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三尺讲台,汗水耕耘只盼学生心灵之火照亮逐梦路;漫漫人生,师心不变唯愿学生风采有朝遍天下!栀子花开,这是个离别风情婉转眉间的季节。老师们总是迎来又送去一批批风华盎然的学生,但每一位同学在他们心中都是永恒且独一无二的。也许沉默着微笑,亦或是严厉的要求,其间真情,意会已深。(组稿人/陈思颖)

图为 教师《摆手舞》
求真向善,完美前行
嗅着栀子花的芬芳,听着悦耳动听的音乐,踩着欢快活泼的鼓点,6月6日晚,我院在砂子坳校区音舞实验剧场举行了一场名为“栀子花开”的毕业晚会。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今夜,我们都是文院人!
在观众席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他们就是我们平时敬爱的老师。晚会开始了,老师们全程认真地看着表演,田茂军书记不时拿出手机拍照录像,在表演合唱歌曲《栀子花开》的时候,他随着台上舒缓悠扬的歌声轻轻地唱和,不时点点头;情景剧《屈原》演到精彩处,他大声鼓掌叫好,绚烂多姿的灯光映照在他的脸上,他大笑,嘴角上扬,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赞美与自豪之情。演到小品《不想毕业》时,他流露出片刻的感伤,四年的时光,那与学生相处的几千个日日夜夜像幻灯片一样在脑海中放映,一点一滴都是不舍。
在接受采访时,田茂军说“今年的毕业晚会办得很好!从主题到会场布置、背景放映再到主持人和演员都体现出我院学子的认真,背景播放了13级从大一入学到大四毕业的照片和视频,让我想起了这四年里的点点滴滴,让我很感动。晚会节目丰富多样,我院学子能唱能跳能演,展示出了他们优秀的综合素质。我还用手机拍了照片和视频呢,我要上传到我的微信朋友圈里面,让没来看晚会的老师和学生家长看看我院学子的风采!”话语里面是满满的骄傲和自豪。面对毕业生们,他有许多的不舍,但更多的是祝福。“希望我院‘求真向善完美’的院训永远与他们相伴相随,指引他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文/范媛媛)
持续关注,严正要求
“文以载道,去伪存真。止于至善,三省吾身……”在6月7日晚我院举办的毕业典礼上,这首《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训诗释》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在齐声朗诵之时,许多学生都深深感知到它的音韵和谐与意蕴隽永。
而此首诗释的作者刘泰然博士,也就正坐在台下欣赏着这场精心筹备的晚会。
谈起对本场晚会的看法,刘泰然博士给出的答案是这样的:“期待并关注今晚的演出,因为这是文学院自己的演出;除了今晚,我会期待和关注同学们今后人生路上的每一次演出,因为一朝成为文学院的学生,便有一种无法割舍的缘分。”
诚然,这是文学院自己的演出。所以,它应该也值得受到关注和期待。一种妙不可言的缘分将文院与文院人相互联结。这一场晚会,不仅是文院莘莘学子对本届毕业生的殷切祝福,也是文院人的心血浇筑。
晚会举行正酣,演出人员与工作人员来回奔忙,步履匆匆。院训诗释似乎还萦绕在耳畔,求真向善完美,字字珠玑。也正是这份精神,激励着大家不断努力、用心投入,让这场晚会越来越好。
就如刘泰然博士所总结的:“每一个参加演出和观看演出的人都是最漂亮的。只要投入,就会精彩!”(文/胡叠)
文院有魂,师心不变
步步生莲,白衣翩然儒者风度;莞尔嫣然,举手投足大家之态。2017年栀子花开主题毕业晚会上,老师们为主体带来的工间操实在是妙极!赞极!乐极!
舞台上的老师一改平日里做学术教学问的严肃谨然,更显一份活泼灵动,他们活力四射,光彩照人,随着舞步灵动,自有一番潇洒别致神韵在其中。在此节目一上场,台下全场沸腾,欢呼声和荧光棒交相辉映,煞是好看。付出会有回报,责任带来感恩,我院老师们平日里认真负责的传授知识、辅导成长,才有了学生们这一番热爱与不舍。
毕业是学生们的一次蜕变,一次完成向更高人生轨迹进步的一次升华。知徒莫若师,老师们正是理解毕业的重要性,所以即使有去年学校工间操的基础,老师们仍然坚持强度训练,在短时间内从学术研究和教书备课中抽身出来,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加强训练了4次。这些训练,出于对学生们的高度重视和热心态度,不论是老师还是辅导员都无一缺席。学生在他们心中就像一块璞玉,也许久处方现芳华,也许初遇惊艳才华,总而言之,便是割舍不了的宝藏,任年岁变迁,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毫无保留,倾才以待。
许多老师透露,这次工间操除了送别毕业生以外,特地选择激情昂扬的曲调也是为了希冀毕业生还是在校生都可以以满分的热情去面对生活面对未来,莫惧莫畏!同时是硕士毕业生代表又是学生辅导员的张湘华老师表示:“希望大家以后都可以认真生活,保持期待,保持热情。 ”
随着音乐轻快而止,精彩的节目也是顺利结尾。步履翩翩,神采扬扬,工间操老师们每一步摇曳都饱含对学生们无数的希冀与期待。凤飞千仞,文院有魂,师心不变。(文/陈思颖)
学生编辑:刘欣然 许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