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石新月郭家豪)11月18日下午,由湖南省委宣传部和中南大学联合举行的国学三湘行在砂子坳校区模拟法庭拉开序幕,中南大学哲学系教授雷良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传统文化的批判性品格”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我校素质中心副主任李超主持。
图为 讲座全景(刘欣然 摄)
雷良教授以《东莱博议》中“鹅湖之会”为引题,从何为批判性、为何要有批判性、批判性与生活智慧形态、批判性与哲学智慧形态、在批判中发展国学五个方面依次展开。他认为,批判不是批斗,更不是打倒、唱反调,批判是一种思想体系,注重更深层次的思考。
图为 雷良教授进行演讲(刘欣然摄)
雷良教授引用束蕴清火、佛教中国化、晏子使楚等大量案例,旁征博引谈论道,在批判中发展国学,注重文化交互中的融入,各学科相互借鉴、融合汇通,在批判中成长。同时,他指出通过批判,国学是可以与其它文化对话的,并且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并鼓励同学们进行多学科的学习,寻找学科间的融合点。
在现场提问环节,同学们就未受过专业哲学训练的学生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国学中批判性与包容性的关系等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雷良一一解惑。

图为李超作总结(刘欣然摄)
讲座最后,李超作总结。他对雷良教授的到来表示感谢,同时提出创新是高校里最本质的特征,希望大学生要培养自我批判性思维,做优质国学的传播者。
信息链接:
雷良:湖南常宁人,哲学博士,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哲学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现象学与科学哲学、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转换。出版《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新论》(合著)等著作多部,主持“多维视野中的胡塞尔科学哲学研究”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在《自然辩证法研究》、《哲学动态》等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和译文20余篇。
学生编辑:刘欣然 许慧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