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刘洁雯朱鑫玉)6月10日,是我国第12个文化遗产日,也是国家确立的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校在砂子坳校区启明广场举办了一场主题为“铭记校训,鼓舞人生”的非遗进校园活动,邀请了湘西三棒鼓艺术团进行表演。
图为活动现场(朱鑫玉摄)
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戴林富在讲话中也特别提到“湘西有丰富优秀的民族文化,三棒鼓是湘西民族文化保护中的瑰宝之一,宣传推广三棒鼓不仅能够进一步加强我们对湘西民族文化的理解,更能让我们更为直接的认识湘西少数民族的智慧。”
我校非遗研究中心主任田茂军教授致辞,他提到“我校立足湘西,长期以来,以武陵山民族地区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为研究对象,非遗进校园,推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图为田茂军现场致辞(朱鑫玉摄)
此次活动以表演的形式进行。三棒鼓艺术团的花鼓、苗族舞鼓、武术鼓、山歌对唱、三棒鼓演唱等生动形象地为大家展现了三棒鼓的民族特色。这也是我校在民俗文化教育成果的一个小的展现。
然后,苗族民歌省级传承人吴蜡宝和湘西著名民间歌手张明先先生先后为我们倾情演唱了苗族和土家族山歌,还有田博、王湘琼、向国虎、田秀珍等民间艺人带来的土家族山歌对唱,将现场气氛带向了高潮。最后,由湘西三棒鼓艺术团团长李有为先生带来的《吉大我母校永远的自豪》三棒鼓即兴演唱,带有十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明显的少数民族文化韵味。

图为活动表演(朱鑫玉摄)
本次活动既是对“文化遗产日”举行的相关纪念活动,同时也是为我们2017届毕业生送上美好的祝福。我们在采访李有为先生时了解到,他从15岁时爱上这种民间艺术,然后开始学习和传承这样一种非物质文化,至今已有35载,带领团队来到校园表演也不是第一次。为了扩大三棒鼓的民间影响力,他们还设立了有关的三棒鼓的传承机构,让一些对此感兴趣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这种民族艺术。
田茂军教授则表示,这种非遗文化进校宣传,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尤其是“非物质文化”的传播具有深刻的意义,“它可以让更多的人接触这样一直民间艺术形式,了解它,甚至爱上它。”他同时还提到大学生在“非遗文化”的传承上,应当要承担的一定的责任,尤其是学习相关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好好学习专业文化。
据悉三棒鼓是广泛流传于重庆、湖南湘西和湖北等武陵山区一带的一种曲艺走唱形式,2011年5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学生编辑刘欣然许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