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学生记者 许慧方) 近日,吉首大学第八届研究生学术活动暨博雅人文论坛,关于“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化解读”的讲座,在我院影视鉴赏室举行,本次学术讲座由我院杨玉珍教授主讲,我院部分研究生到场进行了交流与学习。
图为活动现场(许慧方 摄)
本次讲座围绕着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鲍勃·迪伦的启示展开,包括“鲍勃·迪伦获奖何以成为问题”、“从观念到观念:诗与歌跨学科、跨文化的对话”、“鲍勃·迪伦其人其诗:几个文本与中国歌的对读”、“后现代之后:文学的自我重建,及中国歌曲的鉴照”这四个方面的探讨。
图为 杨玉珍教授
杨玉珍教授现场播放了鲍勃·迪伦的《Blowin in the wind》等经典歌曲,从诗的角度来分析,讨论其中迪伦要表达的内涵。她分析道:在《答案在风中飘》中,迪伦他只提出问题,没有给出答案,虽然时代感已经模糊,但他的诗中那种对自己的思考,已经跳出了就事论事的框架,具有了普世性,被不同的时代,不同立场上的人接纳,被人传唱,成为经典,跨越了具体的时空,这也是迪伦最不一样的地方。
他的《一块滚石》与中国当代流行歌曲作比较,表面上讲述了一位小姐的人生转变,但其副歌部分的内容却击中了年轻人的心,反映了时代的诉求,释放自己的同时还去思考,迪伦一直处于一种创新探索的状态,评论家们也因此无法轻易的给他下定义。
从他的诗中可以感受到对美国文化大众、平民、民族性格的反映,对欧洲精英精髓的继承,对社会的严肃深沉的思考,对人的关注,这也许是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的原因之一。
最后杨玉珍教授引用“三流的歌手、二流的吉他、一流的诗人”这句话来总结,他说:”鲍勃·迪伦,是一个一直紧紧扎根生活现实,回归内心,心灵能够沉静下心来进行创作的人,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学生编辑:刘欣然许慧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