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学生记者 唐嘉欣 刘穗)继上周首期“立人”读书沙龙邀请我院党总支书记田茂军作为主讲嘉宾后,19日晚,湖南省优秀教师、我院唐生周教授应邀担任第二期读书沙龙活动的主讲嘉宾,本次以“读《论语》,悟人生”为主题的读书会在我校新校区老干活动中心三楼大会议室举行,我校校党委宣传部胡建文老师担任本期读书沙龙的主持。
图为 读书沙龙现场(瞿愉寒 摄)
活动开始,唐教授以“语境”二字作为读书会的开头,他表示本次读书会是为了促进大家彼此交流,从而更好地去理解孔子等人观点所要表达的初衷。
随后,唐教授简略地介绍了《论语》这本书的书名及篇章。“自成书以来,妇孺皆习。”唐教授用这样一句话来引出对《论语》的地位和影响的介绍。“孔子是一个平凡的人,因而我们才要去崇拜。”唐教授说道。

图为 主讲人唐生周教授(瞿愉寒 摄)
怎么从《论语》中感受人生真谛?唐教授分别从道德篇、交友篇、为学篇三个方面来启迪大家。其中,《论语》里面不仅有“孝”、“忠恕”、“仁”、“刚”等道德方面的阐述,还提及了择友、知友方面的困惑与解答,对于学习,书内则有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及学习方法的介绍等。讲解时,唐教授将现代与古代相结合,并掺入自身生活体验,让人更易理解书中的人生真谛。
读书会历时三个多小时,唐教授用幽默风趣的讲学方式时而引来热烈掌声。活动互动期间,提问的人员不断,其中包括我校老师、学生还有校内外媒体记者和社会工作者等。
读书会最后,唐生周教授呼吁大家要珍惜传统文化,学习好那些经过历史长河的筛选而延续至今的文化经典,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坚守者。
记者心得:
《论语》是我们从小学起就开始接触的传统文化经典,对很多人来说,《论语》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们熟读它,却对它真正要表达的思想一知半解,所以难免会产生误解。正是这些误解,让很多人质疑:“在当代社会,《论语》中的观点还适用吗?这些思想是不是落后了?应该当成糟粕剔除吗?”
其实,类似的疑惑我也曾有过,当今社会人心不古,我们又该如何能践行《论语》中的思想?记得唐生周教授在这次读书沙龙活动中说道,我们对《论语》有误解是因为缺乏语境,对它的解释更是见人见义。那么,扪心自问,我们有真正用心去读过《论语》吗?它历经千年,有过辉煌,有过低谷,被盛推过,被焚烧过,它在历史的长河里浮浮沉沉,可最后它都没有被历史淘汰,这样的经典又怎么会因为一句简单的“不适于与当代社会”而被剔除呢?
活动过后,我重新捧起这部穿越千年的《论语》,正如《论语》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想努力去理解它简练的字句里凝聚着的先贤圣人的智慧。
(刘穗)
学生编辑:杨思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