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荣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一飞

信息链接:高荣博,08级中师二班,考取吉首大学研究生。
如果你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
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不会遥远。
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园!
他历经3次高考,才考取吉首大学,经过一番周密的计划和紧张复习后终于顺利考取了本校文艺学研究生;他大二竞选班长以3票惨败,大四却能以高票当选班长;他从大一获得专业三等奖学金,以后3年却能连续获得专业一等奖学金;他从大一担任班级劳动委员,一步一个脚印,历任院团总支宣传委员、院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校工会助理、校友总会助理、院学工办助理……
原来他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出色,他只是比常人多了几分坚持,始终相信勤能补拙,更懂得通过虚心学习来不断完善自己。
他是谁?
他就是湖南省2012届优秀毕业生暨吉首大学2012届特优毕业生高荣博。
师范出身尝试新闻写作
大一下学期开学便加入院学通社的他,半年都没有发表过一篇新闻稿件。
直到大二时,正逢2009级新生军训,在热火朝天的训练场上,无论刮风下雨,从早到晚,有一个身着黑短裤,白上衣的怪人,跻着一双凉鞋,拿着暑假以“新闻需要”为理由央求父母买的相机拍摄新生军训,那个新生眼中的怪人便是高荣博。“那时候,也没有人要求自己拍照片,拍的也不好,只是想拍些照片留作纪念,哪个新生想要就送给他,好多次被别人当做社会上‘混混儿’。”他笑着说道。
陪同院领导来视察新生军训的学工办主任王江生老师,注意到了拿着相机胡乱拍摄的他,就把电子邮箱地址给了他,并吩咐他写一篇有关新生军训的消息配上照片。就这样,他的第一篇消息发表了。“王老师就是我的小桔灯,为我的新闻写作提供了很多指导。”言语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就这样,他的写作一发不可收拾。大学期间,在《商业文化》、《团结晚报》、《娄底日报》、《吉首大学校报》、红网、吉首大学新闻网、吉首大学校友总会网、中国教育工会吉首大学委员会网、文学院网站等各级媒体发表了多篇“豆腐块儿”,先后担任过文学院网站编辑、《吉大人》责任编辑、《教工生活》编辑、《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工简报》编辑,也兼任过吉首大学学工部特约记者和《吉首大学报》编外实习记者。
“发现新闻线索就写,写完就投,非新闻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做好校园新闻,只要你勤奋用心。”这是他的感受。
广泛参加社会实践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能会写会说只是中文学生的基本素质,直到去年的红色诗词诵读大赛,他才发现团结协作的能力也很重要,而在那之前,他一直是个埋头苦干的独行侠,担任法援社、健强社、国学社等校级社团宣传部部长,都只是从提升专业能力方面考虑。
在去年6月份我院独立承办的献礼中国共产党90华诞“激扬文字献赤诚”红色诗词诵读大赛。从策划草案到修订,策划出炉到活动的前期宣传、从协调各部门工作到大赛如期举行,他都全程参与,让他体会到了别样的艰辛和不易。“做一个领导者必须要统筹全局,协调和组织好各部门,形成一种合力,完成工作任务。”想起这件事,他充满了感慨。
“做事情,要认真负责,不能出半点差错,出了错要学会承担,并积极弥补过错。”在红色诗词诵读比赛的宣传过程中,有一块展板上出现一个错别字,他马上禀告院领导,并撤下展板,连夜联系好广告公司,订做新展板,第二天中午之前,将新展板摆放到了指定位置。当笔者问及他这样做有无必要,他说“领导把任务交给你,就是因为信任你,要不折不扣地完成。”
就是凭着这股认真劲儿,高荣博先后担任了院团总支宣传委员、院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校工会助理、校友总会助理和院学工办助理等职务,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湖南省大学生主题征文三等奖、2010中华诵·湖南省赛区集体组三等奖、湖南省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作品大赛三等奖、湖南省2012届优秀毕业生等4项省级荣誉,以及校级优秀团干、校级三好学生、院级优秀学生干部等40余项校院级荣誉。
深挖洞广积粮谋求大发展
“本科生就业越来越难,要想找到好工作,就得多方向寻找途径进行突破。”去年四月份,他便开始同时准备考研、考选调生、考公务员这三件事情。
由于一直担任学生干部,事情多,他没有按部就班的复习计划,而是采取较灵活的平时复习和考前突击相结合的复习方式。“英语要考高分,关键还是单词。”这是他多年高考得出的经验总结。每天,只要一有时间就翻开书进行复习,完成一定的单词量,距离考研还有一个月的时候,他进行了突击复习。政治主要靠平时积累,他有意识地将人民日报、南方周末、潇湘晨报、湖南日报等知名报刊网站放置在最显眼的位置,每天都会习惯性地点开看一看,以增强自己的政治敏锐感和理论素养。
“心态好,放轻松,学会坚持,是考研准备过程中最重要的。”考研的压力不亚于高考,只有存一颗平常心,积极地准备考试,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工作之余,我也经常忙里偷闲玩欢乐升级。”他笑着说道。
凭着努力和乐观的心态,最终,高荣博以初试第三,综合成绩第七的成绩考取了我院文艺学研究生。“因为本科期间基础不够扎实,考研究生就是要进一步提升自己”他谦逊地说。选调生考试差了0.6分,让他与面试失之交臂,他笑言“没事儿,还好,毕竟研究生考上了,呵呵。”
感恩是动力寄语学弟学妹须主动
大学四年,他遇到了很多良师益友。大一时,本科生导师刘庆海指导他走出了新生的迷茫期,懂得“笔杆子”、“嘴巴子”的深刻内涵。辅导员龚芳敏老师坚定了他的信心,因为她的支持和鼓励,他一直笔耕不辍,他还清晰记得在《团结晚报》看到自己的发表处女作——《带着成熟寻找爱》时的那份喜悦劲儿。院学工办主任王江生老师帮他搭建平台,在担任学工办助理的时候,他学到了好多为人处世的经验。协助时任校友总会办公室主任、现任院党总支副书记向军老师做校友工作的那一年,他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向军老师那平易近人的风范,让他感觉如沐春风;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更让平时大大咧咧的他受益颇多,以至于现在他做事,也会考虑得更周到更细致。
“正校级督导张建永、校工会主席田国祥、校办副主任李荣光、院党总支书记田茂军、院长罗惠缙、副院长王焕林、院长助理吴晓、新闻系李端生以及校报胡建文、张彦、翁凯、校办张爱华等领导老师也给予我很大的帮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成长。”
当然,他最感谢的还有陪伴在他身边,一直默默支持他的朋友。“正是亲人、老师、朋友对我的默默支持和鼓励,才让我明白身上的责任,我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他眼神充满坚定地说道。
当笔者问及他四年中有什么遗憾时,他回答说“大一过得稀里糊涂的,浪费了一年美好的光阴”。他寄语学弟学妹“要学会主动,机会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思想上要主动,积极乐观;专业学习上要主动,要自主学习,拓展知识面;从事学生干部工作上也要学会主动,主动为学院做贡献,主动为领导老师分忧,主动为同学解难。”
结束语:理想很远,路还很长
“毕业论文通过了,心里特轻松,”他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当笔者问及他下一步打算时,身为毕业班班长的他说“先忙完毕业生档案整理、聚餐的事,然后好好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走下去。”可以看出,今天的高荣博已经不是四年前那个“糊里糊涂”小青年,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变得愈加成熟稳重。
天道酬勤,虽然理想很远,路还很长,可是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人,最终一定会得到上天的眷念,让我们期待着高荣博花开满园的那一天!
编辑:曾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