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 | | | 重点把握文学活动的构成因素、文学的审美属性、文化属性、话语属性。
重点把握文学创作的主体、客体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学创造的过程和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重点把握文学的文本层次,即典型、意境、意象等概念和叙事性、抒情性文学作品的内涵、形式以及文学风格的内涵与价值。
重点把握文学消费的特性和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更要注重文学的欣赏条件、欣赏的价值、以及文学批评的种种模式和理论,尤其是要关注文学批评的实践。
| | 1、《诗经》;2、“楚辞”及屈原的创作;3、《庄子》;4、《左传》的叙事艺术;5、《战国策》的写人艺术
1、《史记》的叙事艺术和人物刻画成就;2、汉赋的发展及重要作家的创作活动;3、《古诗十九首》
1、曹植诗歌创作;2、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3、陶渊明;4、谢灵运山水诗;5、“永明体”的诗体特征和代表作家
1、李白;2、杜甫;3、山水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4、白居易;5、中唐古文运动;6、唐传奇
1、欧阳修散文创作;2、苏轼词及词史上的贡献;3、江西诗派;4、陆游诗歌创作;5、辛弃疾词及对词境的开拓
1、关汉卿的戏剧创作;2、《西厢记》;3、南戏的形成、体制、代表作家;4、元代散曲的体制和代表作家
1、《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人物形象;2、《水浒传》;3、徐渭的杂剧创作;4、《牡丹亭》;5、《西游记》的创作主旨;6、晚明小品文
1、清初戏曲、《长生殿》、《桃花扇》;2、清代重要的诗歌流派;3、蒲松龄与《聊斋志异》;4、《儒林外史》中的文人形象;5、《红楼梦》;6、桐城派散文
| 文学革命与外国文艺思潮。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新诗运动。重要作家:鲁迅、郭沫若、朱自清、郁达夫、冰心、周作人。创作与流派:“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派和“现代评论”。
革命文学论争与无产阶级文学思潮;自由主义文艺观。重要作家:鲁迅、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曹禺、戴望舒、卞之琳、林语堂。创作与流派:“左联”和左翼作家、京派、海派、新月派、现代派。
三、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
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的理论批评。重要作家:赵树理、艾青;创作与流派:七月派诗人群、“中国新诗派”;台湾文学。
| 1、古希腊神话与传说; 2、荷马史诗;3、三大悲剧诗人及其主要代表作
1、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思潮;2、莎士比亚的悲剧创作及其艺术,《哈姆莱特》;3、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主要人物
1、古典主义思潮;2、“三一律”;3、莫里哀的《伪君子》及其喜剧艺术
1、启蒙运动、狂飙突进运动;2、歌德的《浮士德》和《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主题、人物及其影响;3、“百科全书派”
1、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湖畔派”;2、雨果“美丑对照”原则及《巴黎圣母院》的主要人物;3、“拜伦式英雄”;4、《叶甫盖尼·奥涅金》及“多余人”形象
1、《红与黑》于连形象;2、《人间喜剧》以及《高老头》拉斯蒂涅形象;3、列夫·托尔斯泰的“忏悔贵族”及《安娜·卡列尼娜》;4、海明威小说创作主题的发展,“硬汉形象”,“冰山风格”,及《永别了,武器》和《老人与海》;5、肖洛霍夫的创作风格及《静静的顿河》格里高里·麦列霍夫形象;6、戴·赫·劳伦斯小说创作的特色
1、意识流小说、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流派;2、《变形记》及“卡夫卡式”特色;3、“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及《喧哗与骚动》的主题与结构;4、艾略特《荒原》的意象系统
1、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联系与区别及其各自的哲学基础;2、《等待戈多》及荒诞派;3、《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主题及尤索林形象;4、存在主义文学;5、魔幻现实主义;《百年孤独》的主题与艺术特色
| | 一、工具书:《说文解字》《尔雅》《方言》《释名》《切韵》《广韵》《经典释文》《经籍籑诂》等的编写时代、作者、编排特点、功能等。
二、文字:“六书”的定义和特点;常见文字的结构分析、形义联系;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形体的分化和变异(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汉字的通假(什么是汉字的通假;通假字和假借字的区别;汉字通假的条件)。
三、词汇:古今词义范围上差异的三种情况(扩大、缩小、转移);什么是词的本义;推断词的本义的方法;什么是词的引申义;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途径和类型;掌握古汉语的基本词汇。
四、语法:什么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的区别;词类活用的类型、条件;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名词作状语的几种情况;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判断句、被动句的特点;代词的分类和常见代词的用法;副词的分类和常见副词的用法;常见介词、连词、语气词的用法。
五、训诂:《毛诗正义》的注解体例;传、笺、疏、集解、音义等注解形式的特点;古书注解的方法;古书注解术语;能阅读古注。
六、音韵:常见的古代注音方法(反切、直音、叶音);三十六字母;上古声母的几种重要学说(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娘日二母归泥、喻三归匣、喻四归定)。
七、文选:能为较浅显的文言文标点;能解释和翻译常见文言文篇目中的字词句。
| | 一、现代汉语概说:现代汉语的性质、特点;汉语方言分区;现行国家语文政策。
二、语音:语音的性质、要素和语音单位;声母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韵母的分类和结构分析;调值和调类。普通话音节结构特点和分析;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拼写规则及音节的正确拼写;音变类型;轻声和儿化的作用;音位变体及普通话音位。
三、词汇:词汇单位;词的结构;词义的构成和关系;同义词的辨析;熟语的类型及其区别。
四、语法:语法的性质和语法单位;汉语划分词类的依据;实词和虚词;词类辨析;短语的基本类型和分析;句法成分类型和分析;句型及辨析;句类及辨析;句子变换。复句分句间关系的判断;多重复句的分析。
| | | 考察学生对形式主义、新批评、精神分析、结构主义、叙事学、原型批评、接受美学与读者反映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性别研究、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批评方法的熟悉程度,特别是考察学生在文本解读中运用以上各种批评方法的能力。
| | 一、通论:语言学的地位和应用价值;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符号的性质;语言符号系统及特点;语言与说话(言语)的区分;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区别。
二、语音和音系:语音学与音系学;音素、音位、音标;语音的四要素及物理特征;元音与辅音的区分;理解对立、互补、音位、音位变体、区别特征、非音质音位、音步等概念;能够分析各种语流音变现象。
三、语法:组合规则与聚合规则;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形态;分析各种语法范畴;理解组合的层次性、递归性和开放性特点;变换与句型;变换与句法多义;世界语言的结构类型及特征。
四、语义、语用和文字:基本词汇的特点;词义的概括性和模糊性特点;词义的上下位关系;词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场;句义的表现和句义分析;语境义;话题、话题与施事、话题与主语;焦点与预设;文字与语言的关系;世界常见的文字类型;文字的发展与传播。
五、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语言接触的原因;语言接触在词汇、语音、语法上的表现;接触导致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的特征;弄清语言替换和底层遗留现象;正确理解借词、语言替换、文白异读、共同语、洋泾浜语、混合语等概念或特点。
六、弄清语言演变的原因(外部原因和本体内因)和特点;掌握世界语言的谱系分类情况;熟悉中国语言的概况和汉藏语系下分情况;弄清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亲属语言、谱系分类法、类推、语法化等概念。
七、能够联系实际说明语言演变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表现。
| | | 见各专业加试科目,考试内容为相关课程的基础问题,参考书自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