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枉凝眉》
宝玉与黛玉之间的二三情事,常常萦绕在我们心头。对于《红楼梦》,我们或许少了几分陌生感,更多的是乐在其中的思考。蓦然回首,经典依旧。
笔者:有些同学觉得讲座带有一点强制性,那么您对“博雅人文论坛导学”系列的讲座有些什么看法呢?
王志清老师:针对我们学院组织的这类导读讲座,我是非常赞同的。对于2012级学生来说,你们是非常幸运的,因为这是我们学院首次开展此类导读讲座。对于我们学生而言,经典是有深刻性的以及一定的困难性,尽管少数同学起初可能会不理解导读的必要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深入,自觉养成阅读的习惯,同学们都将会从中看到成效。
笔者:对于学院开展的此类导读讲座,您觉得同学们应该注重哪方面的学习?
王志清老师:我觉得导学的重点在于导,它能够为同学们提供进入文学作品的途径,进而去接触它,并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这不是单纯的代读,而是针对作品观点的呈现,从而挖掘出作品的“情”与“美”,最终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去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
笔者:对于文学作品中的“情”与“美”,您能给我们讲讲您的一些理解吗?
王志清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我也是不断在阅读以提高自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感知能力。我们应该注重“情”与“美”的结合,“情”是感情的变化,当读到古人那些壮志未酬、仕途坎坷时,有人会随诗歌感情变得消极、忧郁,但在我看来,我们应该从诗人的消极情绪中读出珍惜以及对现实的满足,避免产生那种消极思想。所谓“美”就是从诗歌中读出古人所处的美丽的自然风光,美的心境,我认为每个人的感情经历都能与作品相通的。
笔者:对于红学家周汝昌的“红楼一世界,世界一红楼”这句话,您是怎么理解的呢?
王志清老师:我觉得红楼梦就是一个世界,它包含人生的状况,人生的画面,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建筑、器物、服饰、饮食等。“世界一红楼”则表现于《红楼梦》的丰富性,反映现实反映方方面面博大的世界,它在世界文化范围之内,但其经典地位是超越国界的,它在世界文化史上经典的地位也是不可撼动的,有其独一无二的文学价值。
笔者:非常感谢王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预祝博雅人文论坛系列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