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言>>课程建设>>教材案例库>>正文
 

现代文教学—《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全景再现

2018年09月27日 23:40 四川双流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熊红 点击:[]

务本、激情、创新的智者实践

                                       点评:四川双流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语文教研组长毕勇彭光秀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人物的情感变化,了解本文的矛盾冲突。

2.通过品读话剧台词,体会莎翁话剧诗化语言的艺术特色。

3.通过朗读与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感受话剧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品读话剧台词,分析人物的情感变化,了解本文独特的矛盾冲突。

★教学方法:

朗读表演和鉴赏分析相结合;学生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合。注重课堂生成,注重课堂板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学

设计一:同学们,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雨果说:人生是花,爱情便是花的蜜。《诗经》中的爱情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期许;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是“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无比坚定。那么,莎士比亚的经典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又将为世人演绎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呢?

设计二:沅水边的爱情越过园墙来到了凯普莱特家的花园,邂逅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将为世人演绎一段怎样的爱情故事呢?让我们走进莎翁的经典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设计意图:莎士比亚的经典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部分的“阳台相会”讲述的是一对热恋中的男女,比赛的上一堂课是《边城》,讲述的也是一段爱情故事,所以想通过这样一种衔接的方式简单导入。)

二、概括话剧的矛盾冲突

(一)学生活动一:读完话剧节选的“阳台相会”部分,同学们对坠人爱河的男女主人公有怎样的初步认识?

教学预设:学生可能会从人物的外貌,对待爱情的态度,对待爱情所体现出来的性格以及男女主人公不同的处事方式等方面回答,教师不可过多点拨。

1.朱丽叶很漂亮、纯洁;(点拨:外在特质、内在特质)

2.他们都愿意为爱付出,抛弃家族的荣耀,甚至是牺牲生命;

3.罗密欧对朱丽叶的爱非常痴狂;罗密欧很痴情,很勇敢;

4.朱丽叶也爱罗密欧,但她显得更理性;

5.罗密欧的语言感觉“肉麻”。(追问:为什么觉得“肉麻”?引导学生把握中西方表达习惯上的差异;中西方对待情感表达的差异:中国人委婉含蓄,西方人热情奔放。)

学生谈感受时教师相机追问。

(设计意图:上课之初,先让学生谈阅读初感,既可以消除学生与作品的隔膜,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是走进人物内心、把握话剧矛盾冲突的手段之一。教师在学生谈感受时相机追问,可以自然地推进教学流程。)

(二)学生活动二:浏览课文,抓住精彩的对白和独白,分析朱丽叶的感情变化。

(教师尽可能让学生充分发言,提醒学生结合文本。)

教学预设:

1.朱丽叶担心罗密欧的生命安全,却又舍不得他离开;

2.朱丽叶深爱罗密欧却担心爱情受到家族的阻碍;

(以上两点是家族矛盾。)

3.朱丽叶敞开心扉表白自己的痴心与忠心,又担心罗密欧认为她轻浮;

4.朱丽叶主动订下婚姻却又害怕罗密欧没有诚意;

5.朱丽叶渴盼自由的爱情又担心礼法的约束;

6.朱丽叶对爱情渴望却又感到无法把握。

(以上四点是个人的内心矛盾冲突。)

教师概括:月夜中,朱丽叶自言自语,道出了对罗密欧的爱慕与思念,却又因他的家族姓氏感到无比痛苦;当心上人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无比惊喜的她放下了少女的矜持,大胆地表白了自己的爱情,却又为礼法的约束、爱情的不可把握而担忧矛盾;当热恋的双方互诉衷情后,他们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而难舍难分。

归纳明确:朱丽叶在阳台相会中的心理变化过程:

渴望/期待一痛苦一惊喜/高兴一担忧一矛盾一甜蜜/幸福。

(设计意图:话剧最突出的文体特征就是矛盾冲突,作为莎士比亚的经典话剧,节选部分的矛盾冲突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而是人物内心的矛盾与纠结。就男女主人公而言,朱丽叶的内心活动更丰富、更精彩,所以通过分析朱丽叶的感情变化,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矛盾冲突。)

(三)学生活动三:当爱情降临时本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甜蜜的事情,为何朱丽叶的内心会有这样的起伏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在上一环节分析的基础上把握矛盾冲突。)

1.家族矛盾:爱情与世仇(个人与生存环境的冲突)

2.内心矛盾:渴望爱情与种种担忧(个人内心的矛盾冲突)

概括明确: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是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正是个人与生存环境的冲突,个人内心的矛盾冲突,才表现了主人公鲜明的个性。

(设计意图:通过上一个环节分析朱丽叶的感情变化,进一步概括提升本文矛盾冲突的实质,一是个人与环境,一是个人的内心。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对话剧的矛盾冲突的作用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三、品读话剧台词

(过渡语)有人曾说莎士比亚是真正的语言大师,也有人说,莎翁根本就不会说话,其理由就是:莎剧中人物的语言全都不是生活中人物的语言。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认真品读第一页罗密欧独白部分,就语言的艺术表现力谈谈你的感悟。

(把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读书思考。)

(学生发言)

教学预设:

1.比喻,罗密欧将朱丽叶比作太阳,足见朱丽叶美得光芒四射;

2.隐喻的象征,贞女的道服,用道服裹在身上的状态象征封建枷锁对男女自由的禁锢;(可引导学生回忆《巴黎圣母院》中弗罗洛神父的服饰)

3.呼告,抒发罗密欧对朱丽叶强烈的爱慕之情;

4.衬托,用月亮和星星衬托朱丽叶的美丽。

5.叹词的运用,直接抒发罗密欧的情感;叹词的变化正是罗密欧情感的变化。

(教师点拨时紧扣语言塑造人物形象,抒发浓烈情感。)

小结:莎翁剧中人物语言的确不是生活中的人物语言,他以灵活多变的修辞、生动形象的画面,丰富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了典型的舞台角色,抒发了强烈的情感。这样美的语言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设计意图:莎翁话剧诗化的语言吸引了无数的读者,读莎翁话剧,不可能不关注他的诗化语言。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选取节选部分中最富有表现力的罗密欧的对白,师生共同品读,感悟莎翁话剧语言的艺术魅力。)

四、真情演绎话剧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喜欢的对白或独白,仔细揣摩,走进人物内心,真情演绎。可以是单人展示,也可以双人分角色展示。

学生准备、学生真情演绎、生生互评、师生点评。

教师点评学生的朗读和表演时应该紧扣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物的情感揣摩是否到位;二是朗读时的语气语调,还有轻重音的处理和抑扬顿挫是否恰切;三是在表演的时候是否设计了适当的肢体语言,包括人物的表情和眼神。

概括小结:同学们确实读得很好,情感把握到位,朗读时情感也很充沛;朗读技巧应该得益于大家平时的训练,注意了语气语调、轻重音和抑扬顿挫;话剧表演的人才很多,还注重创新。因为时间有限,课堂上的展示就到这里,课下的精彩还应继续。

(设计意图:话剧本身是一种舞台艺术,学生在朗读的同时,应该有更大的兴趣去展示自己的表演。课堂本身就是一方小小的舞台,同学们在这方舞台上,呈现自己对话剧的理解,用自己的表演去追寻先贤的步伐。我觉得教师有必要给学生提供这样的舞台和机会。)

五、畅谈收获,布置作业

现在,我们一起回顾本堂课所学内容:我们在阅读鉴赏的实践中,通过品读人物台词,理解了节选部分独特的矛盾冲突,感受了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了刻骨铭心的爱情。评论家们认为,人文主义精神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中的灵魂。请大家课下阅读剧本、搜集资料,了解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两个概念,并深入理解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题。

六、收束课堂,留白课外

莎士比亚是伟大的戏剧作家,是时代的灵魂,我们今天的学习只是拉开了研究他的序幕。大幕背后等待的是大家的智慧。

(设计意图:课堂学习只是语文学习的开始,所以课堂上的精彩必须在课后延伸。通过作业的布置,通过莎士比亚地位的凸显,让学生在课后能有更为明确的方向和更大的兴趣,继续话剧的学习。这或许才是语文课真正的魅力。)

板书设计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请坐!主持人毕老师刚才说了一番巧合,其实呀,今天下午的课也挺巧的,沈从文先生创作的《边城》描写了一段沅水边的爱情,现在呢,爱情要翻过一道园墙,来到哪呢?

生:来到维洛那,凯普莱特家的花园。

师:在这儿,你会遇见谁?

生:遇见朱丽叶和翻朱丽叶家墙的罗密欧。(生笑)

师:今天,我就想带着大家去欣赏莎士比亚的经典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板书课题:罗密欧与朱丽叶)

师:读完话剧节选的阳台相会部分,大家对坠入爱河的男女主人公有怎样的认识?

PPT交流阅读初感:同学们对坠入爱河的男女主人公有怎样的初步认识?)

生:他们说话好直白啊!(生笑)他们说的话,我今天早上读的时候全身都起鸡皮疙瘩了。在我了解了背景之后,我觉得他们两个人的爱情是很……(学生停顿)很美妙的。

师:同学刚才说了一个词——直白,其实说到直白,肯定是有一个比较对象的,你是和什么作比较的呢?

生:和我们古代的一些爱情篇目作比较,比如《孔雀东南飞》,就显得比较含蓄委婉。我们的古人表达爱情经常就是推来推去的,到这儿一下太直白了,有点受不了。

师:同学的发言揭示了一个很核心的问题,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达方式的不同。你的这个阅读初感也太美妙了。请坐!还有吗?

生:读了之后,感觉罗密欧,可能是因为男性的原因,感觉他特别热情,当然朱丽叶也很热情。但是,虽然他们都很向往爱情,但是朱丽叶更有思考一些,就感觉有那么一丝谨慎。

师:他们的性格上有差异,罗密欧更加热烈一些,而朱丽叶显得要谨慎一些。你能不能具体地分析一下?

生:通过了解背景,他们两家是世仇。可能这个原因影响了他们,成为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一道墙。在这种情况下,朱丽叶就会有所思考,就会想得更多一些,不会像罗密欧那样的直接和热情。

师:通过阅读,有的同学体会到的是表达方式的不一样,有的是感受到了两位主人公性格上的差异,爱情来临时情感表达上的差异。尤其说到,朱丽叶要显得更加的谨慎。我们不妨就顺着这个同学的思路,往下再走一步。朱丽叶的谨慎在文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生:请大家看第三页,朱丽叶说:“告诉我,你怎么会到这儿来?为什么到这儿来?要是我家里人瞧见你在这儿,他们一定不让你活命。”我感觉朱丽叶对他们两个人的关系还是有一些谨慎的,因为他们两家是世仇,如果罗密欧被朱丽叶的家人看见,她和罗密欧之间的恋情就破碎了,他们的恋情不会被两家人认同。

师:朱丽叶的谨慎是出于什么考虑?

生:家族的原因。

师:罗密欧翻墙过来之后,这个家族会带给他什么呢?

生:暂时还没有想到。

师:同学找到了一处,朱丽叶因为谨慎,特别担心罗密欧的安全。还有其他同学要发表见解吗?

生:从开幕的地方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罗密欧是翻墙来到朱丽叶房间的阳台的。从对话中还不能看出朱丽叶明确地表达了对罗密欧的爱慕。“罗密欧啊,罗密欧!为什么你偏偏是罗密欧呢?”后面还有“你是什么人,在黑夜里躲躲闪闪地偷听人家的话?”,从这些朱丽叶的内心独白可以看出,朱丽叶是在没有人的地方,一个人独处,没有人发现的时候,对着黑夜吐露自己的心声。这样就可以很明显地和罗密欧进行对比。罗密欧就是翻墙到人家家了,偷跑到人家家的阳台下面。两相对比,就可以很鲜明地看到朱丽叶更加谨慎,更加小心一点。

师:行为处事上的差异表现出朱丽叶的谨慎。

生:还是第三页的地方。节选部分全篇都是语言描写,这个地方的对话就特别能够突出罗密欧与朱丽叶性格的差异。可以连着看朱丽叶说的几句话,朱丽叶先说“要是他们瞧见了你,一定会把你杀死的”,而罗密欧的回答是“只要你用温柔的眼光看着我,他们就不能伤害我的身体”。罗密欧是一个以情感为实的人,他觉得只要有朱丽叶对自己的情感就可以保护自己,罗密欧显得更加理想化。朱丽叶对此没有表示什么。接下来朱丽叶又说“我怎么也不愿让他们瞧见你在这儿”,这句话一方面是对罗密欧的担心,另一方面反复表达“不愿瞧见你在这儿”,加强了语气,说明朱丽叶真的不希望她的家人看到罗密欧,给罗密欧带来伤害,这些都能看出朱丽叶对罗密欧安危的担心。接着.罗密欧又说了一大段非常浪漫的话表达情感,朱丽叶说了一句看似不舍时宜的话:“谁叫你找到这儿来的?”朱丽叶说的三句话虽然都很简短,但都看出她对罗密欧的担心,也是朱丽叶对他们二人危险处境的明白的、理智的认识。这番对话说明他们性格上是有很大差异的。

师:同学刚才的发言关注到了写作的背景,正因为二人家族的矛盾,让朱丽叶特别担心罗密欧的安危,所以朱丽叶才会显得如此谨慎。但发言中的用语还不太规范。她刚才说文章的语言描写全都是对话。我们看看这篇文章的文体是——戏剧。我们在表述戏剧对话时应该怎么说呢?

(生迟疑)

师:我们称这些说的话叫台词。两个人说的话叫——对白。大家看看“白”的意思是什么?

(生迟疑)

师:“便可白公姥”中“白”是什么意思?

生:告诉。

师:“独白”就是——告诉自己(师生共同),对白就是两个人对话,相互告诉。请大家在接下来的发言中,用“独白”或“对白”这样的词语。

师:朱丽叶对罗密欧的安全很担心,那么在整个剧情的发展中,朱丽叶还有没有其他的情绪的改变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抓住精彩的独白和对白,分析朱丽叶的感情变化。

PPT浏览课文,抓住精彩的对白和独白,分析朱丽叶的感情变化。)

生:我觉得最开始朱丽叶对罗密欧非常爱慕。

师:请结合具体文本内容阐述。

生:嗯……(有些迟疑)

师:你读到哪些句子,让你有这样的感受:朱丽叶对罗密欧有一种爱慕之情。

生:“只有你的名字才是我的仇敌;你即使不姓蒙太古,仍然是这样一个你。姓不姓蒙太古又有什么关系呢?它又不是手,又不是脚,又不是手臂,又不是脸,又不是身体上任何其他部分。”然后朱丽叶对罗密欧产生了一点点怀疑。请大家看第三页的这些话,“可是也许你起的誓只是一个谎,人家说,对于恋人们的寒盟背信,天神是一笑置之的”,朱丽叶的这些对白表明朱丽叶对罗密欧开始产生了怀疑。后来,经过罗密欧的一番盟誓,朱丽叶对罗密欧又产生了信任。“不用起誓吧;或者要是你愿意的话,就凭着你优美的自身起誓,那是我所崇拜的偶像,我一定会相信你的。”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爱慕怀疑信任)

师:还有吗?

生:没有了。

师:请坐。他认为朱丽叶感情的变化是:爱慕一怀疑一信任。还有没有别的补充呢?

(生默许)

师:朱丽叶对罗密欧最初是充满爱慕的,“罗密欧啊,罗密欧!”,千般欢喜都在甜蜜的称呼中。然后朱丽叶想到了家族的矛盾,对二人的感情有一些担心,有一些忧虑。恋人突然出现在眼前,向她表白的时候,她还是有情感变化的。同学用的是“怀疑”,程度太深了,我们可以换一个什么词?

生:不信任。

师:朱丽叶面对突然到来的恋人和他的炙热的表白,有一些不安和不信任。到最后,二人互诉衷肠后,朱丽叶对罗密欧的信任增强。

(板书:担心)

师:爱情来临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吗?为什么朱丽叶会有如此丰富的情感变化?你们觉得原因何在?

生: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两家的矛盾。其次,因为罗密欧是翻墙过来的,他偷听别人的内心独白,这也是造成朱丽叶对他不信任的原因。

师:最主要的是家族矛盾,还有罗密欧的行为方式。请同学们看黑板上板书的词语,看看这些词语之间有没有什么关联?

生:这些词语之间都是矛盾的。

师:这些矛盾从何而来?

生:人物的内心。

(板书:家族矛盾内心矛盾)

师:戏剧冲突是戏剧情境的基础,也是表现人物性格最重要的手段。这篇话剧正是通过个人与环境的冲突,个人内心的矛盾冲突来丰富人物的性格。

(板书:个人与环境个人与个人)

师:莎士比亚是一位很伟大的剧作家,有的人说他是真正的语言大师,但也有人说他根本不会说话,说他戏剧中的语言根本就不是普通的生活中的语言。所以接下来我们一起品读莎翁的话剧语言。

PPT:有人曾说莎士比亚是真正的语言大师,也有人说,莎翁根本就不会说话,其理由是莎剧中人物的语言全都不是生活中人物的语言。)

师:请大家品读第一页罗密欧独白部分,就语言的艺术表现力谈谈你的感悟。

PPT:品读第一页罗密欧独白部分,就语言的艺术表现力谈谈你的感悟。)

(生放声朗读话剧,品味语言,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随着学生朗读声音的变小,教师进入下一环节。)

师:同学们读罗密欧的这一段独白,有没有语句理解上的困惑?

师:那就请同学们用声音来诠释理解,并且做适当的分析。

生:我选的是“那就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起来吧,美丽的太阳!赶走那妒忌的月亮,她因为她的女弟子比她美得多,已经气得面色惨白了”。这句话是罗密欧还没有看见朱丽叶时说的,我从中读出了一种强烈的渴望,罗密欧特别期盼看见朱丽叶,而且罗密欧觉得朱丽叶特别的美丽善良。

师:你通过这句独白读出了罗密欧的期盼,也通过罗密欧的独白侧面刻画出了朱丽叶的美丽。你能不能带着这样的期盼之情,把你选的这几句读一下?

生:那就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起来吧,美丽的太阳!赶走那妒忌的月亮,她因为她的女弟子比她美得多,已经气得面色惨白了。(生带着感情朗读这几句独白。)

(生鼓掌)

师:你来评价一下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读得非常——好!(生笑)

师:好在哪?

生:情感非常的充沛,他读出了情人的热烈。(生鼓掌,笑)

师:读得好,评价也到位。谁接着来?

生:“那是我的意中人;啊!那是我的爱;唉,但愿她知道我在爱着她!她欲言又止,可是她的眼睛已经道出了她的心事。待我去回答她吧;不,我不要太鲁莽,她不是对我说话。”(生读时,三次响起掌声)这句话我从中读出了罗密欧很纠结的情感,一个“啊”,一个“唉”。

师:太棒了!关键词抓得很好,抓住了两个叹词。罗密欧纠结的情绪具体是怎样的呢?

生:一个“啊”(生提高声调),满是期待;一个“唉”(声调低沉),又是无奈,又是失落,还夹着点不安!

师:大家的朗读让老师感觉特别欣慰,大家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了这篇话剧中。大家知道吗?这篇话剧的主人公朱丽叶、罗密欧当时也就是十四五岁,和大家的年龄相仿,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对爱情充满了向往。还有没有同学要展示?

生:我选的是前一位同学读的后面一部分。“天上两颗最灿烂的星。因为有事他去,请求她的眼睛替代它们在空中闪耀。要是她的眼睛变成了天上的星,天上的星变成了她的眼睛,那便怎样呢?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星的明亮,正像灯光在朝阳下黯然失色一样;在天上的她的眼睛,会在太空中大放光明,使鸟儿误认为黑夜已经过去而唱出它们的歌声。瞧!她用纤手托住了脸,那姿态是多么美妙!啊,但愿我是那一只手上的手套,好让我亲一亲她脸上的香泽。”(生鼓掌)

师:星星的明亮和朱丽叶明亮的眼睛对比,更凸显出朱丽叶的美丽和光芒四射,让星星也黯然失色。同学们的朗读水平真是很不错。老师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话剧最终是要搬上舞台表演的,那咱们不妨今天就在这方小小的舞台上演一演。大家可以先把自己想成导演。导演是需要指导演员去朗读,去舞台上表演的。作为这篇话剧的导演,你会指导演员注意些什么呢?

生:情感。

师:同学们刚才读的时候比较准确地把握了朱丽叶和罗密欧的情感。舞台上的演员情感到位了,才能让台下的观众感受到。那还需要注意什么?

生:动作,肢体语言。

师:还有什么?

生:表情。

师:还有吗?

生:眼神。

师:接下来咱们就四个同学一个小组,选出一段对白,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导演,选出演员,然后咱们上舞台来演一演。现在你们需要做的事情:一是揣摩人物的情感;二是朗读时的语气语调,还有轻重音的处理和抑扬顿挫;在表演的时候还可以设计适当的肢体语言,甚至是你的表情和眼神。那现在咱们分小组开始。同学们在准备时,若有什么困惑,可以和我交流。

(生分小组设计朗读表演话剧,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师:有没有准备好的小组?

生:有!(声音宏亮,充满自信)

师:请你们一人拿一支话筒站到舞台上去。你们可以先给大家说说你们的设计准备,比如感情的处理,比如肢体语言等。

(师生共同布置简要的布景,用桌子当阳台。)

生:我们打算朗读这个部分,从第五页的“幸福的,幸福的夜啊!”读到第六页的“罗密欧!我的爱!”

生(男):幸福的,幸福的夜啊!我怕我只是在晚上做了一个梦,这样美满的事不会是真实的!(生读时语调慢慢降低)

生(女):亲爱的罗密欧,再说三句话,我们真的要再会了。(读时平静)要是你的爱情的确是光明正大,你的目的是在于婚姻,那么明天我会叫一个人到你的地方来,请你叫他带~个信给我,告诉我你愿意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举行婚礼;我就会把我的整个命运交托给你,把你当作我的主人,跟随你到天涯海角。(渐渐有些激动,读最后一句时女孩子的表情有些娇羞。)

生(女):就来。——可是你要是没有诚意,那么我请求你——等一等,我来了。(读这句“等一等,我来了。”女同学脸上浮起笑容,并且整个身体向外伸了伸)——停止你的求爱,让我一个人独自伤心吧。(语调转入低沉)明天我就叫人来看你。(语调急促)

生(男):凭着我的灵魂——

生(女):一千次的晚安!(男女生同时弯腰,作晚安的礼节。)

生(男):晚上没有你的光,我只有一千次的心伤!恋爱的人去赴他情人的约会,像一个放学归来的儿童;可是当他和情人分别的时候,却像上学去一般满脸懊丧。

生(女):嘘!罗密欧!嘘!唉!(“唉”的声调拖长,表情有些失望)我希望我会发出呼鹰的声音,招这只鹰儿回来。我不能高声说话,否则我要让我的喊声传进厄科的洞穴,让她的无形的喉咙因为反复叫喊着我的罗密欧的名字而变成嘶哑。

生(男):那是我的灵魂在叫喊着我的名字。恋人的声音在晚间多么清婉,听上去就像最柔和的音乐!

生(女):罗密欧!

生(男):我的爱!(生鼓掌)

师:哪位同学对他们的朗诵、表演做一个点评?

师:男同学表演时的站住要调整一下,咱们不能一直让观众看咱们的后背,我们站的时候身体可以稍微侧一下,让观众更多地看到我们的正面。

生:感情不是很充沛,对白还不是很熟练。

师:对白不熟练怪不得大家,因为我们拿到教材的时间还没多久。你说感情不充沛,那请你说说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

生:罗密欧和朱丽叶都是西方人,说话的时候都特别爽朗和直白,所以读的时候要放开些,读得奔放些。(生笑)

师:你说的是西方话剧的普遍特点,但我们更要关注同学读的这个部分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和心情。你觉得该用怎样的感情去演绎他们读的这个部分?

生:激动。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马上就要说再见了,就要看不见彼此了。只是今天晚上马上看不见彼此了,朱丽叶马上就要进屋了,所以就显得特别舍不得,特别珍惜现在的时间。

师:特别珍惜。同学刚才读的对白,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关系如何了呀?

生:定情了!

师:两人互诉衷情后又面临着分别,所以有激动,有甜蜜,又有不舍。你来读一下第五页罗密欧的这句话。

(生要求找一个搭档。)

(男女生上台再演刚才的相关部分。)

生(男):晚上没有你的光,我只有一千次的心伤!恋爱的人去赴他情人的约会,像一个放学归来的儿童;可是当他和情人分别的时候,却像上学去一般满脸懊丧。(语气激昂了,表情也更丰富了,有失落)

生(女):嘘!罗密欧!嘘!唉!我希望我会发出呼鹰的声音,招这只鹰儿回来。我不能高声说话,否则我要让我的喊声传进厄科的洞穴,让她的无形的喉咙因为反复叫喊着我的罗密欧的名字而变成嘶哑。(女孩读的时候话筒出了问题,男生反应很快,将自己的话筒递给了女同学。)

师:这两位同学在舞台上的站位更合适了,男同学的情感更饱满了。刚才也出了一个小小的状况,女同学的话筒突然没有声音了,男同学反应很迅速,马上将自己的话筒递了过去,特别机智。舞台演出时演员需要这样的机智。我们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更注重朗诵技巧和情感的抒发,但在话剧舞台上,我们要更多关注和表演有关的一些细节。

师:我想肯定还有同学想要展示。

生:我们想展示的是从朱丽叶希望罗密欧回来到他们真正分别的部分。

师:(看见是两个男同学表演)还要反串!

生(男1):罗密欧!我希望我会发出呼鹰的声音,招这只鹰儿回来。我不能高声说话,否则我要让我的喊声传进厄科的洞穴,让她的无形的喉咙因为反复叫喊着我的罗密欧的名字而变成嘶哑。

生(男2):那是我的灵魂在叫喊着我的名字。恋人的声音在晚间多么清婉,听上去就像最柔和的音乐!

生(男1):罗密欧!

生(男2):我的爱!

生(男1):罗密欧!

生(男2):我的爱!

生(男1):罗密欧!

生(男2):我的爱!(全场爆笑)

生(男1):明天我应该在什么时候叫人来看你?

生(男2):就在九点钟吧。

生(男1):我一定不失信;挨到那个时候,该有二十年那么长久!我记不起为什么要叫你回来了。

生(男2):让我站在这儿,等你记起了告诉我。(生笑,读得有些大义凛然)

生(男1):你这样站在我的面前,我一心想着多么爱跟你在一块儿,一定永远记不起来了。

生(男2):那么我就永远等在这儿,让你永远记不起来,忘记除了这里以外还有什么家。

生(男1):天快要亮了;我希望你快去;可是我就好比一个淘气的女孩子,像放松一个囚犯似的让她心爱的鸟儿暂时跳出她的掌心,又用一根丝线把它拉了回来,爱的私心使她不愿意给它自由。

生(男2):我但愿我是你的鸟儿。

生(男1):好人,我也但愿这样;可是我怕你会死在我的过分的爱抚里。晚安!晚安!离别是这样甜蜜的凄清,我真要向你道晚安直到天明!

生(男2):但愿睡眠合上你的眼睛!但愿平静安息我的心灵!

生(男1、2):我如今要去向神父求教,把今宵的艳遇诉他知晓。

师:反串是创新之一,“罗密欧!我的爱!”连续三次的反复朗读也是创新,读出恋人之间的强烈的依依不舍。但是,男同学反串女生,有个地方处理得不太好。“让我站在这儿,等你记起了告诉我”,他刚才在读的时候把重音放在了“告诉”“告诉我”上。读出来的感觉是什么呀?

生:逼供。

师:显得生硬、强硬。这会儿两个人要分别了,是依依不舍的,“让我站在这儿,等你记起了告诉我…‘你这样站在我的面前,我一心想着多么爱跟你在一块儿,一定永远记不起来了”,读这些对白的时候,大家揣摩一下,要带着一种怎样的情绪?

生:俏皮。

师:少男少女,恋恋不舍,懵懂而纯真,读的时候可以带着一种俏皮的口吻。

师:由于时间的原因,同学们的课堂的精彩展示就只能到这儿了,但课后的精彩不能停止。现在,我们共同回忆本课所学的内容。在阅读鉴赏中,在表演中,我们主要是通过品读话剧的台词,感受剧中特有的矛盾冲突,而在丰富的人物情感之中,我们感受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完成板书:两颗相互牵挂的心交叉在一起,交叉的部分是一个大大的爱字。)

师:这就是莎士比亚,这就是他的经典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的戏剧,我们今天只触摸到了其中的一角。评论家们认为,人文主义精神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中的灵魂。请大家课下阅读剧本、搜集资料,了解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两个概念,并深入理解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题。

PPT:评论家们认为,人文主义精神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中的灵魂。请大家课下阅读剧本、搜集资料,了解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两个概念,并深入理解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题。)

师:莎士比亚是伟大的戏剧作家,是时代的灵魂,我们今天的学习只是拉开了研究他的序幕。大幕背后等待的是大家的智慧。今天的课咱们就到这儿!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请休息!

【教学反思】

师生共同成长的途径——沉淀与耐心

我的上课签是在7月26日上午十一点半抽到的,但赛课准备是一个半月之前就开始的。18篇文章,涉及现代文、文言文、小说、戏剧、诗歌、写作6个单元,几乎囊括了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不仅如此,教材使用上除了人教版必修、人教版选修外,还有苏教版教材。从拿到18篇文题开始,我就认真研读教材,尤其是人教选修的篇目和苏教版的篇目;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每篇文章确定一个教学突破点,理出教学思路,包括板书设计。整个假期,我阅读了近300篇期刊论文,既有名家的教学实录,也有名家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科研论文,再就是和18篇文章相关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评论。名家的教学理念给了我教学设计上莫大的帮助。于漪先生注重“语文教学必须咀嚼文字、推敲语言、品味语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体验”;程振理在《重构“自觉”的语文》中说“语文的字词句篇,按照不同语法规则组合而成,表达着不同的含义与意蕴,传递着不同的思想与情感。即便是同样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章,不同的读者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王崧舟在《好课三昧》中倡导“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名家对语文教学的真知灼见,让我明白,语文教学应该牢牢抓住“语言”这个内核,不仅讲“写了什么”,还要关注内容的表现形式——课文是怎样写的,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语文教学要牢记“一语三文”,即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体验。这样的准备是不能就此止步的,语文教师学无止境,需要一直沉淀。

这次比赛的抽签和以往的比赛都有所不同,抽到上课签到上课,每个老师都只有48小时的准备时间。18名高中参赛选手一共抽了六轮签,我直到最后一次才抽到上课签。在整个过程中,我还是比较煎熬的。最后抽到的是苏教版的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苏教版、话剧、没有接触话剧的高一学生,这更是让我煎熬的。心浮气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只能选择平静,选择耐心。分析教材的编排体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挖掘有价值的教学点。

这篇课文选自苏教版必修五,单元专题名称为李商隐《锦瑟》诗中的“此情可待成追忆”,这就揭示出这一单元专题的基本内涵,是感受、理解、认识丰富多样的感情。这个单元里有令人难忘的亲情,有刻骨铭心的爱情,还有温馨动人的友情,展示出人的高贵博大的心灵世界。这个专题共分为3个板块:第一板块为“如泣如诉”,选了两篇经典文言文,侧重于亲情的表达;第二板块为“执子之手”,选了两篇戏剧作品,中西方各一篇;第三板块是“旧日时光”,选了三首歌颂友情的诗歌。这3个板块以情感类型为经、文体为纬,组成3个教学板块。这些文章组成专题后,便以情感的丰富、表达手段的多样,获得丰富的课程意义。西方式热烈奔放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选自第二板块“执子之手”,在中国式含蓄委婉的《长亭送别》之后,组成戏剧板块,书写爱情。

参与上课的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还没有接触话剧这一文体,还不太明白话剧冲突、话剧台词、舞台说明等相关知识。但是学生品味语言的基础是有的,加之莎翁话剧诗化语言正是其话剧艺术特色之一。基于单元提示说明,基于本文的文体特征,基于学生的学习现状,我们将学习目标确定为:1.通过分析人物的情感变化,了解本文的矛盾冲突;2.通过品读话剧台词,体会莎翁话剧诗化语言的艺术特色;3.通过朗读与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感受话剧的魅力。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品读话剧台词,分析人物的情感变化,了解剧中独特的矛盾冲突。

根据教学目标,我们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即情境导学——概括话剧的矛盾冲突——品读话剧台词——真情演绎话剧——畅谈收获,布置作业——收束课堂,留白课外。这六个环节的设计,层层推进,既遵循了学生学习能力层级提升的规律,也遵循了文体特征的规律。六个教学环节既注重了提升学生朗读水平,也注重提升学生语言品鉴能力。六个环节既有静态的沉思,也有动态的朗读表演;既有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也有小组的交流合作学习。

1.情境导入。

莎士比亚的经典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部分的“阳台相会”讲的是一对热恋中男女相会的故事,而中国古典文学中关于爱情的名篇也有很多。所以,从学生学习积累手,我选择用雨果的话“人生是花,爱情便是花的蜜”开篇,进而带领学生回顾《诗经》和《孔雀东南飞》中的名句,让学生在感受真挚爱情的氛围中进入文本学习。我自己对这个导入并不满意,所以在比赛现场,我临时做了调整。因为前一堂课是《边城》,讲述的也是一段爱情故事,所以将导入改为“今天下午的课挺巧的,沈从文先生创作的《边城》描写了一段沅水边的爱情,现在呢,爱情要翻过一道园墙,来到哪呢?”,学生也很快明确是“凯普莱特家的花园”,我接着追问,“在这儿你会遇见谁”,学生的回答相当机智,“我会遇见朱丽叶和翻朱丽叶家墙的罗密欧”,学生的回答一下活跃了气氛,也使得整堂课的师生气氛都比较放松,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

2.概括话剧的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是话剧最显著的特征,而莎士比亚的这篇话剧矛盾冲突并不是很激烈,更侧重于人物的内心冲突。男女主人公的性格、对待爱情的态度又有差异,罗密欧更热烈、浪漫,朱丽叶较为理智、谨慎,所以我们想以朱丽叶的感情变化为切入点去把握话剧的矛盾冲突。教学时,教师不可能硬生生地抛出一个“概括话剧的矛盾冲突”的问题,只能循循善诱让学生明白“哦,原来这就话剧的矛盾冲突”。所以教学安排上,我先让学生谈阅读初感,在学生谈感受时相机追问,自然地推进教学流程。第一个同学回答时用了直白,我的引导是:“其实说到直白,肯定是有一个比较对象的,你是和什么作比较的呢?”学生谈到了中国古典文学,比如《孔雀东南飞》,我应该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回忆相关的语句,比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再比如《诗经》中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勾连旧知,可以在比较阅读中,让学生对中西方表达爱情方式的差异有更加具体的认识。

课堂上,我比较关注学生的发言,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启发点,比如学生谈到朱丽叶的谨慎时,我就顺势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找出朱丽叶谨慎的表现。我也能通过追问,让学生的思考更深入,思路更清晰。教师对学生回答的点拨简洁而明确。当学生感觉“罗密欧特别热情,当然朱丽叶也很热情。但是,虽然他们都很向往爱情,但是朱丽叶更有思考一些,就感觉有那么一丝谨慎”,我的点拨是“他们的性格上有差异”,明确了二人性格的不同。又比如学生回答“朱丽叶是在没有人的地方,一个人独处,没有人发现的时候,对着黑夜吐露自己的心声。罗密欧就是翻墙到人家家了,偷跑到人家家的阳台下面。两相对比,就可以很鲜明地看到朱丽叶更加谨慎,更加小心一点”,教师的点拨是“行为处事上的差异表现出朱丽叶的谨慎”。用语干净,概括准确。

不足的是上课的节奏把握得不太好,只有两个同学谈了阅读初感,只有两个同学结合文本分析了朱丽叶的谨慎。在学生独立思考朱丽叶的感情变化这一环节中,一个同学非常快速地概括出来了,并举手示意回答。教师这个时候可以走到该同学的旁边,先肯定他文本预习充分,同时也可以巧妙提醒让更多的同学对这个问题有思考之后再请他作答。一个同学回答了朱丽叶情感变化的过程后,教师只是问了一句“有没有补充”,当没有学生回答时,教师自己做了点拨归纳。这一环节,师生的配合不够好,主要原因可能是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充裕。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教师不仅要倾听学生的回答,更应该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他们在课堂上更需要的是什么。有时,学生仅仅只是多需要几分钟;有时,学生仅仅需要站起来表述观点的机会;有时,学生需要的是老师切中肯綮的点拨。教师的沉淀和耐

心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这些需要。

3.品读话剧台词。

莎翁话剧诗化的语言吸引了无数的读者,读莎翁话剧,不可能不关注诗化语言。对莎翁话剧语言的评价有截然相反的看法,有人说莎士比亚是真正的语言大师,也有人说,莎翁根本就不会说话,其理由就是莎剧中人物的语言全都不是生活中人物的语言。教师以此为切入点,选取节选部分中最富有表现力的罗密欧的对白,师生共同品读,感悟莎翁话剧语言的艺术魅力。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非常注重学生个人的阅读体验,提倡学生独立地品味语言。所以在课堂安排上,教师真正留出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鉴赏。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朗读水平让现场的听课老师折服。学生独具慧眼地抓住了罗密欧独白部分中叹词的变化、比喻的使用和衬托手法的运用。只是学生在回答时没有明确这些手法,教师在点拨时应该明确指出。教师的点拨会给后发言的同学明确的指向,让同学的发言更规范,更有说服力。比如: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罗密欧将朱丽叶比作太阳,足见朱丽叶美得光芒四射;“朱丽叶就是太阳!起来吧.美丽的太阳!”呼告和比喻的巧妙组合,抒发了罗密欧对朱丽叶强烈的爱慕之情。教师的点拨必须高于学生,手法更准确,表述更流畅,用语更贴切,更能触摸文字的表现力,更能给学生以明确的指引。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但学生的体验、感悟更侧重的是情感,教师可以带着学生更深入地品味语言,尤其是语言中的哲理。比如“贞女的道服”一句,隐喻的象征,用道服裹在身上的状态象征封建枷锁对男女自由的禁锢。再比如“她的眼睛已经道出了她的心事”,看似不合常理的表述,正是蕴涵着深意。佛曰:“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心观自在。”眼为起点,抵达内心。

“即便是同样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章,不同的读者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情感体验,语言品味,才是真正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核心。我非常庆幸自己没有丢掉语言的品味,即便是话剧,语言的品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品读语言时,他必然是享受的;教师在和学生共同深入品鉴语言时,我们必然都是享受的。享受语言之美!

4.真情演绎话剧。

话剧本身是一种舞台艺术,学生在朗读的同时,应该会有更大的兴趣去展示自己的表演。课堂本身就是一方小小的舞台,学生在这方舞台上,用表演呈现自己对话剧的理解。我觉得教师有必要给学生提供这样的舞台和机会。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将更多的时间交给了学生。四人为一小组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思维的碰撞。虚拟角色(导演或演员)的建议,让学生分工更明确、收效更明显。生生互评的策略,让学生更能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改进。

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高潮迭起,舞台上不时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通过几个小组的表演,学生们知道了话剧表演的一些基本知识。一是人物的情感揣摩是否到位;二是朗读时的语气语调,还有轻重音和抑扬顿挫是否处理得恰切;三是在表演的时候是否设计了适当的肢体语言,包括人物的表情和眼神;四是舞台上的站位怎样更合适;五是如何机智地应对舞台上的突发状况。

学生参与了、体验了,学生的收获才是最真实、最深刻的。

5.畅谈收获,布置作业。

教学中,我们通常讲究“一课一得”,我的理解就是学生在一堂课中到底习得了什么,感悟了什么,提升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一堂课快结束时,师生共同回顾本堂课所学,畅谈收获是有必要的。我们在阅读鉴赏和朗读表演的实践中,通过品读人物台词,理解了节选部分独特的矛盾冲突,感受了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了刻骨铭心的爱情。

课堂学习只是语文学习的开始,所以课堂上的精彩必须在课后延伸。通过作业的布置,即“评论家们认为,人文主义精神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中的灵魂。请大家课下阅读剧本、搜集资料,了解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两个概念,并深入理解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题”,让学生在课后能有更为明确的方向和更大的兴趣,继续话剧的学习。

课堂结束,但学习的兴趣才刚刚被激发,学习的热情才刚刚被点燃,这或许才是语文课真正的魅力。

【名师点评】

语文人应该是一个智者:务本、激情、创新

毕勇彭光秀

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是一所年轻、充满朝气的学校。第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在我校举行,我们的学校用她的沉稳、优秀接待着四方来客,我们的学生用他们优异的课堂表现征服着八方来宾,熊红老师用精彩的课堂教学传递着我们的教学理念。一节课,是个人的展示,更是一个团队、一所学校所奉行精神的诠释。我相信,这一次我们参与的课堂比赛能够传递出我们棠外教学的基本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一切从学生出发,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尽量从学生处来,尽量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一、教师要理智地辨清语文学科特有的魅力

“关注语文能力,回归语文之本;关注语文特性,彰显语文之美;关注生命成长,实现语文之人。”当下为什么语文老师都感到教语文很难,付出了很多时间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实在是我们自己对语文的魅力认知不清,在教学中没有将这种魅力最大程度地挖掘和发挥出来。语文不应该只是工具学科,它还同时应该是人文学科。“语文教育要与学生的生命时段的成长结合起来”,也即“把语文能力的提升和学生的生命成长结合起来”。学生现在的生活经历有限,但并不代表他们不愿思考、不想思考和不会思考,我们要以语文作为载体和桥梁,激励学生敢思考、能思考和善思考。

就《罗密欧与朱丽叶》而言,它是一篇描写爱情的话剧。欣赏话剧剧本,应当注意把握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进一步,也可以试着从舞台演出的角度,去推想话剧的艺术效果。基于话剧这种特殊文体的艺术魅力,熊红老师将教学目标设定为:1.通过分析人物的情感变化,了解本文的矛盾冲突。2.通过品读话剧台词,体会莎翁话剧诗化语言的艺术特色。3.通过朗读与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把握话剧的魅力。这三个目标层层递进,能够很好地诠释学科魅力、文体魅力。专家点评时,也肯定了熊红老师“特别关注文体特点”“抓住了西方话剧表情的特点”。

二、教师要智慧地把握三大板块的语文教学:积累、阅读和表达

积累和阅读是为了表达,积累应该重在平时。不仅学生要积累,教师同样要积累。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积累,才能比学生看得更广,看得更远,看得更深。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备课、讲授中,应该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教师不仅要对高中教材烂熟于心,还要熟悉初中教材(因为初中教材变化很大),高中教学如能勾连初中,才能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二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题材、主题和艺术形式”,讲解中不可求精准但须求深度。三是每个学期每个教师至少要对几篇文章做精深层次的备课和上课。四是讲授的原则:说不清的不要妄说,要说就需简要清楚,要有质感;很好讲的东西教师要少讲,让学生自己思考,允许甚而鼓励学生有别解——教师要注重教学中启发学生独特的思考,同时优化学生思考的方法。

熊红老师在课堂上非常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启发点,关注点评、引导。比如学生在谈阅读初感时,一个学生说:“他们说话好直白啊!”熊红老师巧妙地抓住“直白”启发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学生也能在教师的启发下,马上想到《孔雀东南飞》等相关篇目。教师的点评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达方式的不同”,让同学们在接触热烈奔放的西方话剧时有了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一点评非常精当。

再比如当学生感觉“罗密欧特别热情,当然朱丽叶也很热情。但是,虽然他们都很向往爱情,但是朱丽叶更有思考一些,就感觉有那么一丝谨慎”,老师的点拨是“他们的性格上有差异”,明确了二人性格的不同。又比如学生回答道:“朱丽叶是在没有人的地方,一个人独处,没有人发现的时候,对着黑夜吐露自己的心声。罗密欧就是翻墙到人家家了,偷跑到人家家的阳台下面。两相对比,就可以很鲜明地看到朱丽叶更加谨慎,更加小心一点。”教师的点拨是“行为处事上的差异表现出朱丽叶的谨慎”。用语干净,概括准确。

三、教师要机智地采用多种语文教学手段和策略

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语文对于培养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听、说、读、写既是四种教学手段,也是四种必须提升的能力。就阅读课而言,课堂上,听同学说、听老师说,听时求同存异、扬长改短;和同学交流、站起来发言,说让思路更清晰、逻辑更严密、表达更准确;默读、朗读、分角色读,不管哪种读的方式,要注意语气语调、轻音重音、抑扬顿挫和朗读情感;听、说、读时圈点批注,让自己的表达更凝固。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重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长期坚持,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才能提高,语文素养才能提升。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课堂上,熊红老师采用了多种语文教学手段。有学生个体的静思,如让学生结合文本分析朱丽叶情感的变化,结合第一页罗密欧的独白体会莎翁话剧语言的特色;有学生口头的表达,如学生谈初感、学生谈朱丽叶的谨慎;有学生充满激情的朗读;有学生热烈的小组讨论和真情的话剧表演。课堂教学手段丰富而有效,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熊红老师虽运用了多媒体展示课件,但更体现了语文课堂的本色,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记录了课堂学生发言的精彩词语。当熊红老师将黑板的板书用两颗爱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时,既点明了课文中爱的主题,又有效地为课堂画龙点睛。熊红老师的课堂展示获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获得大赛一等奖和最佳板书单项奖。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熊红老师还应关注语言的深层次品味,关注课外资源的开发。

顾之川先生曾说:“一个有追求的语文教师,一定是一个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人。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有专家引领,有名师示范,有同行切磋,有同伴激励,能不能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智慧,就看我们自己了……通过总结教学经验,把握教学规律,反思教学得失,更新专业,提升教育理论,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名师。”

学无止境,我们永远行走在前进的道路上!

单元点评

《边城》《罗密欧与朱丽叶》课例点评

樊玉仙

首先感谢语文报社给我们提供的这次全国性的大交流、大讨论、大学习的机会;其次感动于这三天来,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各位同仁,在烈日炎炎下,坚持听课、参加研讨,不迟到、不早退,静心听课、悉心研究、全心参与;最后引发了我迫不及待地想谈谈自己的感受。

不经意间,今天听了两节同题异构课,两篇文章,均是关于爱情主题的节选文章,一个发生在中国的乡村,一个发生在外国的贵族间。从文体上来看,一篇小说,一篇戏剧。

先说第一位老师讲授的小说《边城》。我们知道,小说可教的内容有许多,情节、主题、环境、人物、叙述的角度等等,那作为一节公开课,特别是比赛课,该教什么呢?

马克,哈里斯说过:“我写,让读者学会读吧!”“让读者学会读”就是小说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那怎么教会学生读呢?关键在于指给学生分析鉴赏小说的门径,使之有豁然开朗的阅读惊喜。也就是要想真正有效地走进文本,沉浸于人物内心世界,陶醉于情节中,就需要找到精彩的切入点。

青岛十九中的张艳老师,从情节人手,整体感知小说的全过程。一堂课的切入点就是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起点,起点的高低,决定课堂教学收获的多寡。

课堂切入之后,最重要的是教学设计,张艳老师做到了美文、美人、美话、美教。张老师的课体现出以下特点:

1.面对陌生的环境,有必要让学生课前做放松运动,而且与课文学习有关。

2.面对节选的课文,有必要进行教学资源的补充,且资源转换、使用、生成恰到好处。

3.面对陌生的学生,有必要了解学情,知道学生预习的程度。

4.面对小说的阅读,有必要梳理情节,通过表格一目了然。

5.面对众多的人物,有必要多人选一,便于分析主人公形象。

6.面对静美的小说,有必要让学生静下心来悟读体味。

7.面对学生的赏析,有必要慢慢引导,体验出水的灵动。

8.面对优美的语言,有必要咀嚼语言多个“轻轻”的味道。

建议张老师:

1.将切人点选择得更巧妙、更富有创造性。(本堂课教师是按部就班,中规中矩完成的)

2.将学生对细节的体会过渡到对唯美世界的体验,过渡得更加自然,避免跳跃性过大。

再说说第二位老师,讲授的是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对于戏剧,我们需要讲授的内容也很多,比如戏剧冲突、戏剧语言、戏剧人物、戏剧主题等等。那么,作为一节公开课,特别是比赛课,又该教什么?又该从哪里人手呢?

熊红老师选择了问题驱动的导入形式,一下子把学生引到了思考的最佳境界。她问学生:“你对坠入爱河的男女主人公有怎样初步的认识?”此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熊红老师课堂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八大特点:

1.关注西方剧本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直白表爱,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表达方式不同,情感不同)

2.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启发点,顺势引导——朱丽叶表达情感有何特点?

3.关注对学生反应的适时点评——抓对话、悟台词、显文体。

4.关注文体特点——分析朱丽叶情感,抓住独白与对白,并在戏剧冲突中分析语言,用肢体语言体味。

5.关注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给足学生语文实践的时间,让他们讨论、表演,并进行演后点评。

6.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交流时,先让学生说明为何这样处理。

7.关注学生的深度体验——表演后点评,点评后再读,再读后再点评。

8.关注对知识的总结巩固——不断提炼阅读方法,不断在咀嚼中体会戏剧特点。

建议熊老师更应关注:

1.课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文为节选部分,学生对整个剧本较陌生。引入资源,方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打开思路。

2.表演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体味人物的情感变化,读也好,演也好,语言的表现力应该表现出来,更重要的是,表现出莎翁语言的美感,即诗意美和哲理美。

所以,针对今天的两节课,想提一些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个人的一点思考。

1.课堂教学设计内容尽量少。

现在的公开课有个误区:就是“三全一快”,即“内容全、目标全、方法全,节奏快”,生怕因教学内容不全或知识深度不够被人找漏洞,教学中,恨不得把浑身解数拿出来,把十八般武艺全用上。

其实,文本教学内容应尽量“单纯”。一个文本,作为教学资源时,它的教学价值是多元的,一节课应选择什么教学内容来体现教学价值,参考依据是语文课标及学生的认知层级和能力。一课时,教多少?选择作为一课时的核心教学目标应该有多少?用来支撑实现这个核心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应该有多少?所以,一课时,教学目标越单纯越好。

2.课堂教学设计问题尽可能简。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叶圣陶先生曾说:“我之意见,教师引导学生用心地阅读,宜揣摩何处学生不易领会,即于此处提出问题,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则为之讲明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问题的设计。课堂气氛沉闷,是因为课堂对话的浅表化。精心设计话题以催生学生对话的冲动,俗语有:教师课堂的“独白”可能使学生课堂“失语”,因为没有能打开引起师生共鸣的话匣子,而打开话匣子的钥匙,就是对话话题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对话方可顺利、有效、深入展开,更重要的是设计核心问题为学生搭建更好的脚手架,以节省这个环节的时间。

有些教师,问题过简,没有问题抓手,反映的恰是教师个人学养不足,功力不够。优秀教师应在充满着对学生认知的尊重的同时,善于提出问题,引领学生认知的方向,不断提升解决文本的适宜高度。优秀教师应像一个高明的外科医生,善于剖开言辞,缝合语脉,打通情脉。

3.课堂教学思路尽可能清。

今天两位教师的教学思路均可谓清也。第一位老师以“初读课文梳理情节——细读品味,鉴赏形象——探究讨论,交流分享”为基本思路。第二位老师以“对坠入爱河的男女主人公有怎样初步的认识——分析朱丽叶的情感变化——品读话剧台词”为基本思路。

课堂教学思路,就是一堂课的脉络,行得明,学生定会听得清。久而久之,会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清晰的逻辑推理能力。

4.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

下午两堂课,我做了认真的观察和详细的统计。第一位老师共在课堂设计了四项活动:

(1)填表格。(教师给出足够的时间,从未打断学生,很难得。)

(2)整体感知人物。

(3)细读主人公细节。

(4)体会三个“轻轻”。教语文,品语言很重要,教师循言探理在干净婉转的语言里发现树一样的自然,尤其用四川话,读出了流水一般的灵动。教学过程中,共有35人次参与。

第二位老师也有四项活动:

(1)对坠入爱河男女主人公初步认识的探讨。

(2)研读朱丽叶感情的变化。

(3)悟读中扮角色、品台词。

(4)表演。教学过程中,共有22人次参与。

5.课堂教学效果尽力最大化。

目前,课堂教学改革林林总总,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但我个人认为,无论怎样改,有两个根本点不能改,那就是:(1)以教师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学生课堂上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不能变;(2)以教师追求课堂教学最大效益为归宿点不能变。

总之,课堂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我们愿与各位同仁一道,锐意进取,创造语文教学改革更加美好的明天!

上一条:现代文教学—《奇妙的克隆》教学全景再现 下一条:文言文教学—《与朱元思书》教学全景再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