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办讯)为深入贯彻落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育人水平,4月11日下午学院在影视鉴赏室成功举办2025年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本次竞赛12名教师以个人团队形式参与角逐,瞿建慧、罗琼、田泥、陈文敏老师担任评委。
赛前,罗琼详细介绍了竞赛流程与评审标准,强调课程思政应立足学科特色,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即将代表学校参加省级创新课堂竞赛的创业就业课程教师丁玉兰进行示范课展示,结合参赛经验分享教学设计、思政元素融入及竞赛技巧,为参赛教师提供参考。
参赛教师通过说课、教学片段展示环节,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的创新设计与实践路径。龙芳、韩佳老师主讲的《外国文学史》课程设计充分,以经典文本解读为载体,挖掘人文精神与跨文化对话的思政价值;余红芳老师主讲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依托国家级一流课程优势,将传统文化精髓与当代价值观相结合进行课程思政设计;文新良老师的《新闻传播学术名著导读》则聚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化学生的职业伦理意识。宋旭东老师的《大学写作》课以卖油翁故事的二次创作为课程设计切入点,在课程创新方面有一定突破。

(比赛现场)
赛后,4位评委从说课逻辑、教学设计、思政元素挖掘及课堂呈现效果等方面进行专业点评,肯定参赛教师在学科特色与思政融合上的积极探索。罗琼总结指出存在的共性问题:一是要正确理解说课环节,说清整个参赛参赛课程目标、学情介绍,课程设计要突出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二是课程片段展示过程要完整,上课知识片段要精心选择,思政元素融入要自然,避免思政标签化。教师需以竞赛为契机,深化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提升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与说服力。

(比赛花絮)
经评审,外国文学史课程团队教师拔得头筹。此次竞赛既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也为教师搭建了交流互鉴的平台,后续学院将持续推进思政教学改革,助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初审:粟幸福
复审:罗琼
终审:瞿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