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宋晓欣 谭亚迪 龙圆圆)4月20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第三届“从文杯”辩论赛决赛于砂子坳校区模拟法庭正式拉开帷幕。现场的辩手们从初赛的初露锋芒,到复赛的激烈角逐,经过层层筛选,有四支精英队伍脱颖而出,来到这次决赛现场和大家见面。学院何小平、刘泽友、邱慧三位当人评委。
(图为比赛现场)
首场交锋辩题为:AI冲击下的专业深耕与跨界突围。正方两方就"AI冲击下大学生应侧重专业深耕还是跨界适应"展开思想博弈。双方通过多维视角展开攻防,在立论环节系统构建理论框架,自由辩论阶段更呈现白热化态势。正方着重论证专业根基对跨界融合的支撑作用,反方则强调技术革命背景下适应性发展的必要性,双方均辅以详实数据与经典案例强化论点。

(图为比赛现场)
刘泽友老师在点评环节中肯定了选手们恪守辩论规则、展现团队协作素养的表现,同时建议强化逻辑漏洞捕捉能力与破局点把控技巧。何小平老师则从学理层面指出,论点与论据存在结构性断层的问题,并延伸提出治学建议:专业精研与跨界拓展应形成动态互补,在夯实学科根基的同时培育多元视野。
“AI赋能中的革新驱动与伦理规约”对决中,正方双方围绕"大学教育中AI工具应用的导向策略"进行深度思辨。正方立足教育革新维度论证技术赋能价值,反方聚焦学术伦理层面剖析潜在风险,双方在概念界定、价值取向、实践路径等层面展开多维度交锋。辩手们引证中外教育案例,运用归谬、类比等辩论技法,呈现高密度的思想碰撞。
点评环节,何小平老师通过对辩题核心概念的学理剖析,深入探究了“限制”与“鼓励”的辩证关系。邱慧老师结合AI时代特征,强调数字化浪潮对认知范式的重构效应。田嵩老师则立足教学实践,重申“以辩会友,和而不同”的思想交流。

(图为何小平、刘泽友、邱慧、田嵩点评)
经过激烈角逐,冯心仪、童铄岚、郭琰、张佳佳、刘思汝、于曦、李君、姜雅祺8名辩手获评"优秀辩手"称号。赛事在全体参赛队伍的合影中圆满落幕。
(图为赛事合照)
此次比赛的圆满落幕,不仅彰显了文传学子的思辨锋芒,更为同学们搭建了展现思辩风采的平台。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同学投身其中,共同推动学院学术氛围迈向新高度。
初审:汪雅楠 彭正贤 龙奕锦
复审:彭俊
终审: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