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学生记者 陈靖 通讯员 朱鑫玉 陈徳玉 王梓霖)11月21日下午,在砂子坳校区院影视鉴赏室,我院陈雪博士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以“科幻电影的文化变迁”为主题的讲座。
图为讲座现场(陈靖摄)
讲座开始,陈雪博士首先从法国乔治•梅里爱导演在1902年所创造的科幻电影开山之作《月球旅行记》讲起。陈雪分析道,这部电影所展现的科幻是很形象的,可以说是科幻电影的创始之作,对于魔幻、奇幻和科幻三类电影,有时候难以被大家区分开来,实质上这三者没有明显的界限。而中国的科幻电影还停留在科普阶段,相对狭窄、片面,甚至迷信科学。其实科幻电影的题材大多是虚构的,是对当下生活的审视和对未来生活的前瞻。
在讲解过程中,陈雪结合了ppt和电影片段为大家进行分析。谈到科幻电影的文化变迁,陈雪将其归纳为星际文明、机器人、时空旅行、生物工程、生存环境和反乌托邦六大类逐一进行了讲解。
她通过对《星球大战》、《劫梦惊魂》等电影的分析,说明了星际文明包括人类与外星人之间的相互碰撞以及星际空间中的真实事件;通过对《黑客帝国》、《机械公敌》电影片段的观看,以及对人类与变种人、人工智能之间关系的分析,说明了机器人在文化变迁中的体现。

图为 陈雪博士现场讲解电影片段(陈靖摄)
除此之外,陈雪还给大家讲述道,时空旅行是一种建立在物理学“平行宇宙”理论上,围绕着“改变过去”做文章的创新。生物工程指向的是利益至上,忽视克隆技术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生存环境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给我们一定的暗示。反乌托邦则是表现了对集权制度的恐惧。

图为 学生现场提问 (陈靖 摄)
在学生提问互动环节,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影片《雪国列车》主题的蕴意是什么?”和“科幻电影是否在逐渐失去创新”这两个问题。陈雪回答道,《雪国列车》在我看来,列车因为永动机所以永不停止向前行驶,它可以象征着人类科技的发展永无止境。列车上的人坚信着只有列车内才能令人存活,这也反映出科技在束缚着人类的思想。对于科幻电影的创新,我想说有的科幻电影系列,确实是在失去创新,系列电影到最后,往往是在借着品牌效应谋取商业利益。
讲座最后,陈雪说道,本次讲座旨在丰富大家在科幻电影方面的知识,提高大家对科幻电影的认识。同时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多的关注和了解科幻电影。
学生编辑:刘欣然 许慧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