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言>>课程建设>>教材案例库>>正文
 

现代文教学—《最后一课》教学全景再现

2018年09月27日 23:45 天津市第三十五中学康健 点击:[]

一、课文品读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后第二年,对20世纪的中国有重大影响。1912年,胡适先生首次将其译作中文,题名为《割地》,发表于《大共和报》。文章以沦陷的阿尔萨斯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故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典型形象。小说以小弗朗士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对人物语言、表情、行动、心理、服饰等捕写,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深刻的爱,集中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

二、教学设想

《最后一课》中蕴含的深厚爱国主义精神使其长久地屹立于中学语文课本之中。这是一篇非常经典的作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本文很容易在小说三要素的分析,和抽象出的热爱母语、热爱祖国的主题中走向理性、政治说教,成为一种爱国主题的灌输,更有甚者,有贴标签之嫌疑。这样的教学,于学生而言,必然是不真实的,必然是失败的。

基于此,本设计重在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简化教学头绪,以三大板块支撑起整堂课,并在每个板块中设计相应的主问题,牵动课堂的有效推进,避免出现肢解文章、标签化理解和碎问碎答过多的现象。从语言文字人手,结合文句来体会文中人物特点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力求探究学习这篇课文的现实价值,赋予这篇距离学生生活相对遥远的文章以崭新的时代意义。

本设计以三个教学板块牵动学生,由浅人深地进入课文,理解课文。第一个教学板块为“理解文意”,重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通过再拟副标题的方式,引领学生初步概括小说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第二个教学板块为“评说人物”,分析人物在情节发展中的具体表现,最终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个性特征以及人物的社会意义、时代意义。第三个教学板块为“探究价值”,结合相关材料与文章进行比读,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这篇文章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热爱母语、热爱母语学习的情感,让学生由“法语”回到“汉语”,更深刻地理解爱国主义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了解小说主要的故事情节。

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习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体会文中两个主要人物的典型价值和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的情怀,感悟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探究《最后一课》的当下价值,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感悟课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以及对热爱母语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的理解。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

由老舍先生《猫城记》的句子引入:当亡国的时候,才理会到一个人与一个国家相互的关系多么重大。

(教学效益分析:通过《猫城记》中的句子,在开课伊始直入主题,创设氛围,营造情感共鸣,牵动学生快速进入文章。)

(二)理解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给文章拟写副标题,一个的故事。

(提示:建议大家这样理解文意:试着给文章拟一个副标题,一个的故事,并简要说明理由。)

2.师生交流所拟题目,并简要说明理由。

预设:

学生可能会从内容、主题、情感等多方面来拟写文章的副标题,如“一个爱国的故事” “一个阿尔萨斯小孩的故事”“一个阿尔萨斯人觉醒的故事”等等,在交流中应引导学生说出拟题理由。

3.教师出示原文副标题——一个阿尔萨斯省小孩的自叙,并具体说明此副标题的意义。

明确:

文章是以小弗朗士作为叙述者的,作者把叙述的焦点放在了法兰西的年轻一代上。这篇文章是一个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法兰西的年轻一代精神成长的故事。

(教学效益分析:本环节设计意图为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避免过去教授小说只重三要素的分析,肢解文章的倾向。学生在拟写副标题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对文章内容的初步理解和整体关照。)

(三)评说人物

1.学生找出文中两个主要人物。

明确:小弗朗士、韩麦尔先生

2.学生分组讨论,评说两个人物。

(提示:建议大家这样评价人物: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角度分析,说说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是怎样的人。)

预设:

小弗朗士:贪玩、不懂事、不爱学习、幼稚、能管得住自己、善良、有同情心、爱国

韩麦尔先生:严厉、不敬业、可怜、认真负责、善于反思、爱国

应提示学生结合相关语句进行分析,相关语句要进行重点体会、分析。如: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可通过分析句中分号作用,体会小弗朗士幼稚、不懂事的特点。)

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可通过分析韩麦尔先生最后一课的穿着,体会他深深的不舍。)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可通过第一人称的使用,体会小弗朗士的情感。)

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可分析该比喻句的用法及作用,结合相关材料进行说明,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韩麦尔先生热爱祖国语言、热爱祖国的情感。)

“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可分析该比喻句的用法及作用,体会小弗朗士的爱国情感。)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可着重体会象征和平的鸽子与残暴的侵略者的对比。)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可体会该句韩麦尔先生的神态描写。)

“法兰西万岁!”(可从分析“万岁”含义入手,引导学生体会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感。并可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方式朗读此句,进一步体会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感。)

3.教师总结。

明确:小弗朗士、韩麦尔先生两个人物的共同点,平凡的人、伟大的心。

4.体会作者塑造两个人物的典型意义。

明确:小人物的爱国故事,恰恰是《最后一课》在众多的爱国主义文章中独树一帜的地方。

(四)探究价值

1.过渡语设计:今天的我们和小弗朗士相比,无疑是幸运的。我们的祖国今天已经十分强大了,我们可能这一生都不会遇到因为战争而失去学习机会的情况,而且《最后一课》的故事离我们也已经太遥远了。这篇课文最初被介绍到中国来是1912年,胡适先生翻译的,到今天已经101年了,我们今天仍然在学习这篇文章,到底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最后一课》这篇文章的现实价值何在?

2.出示相关材料,学生结合材料分析、讨论。

相关材料:2010年1月,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东华大学六所高校,各自进行了2010年的自主招生考试。人们发现,其中有四所高校“不约而同”地没有将语文列入考试科目。

明确:

可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我们首先应当热爱自己国家的语言,进而热爱自己的国家。

(教学效益分析:此环节着重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爱祖国的前提是尊重、热爱自己国家的语言,并结合当前实例,引导学生体会学习《最后一课》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将爱国情感真正落到实处。)

(五)小结

师生共同朗读据韩麦尔先生的语言改编的句子。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最美观,最动听;我们必须牢牢地把它记在心里,永远要学好它。只要牢牢记住我们的语言,就像随时拿着一把通向世界大门的爱国的钥匙。

(教学效益分析:通过反复朗读,将课堂推向高潮,进一步强化文章的爱国主义情感,并牵动学生热爱母语、热爱祖国的情感。)

(六)布置作业

如果这最后一节法语课结束前,韩麦尔先生让听课的人各讲一句话,请你选择一个角色,以他的身份写出要说的话。

(七)板书设计

最后一课

都德

小弗朗士:贪玩幼稚有同情心爱国

韩麦尔先生:严厉善于反思不敬业爱国

【课堂实录】

(师生行礼问好)

(屏显:当亡国的时候,才理会到一个人与一个国家相互的关系多么重大。——老舍《猫城记》)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屏幕上的文字。

(学生齐读)

师:这句话出自老舍先生的作品《猫城记》,当人们被战争威胁,当国土遭到践踏,当自尊遭到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有点调皮的孩子,还有一个从教四十多年、普普通通的老师,他们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师板书课题、作者)

(屏显:理解文意、评说人物、探究价值)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一篇小说,一篇非常著名的短篇小说。今天这堂课,我们有三项阅读活动,请读一下。

(师生齐读)

师:下面我们就开始第一项阅读活动,第一项活动是“理解文意”,我们怎样来理解文意呢?老师给大家一个建议,大家可以尝试着给这篇文章再加一个副标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并简要地说一说你的理由。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准备你的副标题,在阅读的过程中,请大家关注文中的重点字词。

(屏显:建议大家这样理解文意:试着给文章拟一个副标题,一个的故事,并简要说明理由。)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相机点拔。此活动大约5分钟)

师:好,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写好副标题了,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大家发言的时候,应该答两个层次的内容:你的副标题是什么,然后说明你这么拟题的理由。

生:我的副标题是——一个爱国的故事。这种情感在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身上都有体现。当他们的国家遭到敌人侵略的时候,韩麦尔先生为了纪念最后一课,换上了庄重的服装。他告诉人们,不要忘记自己国家的语言。小弗朗士的爱国情感也在最后一课得到了体现。

师:真好,一个爱国的故事。他从主题上来拟题,这个题目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生:我的题目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故事。主人公小弗朗士平时都是很晚到学校,不怎么喜欢上学,但在最后一课上,他却是用了心去听课的。这节课对他来讲是刻骨铭心的。

师:也就是说最后一课让小弗朗士终身难忘,她是从情感的角度来拟题的,也不错。其他同学呢,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我拟的题目是:一个充满信仰的故事。这节课给了阿尔萨斯人一个去改正、去拼搏、去战斗的力量。

师:这是一个充满信仰和力量的爱国故事,很有意味。

生:这是一个阿尔萨斯人失去国土的故事。普鲁士侵略者占领了他们的国土,他们无法在自己的国家学刁语言。

师:阿尔萨斯人失去了国土、失去了学习自己国家语言的机会,这对于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对于所有阿尔萨斯人都是非常不幸的。这是从内容角度来拟题的。

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拟写了文章的副标题,有的侧重于文章的主题,有的是从情感来人手的,还有的副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大家从不同角度感受了文章的内容,从现象到本质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这很好。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我们能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了解文章的大意是什么,情感是什么。其实这篇《最后一课》最初是有一个副标题的,只是在人选教材的时候,编者把这个副标题删去了,原先的副标题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屏显:一个阿尔萨斯省小孩的自叙)

师:这就是文章最初的副标题了,“一个阿尔萨斯省小孩的自叙”,大家注意,这个标题说的是谁啊?

生:小弗朗士。

师:对,小弗朗士。也就是说文章是以小弗朗士作为叙述者的,作者把叙述的焦点放在了法兰西的年轻一代上。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这篇文章,这是一个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法兰西的年轻一代精神成长的故事。

这就是这堂课的第一个环节:理解文意。我们要阅读一篇小说,就要认识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的第二个阅读活动就是——评说人物。

(屏显:建议大家这样评价人物: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角度分析,说说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是怎样的人)

师:请同学们来评价一下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他们是怎样的人。如何来评价他们呢?老师再给大家一个建议,评价人物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察其色、悟其心。也就是说,大家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来评价这两个人物。

师:老师先来做一个示范,我们一起来看文章,我觉得小弗朗士是一个贪玩、不爱学习的人,我是从文章的第一个自然段中发现这一点的。这个段落里,有一些小弗朗士心理的描写,比如“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一句,这个孩子因为担心被老师惩罚,干脆就跑到野外去玩去了,可见他不爱学习,很贪玩。

下面就请一排的三个同学为一个小组来讨论讨论,大家要注意,我们的评价一定也要结合相关的文句,开始。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相机指导、点拔。此活动约为4分钟)

师:刚才老师也参加到同学们的讨论中了,我发现很多小组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大家的发言还是要分两个层次,先说说小弗朗士或韩麦尔先生是怎样的人,再结合具体的文句做说明。我们先从小弗朗士开始吧,哪个小组先来评价一下小弗朗士这个人物,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发现?

生:小弗朗士是个贪玩却能管住自己的孩子,文章第一自然段的心理描写表现了小弗朗士贪玩的特点。另外,最后一句说“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这说明小弗朗士还能管得住自己。

(老师板书“贪玩”、“能管住自己”)

师:小弗朗士有点淘气、贪玩,但他还能管住自己,虽然淘气但是并不顽劣,不是个坏孩子。

生:我觉得小弗朗士是个幼稚的孩子。文章的第三段写到“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他对国家不太关心。

(老师板书“幼稚”)

师:再具体一点,哪些地方表现了小弗朗士的幼稚?

生: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

师:是什么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呢?

生:普鲁士兵的操练比分词用法有趣。

师:这个句子值得我们去认真地品味一下啊!我们先来读一读这个段落。

(学生齐读文章的第三段)

师:这个段落有两个句子。第一个句子中间有个分号,一般来说,分号是起什么作用的?

生:分号一般表示并列的关系。

师:大家再看一看第一个句子,哪两个内容是并列的?

生:画眉鸟在宛转地唱歌和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两个内容是并列的。

师:我们先用轻快的语调来读一读分号前面的部分。

生(齐):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师:这是小弗朗士眼中的景色,请同学们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描绘一下这个场景,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色呢?

生:美丽、漂亮、鸟语花香、生机盎然。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分号后面的部分。

生: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师:现在假如你就是小弗朗士,你看到侵略者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操练,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耀武扬威,你会是什么感受?

生:难过、伤心、气愤。

师:可是,小弗朗士却把这两个场景并列在一起了。他把画眉宛转歌唱的美景和侵略者的暴行并列在一起了,而且后文还说这种景象比学习法语、学习分词有意思多了。大家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他很幼稚,对国土被占领不以为然。

师:他根本没有体会到自己作为一个战败国、沦丧国国民的辛酸,此时的小弗朗士是比较幼稚的,其他同学呢?

生:我觉得小弗朗士是个不关心时事的孩子。第四段讲“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这里可以看出他不关心时事。

(老师板书“不关心时事”)

生:我认为小弗朗士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因为以前小弗朗士很贪玩,不爱学习,到最后一课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能听懂法语课了。他很后悔以前自己不好好学习。

师:请结合具体的句子来说说。

生:第二十段说“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生:第十四段还有体现小弗朗士知错就改的句子,“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师:这些都表现小弗朗士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孩子。当面临最后一课的时候,他非常懊悔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

(老师板书“知错就改”)

生:小弗朗士是个很爱国的孩子。第二十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说“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句话表现了小弗朗士爱国的情感。

(老师板书“爱国”)

师:这里为什么要用鸽子的叫声呢?能不能做一个修改,和第三自然段一样,改成画眉鸟宛转的叫声?

生:不行,画眉鸟的叫声是宛转的,比较动听。而鸽子的叫声比较低,两者并不相同。

师:鸽子的叫声不仅声音低沉,而且还很有节奏感,“咕咕咕咕”,对吧。

(学生笑)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理解?

生:我觉得鸽子象征着和平,这里鸽子的叫声和普鲁士士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师:你真聪明。我们知道在《圣经故事》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在大洪水退去之后,鸽子先衔着一枝橄榄枝,飞到诺亚方舟上面,告诉幸存的人们洪水已经退去,灾难已经离去。所以从此以后,鸽子就成了和平的象征。这里小弗朗士用象征和平的鸽子讽刺普鲁士侵略者的暴行,表现了小弗朗士爱国的情感。

师:我们终于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小弗朗士的特点,下面我们再来一起分析第二个人物:韩麦尔先生。韩麦尔先生是怎样的人呢,哪个小组有评价?

生:我认为韩麦尔先生是个非常严厉的人,第七段的最后一句写“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这里可以看出他很严厉。

师:韩麦尔先生上课时总是拿着大铁戒尺敲桌子,来让教室安静一些,的确很严厉啊!

(老师板书“严厉”)

生:我觉得韩麦尔先生是个善于反思的人。我是从第十八段发现这一点的,“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这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能够认识自己错误的人。

(老师板书“善于反思”)

师: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对阿尔萨斯人平时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审视和反省,他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人。

生:第十九段也可以表现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人,第十九段说,“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

师:韩麦尔先生除了审视阿尔萨斯人之前的行为外,也在深刻地反思自己过去的错误。

师: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句子还能表现韩麦尔先生怎样的特点呢?

生:这里还能表现韩麦尔先生以前对工作不是很负责任,是个不敬业的人。

师:为了浇花就让学生替他劳动,为了钓鱼就让学生放假回家休息,这的确是一个不大敬业的老师。

(老师板书“不敬业”)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评价?

生:韩麦尔先生是个爱国的人。我是从第十段中“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这句话看到的,这说明他很重视最后一节法语课,很爱自己的祖国。

师:韩麦尔先生穿着挺漂亮的服装来完成最后一堂法语课,好像进行人生的一个重要的仪式一样。这种穿戴表现了他对法语,对国家的一种热爱。

(老师板书“爱国”)

生:我也觉得韩麦尔先生是一个非常爱国,并且不惧怕敌人的人。文章结尾写到“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里能表现他强烈的爱国情感。

师:这里的“万岁”是什么意思呀?

(学生摇头,沉默)

师:有一首古诗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所以,一岁就是多长时间呢?

生(齐):一岁就是一年。

师:那万岁呢?万岁是多长时间?

生:一万年,表示与世长存。

师:对,万岁就是永远流传、永不磨灭。“法兰西万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希望法兰西永远都会存在,不会被侵略者打败,不会被敌人灭亡。

师:对,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法语会永远流传、永不磨灭;法兰西会永远流传、永不磨灭。这个句子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情感呢?

生(齐):爱国!

师:这个句子是韩麦尔先生写在黑板上的,如果现在让我们用朗读的方式表现这种情感,我们应该怎样来读呢?

生:用慷慨激昂的语气来读。

师:请你来试着读一读。

(学生高喊“法兰西万岁!”)

师:我们集体来一次慷慨激昂的朗读。

(学生集体高喊“法兰西万岁!”)

师:好,大家的声音很洪亮。可老师总觉得缺了点什么,难道我们表现爱国的情感,一定要用这种呐喊的方式吗?一定要高声地喊出来吗?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来表现这种爱国的情感。

生:我觉得可以放低语调,用悲愤的、深沉的语气来读。

师:请你来试着读一读。

(学生饱含深情地朗读“法兰西万岁!”)

师: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次。

(学生集体用饱含深情的方式朗读“法兰西万岁!”)

师:我们可以发现,有些时候,发自我们内心的呼唤远远要比口头的呐喊更加具有力量。文中还有没有能体现韩麦尔先生爱国情感的句子呢?

生:第二十段中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个句子可以体现韩麦尔先生爱国的情感。

师: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生(齐):比喻。

师:这里把“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比作什么,把“牢牢记住自己的语言”又比作什么?

生:作者把“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比作“进了监狱的大门”,把“牢牢记住自己的语言”比作“拿着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师:这个比喻强调了什么?

生:强调了掌握自己国家语言的重要性。

师:韩麦尔先生为什么要如此强调掌握自己国家语言的重要性呢?

(学生沉默)

师:我们结合两个例子来体会吧。第一个例子,当年普鲁士在占领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这两个地区之后,马上就强迫这两个地区的学校取消法语课,完全改上德语课,目的就是让这两个地区的人民完全听命于普鲁士的统治。无独有偶,20个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后,日本人在东北地区推行的,同样是这种奴化的日语教育。

两个侵略者的手段是何等相似啊!他们的目的都是什么呢?

生:先让被占领地区的人们忘记自己的语言,然后忘记自己的国家,忘记抵抗,忘记斗争,达到他们长期占领的目的。

师:韩麦尔先生是经验丰富的法语老师,他洞悉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会如此地强调掌握自己祖国语言的重要性。从这个角度来说,热爱自己国家的语言,就是爱国啊!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评说了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这样两个人物的特点,我们再来看一看,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他们都爱国。

师:对,国难当头,老师和同学都体现了一种爱国的伟大之心。

(老师板书“伟大之心”)

师:除此之外,他们还有没有相似点呢?

生:都有缺点、有小毛病。

师:嗯,当学生的不太喜欢学习,当老师的也不太敬业,他们都有点小毛病,有点小缺点。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有点小缺点的、并不太完美的普通人。

(老师板书“平凡的人”)

师:作者刻画了这两个有点小缺点,并不太完美,又都有着爱国之心的普通人的意义是什么呢?这样两个人物的典型性、代表性是什么呢?

生:我觉得他们可以代表当时普通的法国人。

师:可以代表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的法国人。可能同学们读过太多太多让我们感觉热血澎湃的、心潮起伏的大人物的爱国故事,这些大人物能改变历史,甚至可以影响历史进程。可我们身边更多的却是像韩麦尔和小弗朗士这样的普通人,他们只是小人物,用我们现在流行的词来说,他们都是草根。他们可能没有太多的力量,甚至彼此之间要用可怜来称呼,但他们也爱国。这种普通人的爱国情感,就像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野草》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国家的地火,虽然微弱,仍不失倔强蓬勃,他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隐形的筋骨和脊梁。描写小人物的爱国故事,恰恰是《最后一课》在众多的爱国主义文章中独树一帜的地方。

师:第二个环节就进行到这儿,下面我们进入最后一个阅读活动:探究价值。

(屏显:《最后一课》这篇文章的现实价值何在?)

师:今天的我们和小弗朗士相比,无疑是幸运的。我们的祖国今天已经十分强大了,我们可能这一生都不会遇到因为战争而失去学习机会的情况,而且《最后一课》的故事离我们也已经相当遥远了。这篇课文最初被介绍到中国来是1912年,胡适先生翻译的,到今天已经101年了,我们今天仍然在学习这篇文章,到底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我们结合一段材料来思考。

(屏显:2010年1月,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东华大学六所高校,各自进行了2010年的自主招生考试。人们发现,其中有四所高校“不约而同”地没有将语文列入考试科目。)

(学生齐读)

师:如果说小弗朗士因为战争而失去了学习的机会,这是被动和无奈的选择,今天我们的身边,却仍然不断地上演着这种人为的、主动地放弃母语学习的荒唐事情,看了这个材料,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这些大学不负责,不应该轻视我们的母语教育。

生:我感觉祖国的语言是最重要的,不应该忘记自己的母语。

生:我觉得热爱祖国的前提就应该是尊重自己的母语。

师:这是我们的母语课啊,就这样被“下岗”了。作家陈歆耕看到了这则材料说,一个民族的语言,是这个民族和国家文化的载体。如果说我们人为地抛弃了自己的语言,又拿什么来继承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呢?原复旦大学校长、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哪一天复旦大学要进行自主招生考试,我第一天就考语文,如果语文考试不及格,后面的考试就不用参加了。著名的数学家都如此重视母语的学习,是不是应该让我们有更多的思考呢?

(学生沉默)

师:老师模仿着文中韩麦尔先生的语言改编了一段话,我们一起来用心读一读。

(屏显: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最美观,最动听;我们必须牢牢地把它记在心里,永远要学好它。只要牢牢记住我们的语言,就像随时拿着一把通向世界大门的爱国的钥匙。)

(老师反复指导学生朗读,学生饱含感情地齐读)

师:祝愿同学们的手中永远握着这把通向世界大门的爱国的钥匙。这节课我们做了三件事情:理解文意、评说人物、探究价值。这堂课就土到这里,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

【教学反思】

《最后一课》经由胡适先生译介到我国已逾百年,作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经典名篇,它启迪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觉醒,对国人影响十分深远。《最后一课》又是儿童文学作品,文中的“我”——小弗朗士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孩子,面对战争和民族危亡,他的灵魂悸动、精神升华,对于大多数儿童都会有所启示。文章还使用了较新的表现方法,运用第一人称、主观叙述和限知视角以及截取生活的横断面等方式,反映了当时法国人的普遍哀痛。另外,该文启发人们认识民族危机,激发爱国热情。最后一节法语课是在小城人民心中播下的民族不灭的精神火种,是民族危亡时刻法兰西年轻一代精神成长的故事。

教学这样一篇经典文章,无疑是困难的,特别是在重要的全国赛课现场,仅仅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呈现,教学内容的选择便是首先面临的一大问题。而无论如何选择,爱国主义都是一个无法绕开且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我看来,教学这篇文章的最大难点应是如何让学生立体地理解小弗朗士与韩麦尔先生,而非只以“爱国”两字贯之;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文本的阅读和理解中,真正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接受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和教育,让学生也如小弗朗士一般萌发出爱国主义意识。我想,应当着力引导学生透过文本语言,对文本含义及其承载的情感进行体悟。

我始终认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融进学生的血液,流进学生的心中,并长久地沉淀下来,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中受益。这正如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本课的设计,我力图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简化教学过程,细化细节处理,整堂课由相互联系的三个板块构成,教学中紧扣文本,防止“贴标签”式地分析人物和理解主题,以“主问题”式的设计避免过多碎问碎答的出现。就本课而言,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把书读薄

《最后一课》全文有三千多字,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讲,可算是一篇长文,再加上课前并没有安排预习环节,学生要在较短时间内把握好文章的内容,是存在一定难度的。针对这些实际的学情考虑,我将第一个教学板块设定为理解文意,重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我设计了一个在课堂初期引动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的主问题,即给文章添加副标题“一个的故事”。在初读课文阶段,这样处理有两点好处,一是可以有效地牵动全体学生进入课文,理解课文。学生只有通过读课文、分析课文、概括课文内容,才能拟好副标题,这样就有力地牵引了学生的“动”。二是拟写副标题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多角度地评价课文的内容与主题,课堂上学生说出了“一个爱国的故事”、“一个刻骨铭心的故事”、“一个充满信仰的故事”、“一个阿尔萨斯人失去国土的故事”等副标题,对小说内容有了多角度的整体理解,而且学生在认识课文的基础上,还进行了艺术化的、精炼的语言表达,这就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二、把人读厚

众所周知,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它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分析人物形象无疑是小说阅读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一般来说,要结合作者的创作意图,依据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意思,而不是只看人物是否贯穿始终和用墨多少来判断谁是小说的主人公。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主要是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这必须讲究技巧。可以通过肖像、行为、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可以通过小说精心设置的故事情节来分析人物性格;可以通过典型环境的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最后一课》是指导学生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的极佳例文。文中两个主要人物小弗朗士与韩麦尔先生个性鲜明,但以往的教学经验表明,学生往往容易用给人物“贴标签”的方式来分析人物,分析人物形象时,常常想当然尔,不能结合文章语言进行有效分析。基于此,在进行第二个板块的教学时,我明确要求学生结合文章的相关语句,从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人手,来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时我一直引导学生去关注这些传神的细节,运用关注标点、词语替换、分析修辞、还原场景等方式让学生体会文中语言的表达效果。另外,我还通过追问,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处,化无声为有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读出潜台词。意图引导学生在对关键句子、重点词语的品析中,体会出一种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首先分析文中人物的细节描写,进而通过这些分析,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最终,学生们结合课文,说出了小弗朗士:贪玩、不懂事、不爱学习、幼稚、能管得住自己、爱国;韩麦尔先生:严厉、不敬业、可怜、认真负责、善于反思、爱国等特征。如此,学生今后再遇到类似问题,便可知道从何处着眼、人手;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可以减少一些茫然,增添一些自信。此外,这样的方法迁移到写作中,则又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剂良药。

三、把情读透

语文教学是要读出文本精神的,所谓文本精神,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或明显或隐含的对社会人生的一种思考或感悟。这些思考、感悟常常驱使读者不得不思考一些严肃而又不易解答的问题,例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人生的道路与方向;如何善待生命中的美好,如何不负此生、不虚此生,如何实现人生理想抱负等等。而这些问题最终能唤起读者精神上的觉醒,牵引读者的灵魂向更高境界提升。

文本精神是作者借助语言文字投射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的,作为读者,我们只有透过文本中那些有生命、有活力的文字,才能体悟出文字背后所负载的情感,才能教出文本的真精神。

《最后一课》作为爱国主义主题的课文,从20世纪20年代起,长期人选中学语文教材。它所表达的热爱、珍惜本国语言的爱国主义精神,在长期饱受割地赔款屈辱的中国人心中激起了强烈的共鸣,它的故事感染着几代中国学生。然而时至今日,学生身边的环境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祖国的强大、物质的丰富、条件的优越、时空的距离,这些都可能成为学生真正理解文中所传达爱国主义的障碍。我们不能奢望爱国主义教育在一堂课中得到解决,但可以着力解决如何让爱国主义教育在课堂落地生根的问题。于是我设计了本课的第三个板块,探究价值。与学生一起谈谈今天学习《最后一课》的价值与意义,并结合今日汉语教育备受轻视的故事帮助学生体会。从学生的回答和齐读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对汉语言充满自豪和热爱。一位学生说,热爱祖国的前提就应该是尊重自己的母语。从中可以感受到他们要学好祖国语言的决心,感受到他们的爱国主义意识已渐渐萌发。因为学生已深深地认识到:爱国,从热爱祖国的语言开始。

其实每个民族的语言背后,都体现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集体意识,这里深藏着一种文化的深层符码。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学科,是一个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关系着学生心灵塑造的学科,语文肩负着传递民族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任务。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深刻了解隐含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厚文化内涵与深刻情感,产生清醒的文化意识。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不只是学习“字词句段篇语修逻常”,而是真正的学语文,学做人。

【名师点评】

精选“学点”巧设“活动”

——评康健《最后一课》

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龙祖胜

一、精心选取“学点”

要想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益,教师首先要在认真研读、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解决好教学内容(即“学点”)的选取问题。因为语文教材所选的一篇篇课文,并非课堂教和学的内容,相反,课文只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需要教师在深入把握课文的“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情、文本的特点以及文本在单元中的地位等因素有效地进行挖掘、选取和整合,以确定好科学、合宜的具有“语文学科特色”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你的语文教学教的是语文,才有可能教出“语文味”。

康老师所教的《最后一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从五四时期被翻译成汉语以来,便被选人各种各样的中学语文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典课文。面对这样的经典,教师可以讲授的内容可以有很多,但一节课中哪些内容值得初二学生去学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选择、确定本课学生的“学点”。从康老师的教学过程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师主要精选了三个方面的“学点”:一是让学生整体感知小说的故事情节;二是在品析课文语言的过程中分析人物形象,进而把握小说的主题;三是探究小说当下的阅读价值。由此可见,教师在确定阅读教学内容即学生的“学点”时,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引导学生“以文悟道”——深入把握作者通过“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内涵。二是更要侧重引导学生“以道悟文”——结合课文的思想情感来品味语言,体悟作者的表达之妙,从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中领悟出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底与艺术,学习借鉴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三是由于课时有限,所以还要在诸多教学内容中确定“什么不教”。学生能读懂的“不教”(比如《最后一课》根据课前、课中、下课等顺序来推进故事情节等内容学生可以自学读懂,教师就可以“不教”),学生怎么学也无法理解的“不教”(比如《最后一课》的叙述视角及其表达效果,以及人生普遍面临的“最后一课”的隐喻意义等初二学生很难理解的内容,尽管康老师在备课时、在细读文本时对比也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但并没有把这些作为本课的教学内容),不是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不教”。有了这样一个合理提炼组合教学内容、精心选择学点的过程,康老师的课便很好地简化了教学头绪,优化了教学内容。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文本解读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反观当下的阅读教学,在确定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过分关注教学方式(“怎么教”的问题)改革,而没有用心去思考“教什么”的问题。二是片面追求阅读教学的人文价值,导致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过多地关注文章写的是什么,而没有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读、品析、品评,去领悟课文是怎么写的。三是面面俱到,没有很好地分析哪些可以“不教”。

二、巧妙设计“活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学科,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必须要经过语文实践活动的历练。张志公先生主张“语文应该上成语文活动课”。基于此,在合理确定阅读教学内容即学生的“学点”后,教师要力求巧妙地设计好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这样说,阅读教学实施的实质,就是教师依文本设计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走进文本、体验语文,在亲身体验中生成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离开了活动,离开了学生在活动中对语文的亲身体验,也就没有语文教学实施。我国的语文教育中一个优良的传统就是注重“诵读积累、熟读精思、涵泳体察、评点批注”,倡导学习语文的关键是实践、感悟和内化。以此来观察康老师的课,我们可以看到,康老师非常注重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根据本节课所确定的教学内容,整节课康老师设计了三个主要的学习活动:“理解文意、评说人物、探究价值”。每一个活动构成一个学习板块,这些使得整节课简洁明了、层次清晰。更重要的是在每一个学习活动中,教师都提出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和建议,比如“理解文意”这一活动开始前,教师“给大家一个建议,大家可以尝试给这篇文章再加一个副标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并简要地说一说你的理由”。再比如,“评价人物”活动实施前,教师“再给大家一个建议,评价人物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察其色、悟其心。也就是说,大家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来评价这两个人物”;而且在这一活动开始前,教师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方法示范。这样,每一个学习活动都能引导学生长时间地深入到文本之中,自主阅读、不断涵泳、反复品味;而没有以教师的讲解、分析、理解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悟。反观当下的阅读教学,教师多是以数量庞大的各式各样的提问来结构课堂,推进教学,结果导致阅读教学根本形成不了学生体味课文、赏析文本的实践过程,阅读教学更多的是呈现一种解释性教学。

当然,任何一节课都是遗憾的艺术。本节课教师很少引导、指导学生去欣赏小说的文学手法、技巧,而在“探究价值”方面又用力过多,这些都值得反思。

上一条:作文教学—《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 下一条:现代文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全景再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