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刘洁雯尹羚又)12月28日晚,吉首大学第八届研究生学术艺术节暨我院研究生学术沙龙,在影视鉴赏室举行。本次学术讲座分两场进行,分别由2015级研究生杨秋莲和2014级研究生张湘华主讲,我院部分研究生及大一的本科生到场进行了交流与学习。
图为活动现场(尹羚又摄)
第一场讲座围绕“经典解读之《说文解字》面面观”的主题展开,分别探究了“什么是字书?”、“为什么要学习《说文解字》?”、“许慎和《说文解字》”、“怎么读”这四个方面的问题。随后,她解释字书是研究字形和根据字形以考证音义的书,并介绍说字书大致可以分学童识字课本、解释汉字形体、刊正字体三类。
在讲座中,杨秋莲讲到:“《说文解字》是我们认识古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桥梁,学习《说文解字》对于研究古籍具有重大帮助。”此外,还向我们介绍了许慎的生平事迹,并从东汉识字教育,古今文学派的争论,以及许慎的个人因素等多方面地分析了许慎作《说文解字》的原因和条件,还有汉代古文经与今文经两派在内容,地位和传授方式上的不同点的比较。
图为杨秋莲现场讲解《说文解字》(尹羚又摄)
接着,2014级研究生张湘华以“‘非遗’保护与乡村旅游经济适度融合研究” 为题进行了第二场讲座,首先,他点明了什么是保护和融合,并详细阐述了文化遗产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振兴九个方面的保护。他向我们简要解释了保护与融合的概念,并以古丈县墨戎苗寨为例,向我们具体阐述“什么是适度融合?”。
图为张湘华现场讲座(刘洁雯摄)
面对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旅游扶贫攻坚的战略举措这一时代大背景,我国自2003年开始启动实施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而在此影响之下,古丈县墨戎苗寨的乡村旅游取得了一定成效。接着从空间生产、文化生产、产品生产和主体生产等四个方面入手,结合图片,向我们介绍了古丈县墨戎苗寨非遗的文化空间场域建设、民族文化氛围的构建、与非遗有关的产品介绍和非遗传承人的职业化的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从解决旅游产品升级和主体意识的塑造两个点谈了相关解决办法,并提出要把“非遗”保护与乡村旅游经济置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中,希望打造出一个经济、人文、民生的共同体。
图为现场交流(许慧方摄)
在提问环节中,杨秋莲就古汉语六书“白”是会意还是指事以及如何学习古汉语等问题作出了详细解答。现场也有研究生请教湘西州戏剧的发展,张湘华作出了详细回答。现场讨论十分热烈。最后,活动在掌声中落下帷幕。
学生编辑:刘欣然许慧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