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学生记者刘欣然罗倩通讯员郭家豪)10月29日上午,我院在影视鉴赏室举行了由邹晓玲博士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6年重点项目——“湘西地区汉语言地图集”开题报告会。校长白晋湘亲临会场进行指导。
校社科处副处长吴晓,我院党委书记田茂军,院长罗惠缙,湖南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湘西民族语言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我院语言学教授杨再彪等出席了本次报告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教授、《方言》主编麦耘,暨南大学教授伍巍,中国语言保护工程广东项目首席专家、中山大学教授庄初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严俢鸿,中国语言保护工程湖南项目首席专家、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晖组成的开题报告会专家组集体与会。本次会议分为领导讲话和项目集中讨论两大环节。
图为 会议全景(刘欣然摄)
会议开始,罗惠缙代表学院致辞,他首先欢迎各位专家的到来,感谢他们对于此项目的帮助与支持,随后从我院科研教学成果、专业建设、学生培养三方面展开介绍。他讲道:“我院自2010年至今共获得21项国家社科课题,其中语言文字类课题有10项之多。我们将利用学校良好的区位优势,及时加强民族语言研究、沈从文研究、非遗及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通过接触中国社科院、中山大学等学术平台,力争打造自己的品牌,将文学院打造成为比较有特色、有水平的学院。”
吴晓随后发言。他表达了对专家评委、对白晋湘校长及对文学院的感谢,并肯定了文学院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他表示,社科处会如同国家体育总局一样,为运动员做好服务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运动员发挥各自技能,在赛场上拿到奖牌,为学校科研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麦耘发表讲话,他谈到:“吉首大学虽然地理位置偏僻,但是实力不容小觑。在《方言》期刊上,文学院语言学老师曾发表过多篇文章,所以我们很看好这个项目,并会一直关注此项目,为这个项目出谋划策。”
图为麦耘教授讲话(刘欣然摄)
白晋湘在第一环节最后讲话中向校外专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他提到:“吉首大学是湖南省唯一一所校区跨两州市的大学。前后曾有多位政治局常委视察过吉首大学,学校拥有沈从文纪念馆和黄永玉博物馆,同时为武陵山区精准扶贫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图为全体成员合影(刘欣然摄)
集中讨论环节由庄初升主持。在开题报告集中讨论中,邹晓玲博士从研究现状、选题意义、总体框架与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计划、调查的重难点、预期成果七方面作了报告,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她谈道:“由于涉及的地区范围广,耗时量大,是否可以缩小范围,减少方言点或者精简研究内容?”
图为邹晓玲老师做开题报告(刘欣然摄)
在座专家肯定了此次项目的研究意义,并围绕团队组建、布点设置、调查条目和地图绘制四方面提出了中肯的指导意见。其中,伍巍结合自身经验谈道:“布点工作要由粗到细,有层次架构,着力于片上的中心点,同时需要找支撑点来支撑,然后再逐渐扩大,形成布点的中心网络。确定调查项目和语法条目调查方面,要异同兼顾,注意语音,不要跟着感觉走,要跟着字走。空间序列在地图上的表现恰恰反映的是时间顺序,这一点也正是该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而对于地图的绘制,在符号表达方面,要形成自身的思维,要加以必要的说明,让读者能够了解你绘制的地图要反映的东西。”
麦耘、庄初升、陈晖也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目标、条目设点要清晰明确。在布点上,不要过于机械化,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减调查点,选点从湘西洲做起,由近及远,由易入难。现场讨论氛围热烈。
图为 伍巍老师提出自己的意见(刘欣然摄)
图为 白晋湘校长作总结(刘欣然摄)
白晋湘作总结。他讲道,我校高度重视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和研究,各学科各学院要建立广泛的学术交流朋友圈,积极搭建友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充分立足本土研究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围绕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瞄准学科前沿,认真做好课题申报和研究工作。白晋湘依据自己课题开展经验,为邹晓玲主持的这个项目提出了具体建议。他建议,要开展此项目首先要抓好顶层设计,抓地图集,抓湘西州,以湘西州为中心,抓住重点,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其次,在数据库的建立和地图集的绘制上抓地图集这个重点:抓方法、抓点、抓线、抓面,依据现有的湘西方言研究基础,在最能体现价值和成果的方面下工夫。征求专家意见,抓科学范例,通过团队合力结题。
学生编辑:刘欣然许慧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