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元伟
胡雪婷,2013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优秀毕业生。在校期间专业课成绩排名靠前,曾获学校专业三等奖学金,图书馆演讲比赛二等奖等。2017年考取湖南师范大学学科语文专业研究生。

胡雪婷
编者按:不需要太多夸张的言语来形容她,那些只会让她失去她的本色而且会显的虚伪,她淡淡地、静静地为她的未来奋斗,不骄不躁,无悔青春。她说:“大学要有学习劲头,不可好高骛远却又惶惶终日,而是应该有一个长远的规划。”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她一直强调自己“是个普通人”,只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大学四年的生涯里,参加学生会,也在虎雏剧团当过导演排演过剧本,还“不靠谱”地四处旅行,只为体验多元的生活。考研复习时间紧张,有人会担心专业实习延误复习时间,惶恐不安,她却乐在其中,悠然自得。她玩,她有目标、有兴趣的玩;她做事,从不盲目地做别人眼中正确的事,只做自己喜欢的事。
但求无悔,莫问结果
就业还是考研?在每一个毕业生都会面临的选择前,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
大学前三年,她是一个有空闲时间就待不住的人,她一直坚信“要么旅行,要么读书,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她喜欢用脚步这个丈量世界,踏足她未涉及的地方,丰富自己阅历的同时,去看看别人的生活。胡雪婷在旅行中收获的乐观、豁达,最后都成为了财富,在考研期间给了她无尽的力量。她说,她在考研这一年中最大的成长就是接受和被迫长大,接受煎熬、接受无果、接受失败、接受不强大的自己,但是她不认输,更不服输,“不想死于一无事成。”
考研是一场硬仗,恋家的她在考研期间的端午节选择在学校复习,“我记得端午节同学们回家的回家,出去玩的出去玩,那天自习室里很空,我的前面有一个人,后面一个人也没有。当时很想放弃,不敢往下多想,换了个人多的教室逼自己继续学习。”
在考研期间,胡雪婷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灾后重建。”她将考研期间的无助、崩溃、迷茫、焦虑后的奋起反击,形象的称之为“灾后重建”,强迫自己学习,有时候甚至边哭边学。在那段日子里,没有旅行,唯一的娱乐生活就是,在自己学习状态值得表扬的时候奖励自己去电影院看一部新上映的电影,给自己换口气。现如今回顾那段奋斗的日子,她说“总算给自己和家人一个交待了。”
她戏称自己考完研心态都变老了。但,这哪儿是心变老?是心变得豁达宽厚,愈发成熟了。用胡雪婷的话来说不过是“眼因流多泪水而越发清明,心因经历磨练而更加温厚。”她根据自己的经验,希望有考研想法的学弟学妹们能够坚持初心,始终如一。胡雪婷和我分享道:“在考研的路上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也许曾经和你一起奋斗的人会在半路离开,在那期间似乎每个人都在降低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如果你一直坚持自己的目标,那你就赢了。” 胡雪婷以专业课一138分,专业课二129分的成绩获得长沙市至诚考研机构的青睐,被聘请为下一届考生做考研初试的专业课辅导。
许多人在拼搏的道路上,过于集中于结果的好坏,而忽略了沿途的风景。正如胡雪婷所说的:“但求无悔,莫问结果。”未来的结果谁也不知道,又何必杞人忧天,心平气和地做好你该做的,在这一过程中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感谢那段考研的经历,让我遇见了一个更加强大的自己。备考那段时间是我最充实的时光,虽然考研结束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战斗结束,这种自我完善的状态我会一直持续下去的”,她总结自己考研时光时如是说道。
做一件有情怀的事
在谈及未来的人生规划,她感叹;“人生美满大抵不过可以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一个对的人,有一个自得其乐的爱好。”
胡雪婷小学时看过一本叫做《窗边的小豆豆》的书,她被书中校长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所吸引——“每个人出世的时候,都有优秀的品质。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从此胡雪婷立志成为一名老师。她从小时候羡慕那样充满趣味性的学校和课堂,到后来长大了,她希望自己能给学生创造这样一个有趣的课堂环境,这也是她考研的原因之一。胡雪婷希望能够通过考研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给到学生更好的教育。“教育,是一种情怀。”
胡雪婷热爱老师这一职业,学生们在她的眼前成长、变化、成熟,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当老师意味着亲历‘创造’的过程的发生,就像亲手赋予一团泥土以生命,没有什么比目睹它呼吸、成长更令人心动的了。当我付出的时候,我的学生也会给我反馈,这是一个互相成长的过程。当老师所收获到的爱是其他职业永远也无法体会到的。”她在说这段话时眼里闪烁着别样的光芒,小小的身躯里似乎隐藏着大大的力量。
她向我分享了她在凤凰县实习的经历,仅仅是因为她能叫出班上某个敏感学生的名字,那个学生觉得自己受到了关注,给她写了一张小纸条感谢她。胡雪婷从中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有了很大的感悟:“能叫出学生的名字这其实是老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可是学生却能因为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感动在心,并把我的感动回馈给我,我觉得很打动我。这也是其他职业所不具备的,让我明白也许我的一点点鼓励和关注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心境,甚至是她的人生。”
在两个月的实习生活中,她感受到了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只有老师才能感受到对特别学生的爱,这些学生犹如“冥顽不灵”的泥块,由于接受了老师的炽爱才勃发生机。
对于毕业,她感慨道:“每个人都是无限可能性的个体,就算是我们找到满意的工作如愿以偿当上教师,从学校毕业,但是这并不代表学习结束,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个结果,我享受这种状态。”
“堂堂如一”
在谈起文学院老师时,她感慨万千,话语里透露着对老师们的感激和怀念。
“堂堂如一”是唐生周老师在课堂上讲的话,意思是你可以任意去听他的课,他的每节课都有创新的东西。胡雪婷说,在唐老师身上她学到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严谨治学、敬业爱岗的精神,“我记得他时常熬夜研究一个问题,有时候甚至熬夜到凌晨两三点,只睡几个小时,第二天照常给我们上课。”
被问及对她影响最大的老师时,她毫不犹豫的回答到是张利玲老师。胡雪婷告诉我,张老师在实习前期不厌其烦地对每一位实习生进行一对一辅导,有时候辅导甚至进行到晚上11点,但张老师仍然坚持把每个细节讲透彻、讲明白。并且,在她考研复试期间张老师也一直持续关注她的动态,经常通过手机解答她的疑惑。“张老师是一个对于古代文学非常有见地、知识系统性、逻辑性都很强的老师,她希望我们走得更远,她会她所了解的东西全部告诉你。最让我钦佩的是学科语文本不是张老师的专业领域,能做到今天学科带头人的程度,和她潜心治学是分不开的。”
图书馆前时钟悠悠,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在启示着哲人的智慧,在记录着每个奋斗成长的足迹,更是在催逼着奋进的步伐。“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每一个忙忙碌碌的晨昏,都有着脚踏实地的人们,去播种新的希望,去孕育新的希望,去谱写新的辉煌。
青春是手牵手坐上了永不回头的火车,如果有一天我们都老了,回首看我们拼搏的痕迹,每一步都有值得回忆的东西。
学姐寄语:
但求无悔,莫问结果。
愿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可回首。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我们心中有目标手中有力量,想要的都会如期而至。
学生编辑:刘欣然 许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