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诗韬 汤帅宇
江珊,我院2014级广告学专业优秀毕业生。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第14届秋季赛佳作奖两项、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第15届春季赛优秀奖、第九届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校一等奖等。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毕业生”、“湖南省三好学生”。在校期间多次获得专业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获得吉首大学“容园美”杯营销策划大赛一等奖。吉首大学E-young工作室现任负责人。

编者按:她说,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与每一个爱着海子的人一样,她亦有其诗中灵魂,如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般,即使岁月易逝,定不负韶华。她是江珊,生于黄河畔,到这湘西。她还说,人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山高水远,路远马亡。
风烟俱净 砥砺前行
一次结束,一次开始。像当年风起的夏一般,离开了高考的单行道,以何种姿态面对更广阔的天地,令人沉思。
在清晨被热浪熏醒的九月,江珊和许多大一新生一样,怀着一颗好奇、上进的心去接触身边的新事物。参加社团、加入班委会、担任学生干部,她身兼数职,也许劳累但始终充满热情。
回想往事,她更多的是淡定和从容。“可能是上天想要给我安排新的方向吧。”在回忆起大二竞选院学生会副主席失败后江珊如是说。作为院学生会主席助理,她大一就定下了成为副主席的目标。“那时候连续熬夜两三天都没问题,每天都在为学生工作繁忙。”然而结果没有如她所愿,她质疑过自己的能力,却没有纵容自己一直消沉下去。
自那以后,她开始把重心从学生工作转移到了专业学习上来。作为一名广告专业的学生,她积极钻研专业知识的同时,不忘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各个有关广告专业的大赛中总能看见她的身影,一次次修改策划,一次次废寝忘食,一次次重新来过,想过停下,唯独没想过放弃。国家级、省级以及校级奖项见证了她一身的荣光。也许黑暗曾吞噬了她的前进的道路,但努力的人总能找到光明和出口,走向另一条捷径。所谓深渊,不过也是另一种前程万里。“现在想起来,转向专业学习和创业对我来说可能是个更好的选择呢。”江珊微微一笑。
如今,她已亭亭,无忧亦无惧。
路漫远兮 上下求索
实势洞察皆学问,暗中摸索总非真。在专业学习方面,江珊最看重的是个人的实践能力。当被问及为什么没有选择考研时,她回答说:“对我的人生来说,哪个更值得去做就选择哪个。也曾问过自己想不想考研,但是衡量了考研深造和就业实践的价值后,我选择了后者,因为在广告这一行业,资历和能力比学历更重要。”在人生这条路上,有太多的“疑难杂症”,而我们更多的时候只能自己去寻药方找药材,做自己的医生。江珊就是她自己在关键时刻找到“药方”的“医生”。
大二那年,江姗参加了吉首大学“容园美”营销创客比赛,与三个搭档克服万千困难,挺过了一个月的赛程,最终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荣耀的背后是无数个黑夜的延续,她曾在一个又一个深夜摸索,提前一个月备赛;她曾对陌生事物产生焦虑与不安;她也曾在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压力下疲惫不堪。但既然开始了,就要走完这全程。这是江珊第一次感受到了对自己专业的喜爱与坚持。世界上什么都是公平的,荣光回赠给她等值的负担,也赐予了她新的开始。参赛期间,江珊的能力与才干得到了E-young工作室的前任负责人向朝的肯定。此后,创业,便成为她在实践锻炼中另一个重心,她顺其自然地成为了向朝的接棒人,担任工作室的负责人,负责整个工作室的运作。
然而,人生哪会一帆风顺,创业之路磕磕绊绊。明信片迭代和滞销、校园文化新产品的开发、影响力不够而导致的人才资源不足等问题,都让她一度想要放弃。“那时候每天都很忙:一个班一个班去推销、联系社团合作、举办风光摄影展、运营微信公众号……后来慢慢摸清了门路,才解决了这些问题,好在当时大家一起努力挺了过来。”江珊眼帘低垂,回忆那段难忘的时光。
最艰难的才最难忘,而经历的余痛会变成最宝贵的经验,在另一个时刻回赠于你。
千磨万击,任尔东西
军训于江珊而言,是磨炼,更多的却是感怀。在那短短半个月里,她既结识了未来四年要好的朋友,也催生了她日后戎装上身的念想。“狮子座的执着完全在她身上体现出来了”,坐在旁边的好朋友毛敏说,“她这个人,有着别人无法想象的毅力,对于想要完成的事,非坚持到底不可。”她对江珊的了解甚于了解自己,四年的陪伴,新友变挚友。江珊面带微笑附和着毛敏,她承认自己在某些时候过于偏执。
也许正是这种“偏执”才成就了坐在我面前的这个女孩儿。当初军训选拔教官,明明知道自己会被淘汰,可她还是想试一试。虽然最后的结果早已是意料之中的被淘汰,但她那股执着劲着实让人钦佩。现在回过头去看以前的自己,她感慨“很多事情我能做成功,其实就是那种一条路走到底的执着支撑着我,所以我也很感谢这种‘偏执’的态度。”江珊的脸上自信张扬,我看见她的眼睛里星河万里。
积石如山,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前路漫漫,师恩长存
四年光阴,留下了无数人的足迹和身影,于她而言,她的班级导师吴象枢是良师,亦是益友。人文主义情怀在吴象枢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很爱护我们,允许我们野蛮生长。虽然广告班可能看起来有那么一点‘离经叛道’,但是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高度自由的”。在这样情怀下生长的江珊,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填满自己的内心。
大一时,江珊的母亲想让她转专业到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但她并不愿意。吴象枢老师知道后写了一封长信给她父母,最终改变了他们的态度。大四的时候,江珊家里发生了变故,他二话不说就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在校期间发生过许多事,都让江珊觉得吴象枢老师总是能在自己撑不下去的时候扶她一把。江珊说,若是没有恩师,无法成就如今的她。她满怀感激,感慨万千:“就算毕业了,吴象枢老师也永远是我的恩师。” 这无疑于千里马之与伯乐,得一伯乐,才方可奔走千里,尽现其才,可吴象枢老师于江珊又何止伯乐之恩。
世间所有相遇,都溢满温暖。
“不禁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这就是江珊,她曾自我怀疑,但灰心消沉不是她的风格,勇往直前才是她的主调。这四年,她带着一腔孤勇,一往而深,只为自己想做的事。始终拽着这股执着的拼劲,将梦想一步一步变成现实。这一身的荣光与骄傲皆来源于她自己,就像她说的,别问值不值,努力把不值变成值得。
学姐寄语:
人生只有一次,绝不将就,绝不后悔,绝不苟活,莫像有的人七十五岁才死去,可他在二十五岁时就已经丢了自己的灵魂。
在大学,你一定要有规划,不管它是什么方向,正确与否,不能没有规划。
要做自己想做的,不问值不值得,努力把不值得变成值得。
爱情可以等,人生不能等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学生记者:朱鑫玉 田元伟 郭家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