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情,深文浅教
点评: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语文教研室主任张豪林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感知“桥之美”的具体内涵。
2.赏析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审美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感知“桥之美”的具体内涵。
2.从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进行一次寻美之旅。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先生的小品文——《桥之美》。
二、感知“桥之美”
1.生字词教学。
字音:煞(sha)风景纤(xian)细
字形:美感史诗驻足销魂脂粉
词义:
美感: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
史诗: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驻足:停止脚步。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意思是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和错误极大。
2.学生自读课文,理顺文章的结构。
(1)默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圈画出文中表现“桥之美”的关键性语句。
读后完成下发的结构图示。
(2)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内容,完成文章思路卡片。
(卡片课前下发到学生手中)
第一段:用俗语引出除了造桥的工程人员外,____(哪类人)见过的桥最多。
第二段:举例说明在美术工作者眼里,桥具有沟通____的作用。
第三段:说明“我”之爱桥,缘于_______。
第四段:列举现实环境中的乌镇小桥、________四个实例说明第三
段中提出的道理。
第五段:用前后三个例子,说明在艺术作品中桥往往担任了____的角色。
第六段:列举自己的三次经历说明寻找桥之美并非易事。
第七段:由现实中的桥到幻想的“鹊桥”,点明凡是____,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3)学生依次回答所填内容,教师订正。
预设:
第一段:用俗语引出除了造桥的工程人员外,画家见过的桥最多。
第二段:举例说明在美术工作者眼里,桥具有沟通线、面间形式转变的作用。
第三段:说明“我”之爱桥,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第四段:列举现实环境中的乌镇小桥、江南石桥、长桥、风雨桥四个实例说明第三段中提出的道理。
第五段:用前后三个例子,说明了在艺术作品中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
第六段:列举自己的三次经历说明寻找桥之美并非易事。
第七段:由现实中的桥到幻想的“鹊桥”,点明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3.在标题前补充限制性词语,让标题更明确。
____中的桥之美
____眼中的桥之美
预设:
画家眼中的桥之美
美术工作者眼中的桥之美
美术作品中的桥之美
环境中的桥之美
4.小结:画家眼中、美术作品中的桥之美到底美在哪里呢?
原来“桥之美”就美在形式,美在和谐,美在沟通与联系的作用啊。
板书:桥之美美在形式、沟通、联系、构成、和谐……
教师补充:只要桥能够起到沟通与联系的作用,且桥与周围的环境是和谐的、统一的,能够构成美丽的画面,那么桥就是美的。
三、赏析“文之美”
(过渡语)当然,要想让读者明白“桥之美”,则必须有“文之美”来做支撑。下面我们就深入这篇小品文,去探寻文本的魅力吧。
1.(再次展示文章思路卡片)这样的写作过程,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写作思路?
预设:
总分总的结构思路
层层深入的逻辑顺序
(板书:结构美)
2.结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有了好的结构,一篇文章就挺立起来了。语言是文章的外在气质,下面我们就来赏析语言美。我以第五段中的一幅画面为例——
原文:极目一片庄稼地,有些单调,小径尽头忽然出现一座小桥,桥下小河里映着桥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杂草刺破。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
赏析:如果整个画面都是庄稼地,则画面过于拥挤、死板。小桥的出现使整个画面有了生机。一个“刺”字,化静为动,写出了景物的动感。桥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桥与流水是一个整体如一支乐曲一样。“谱”字用得好,形象地说明了桥、流水、倒影、小径、庄稼地在整体上的和谐,共同构成了美丽的画面。
3.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第四段,欣赏其中的四幅画面,仿照上面老师的示例,品一品文章的语言美。
(屏显)
乌镇石桥之美
江南乡间石桥美
长桥之美
山区风雨桥之美
提示:桥与环境的配合体现在哪里?画面美在哪儿?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技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分组活动,集体展示)
要求:学生展示时,先朗读原文,再赏析语言。
教学预设: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
学生朗读(指导:读出美感,读出情感)。
赏析:苇丛是不会“发闷”的,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这表现了作者已全身心融人周围环境,或者说自己已成为环境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是写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厚厚实实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密与疏的和谐)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学生朗读(指导:读出美感,读出情感)。
赏析:杨柳拂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返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种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刚与柔的和谐)
(3)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
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
学生朗读(指导:读出美感,读出情感)。
赏析:第三个例子,是写长桥之美。长桥一般建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同时,如前所说,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似乎也具有了生命。(线与面的和谐)
(4)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
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学生朗读(指导:读出美感,读出情感)。
赏析:第四个例子,写的是形式比较独特的桥——风雨桥。作者没有明言桥所起的作用,不过,我们不妨做一些揣测。如,从作者说风雨桥上的廊和亭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再结合我们欣赏国画的经验,可以想象得到,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动与静的和谐)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只有使用美的语言才能更好地说明美的事物呀。
(板书:语言美)
4.当然要把桥之美写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作者对桥的喜爱。这种喜爱之情作者已经在无意间渗透到文章的字里行间,你能找出这些句子来吗?
(1)学生找出相关语句,朗读体会。
教师预设:
“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这吸引着画家总是追寻着桥的身影。
(难点点拨:其实艺术是相通的,我们既可以说音乐也有意境,也可以说绘画也有韵律。)
(2)教师提示:其实所有对“桥之美”的描写性语言中,也都蕴涵着情味。
(板书:情感美完成板书)
小结:同学们,其实今天作者吴冠中也为我们架设了一座桥,一座由文本通向美学常识的桥。
四、享受“写之美”
1.过渡语设计。
同学们,吴冠中的文笔如何?其实我们也可以称他为散文家。真正的音乐家、美术家、科学家,都需要一定的写作能力。写作应成为每一个人的重要素质。
吴冠中画的桥美,写出的文章更美。老师的家乡也有桥,画面也很美。下面是我写的两句话。
(教师写中国第一长石拱桥——“涿州永济桥”。)
深秋季节,拒马河畔枯草战寒风,那在风中直挺着腰身的芦苇与在历史长河中伫立了几百年的永济长桥相互应和,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古城自“桃园三结义”以来的文化风骨。
2.教师展示有关“成都市双流县棠湖公园里的桥之美”的四幅图片,学生任选一幅写图片说明,师生共同点评。
过渡语设计:作为一个双流人,请你也动动笔,描给一下棠湖公园里的桥之美吧。
(提示语:要求运用描写的方法,展现桥与周围环境的配合。)
五、结束语
1.作业。
(1)课外阅读吴冠中散文集《我负丹青》《笔墨等于零》。
(2)今明两天,游一次棠湖公园,再赏桥之美。写一则日记,发至邮箱:dailiran@126.com
2.结束语。
美术家用点线面去表现美,音乐家用音符与旋律去表现美,舞蹈家用表情与动作去表现美。世间大美无限,但大多都需要用语言去表现。这就是作家的任务,也是我们学习语文课的主要内容。希望同学们学习好祖国的语言,去发现和描绘世界的美!
板书设计
【课堂实录】
(课前播放吴冠中及其画桥作品的视频短片)
第一部分感知“桥之美”
师:同学们,今天在成都,我有幸和大家共同进行一次寻美之旅。让我们一起走进吴冠中的小品文——《桥之美》。
首先是基础知识抢答赛,第一环节是读出加点字的读音——
(屏显:煞风景)
生:这个字读sha。
师:这位同学把这个字读作“sha”,这个字有“sha”这个读音,比如说“煞费苦心”。但是在这里它不读“sha”,而应该读作“sha”。下面一个请抢答——
(屏显:纤细)
生:应读作“qian”。
生:不对,应读作“xian”。
师:对,这个字读“xian”,而不读“qian”,请大家注意。下一个环节是根椐词义猜词语,第一个词义是“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这个词是——
生:美感。
师:正确。下一个词义是“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词语是——
生:史诗。
师:再下一个。词义是“停止脚步”,答案是——
生:驻足。
师:最后一个有些难度,词义是“意思是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和错误极大”,
这个语是——
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师:非常好。我再追问同学们一句,这个词语中的“毫”“厘”“里”都是表示什么的单位?
生:长度单位。“毫”“厘”都表示极短的长度,“里”则表示很长的距离。
师:所以这个词语的意思才是“即使在很小的地方有失误,造成的损失却可能非常巨大”。我要补充强调一下,这个成语有的时候还写作“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请同学们做一下笔记。
经过刚才的基础知识抢答赛,同学们的热情已经初步点燃。下面我们静下心来读课文。两点任务:一是边读边思考,圈画出文中表现“桥之美”的关键性语句;二是读完后在课前下发的卡片上填写适当的内容,理一理文章的写作思路。现在开始。
(学生读课文,圈点勾画,然后填写卡片。教师巡回指导。)
(屏显:文章思路卡片)
第一段:用俗语引出除了造桥的工程人员外,____(哪类人)见过的桥最多。
第二段:举例说明在美术工作者眼里,桥具有沟通____的作用。
第三段:说明“我”之爱桥,缘于——
第四段:列举现实环境中的乌镇小桥、____、____、____四个实例说明第三段中提出的道理。
第五段:用前后三个例子,说明了在艺术作品中桥往往担任了____的角色。
第六段:列举自己的三次经历说明寻找桥之美并非易事。
第七段:由现实中的桥到幻想的“鹊桥”,点明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师:同学们已经填好了,下面我们共同梳理全文的写作思路。
生: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用俗语引出除了造桥的工程人员外,画家见过的桥最多。
生:第二段主要是举例说明在美术工作者眼里,桥具有沟通线面间形式转变的作用。
生:这一段主要是在说明“我”之爱桥,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师:这一点相当重要,它揭示了文章写作的主要方向,请同学将其勾画下来。下一段——
生:这一段列举现实环境中的乌镇小桥、江南石桥、长桥、山区风雨桥四个实例说明桥在不同环境中有多种多样的形式美。
师:你概括得非常好,下面继续。
生:第五段用前后三个例子,说明了在艺术作品中,“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
师:你能准确地从文本中寻找有用信息,非常好。第六段我没有给大家设计填空的内容,我来说一说这段吧。这一段主要是列举三次真实经历来说明寻找桥之美并非易事。有的时候由于桥不能与周围环境配合、呼应,也就不能构成美丽的图画。下面请同学们概括最后一段——
生:这一段由现实中的桥到幻想的“鹊桥”,点明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师:好。同学们,刚才我们用这种方式对全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大家对全文的大意已经有了基本的掌握。原来这篇文章所讲的“桥之美”,它并不是桥本身的美。很多同学认为这篇文章难,不容易读懂,原来就是因为这篇文章的题目太灵动了,也太宽泛了。现在请同学们在标题前补充限制性词语,使文章标题更明确。
(屏显:)
____中的桥之美
____眼中的桥之美
生:绘画中的桥之美。
生:自然环境中的桥之美。
生:画家眼中的桥之美。
生:美术工作有眼中的桥之美。
生:美术作品中的桥之美。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今天我们所谈的桥之美,它并不是桥本身的美,而是美术工作者眼中的、自然环境中的、绘画或是摄影作品中的桥之美。它究竟美在哪儿呢?
我们再次拿起小卡片,在所填内容中进一步提炼,这一次要求用最简洁的词语来概括桥之美。
生:美在形式。
生:桥之美,美在联系。
生:美在构成。
生:美在沟通。
师:同学们,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只要桥能够起到沟通与联系的作用,且桥与周围的环境是和谐的、统一的,能够构成美丽的画面,那么桥就是美的。
(学生点头)
第二部分赏析“文之美”
师:我们已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感知“桥之美”。当然了,要想让读者明白“桥之美”,则必须有“文之美”来做支撑。下面我们就深入这篇小品文,去探寻文本的魅力吧。
还是刚刚填写在卡片上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自己填好的卡片并思考,这样的行文过程,体现了作者一种怎样的写作思路呢?
生:这是一种“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
师:他说这是“总一分一总”的结构,你们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我们来看文章,开头先讲什么是“桥之美”,然后列举事实说明“桥之美”,最后再总结归纳“桥之美”是怎么回事。这样的行文过程是符合我们的一般认识规律的。
关于结构的问题我们也解决了。同学们,结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有了好的结构,一篇文章就挺立起来了。语言是文章的外在气质,接下来我们就来赏析文章的语言美。下面呀,我们先共同赏析一小段话.作为示例。
(屏显:)
极目一片庄稼地,有些单调,小径尽头忽然出现一座小桥,桥下小河里映着桥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杂草刺破。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后,引导学生赏析画面。)
师:同学们,假如整幅的画面只有密密麻麻的庄稼地,还美吗?
生1:不美,那样就太单调了。
生2:太死板了。
师:嗯,有些呆板。这个时候,画面上添加的小路、小桥、流水、倒影这些元素,有什么作用?
生:使画面有了生机。
师:说得好。有两个词我把它们加上了着重号了,第一个是“刺”,这个字本身是什么词性?
生:动词。
师:本身画面是静的,可是文本却说“倒影又往往被浮萍、杂草刺破”,这有什么表达效果?
生:化静为动,让画面充满动感。
师:下一个加点的字是“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中的“谱”字。这个地方有些奇怪,文章不是介绍美术常识的吗?这里为什么要用一个音乐的术语呢?
生:因为各种艺术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并不矛盾。用这个字作者主要是想表现画面像音乐一样和谐。
师:太棒了。其实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是相通的。这个“谱”字写出了桥与水,还有画面中的其他的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美丽的画面。这和音乐中各种音符在一起构成美丽的旋律其实是一样的。
生(点头):明白了。
师:同学们,我的示例就到这里。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第四段,欣赏其中的四幅画面,仿照上面老师的示例,品一品文章的语言美。
(屏显:)
乌镇石桥之美
江南乡间石桥之美
长桥之美
山区风雨桥之美
(提示:桥与环境的配合体现在哪里?画面美在哪儿?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技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活动。)
师:好的,我们的分组赏析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积极展示。
生:我们组赏析的是“江南石桥之美”,我先给大家朗读一遍。(学生朗读文段)
这幅画面中桥面的石头是非常坚硬的面,而柳树的枝条是非常柔软的线,刚毅与柔美结合在一起,所以这幅画面非常美。
师:她说得非常好,我们为她鼓掌。我再补充一点,柳丝是什么颜色的?
生1:绿色的。
生2:嫩绿色。
师:那石桥呢?
生:青灰色的。
师:所以,这幅画面在色彩上也有和谐之美。下面请继续赏析——
(学生朗读“乌镇石桥之美”。)
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芦苇是非常密的,让人觉得心情不舒服。石桥的颜色也是非常清淡的,这里还可能有芳草的清香——
师(打断):这里她说得很好,还有芳草的清香。有时候我们赏析语言还在善于联想想象,虽然作者没有写芳草,但她却仿佛闻到了芳草的清香。太棒了。
生:在密密的苇丛中出现了石桥,整幅画面都让人觉得舒服了。
师:你的构图能力太强了,以后你可以往美术方向发展。芦苇非常密,让人感到不舒服。石桥的出现,仿佛苇丛做了深呼吸。这里她说是拟人,我觉得更像是人的情绪投射到了芦苇的身上。哪个组赏析的是“长桥之美”?
(学生朗读“长桥之美”。)
生:这里“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前面说的“湖水苍茫,水天一色”给人的感觉是其背景是很单纯的,石桥的颜色也很单一,这样在颜色上也是和谐的。“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给人一种生命的沧桑感。
师:他说得不错。长桥的背景一般都是广阔的、辽远的,这样给人的感觉有些单调,甚至有一些空旷。有了长桥,画面就活了起来。哪个组赏析的是风雨桥呀?
(学生朗读“风雨桥之美”。)
生:“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驻足”一词说明人们留在桥上,看下面的急流,人们的神态是悠闲的。这幅画面是非常的和谐。还有就是“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师:我插一句,这里为什么使用“搏斗”一词,难道是画家和摄影师在这儿打起来了吗?
(众笑)
生:并不是真的打起来了,我认为画家和摄影师都是为了占据好的地形,以利于他们创作。
师:只有占据了好的地形,才会有适宜的角度,才会有好的画面。你说得也非常好。这幅画面作者描绘得不是很明确,但经过你的解释,我觉得我们都欣赏到了美丽的画面。一般来说,有风雨桥的地方地形都是险峻的,流水都是湍急的,再加上桥上那些具有闲情逸致的人,这真是一幅完美的画面呀。
(学生点头)
师:同学们,看来只有用美丽的语言才能更好地说明美丽的事物啊。
当然了,我们要把桥之美写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作者对桥的喜爱。这种喜爱之情作者已经在无意间渗透到文章的字里行间,大家能找这些句子来读一读吗?
生(朗读):“不过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生(朗读):“为了画长江大桥,我曾爬上南京狮子山,就是想寻找与桥身的直线相衬托、呼应、引申的点、线、面!”
生(朗读):“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师:同学们找得都不错,下面我们有感情地齐读大屏幕上这一句。
生(齐读):“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师:现在我们概括一下。刚才我们从结构、语言、情感三个方面赏析了“文之美”。其实啊,今天作者吴冠中先生也为我们架设了一座桥,一座由文本通向美学常识的桥,一座由作者心间通向我们读者心灵的桥。
第三部分享受“写之美”
师:课程进行到这里,大家觉得吴冠中的文笔如何呀?
生:是极棒的。
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称吴冠中先生为散文家呢?其实你不管是从事什么职业,音乐家、美术家,甚至是科学家,我们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写作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啊。
(学生点头)
师:老师的家乡也有桥,而且也很美。
(屏幕显示河北涿州永济桥图片)
下面是我为这张照片写的几句文字说明——
(教师有感情朗读)
深秋季节,拒马河畔枯草战寒风,那在风中直挺着腰身的芦苇与在历史长河中伫立了几百年的永济长桥相互应和,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古城自“桃园三结义”以来的文化风骨。
(学生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作为双流人,你们一定多次去过棠湖公园,这个公园就在我所居住的宾馆前。这里面的桥非常多,非常美。
(大屏幕展示四张棠湖公园里的桥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也动动笔,请从上面的图片中任选一幅,写一写双流县棠湖公园里的桥之美。
(屏显:)
三点提示:
1.运用生动说明的方法,可适当使用修辞方法。
2.要写出桥是如何与周围环境相配合,共同构成美丽的画面的。
3.三四句即可,100字以内。
(学生认真写作)
师:现在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生:我为第三幅画面配写了文字说明:在一片苍翠的背景之中,大红的桥栏与清浅的河水构成鲜明的对比,为人与自然锦上添花。
生:我是为第二幅画面写的说明:早春时节,细柳初发。如织的游人站在二层高的廊桥上驻足赏春,感受春风吹皱一池春水,感受春风抚摸自己的脸颊。
师:几名同学写得都很不错,看来大家这节课是学有所获的。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感知了“桥之美”,赏析了“文之美”,还享受了“写之美”。同学们,美术家用点线面去表现美,音乐家用音符与旋律去表现美,舞蹈家用表情与动作去表现美。世间大美无限,但大多都需要用语言去表现。这就是作家的任务,也是我们学习语文课的主要内容。希望同学们学习好祖国的语言,去发现和描绘世界的美!谢谢大家。
【教学反思(含说课稿)】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桥之美》是人教版初中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教材编者将本单元设计为说明文单元,所选五篇课文均为介绍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的文章。单元第一课是茅以升先生的《中国石拱桥》,是一篇典型的事物说明文。第二篇文章即为《桥之美》。
虽然两篇文章标题中都有“桥”,但两篇文章的说明内容却各有千秋。《桥之美》一文,作者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美术工作者以独到的视角,引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我们此前虽感觉到美好而说不出好在何处的景物……(引自《教师教学用书》“课文研讨”部分)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把《桥之美》定位为一篇具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其说明性体现在文中先点明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随后列举事例进行说明。但与一般说明文不同的是,在举例时,作者并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做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一、学情预测
参加本次赛课的学生是成都市双流县双中实验学校七年级的学生。双中实验学校是当地的一所品牌学校,校风好,学风浓,学生素养应该是不错的。但是由于学生刚刚结束七年级的学习,还没有正式升入八年级.也没有正式接触过说明性文本,因而可以预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应该存在难度。
大赛组委会规定不允许参赛教师提前见学生,也给教学带来了挑战。《桥之美》并不像其他浅易的说明性文本或是其他记叙类文本一样,粗读即可读懂,这篇文章所涉及的美学常识需要学生细细品味才能读懂,其文笔之优美更需反复咀嚼方能得其精妙。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综合考虑文本特点及学情,确定了本文须以“难文浅教”为基本的教学思路。具体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设计为——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感知“桥之美”的具体内涵。
2.赏析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审美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感知“桥之美”的具体内涵。
2.从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四、教法与学法
在备课时,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其实教学也是在“架桥”,通过教师的努力,架设文本与读者心灵之间的桥梁。
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处处“架桥”,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如通过填写思路卡片来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理解文章结构;通过补写标题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的说明内容,了解作者的主张;通过及时的示范,给学生指明方向与方法等。
本节课上,我指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读课文,圈画关键性语句,把握文本内容;通过朗读来品析美文,以读促赏;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在探究中思考,在交流中共振,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具体内容见“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用最简洁的方式切人教学,直入主题,以节省赛课时珍贵的时间。
(二)感知“桥之美”
(具体内容见“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这一部分的主要着眼点在于让学生读懂文章,明白文章“写了什么”。
生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的起点,是迈不过去的坎儿。基础知识抢答赛主要针对字音、字形、字义来设计,力求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学会。
要给足学生读课文的时间,让课堂静下来,让学生的心也静下来。在安静的氛围中,让学生走进文本,进而理解文本。
阅读任务不宜过多,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圈点勾画关键性语句。阅读完成后根据提示完成文章思路卡片。学生完成思路卡片时需要时时回顾课文,这实际上是再次的阅读。此时,学生对文本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
“补写标题”的教学环节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的说明内容。
感知“桥之美”对于七年级的孩子而言绝非易事。通过必要的教学支架,化难为易,巧妙地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也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好了铺垫。
(三)赏析“文之美”
(具体内容见“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说明性文本的教学核心不只在于理解文章所介绍的知识,而要重点解析作者是如何把说明的内容介绍得清楚明白的。由“桥之美”向“文之美”的过渡是课堂教学“语文味儿”的重要体现。
我的课堂主要从结构、语言、情感三个方面赏析“文之美”。结构美的教学从上文的“思路卡片”顺势引出,自然浅易。但预想学生只能回答到“总一分一总”的层面,当然这已经很不易。教师适时引导讲解,“什么是桥之美一例说桥之美一寻找桥之美并非易事一总结桥之美”这样的思路顺序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是一种逻辑顺序。
语言美是这篇小品文最重要的艺术特色,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首先是教师的示范性赏析,给学生以必要的提示和点拨。接着学生分组赏析,这里仍有教师引导的影子。一是划定赏析的范围,限定了第四段中的四幅画面,从而让教学的指向性更加明确。二是赏析方法与步骤的限定,先要朗读文本,以读促赏,然后从技法或是表达效果的角度加以分析。
情感美的教学则只是突出一个“读”字,情感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读出来的、品出来的。
赏析“文之美”的教学设计在刚才解决了“写了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怎么写的”这一问题。
(四)享受“写之美”
(具体内容见“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读写一体,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让学生运用所学,为照片配写文字说明的教学设计就体现了这一原则。
教师示范写作取材于教师家乡的“桥之美”。学生“微写作”练习的照片则来源于学生家乡的“桥之美”。这样的设计富于亲切感,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五)结束语
(具体内容见“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公开课除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以外,还可以适当地传达教师的语文教学主张。本课的结束语设计就基于这样的思考。语文课主要就是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学好祖国语言,进而去发现和描绘世界的美。这样的话语传达给学生,相信会深深激发他们学好语文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
(具体内容见“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为一座桥,一座由文本通向美学常识的桥。板书的一个桥墩为“文之美”,主要包括结构美、语言美、情感美。另一个桥墩为“桥之美”,主要包括形式美、构成美、联系美等。这样的设计首先较为全面地概括了课堂所学,提纲挈领,一目了然。同时传递了一定的语文教学理念,那就是在课堂中时时渗透的阅读过程中存在的“桥”文化。如文本通向美学常识的桥,沟通作者与读者心灵的桥……
【教学反思】
一
参加第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是我从教十几年来的一次重要经历。15篇参赛篇目,涵盖文言文教学、诗歌教学、散文教学、议论性文章教学、说明性文章教学和写作教学。大赛时实行单元抽签制,每名选手只有48小时的备课时间,而且不允许提前见学生,学生没有提前预习。我一次又一次地抽到了空签,看着自己“擅长”的那些篇目一篇篇地被其他选手抽走,我的内心既失落又紧张。最后一个单元抽签时,篇目仅剩下了三篇。《好嘴杨巴》被四川当地的一名选手抽去了,《悼念玛丽·居里》被宁夏的老师抽去了。我轻轻展开我手里的纸条——我抽到的是吴冠中先生的具有一定说明性质的小品文《桥之美》。
我已不是特别青涩的语文老师,但每次讲到《桥之美》这篇文章,总是觉得无论是自己的解读,还是学生的理解都存有障碍。这次在全国赛课的场合居然抽到了这一课,怎不令我内心忐忑?备课时间不长,文本难于解读,学生不易理解,提前没有预习,我该如何上好这节课?
在驻地棠湖宾馆的房间里,我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课文,想努力打通自己与作者之间的“桥之美”。我反复地修改着自己的教学设计,直到上讲台前一天的晚上,我还大胆地砍去了一个有些“卖弄”的环节,更换成了朴素无华的语言。
7月28日上午8点,我的课准时开始。课堂按我的预期一步步进行,虽有波折,但大体顺利。
45分钟后,下课铃响起。我回到台下,老师们纷纷给我鼓励——
“上得很流畅,不错。”
“这么难讲的课文上成这样,很棒了。”
中午公布成绩,我的课居然获得了评委的认可,居于一等奖行列。
二
回顾这节课,我觉得如果有成功之处的话,可能有以下几点需要总结。
一是准确的教学定位。从文本的角度说,即使是成人阅读这篇文章,都需要细细地咀嚼一番方能得其妙处。对于七年级的孩子而言,其理解上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作者是以美术工作者的眼光,向读者介绍桥在环境中的形式作用的。其基本用意在于普及美学常识。作者吴冠中本人也曾说过“美盲多于文盲”,对于绝大多数读者而言,接受并理解这样的美术常识并非易事。所以在反复地阅读课文之后,我把本文的教学定位于“尊重学情,力求难文浅教,教出语文味道”。
二是明晰的教学思路。我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三个板块进行,分别是感知“桥之美”,赏析“文之美”,享受“写之美”。第一个板块主要是通过必要的教学支架,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读懂文章,理解美术工作者眼里的“桥之美”的具体含义,完成整体感知的任务。第二个板块则从语文的角度深入文章,让学生由对“写了什么”的讨论,上升到对“怎么写的”的具体研究,最终引领学生悟出“作者是在用美的语言来说明美的事物”,从而实现学生思维由“桥之美”向“文之美”的跨越。第三个板板块主要是让学生“学以致用”,用美丽的说明性语言为照片配写文字说明。三个教学板块层层推进,既符合文本特点,也切合学生的思维规律。
三是基于学情的教学支架设计。如何引导学生在短短45分钟之内,读懂这篇美学小品文?我给出的方法就是也要“架桥”,即基于学情设计合理的教学支架,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为此我精心地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如通过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完成文章思路卡片,引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关注文本中的关键性语句,快速地理顺文章的思路,为进一步理解文章的结构美奠定了基础。再有“补写标题”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原文标题“桥之美”前面补写限制词语,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写作内容。即文章所说明的不是桥本身的美,而是画家眼中的、不同环境中的、美术作品中的“桥之美”。当然,在赏析语言环节和微写作环节,教师及时到位的引导和示范也属于必要的教学支架。
四是源于生活的微写作。驻地前美丽的棠湖公园是参赛选手们散步的好地方。抽定《桥之美》这篇课文后,它又多了一个意义。公园里水系发达,桥梁广布,石拱桥、木桥、风雨桥、廊桥等,实在不少。这些桥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协调成一幅幅成都人眼中的最常见的美丽画面。这天然的教学资源被我收入课堂,成为微写作的创意源泉。
三
课堂是遗憾的艺术。我对自己这节《桥之美》的教学其实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
比如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我总是担心学生不会,担心时间不够,因而一股急躁的情绪不时显现出来。具体表现为,讲得太多,提示过多。很多时候,学生刚刚回答出来一些,我就接过学生的活茬开始引导,试图把学生往“正确答案”的方向上拽。这其实是不信任学生的表现。
还有一点就是一些同行所提到的,这节课对文本的挖掘仍然显得不够深入。由于文本客观存在的理解难度,我的教学着眼点主要放在了“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这两个层次上,却对“为什么这样写”少有涉及。例如“文章四、五段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以及“文章第六段的作用”等问题。当然,教学也是取舍的艺术,有时候只有敢于“舍”才能有所“得”。一节课45分钟,我们所能传递给学生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
四
赛课结束了,一个问题在脑海中却越来越清晰。做了十几年的语文老师,我们的语文课到底能够做些什么?我们语文老师能够给学生以怎样的引领?
我想语文课就是要引领孩子们通过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来发现和感受世界的美,甚而学会用祖国文字来表达心中的这种感受。而我们语文老师能够做的,就是架桥,架设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带着孩子们体会“文之美”。
当学生爱阅读、会阅读,爱写作、善写作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课就离成功渐趋接近了。
努力做一名这样的语文老师,是我无悔的追求。
【名师点评】
美的旅程
——评代立然老师的获奖课
张豪林
《桥之美》是我国现代画家吴冠中的一篇著名的小品文,文章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介绍了桥在具体环境中的美学效果,指出“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文章既具有说明文的特点,同时又揭示了一些美学原则,是一篇审美教育的好文章。
河北省涿州市实验中学的代立然老师在第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上,以其巧妙精美的教学设计和生动高效的教学过程,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由感知“桥之美”到赏析“文之美”,再到享受“写之美”的寻美之旅,荣获大赛一等奖。他的教学主要体现这样几个特点:
一、吃透教材,明确思路
《桥之美》是教材中难度比较大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教学,既要体现说明文的特点,关注知识性的内容,又需要把文章的“美感”体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一些审美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而这一点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要突破这个重点和难点,老师首先要吃透教材。为此,代老师反复研读文本,努力在自己和教材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之桥,自己先感受到文章中的“桥之美”,然后才能引领学生去感受这种美。经过48个小时的研读,终于吃透教材,明确了“难文浅教,教出语文味道”的教学思路。
二、关注学情,充分预设
“以学定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是这样的课堂教学大赛是借班上课,而且是在学生没有预习、师生不提前见面的情况下进行的,怎样才能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呢?代立然老师一方面根据教学的经验,对学情进行合理分析;一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充分的预设。从他的教学设计当中可以看出,在“赏析‘文之美’”这一教学环节,又预设了4个文段的赏析,体现了对学情的充分关注,这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把握特点,精妙设计
《桥之美》这篇文章的文眼就在一个“美”字。代立然老师紧紧抓住这个文眼,精妙地设计了“感知‘桥之美’”“赏析‘文之美’”“享受‘写之美’”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在“感知‘桥之美’”环节,突出了教学的知识性,引领学生对课文进行了整体理解和感知;在“赏析‘文之美’”环节,引领学生对文章语言美的特点进行了探寻和品味,教出了语文的味道。比如,对“极目一片庄稼地,有些单调,小径尽头忽然出现一座小桥,桥下小河里映着桥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杂草刺破。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这段话的赏析,就紧紧抓住“刺”和“谱”这两个动词,让学生体会到“化静为动,让画面充满动感”和“用这个字(谱)作者主要是想表现画面像音乐一样和谐”。这里充分体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接下来的“享受‘写之美’”环节,又让学生趁热打铁,在美文的感召下,去亲自实践,感受自己的创作之美。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一气呵成,师生共同完成一次“美的旅程”。
四、联系生活,读写结合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桥之美》这篇文章就是用人们所熟悉的、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桥”作为说明对象,写出了画家眼中的桥所具有的特殊的美感,从而向人们普及了美学的知识,进而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文章中所举的例子,无论是乌镇小桥,江南石桥,还是风雨桥、长桥,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桥。作者用这些读者熟悉的桥作为写作的对象,使文章生动、感人。而代立然老师在教学中所设计的“享受‘写之美’”环节所提供的描写对象,也选取了学生所熟悉的当地棠湖公园里的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学习课文之后,紧接着让学生进行微写作的练习,读写结合,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代立然老师在这次教学大赛中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与他的教学风格和个人的业务素养分不开。在教学风格上,他是一位富有激情的老师。在2012年河北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中,他讲的是《三峡》一课。这篇文章的作者郦道元是范阳涿县(现在的涿州市)人,与代老师是同乡。这节课上,代立然老师把对作者的热爱之情融人到自己的教学之中,深深感染和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这节课上得很成功,荣获一等奖第一名,同时获得参加全国比赛的资格。于漪老师曾说过:“激情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老师富有激情,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师生才能达到情感的交融。这次参加全国的讲课比赛,从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应中,也能感受到他富于激情的教学风格。
代立然还是一个业务素养全面的老师,这主要表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与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上。在他的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是经常用到的教学方式,而他要求学生写作的任务,一般也会有自己的下水文章。这种示范作用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至关重要。比如在教学《好嘴杨巴》这篇课文时,他就结合文章的特点,创作了富有天津地方特色的“天津快板”,不仅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也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他还要求学生仿写一段,让学生在自己的创作中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在这样高规格的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值得总结的经验很多,同时也有需要反思的地方,比如教学内容的取舍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等。认真总结和反思,有利于不断提升业务素养和教学水平,让教学生涯也成为人生“美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