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21日下午与22日下午,在我校图书馆学术报告厅,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陈文新教授、熊礼汇教授、李中华教授,武汉大学档案馆原馆长、校史专家徐正榜教授分别就《红楼梦》、欧阳修散文、刘永济“反动诗词”、校园文化这四个话题为我校师生奉献了四场精彩讲座。该活动由校研究生处与我院联合主办,我院党总支书记田茂军,校素质教育中心副主任、高级政工师李超,副院长罗惠缙、王焕林先后出席四位教授的讲座并担任主持人。
本网讯(梁蓓 吕宁 孙立青) 11月21日下午,陈文新教授拉开了武汉大学教授团吉大系列讲座的序幕,他主讲的内容是从大观园看红楼梦。
陈文新提出大观园是《红楼梦》的爱情温床的观点。并指出虚构的大观园是介于家庭生活空间与社会生活空间之间的特殊形态的后花园。
他从空间角度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与《红楼梦》作对比,戏称《三国演义》为“上班空间”,《水浒传》为“非主流社会空间”,《西游记》为“人在旅途即事业奋斗过程的空间”,并引经据典对著作中的人物、情节等要素做现场勾勒。

图为陈立新教授发言
陈文新将《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视为“非上班空间”,结合相关故事情节分析、文史资料,通过与《西厢记》、《牡丹亭》作对照,阐释在此空间中产生如此纯粹爱情的原因,侧面烘托出大观园对于《红楼梦》的重要性。随后,他又对“红楼人物”进行了简要分析。他认为林黛玉和薛宝钗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女子两种美的典型:林黛玉属于“燕瘦”,柔弱、伤感,薛宝钗属于“环肥”,丰盈、世态,而史湘云则是最惹人喜欢、最具有真实感的人物,随性开朗,不乏魏晋风度。
在提问环节,现场同学就空间叙事、明末公安派等问题积极提问,陈文新从理论高度逐一进行了解答。
担任主持人的田茂军书记评价陈教授的讲座给人印象深刻,他说,陈文新教授此次热情洋溢的演讲是一次精彩的古代文史课;从其对古代文史人物的意象的精辟解读层面来说,又是一次精当的文学理论课;此次讲座在文学史、文学理论不同层面上启发学生们如何解读古代文学人物形象,还是一次精彩纷呈的文学欣赏课。
本网讯(李芸悦 张晶晶)熊礼汇从欧阳修所存文章准确性和完整性问题、对宋代太学体分析和欧阳修散文的风神美等三个方面向在座听众阐明了个人观点。
熊礼汇将几部现存较为完整的的欧阳修文献作出对比,说明文献版本选择、求真求实对于古文研究的重要性。

随后,熊礼汇结合当时社会风气转换,并举出实例,对太学体的成因和表现作了客观、准确地分析。
讲到欧阳修散文的风神美时,熊教授引用史料证明欧阳修散文既有阴柔的风神之美,又有自然、抒情性的特性。

熊礼汇还对大学生学习古典文学提出了几点建议。他说,学习古典文学要从古文学起,要多读古文而不只是停留在“看”上,要因声求气,做到这些自然能够理解古文的精髓。
最后,熊礼汇与我校学生以欧阳修为话题展开了交流,他勉励各位同学做学问要向欧阳修学习,做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在同异之间保持自己的特点。
本网讯(戴一菥 李音 )在李中华的讲座中,他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位名叫刘永济的词苑名家,系统梳理了刘永济因词祸罪,艰辛的一生。

他指出,“反动诗词”案是笼罩刘永济人生最后十年的重大事件,也是1949年以后知识分子因诗词罹祸的一桩典型案例,对此案的因果脉络加以分析,是为了引出其中蕴含的深刻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最后,李中华教授还对“反动作品”加以评析,并一一解答现场同学的疑问。
本网讯(李慧 唐伟)“大学校园的特点是什么?国内著名大学的校园文化共同点又是什么?其中哪些值得淘汰,哪些又值得流传?”在徐正榜教授的讲座中,听众们对这些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图为徐正榜教授发言
就校园文化,徐正榜从其内涵、特点、作用三个方面与听众进行了深入交流。
徐正榜通过下定义、分类等方法,说明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他说,中国传统文化不是我们直接就能去了解它的,而是要通过对比、引喻等多种手段去了解。
徐正榜将当今大学“校园文化”共同的特点概括为:崇尚高雅、广泛溶合、时代先进、源远流长。

图为主持人李超
就“时代先进”,徐正榜希望在座的同学谨记自己的身份,要关心国家大事,把国家、民族放在心里。
在明确了大学文化的内涵、特色后,徐正榜以教育导向、激励约束、团结认同等七大功能总结了大学文化的功能。他告诫在座同学,在大学一定要把自身基本功练扎实。
最后,他还详尽介绍了武汉大学的历史,说明了武大图书馆建筑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美学思想以及人文理念。
担任主持人的李超副主任总结到,他表示听完徐教授的讲座后,得出武大和吉大“校园文化”中的四个共同点:同样把校史作为选修课程,让学生了解学校历史,知道自己的根基在哪;第二是武大和我校都有樱花园;三是两校校训中所体现的精神;四是两校都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
据了解,在我校积极响应省政府为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实施而举办省第四届研究生创新论坛和我校为促进研究生自主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而举办校第三届研究生学术活动的大背景下,我院此次学术讲座(院士、知名教授和工程技术专家学术讲座是分论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举办。

据悉,举办系列学术讲座是我院“研究生学术活动月”丰富研究生课外讲坛的一部分,此外,我院与武汉大学文学院达成了学术交流的伙伴。
王焕林说:“能举办这些讲座机会难得。这不仅促进了我们院与武汉大学文学院的学术交流,还旨在培养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产生对学术的无限敬畏与刻苦钻研之感,为他们在学术研究方面给予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