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青年朋友们: 大家好! 我叫李正龙,是吉首大学文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大四学生。今天,作为一名普通的共青团员,能在湖南省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的大会上,向各位领导和青年朋友,汇报自己在团组织的帮助支持下做的一些事情,感到无比激动和光荣。

图为李正龙在表彰大会上讲话 我1989年出生在邵阳市洞口县城,父母都是县农村信用社的员工。十年前的今天,经过组织批准,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青团。尽管那时我还只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但当我站在火红的团旗下,庄严地举起右手的那一刻,我深深地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我已成为这个有理想、有信仰、有纪律的先进组织中的一份子。十年来,共青团这个大熔炉、大学校一直伴随着我成长。 认识拉忍村,缘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大二的一天,一位外地的同学来湘西,邀我一起去凤凰采风。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采风是我们专业能力训练课的内容,就这样,我第一次来到了凤凰县腊尔山镇拉忍村。 拉忍,是苗语的音译,即山和天之界。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凤凰山区应该是山清水秀的地方,但拉忍村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环境却能改变你的思维习惯。腊尔山海拔1200多米,因属高山喀斯特地貌,这里没有碧绿的青山,并且四季严重缺水。拉忍村地处偏远,离腊尔山镇还有20多里的山路。村子不大,150多户人家,是传统的苗族聚居地。这里的村民日常交流基本用苗语,大部分村民听不懂普通话。因为离镇中心小学太远,为了解决小学一、二年级40多名孩子的就学问题,村民们自己集资租借了一幢民房作教室,并请了一名临时代课老师。我们走进村子,孩子们见来了陌生人,都围了过来。也许是缺水的缘故吧,孩子们的手和脸都脏兮兮的,但那一双双童真的眼睛却显得格外清澈。那时还只是秋天,可腊尔山上已开始下雪,大多数孩子们只穿了两三件薄薄的单衣,长长短短的衣袖在风中飞舞。老旧破败的教室、缺脚少腿的课桌、斑斑驳驳的黑板,这一切,让我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回到吉首大学以后,拉忍之行的记忆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不久,学院团总支发起了大学生假期支教实践活动。我第一时间把自己申请去拉忍支教的想法向团组织进行了汇报,并得到了团委老师的支持。2009年10月12日,我戴着团徽,再一次登上了腊尔山,成了拉忍小学的一名义务支教老师。 当年轻的我正在为自己成长中作出的第一个决定而踌躇满志的时侯,拉忍却用它的方式在不断动摇我的意志。首先给我考验的就是缺水!拉忍的生活用水都是村民一滴一滴从几里外的地方收集来的。为了节约用水,我三五天才能用打湿的毛巾擦擦身子,一个多月后下山回到学校,同学们都捂着鼻子躲得我远远的。饮食上的不习惯也在考验着我。拉忍山高,这里的蔬菜很难生长。村民们平时吃的主要是辣椒和豆皮。拉忍村的辣椒叫“朝天椒”,是我吃过的最辣的辣椒。开始还能咬牙坚持,但时间一长,肠胃就受不了。所以,后来每次上腊尔山,我总要带上一些治疗便秘的药品。生活上的困难还可以克服,孩子们的学习基础差却最令我头疼。拉忍留不住人,以前来的老师和外地的支教大学生,最长的一个学期,少则三五天,就像走马灯似的在换。老师换得太频繁,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学习质量。我支教两个月后,镇学区组织学生期中考试,拉忍小学的成绩还是倒数第一。坦白地说,那一刻,我想得最多的不再是如何教好学生,而是自己应不应该放弃。但回忆起我在团委老师面前的承诺,看着自己胸前闪亮的团徽和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我告诉自己:李正龙,你既然选择了腊尔山,就要像一个男子汉一样去坚守! 为了有针对性地提高拉忍小学的教学质量,我改进了教学方法,给学生们增开了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还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全国名师的课程教学录像下载,用自带的电脑给学生们展示。两年来,我和学生们成为了好朋友,拉忍小学在学区统考中,排名也不断上升,去年还获得了全学区语文统考第一名的好成绩。 因为经济条件和家庭原因,拉忍小学不断有学生辍学。教学之余,我开始思考能否在经济上帮助这些贫困的孩子。利用在大学学到的摄影摄像技术,在校期间,我晚上帮一些公司打工,两年多来,我将工资和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8000余元,资助了三名贫困学生的学杂费,承担了一名学生的生活费,并为本村和邻村品学兼优的贫困生设立了奖学金。2011年春节,利用亲友团聚的机会,我请爸妈和亲友观看了在拉忍支教的工作和生活视频,并在家庭会议上倡议大家为拉忍的孩子们募捐。父母和亲友们十分支持我的建议,不到两天,就筹集了200多件衣物和40多个新书包。第二天,我不顾父母的挽留,带上亲友们捐赠的物资,一口气走了20多里山路,赶回了大雪封山的拉忍村,把亲友捐赠的物资作为新年礼物分送给村里的学生。当我擦干脸上滚烫的汗珠,看着孩子们背着新书包、穿着新棉衣在雪地上奔跑嬉戏的时候,我第一次体验到了人生真正的幸福! 同时,院团总支了解了拉忍的特殊情况后,在学校内倡议发起了募捐活动,共募集资金2.5万余元。我们用这些钱买了50套崭新的课桌椅和一批价值3000元的新图书,连同其他募捐物资,一起送到了拉忍小学,进一步改善了学校的学习条件。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了解拉忍,我将拉忍的现状制作成一部简单的纪录片发布在网络上,引起了社会爱心人士的广泛关注:2011年,湖南有线长沙公司的职工们为拉忍小学捐款32800元;广东爱心组织“蒲公英计划”决定捐资20万元为拉忍村修建一所学校……一时间,一批批爱心物资和善款源源不断地涌向拉忍,逐步改变着拉忍小学的面貌。通过这次社会发动工作,也让我这个还没走出校门的学生,第一次感受到了我们这个社会中蕴藏的向善力量和无疆大爱。在这里,也请允许我代表拉忍的孩子们,向所有的爱心人士说一声,谢谢! 在支教助学期间,团委老师和同学在学业上也给了我很多帮助。去年期末,我在全年级专业考试中成绩第一,并被评为二等奖学金。这个学期我就要毕业了,同学们也都在找工作,听到我也要离开拉忍的消息,我的学生及其家长和其他留守的村民们都来了。学生们围着我一个劲儿地问:“龙哥哥,你怎么也要走啊!你以后还会再来吗?”身患晚期癌症的石树怀大姐,不顾自己的病痛也赶来了。她双手捧着一套崭新的苗服,对我说:“小弟啊!两年前,我曾经说过,要为在我们村待得最久的外乡人做一套苗服,我终于把衣服做好了。不管你去哪里工作,你都是我们苗家的亲人!”我强忍着泪水,接过了苗服。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感受到了,年轻的我在腊尔山上的责任和价值。 从拉忍回到学校后,我没有再犹豫,悄悄推掉了一家省城新闻单位的录用邀请,同时,我报名参加了今年湘西州的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考试。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我想,我们每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梦想,我坚信自己在腊尔山上的选择,一如我十年前在团旗下做出的承诺! 谢谢大家! (文章来自湖南共青团网站) 编辑:江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