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夕明杨晓维
杨加燕,我院2014级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大学连续四年获得专业奖学金,被授予校优秀团员、校优秀学生记者、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还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零零新闻“求真”奖助学金、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国家级奖项四项、湖南省首届青年互联网文化创意项目大赛三等奖等近40项奖励。2018年进入湖南电视台实习。

编者按:凤凰花开六月,梦起吉大终圆。这个女孩的大学四年时光,乘千帆破万浪,充满了汗水与收获,无论是暗自蓄力、厚积薄发,还是幸运眷顾、常有所获,她总是以宠辱不惊的姿态,择一方以笃航。
目标:心之所向,一苇以航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在填写志愿的时候,杨加燕一眼就相中了新闻这一专业。她曾因受到了来自家庭的压力,为了将来更好找一份稳定的职业,从而转到了中师专业,可她发现那并不适合自己,这样的一段经历,更加明确了她对新闻的选择,也对自己热爱的电视台事业付出了多一份热爱。
和杨加燕交谈时不难发现她是个温文尔雅的姑娘,她说: “只要能拍好一个镜头,我愿意多去尝试”。当第一次拿起摄像机,激动与狂热占据了她整个内心,就连她自己也没想到:一个女孩子竟会喜欢上重重的摄像机,拍摄成为了她大学最快乐的回忆。她向我说起有一次跟随老师外出拍摄,一群孩子站在山岩朝着山谷呐喊,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拍摄角度,她不顾众人劝说,坚持一个人下到有很多石头并且随时可能踩踏的危险区拍摄。她坚信,在那个角度的拍摄效果会更好,有了目标,便有一股力量激励她这么去做。
“我根本就没考虑过考研。”就业是杨加燕经过深思熟虑,在大一时已确定好的目标,为了毕业后可以更好地就业,大学四年的假期,她都是在实习中度过的。其实在考研这件事情上,她还是有些小遗憾,她每天看见室友们为了准备考研早早起床去图书馆复习时,她的心里也会产生考研的冲动,但那只是因为没有和别人选择相同的道路而产生的,可对于就业的选择她从来没有后悔。在面对与身边人选择道路不同时,她并没有去改变或是放弃,而是坚持做真正的自己,一步一步地迈向自己的目标。
她感谢人生的每一次经历,这些经历会让她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只有真正地尝试了,你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适不适合。但一旦找到自己喜欢的,就会发现人生有时就如航海,需要一个坚定的目标,对于杨加燕而言,她心中的目标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变过,那些坎坷,不过是青春主旋律的插曲。
实践:披星戴月,行在路上
不为之努力的目标,永远都只是一句空话,除开自己,没有人能够替你去前行。
说起实习,杨加燕滔滔不绝,头头是道。“大一时只要做一些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零工就可以了,因为你只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没有哪个单位愿意接收。而大二可以选择的的余地就多了,我就在老师的推荐下在湘西电视台实习,大三的时候就自己独自去了北京一家公司实习,大四在老师的推荐下进入了湖南卫视后期制作中心,实习期后成功应聘。”
因为清楚了自己的热爱,所以杨加燕在大一就加入了校电视台,以此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我非常喜欢前期拍摄,我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和男生比差什么,男生可以扛的机器我也可以扛,男生可以去的地方我也可以去,我甚至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杨加燕在说这些话的时候眼里满是坚定,颇有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英气。
她热爱摄像,虽然总被说女孩子不适合做摄像,但是她还是一腔热血地往前走着。大二下学期的暑假,她作为一名校电视台派去的联团村学生记者,参加了三下乡活动。她的主要任务便是负责拍摄视频来做宣传报道,当时正值炎热的七月,每天都要顶着大太阳去拍摄,环境条件十分艰苦。她刚到联团村没几天,需要拍摄延时素材,早上五点多就开始准备拍摄,一直拍摄到了吃早饭的时间,她一个人坐在田埂上吃饭,吃着吃着不自觉就哭了。她开始害怕自己会不会坚持不下去。沉重的拍摄任务、艰苦的拍摄条件、不理解的人所说的碎语闲言,这些都成为了她内心的一根刺,深深地刺痛这她。但好在最后,她的对摄影的热爱,战胜了她心中的摇摆不定。而这些身心的磨炼,也都成了她的日后搏击长空的资本。
她一直想去电视台工作,大三那次在北京企业里的实习经历让她发现,北京这座城市里的高节奏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同时企业里的工作种类也不是她所喜欢的,所以她即刻将自己的就业地点和方向进行调整,选择了自己一直热爱的电视台。湖南电视台,众所周知,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当我问到她是如何做到在人海中脱颖而出的时候,她回答道:“我之所以可以被留下来,是因为勤奋,每天都会提前到达工作岗位,认真地对待每一份工作,在完成自己工作之余会主动去帮助别人完成工作,这会让很多前辈对我产生好感,以后也会愿意来教我更多的事情。”
披晚霞而出,戴朝霞而归,面对经常颠倒昼夜的加班,杨加燕已经习以为常。干一行爱一行就要承担一行的苦和累,这样长时间的工作让她的身体严重透支,即使这样,她也依旧坚持在工作岗位上。
十年饮水,冷暖自知。这些年经历了的的风风雨雨,都是她为自己从事新闻事业和前往自己梦之所归的湖南电视台而打下的坚实基础。
回忆:不负师友,感恩成长
谈起校园生活时,杨加燕表达最多的就是对老师和同学们的感谢,因为在她自己眼里,自己不是最优秀的,却是最幸福的。
进入校电视台,她为遇到一群老师及师兄师姐感到幸运。在校电视台的时光里,师兄师姐教会了她如何采访,如何摄影,如何写稿。她也在前辈的带领下经历了一次次磨炼而做得越来越好。对于每一位老师的每一次给出的建议和教导,她都深深地记在心里,日后还会反复回味思考,“我们文学院的老师每一位都时时刻刻记挂着我们这些学生,哪怕他们每天都会有很繁忙的工作,但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来找我们谈谈心,了解一下近况。”杨加燕感叹道。
“漂亮,文静,聪明好学,懂礼貌,动手能力强。”这是和杨加燕相处了三年多的电视台彭克峰老师给出的评价。对于她能够顺利进入湖南卫视,彭克峰老师表示毫不意外,“她适应能力强,懂为人处世,足够优秀,这是她应得的。”彭老师在生活中和她如朋友一般交谈,鼓励她坚持自己的目标。在平时的学习当中,她也幸运自己遇到了这些认真而又负责的科任老师。老师们常常给她一些自己的建议,也给她讲过许多大道理。她也会去认真思考,并将老师的教导记在心中。
也正是因为和老师还有同学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想起已临近毕业之际,她红着眼眶哽咽地说:“真的舍不得和她们分开,我真的很想继续生活在吉大的校园里。”这是一个内心温暖的女孩子最真实的声音,在青春这趟列车即将抵达终点的时候,对年华的叹息。可岁月漫长,未来璀璨,还有许多熠熠生辉的美好待她去经历。
幸运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她从不以追求奖励为目的,只是在平日里做好该做的点点滴滴,取得好的成绩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她却往往因此而感到幸运。当努力去做得更多,便一点点地汇聚成了幸运。杨加燕的大学四年,有刚刚好的努力,刚刚好的谦逊,刚刚好的幸运。
岁月匆匆,四年时光转瞬即逝。愿这个拥有着一切美好的女孩子,带着美好的记忆,迎接明天的太阳。没有谁的幸运会凭空而来,只有当一个人足够努力,善纳他言,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敞亮!
学姐寄语:做事情不要盲目,心中都应该有目标,并为之努力。即使某些时刻感到痛苦,也要能够坚持下去,坚持过后你就能感受到不一样的快乐。
学生编辑:朱鑫玉 田元伟 郭家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