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没有长亭,没有古道,然而我们都无法避免栀子花开时节的这一场离别。但是,离别并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点,它有它的前言和后续,看到了这一切,看懂了离别,你会发现:离别也美丽。(组稿人/刘洁雯)
图为 毕业生在签名
前言:回首之间
一些事注定成为过去;一些情注定成为回忆;一些事情注定发生那么多;一些画面注定留下那么一次。
----“吉大或者文院给你最难以忘记的是什么呢?”
中师二班的尤琼说“是龙爷爷每次课前的考试”,“虽然痛苦,但是深刻”,每个毕业生都是经历了大学的人,在吉大,在文院,总有一些刻骨铭心的事物,或许是军训时教官眼角的汗珠,或许是下雪那年的风雨湖畔的草木,或许是图书馆楼梯处的那盏孤灯,亦或许是上课时老师手里的那支粉笔……
在被问到整个大学四年的感受时,尤琼说“很甜蜜,虽有遗憾,但还是很甜蜜。”毕业生代表吴彬华则若有所思地说到“其实,大学时间真的很快,好好过,毕业的时候才不后悔,扪心自问,我是真的没有虚度。”
不管是什么样的回忆,都会成为我们心中最珍惜的那一页青春。拥有回忆,人生才得以丰润,岁月才满溢诗情。(文/刘洁雯)
此时:离歌声起
大学四年,最美好的年华,最有活力的青春,最疯狂的时代,还好我们在一起。
当笔者问到“毕业有何感想”这个问题时,有许多人回答我:毕业后最大的感想就是舍不得。
别离,有点难舍,但不怅然;有点伤感,但不悲观。当吴彬华站在毕业典礼的舞台上,一字一句地表达对于吉大,对于文学院的感谢时,她是镇定的,因为毕业这杯酒,早已辣过了喉咙,“四年的时间很短,真的舍不得!”
“就在启程的时刻,让我为你唱首歌,不知以后你能否再见到我,等到相遇的时刻,我们再唱这首歌......”这首水木年华的《启程》,承载了多少毕业生的情感和梦想,一向冷静如斯的他——龙江峰,此刻也显得有些激动,在面对采访时,他表示:“所有的经历都是为了更好的前行,珍惜现在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其实你追求的幸福,一直在不远处你走的路。”
有人认为毕业需要一种仪式感,在谈及对毕业后对自己有何期待时,13级中师一班的张倩希望踏入社会的自己能够不忘初心。她还说“院里的老师告诉我们的为人处世的道理都是真理,不要因为社会的复杂和浮华迷失自我,变的不像原本的自己,希望自己以后在社会工作时能够牢记我们的院训,时刻谨记求真、向善、完美。”
文学院的学子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不要悲伤,离别是一场青春的必修课,我们始终应该明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何况,文院一直都在,想家了就回来看看。(文/田元伟 郑海洋)
后续:各奔前程
三毛说:一切都会过去,明天各人又将各奔前程。生命无所谓长短,无所谓欢乐哀愁,无所谓爱恨得失……一切都要过去,像那些花,那些流水……
是啊,眼前还浮现着军训时的画面,却突然发现已经毕业,以后不会再有那么刻骨铭心的青春了。但是,前路还在脚下,我们不能停下自己的脚步。
未来必来,有的人即将要站在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岗位上,黄宁玉就是其中的一个,她说“学以致用嘛,我考到了我们那儿的高中当老师,尽量做到最好。”让我们为他们加油,就像龙仕平老师在毕业寄语的视屏中说的那样“希望你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好好努力。”
除了工作,也有人选择走向的深层次的学习,此前我们采访的吴彬华对她的研究生生活充满了期待,“研究生生活作为人生的另一段征程,希望以后的自己,不负初心。青衿之志,白首方坚。继续加油!”,这些常怀期待的人,希望能够在继续教育当中学到更多,成长更多。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毕业了,你我都将各奔前程,但是未来有可待,不要害怕,勇敢走吧!(文/刘洁雯)
学生编辑:刘欣然 许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