸张。)当接触到这个词的时候,其实同学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接近现代小说的一种感知方式了。

师:是的,夸张或荒诞是现代小说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有时候,荒诞对于真实的揭示比真实还真实。从世界文学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契诃夫处于两个伟大时代的过渡之中,当其他作家还被束缚在传统创作的框架之内时,他却向着另一个世纪进发了。

因此,你一旦读懂了《装在套子里的人》的那种荒诞,你再去读契诃夫之后的20世纪的很多现代小说或戏剧,那就容易了。比如卡夫卡《变形记》的格里高尔在早晨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揭示了人存在的巨大异化感;比如尤涅斯库《秃头歌女》中的一对夫妇只有通过交流才能确认两人之间原来是夫妻关系,揭示了现代社会人之间的巨大陌生感;还有奥威尔的《1984》,还有中国鲁迅、余华以及长沙著名作家残雪的不少作品,我们就能容易读懂了。面对这个荒诞的世界,用过于现实主义的手法已经无法彻底表达内心的理解,于是通过荒诞、扭曲和变形的塑造方式,借助形象表达出对于世界的深刻思考。有的时候,不是小说荒诞,而是世界太荒诞。

师:阅读这部小说,我们除了看到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我们还看到了谁?

生:华连卡,还有她的弟弟。

师:还有吗?

(学生沉默了,然后议论开来)

生:文中的“我”。

师:哦,还有“我”或“我们”。很多时候,在传统的阅读中,我们把这个讲述者常常轻易给打发掉了。

师:那么,请问:“我们”是谁?“我们”在作品中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投影5:“我们”是谁?“我们”在作品中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请一位学生朗读关于“我”“我们”的语段)

师:这里老师提供一个注解,小说中说:“我们这些教师都是有思想的,很正派的人,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陶冶。”下面的注解不够详细,其实屠格涅夫和谢德林,他们充满民主思想,他们敢于为正义而斗争,他们两个人的命运一样,都曾经被囚禁和流放。

师:好,请同学们来说说。

生:我觉得文章的主题,不仅仅是刻画别里科夫这个人的形象,它是更深刻地写社会的。在小说里,“我们”是受害人,“我们”和“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我们”就是怕受“他”影响,在这里,“我们”的存在好像是有意义的。

师:你觉得这个套子造成的原因除了别里科夫本身,“我们”有责任吗?

生:当然也有责任。我觉得虽然说别里科夫的思想危害了“我们”,但是“我们”自己意志不坚定,“我们”没有很坚定地和“他”完全脱离关系,也没有说“我们”要逃出他套子的包裹。

师:是的,我们恨他,但是“我们”又不敢表现出来。在别里科夫面前,我们什么都不敢做。请大家还要注意的是,在别里科夫去世后,“我们”都大快人心,但是“我们”却连露出一点快活感情的勇气都没有。

师:其实,“我”“我们”不仅仅是小说的叙述者,也是小说虚构的一个参与者。这个参与者在这里体现出了意义,在于我们自己其实都是套中人,问题是我们有时候还在嘲笑装在套子里的别人。这个设计在这里体现了巨大的反讽力量。(板书:人称:反讽。)只有发现“我”或者“我们”这个叙述者,你就又看到了《装在套子里的人》里面的一大片的意义。现代小说,不单单是故事本身,情节本身,人物本身,更重要的还有它的叙述人称都潜在着一种不_样的意味。这篇小说的反讽意味还意义深远,它把20世纪人类精神史的最大毛病给揭示出来了,那就是“沉默”和“迷失”。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镌刻着一位德国新教牧师留下的发人深省的短诗,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一下。

生:(齐读)……

投影6: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马丁神父

师:这个经典的忏悔其实在四五十年前契诃夫的作品中早就完成了。契诃夫喜欢一句格言:一切都不会过去。

师:最后剩下的这组人物是容易看见的,那就是华连卡姐弟。我请同学来朗读描写华连卡姐弟的片段。

(一位同学朗读文中片段)

师:这里有段小资料,是这么说的:……

投影7:如今在俄语文化中,“别里科夫”这个姓已成了一个专有名词,代表“别里科夫性格”,具有象征意义,即代表一种产生于俄国专制统治下的对新事物恐惧、对旧事物庇护,一种麻木和奴性的社会危险病。

师:那么,华连卡姐弟形象身上也有象征意义吗?

生:代表着改革者。文中先是写他们一起出去郊游,骑自行车;“我们”不敢大声说话,但他们姐弟就敢违抗,敢于对事情进行评论。这说明他们姐弟在别里科夫眼里来看,是一些所谓的新新人类,很不正派,其实是一些新潮的改革者的形象。

师:华连卡给你最大印象是什么?

生:笑声。

师:哦,在这个全城沉默的时代,她敢于这样大声地笑。

师:文中还有一些描写,比如“她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人”,当所有的人畏惧和疏远别里科夫,她却“待他诚恳而亲热”,而且在原来的没有节选的小说中,她还为别里科夫的死流了泪。其实,华连卡的形象还代表着一种完整的人格力量,那就是爱。到这里为止,契诃夫通过他的象征意义的最终思考,揭示了人人套以及人如何解套的问题。(①板书:形象:象征。②板书:人。)

师:现在,当作者和我们在这几个重要创作或阅读方式上开始交集的时候,一种经典的现代小说阅读理论图式也就产生了。契诃夫的一生都在寻求人的一种意义,无论从他的小说和剧本,还是从他的私人书信和札记里,你都可以找到这种寻求的精神轨迹。《装在套子里的人》中被省略的一句话是这样的:

投影8:啊,自由啊,自由!只要有一点点自由的影子,只要有可以享受自由的一线希望,人的灵魂就会长出翅膀来。难道不是这样吗?——《装在套子里的人》下面几句分别来自他的剧本、书信和札记:

投影9:

人的一切都应该美丽的——无论是面孔,还是衣裳,还是心灵,还是思想。——一个剧本把自己身上的奴性一滴一滴地挤出去。——一封信

尊重人是何等的享受。——一条札记

师:契诃夫以他独特的作品和深刻的思想为世界人生的描述和反思打开了一扇窗。20世纪文学中,几乎所有的主要流派,包括“荒诞派戏剧”在内,都试图在契诃夫那里为自己的理论寻求支撑点,并视其为自己流派的先驱。然而,正因为契诃夫的深远,所以他是孤独的。因此,他活着的时候,就受到了很多掌握革命话语权的人的无端指责,比如“悲观主义者”、“无思想性”、“无病呻吟的人”、对社会问题和人民“漠不关心”。其实他们有病,才觉得契诃夫是无病呻吟;他们粗浅,才觉得契诃夫无思想性。

师:(投影契诃夫的一张肖像照)看着契诃夫的这张照片,你仿佛会看到他内心的这种孤独。下面,我们一起朗读契诃夫手记中的同样孤独的文字,向一百年前在小说创作上先知先觉但又孤独的契诃夫致敬,也向历史上所有孤独而又伟大的灵魂致敬。

生:(齐读)……

投影10:望着温暖的夜晚的天空,望着映照出疲惫的、忧郁的落日的河流和水塘,是一种可以为之付出全部灵魂的莫大满足。——契诃夫

【教学反思】

终于又有一段安宁的时光,来静静地阅读契诃夫的作品,小说、戏剧以及他的札记和书信。

每一次完整而深入的阅读,都会让自己重新发现一个世界,都会让自己对曾经的教学充满愧疚。这几年读鲁迅也是,读卡夫卡也是,读我们熟悉的作家和作品都是。

在碎片化的生活中,很长一段时间,自己没有好好安顿内心,阅读流于片段和琐碎,思考流于粗浅和感性,甚至满足于人云亦云。

也因此,很长一段时间,自己的语文课堂,习惯于照搬教学参考书的鉴赏结论或是别人的观点,习惯于在一般的解读任务上平面滑行。离开了丰厚阅读的支撑,离开了真切的体验和深入的思考,我们和作家、作品之间永远隔了一层。到最后,我们总是将作品还给作品,将作家还给作家。

教契诃夫的经典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也是,教了那么多年,何尝静下心来去重新阅读契诃夫更多的小说、戏剧甚至还有他的札记和书信,何尝走近过契诃夫孤独而又深广的内心?教这篇小说,教来教去也就是停留在社会批判的意义上,无非就是借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分析最终来完成对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即沙皇专制制度的批判。

曾经,自己离契诃夫以及他的作品是多么的远;现在,终于慢慢懂得了些。

尽管契诃夫的时代,俄国文学家已经给了契诃夫很高的评价,譬如俄国作家米哈尔科夫说:“契诃夫的惊人天才在于,当他讲自己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这也是在说我们。”高尔基也认为这就是契诃夫作品“最可怕的力量”。列夫·托尔斯泰多次盛赞契诃夫,认为契诃夫是“大艺术家”“生活的艺术家”“无与伦比的艺术家”。他在同别人的谈话中也说道:“我再重复一遍,契诃夫创造了新的形式;我撇开一切虚伪的客套肯定地说,从技巧上讲,他,契诃夫,远比我为高明。

但当时的契诃夫是孤独的,在一个民主革命洪流涌动的时代,契诃夫在艺术上的创造并没有引起更多人的理解和认同,反而还受到不少掌握革命话语权的人的指责,比如“悲观主义者”、“无思想性”、“无病呻吟的人”、对社会问题和人民“漠不关心”。

尽管契诃夫之后的20世纪文学中,很多现代流派包括“荒诞派戏剧”在内,都努力想从契诃夫那里找到自己的理论依据并把他看成是自己流派的先驱,但我们直到现在却依然忽视他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以及由此产生的深刻意义。

站在世纪之交的契诃夫是孤独而又伟大的,当同时代的很多作家还在传统的写作框架内逗留时,他却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向着新的时代突围而去了。

然而,一个世纪之后的我们,却依然在政治化的简单语境中,不厌其烦地从他的作品中读出些既成的社会批判性结论。

当静静地读完契诃夫的大部分作品以及他的札记和书信之后,我才慢慢懂得了契诃夫内心那种孤独和忧思。甚至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作品,还有在他的好友蒲宁、高尔基等名家的私人笔记里,读到关于契诃夫的真实的描述时,你更会感知到他孤独和忧思的深彻。

蒲宁曾这样记述道,那是暮冬或早春的一个夜晚,契诃夫邀请蒲宁坐着马车穿越树林,途中突然说:“您知道别人看我的作品还会看几年吗?7年。”“而我能活在世上的时候还要短些,6年吧。”

高尔基也曾在自己的笔记里写道:“他沉默了,他在想点什么,然后,他挥了挥手轻声地说:‘我们俄罗斯是一个多么荒谬、多么愚蠢的国家。’深深的忧愁的阴影蒙住了他的漂亮的眼睛,皱折的细纹包围着它们,使他的目光更加深邃。”

这些最真的文字,不断地在帮助着我们更深地抵达一个作家隐秘的内心。

当我最终完成关于契诃夫以及与他相关的文字资料的阅读,是在一个黄昏。阳光从西边的窗口斜照了进来,我凝望着书卷上他的一张宁静而又带着点忧伤的肖像照,真的,自己一个人会向着时光的深处眼里忽然含了泪。

在这次公开课上,我不吝惜教学时间,把蒲宁、高尔基的这些文字以及契诃夫自己札记中的一些有关灵魂的文字摘抄了下来,也把他的那张宁静的肖像照复制了下来,穿插在课堂的一些教学环节中,互相呼应。

我希望我的学生不仅仅读懂一篇作品,更希望借此懂得作家,懂得作品与作家、生命与存在的更深刻的意义。

这堂公开课的重心我将它放在了小说叙事艺术的独特意义上。我不再拘泥于人物、情节和环境等传统小说知识来浅表地解读这部小说。因为契诃夫小说的叙事艺术在他的时代早已超越了他人,具备了现代意识,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创造了新的形式”。在这堂课里,我就想从这种新的形式人手,从形象的塑造方式、人称的独特视角以及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计主干问题,来引导学生品味小说叙述新形式背后蕴含的深刻意义。

知名学者倪文尖先生也说过,面对现代小说,我们应该重塑小说观,用合理的方式和有效的知识来阅读和建构那些充满现代意义的小说。

因此,从新的形式,从新的小说知识或图式来解读《装在套子里的人》,这部小说的深层意义被更丰富地揭示了出来。

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方式如此夸张、人物之间关系如此荒唐的背后揭示的恰恰是这个世界的荒谬;小说中的“我”“我们”不仅仅是叙述者,更是参与者,这个荒谬世界的造成不仅仅因为专制罪恶,不仅仅因为别里科夫,更因为我们的胆怯、麻木和幸灾乐祸,原来,容易被忽略的叙述者身上也充满了反讽的意味;还有,不仅仅别里科夫已经成为了一种麻木和奴性的象征,而且华连卡姐弟身上的不少性格特征和行为也充满了独特的象征意义,比如笑声、自行车等,形象和形象的象征意义之间又构成了一种张力,读来意味无穷。

读懂了这部小说中的夸张(荒谬)、反讽和象征所产生的意义,再去读契诃夫之后的很多小说,读卡夫卡,读奥威尔,读鲁迅,读余华,如此等等,就容易多了。

然而课堂尤其是公开课总是那么有限,教学前设想的很多对话情境无法充分地展开,不少围绕主干问题的文本细读往往只能点到为止,甚至有时为了考虑课堂的完整性又不得不牺牲有些精彩细节的深入。

其实,不仅仅是这堂课,自己教学经历中的不少课,总是会在课后、会在走出教室的那刻内心忽地涌生起遗憾和惆怅;尤其是公开课,它是即时瞬间生成的,是孤立的;它没有下一节课,它连调整和解释的机会都没有。教学真的是遗憾的艺术。

感谢明德中学聪明可爱的同学们,他们对于课文的理解是那么深刻,他们的目光是那么真诚,他们的交流和对话是那么热情,他们带有长沙方言口音的语调让我喜欢;只是一堂课匆匆而过,我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却是那么有限。

从湖南长沙回来的一些日子里,我一直在想:文学作品阅读的意义是丰富的,我们在作品中读别人,也在读自己;更重要的是,那些经典作品通过独特的创造把我们生活中的零碎经验整合提升成一个有意义的世界,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关于生活、关于生命、关于存在等很多永恒的意义。

卡尔维诺说:“经典作品是这样一本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我想,在以后和学生一起阅读和分享经典作品的时光里,我会继续和他们一起去努力寻找一条抵达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等意义的合理路径。

【名师点评】

寻找合理的阅读路径

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褚树荣

看完录像,很难对这堂课下一个“好”或者“坏”的结论。除了现场听课者对执教者沉静从容的姿态和引经据典的渊博留下深刻印象之外,陌生化和新奇感冲击着听课者原有的期待:《装在套子里的人》可以这样教吗?今天,我们如何教小说,才是合理的?为了从更深广的背景探讨小说教学的根据,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大的问题人手讨论。

一、关于文体的认识

传统的小说元素不外乎主题、人物、情节、环境等,评论家在研究小说文体时,又发现了经验、时空、叙述、悬置、摇摆、虚构、结构、情感、风景等要素(曹文轩《小说门》),而倪文尖则把虚构和叙述作为小说这一人类精神创造物的本质性特征(《重塑小说观,建构新图式》)。他认为虚构是作家用叙述的方式所创造的“第二真实”,而叙述则更加重要:“我们把小说里的所有其他元素都剥离光了,剩下的唯一不能剔除的就是:‘叙述一’”。张全民这堂课的核心知识就是“叙述”,他把小说看做是一种虚构故事的叙述。这样的认识,显然是吸纳了最新小说研究的成果。

有着怎样的小说本体观,就一定有相应的阅读方法论。我们习惯于从社会学角度进入小说:往往根据作品涉及的历史时空,或者依据作家所处的社会背景,或者就我们读者所在的现实环境与关心的问题,寻求对于作品内容和形式的解释。但有些颇有哲学视野的教师开始从人物的性格、心理和行为、遭际之中,从类型化的情境、隐喻化的故事之中,寻找人类的基本境遇,探索人性的复杂与深刻,读出人生的美好或无奈。从实录看,似乎对这两种阅读途径都有所践履:第一组块(填表),主要用社会学的方法,第二组块(三个问题的探究),则兼有哲学的视角。

二、关于作品(文本)的认识

课文虽然熟悉,成功的教例亦有无数,执教者一定作了深入的重读。首先,这是一篇经过编者删节重组的文章,原文有九千多字,成为课文,只有四千多点了。作家原初的意义和教材编撰者的意图虽然没有改变,但是原文的叙述显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故事背景,叙述者的叙述姿态和价值判断更加分明,这些都是有利于理解节选的课文意义的,执教者可能是因为时间关系,在分析“我”“我们”这样的叙事人称时,没有很好地利用。

可贵的是,除了原文之外,执教者阅读了大量关于作家资讯和作品的文字,这在课堂里可以见出。文学史的一般说法是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写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以及十来个剧本,深刻地揭露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病态。但执教者似乎对契诃夫对于20世纪小说的开拓和启示更感兴趣。这样有侧重的选择跟他的教学重点是有关系的,因为,他的重点放在“荒诞和夸张”“反讽”和“象征”之上,通过“荒谬”“反讽”等概念把小说的意义普遍化了。我相信执教者不是不知道小说对于当时社会的批判意义,但为了建构或者示例一种新的小说阅读图式,似乎有意把小说的原先的批判意义“挪移”了。

三、关于教学的认识

作为一篇经典小说,传统的教学目标是小说意义的理解。但他的教学似乎在指导学生建立一种新的小说阅读图式,这种努力尤其表现在课堂的第二组块(三个问题的探讨)。这种努力是非常有创意的,也是有点冒险的,尤其对于赛课来说,课后的争议就说明了这一点。如果没有理解错的话,你是在叙述方式的夸张意图、叙述人称的反讽意味、叙述形象的象征意义上重新建立起一种进入小说的图式,而且小说阅读建立这样的图式是很多论者的共识。

这样看来,执教者比一般听课者走得更远。在这个方向上,执教者在以下几个问题上是做出选择和回答。首先是如何实现传统小说知识和新的阅读图式的链接?也就是说,阅读小说,我们已经有一套惯常的术语概念,如内容方面有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形式方面有描写、记叙、议论、抒情等,而新的小说核心知识可能是人性、欲望、命运,或者国民性、现代性等,形式方面有叙述、虚构、荒诞、夸张、反讽、象征等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前者驾轻就熟,后者便有些陌生,教师就在中间地带穿针引线。前者,用自主阅读和表格填空,后者用三个问题探究和外围材料的印证。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实现文本关注、图式建构和作家理解的链接。我们看到.对于文本的关注是通过一份表格填空来完成的,图式建构是通过三个探究题实现的,而对于作家的理解,就寄托在夸张(荒诞)、反讽、象征等手法的分析之中,较多的外围材料也形成了理解的支架。这样,走进了文章、走进了知识、也走进了作者,思路和分工是清晰的。可惜的是执教者没能把文本关注做得更加深入更加细节一些。比如说夸张和荒诞,表现在哪里呢?一是人物形象的荒诞,像别里科夫这样整天躲在“套子”里的人,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二是人物作用的夸张,说他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连“全城都受着他辖制”。这种夸张和荒诞是作者对生活的艺术观照,透视了社会的本质。如果在探究人称的反讽、人物的象征时,也能更多地回扣文本细节,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意大利学者克罗齐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小说也是如此,作为一个世纪前的文本,它对奴性、恐惧和冷漠的表现是超越时代和国界的。契诃夫在他生命最后几年的日记里写过这样的话:“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像我们俄罗斯这样,人们受到权威的如此压制,俄罗斯人受到世世代代奴性的贬损,害怕自由……我们被奴颜婢膝和虚伪折磨得太惨了。”其实契诃夫所描述的历史和现实,在其他的历史和现实里随处可见。我的第三个问题是,我们今天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如何实现小说原初意义和读者经验的链接?如何让学生明白这篇小说作为经典,在当下中国的价值?当然,这个问题有点远,可能也不是这堂课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作为改变文学阅读的态度和方式的应有之义,在课堂里没有一点反映,总觉是一个遗憾。

上一条:现代文教学—《最后一课》教学全景再现 下一条:现代文教学—《在莫泊桑葬礼上的讲话》教学全景再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