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言>>课程建设>>教材案例库>>正文
 

文言文教学—《与朱元思书》教学全景再现

2018年09月27日 23:37 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迟爽 点击:[]

美文美读,漫步唐诗之路

                                                 点评: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自治区学科带头人刘刚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熟读课文,准确掌握本文的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子。

2.品析文章,感知文章大意,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3.欣赏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的优美景色,体会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准确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今天老师就领着同学们走进一片好山好水,去体会仁者智者的情怀。这片好山好水,就是名闻天下的富春江。(多媒体展示富春江秀丽山水图片),富春江位于钱塘江上游,全长仅110公里,它能名扬天下,要源于南朝文学家写的一篇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山水小品文《与朱元思书》,(板书文题),这位文学家,就是吴均。正是吴均这篇文章,使唐代的许多文人墨客慕名来到这里,吟诗赋文,挥毫泼墨,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作。后人也因此把富春江一段誉为“唐诗之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这条富有神奇魅力的天然画廊吧!

提问:请一名同学把题目解释一下。

(要求:“与”“书”的意思必须准确。)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我们解读了文题,下面正式走进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文,我们应该以“乐山水之心”去朗读,先请同学们在老师的朗读中感受富春江的美吧。听读的同时,请同学们注意读音、断句以及情感的把握。

2.学生练读。(朗读提示)本文是一篇美文,朗读时速度宜慢,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美的意境。一定要以“乐山水”之心去读,吐字清晰,音韵和谐。要注意停顿,节奏要随情随景而易。每读完一小层都可以作稍长的停顿,这样才有鲜明的层次感,不至于将两个不同的画面交错在一起。还要注意确定重音,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当落在“箭”“奔”二字上,才会使人感到形象鲜明。这样,才能读其文,感其美,会其情。

3.学生朗读。(1-3名同学来读)采用自我推荐或互相推荐的方式,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朗读:学生全文朗读。(注意其生字新词的读音、句式停顿的处理。)

点评:侧重在句读方面。适当点评学生的情感处理:强调:向上的那种“劲”。

4.学生齐读:再次在朗读中感受富春江之美。

三、疏通文意

导引:对照注释,是否都能解释?有解释不准和翻译不通的提出来。

讨论:在学生发问时,视情况分别处理。

一般词语可互答解决。

重点词:(俱、从、许、皆、甚、若、奔、竞、轩邈、争、好、转、穷、绝、戾、息、经纶、反、上、犹、见)

重点句:(依然互答解决;如有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没有一丝风,烟雾也完全消散,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乘船)顺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自由自在。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波浪,像飞奔的马。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木。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这些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互相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见这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也和黄昏一样。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枝条交织的地方,有时还可以看见阳光。

整合:为了让大家更准确地掌握课文翻译,多媒体展示课文的完整翻译。

四、品析课文

提问:请同学们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提问:从这句话能看出作者着重描写的景物是什么?

明确:“山”“水”。

提问:山水的特征是什么?

明确:山奇、水异。

提问:山奇在哪?水异在哪?作者用什么手法把“山的奇”“水的异”写出来的呢?用填写表格的形式来完成这个问题。

景物

特征

表现

1.山:高峻

清澈

湍急

2.树:茂密

3.山中景物;幽静清美

手法

拟人对偶  以动写静

夸张  比喻  侧面描写

提问:在我们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来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大家细读课文,找到你最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在书边作批注,写一写你喜欢的理由。可以从修辞、表现手法、词语运用的角度来赏析,也可以结合你的经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描绘读完之后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学生开始品读课文,作批注。)

赏析句子:(学生可能找到的句子,教师进行适当补充。)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的清澈透明的特点,“缥碧”一词更是把水的颜色写得像亲眼所见似的。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这句话用了侧面描写,用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写出了水的清透,同时这句话也赋予水以动态和生命力。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丁水流得很急很快,有一种生命的动感。作者赋予水以情感,以生命,水在争着向前,从这句话中我们读出了作者对生命力的赞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写出了青山碧水,树木遮天蔽日,尤其一个“寒”字用得好,真的能让人产生凉意。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泉水叮咚与鸟儿欢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部大自然的协奏曲,多么令人心旷神怡!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本来大自然的景物是静态的,但是作者这里运用蝉鸣和猿啼,使山谷显得生龙活虎,使人感受到大自然那种强烈的生命力。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不仅从侧面衬托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更用大自然的幽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作对比,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也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这四句是写山谷中树木蔽天,景象幽深,阳光只偶尔从疏枝叶隙间漏射下来。这种境界给人一种清幽、宁静之感;枝繁叶茂,又给人以欣欣向荣、积极向上之感。可以说是对上文的一种补充。

提问:刚才我们感受了文章的语言之美,我们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当年的吴均,面对这片好山好水,他抒写的又是什么样的情怀呢?请同学们在文章当中找到能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听听作者的“情语”。

明确: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提问: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明确: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五、扩展延伸

提问:吴均笔下有美景,我们的笔下也应该有美景,下面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看出这是哪里了吗?(多媒体展示双流棠湖公园的图片。)

明确:双流。

提问:同学们能结合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家乡的美吗?

延伸:我们再来看几张图片,这就是我的家乡——内蒙古,同学们能描绘一下老师的家乡吗?(多媒体展示内蒙古大草原的图片。)

六、课堂结语

双流美,草原美。美丽的风景无处不在,因为有了吴均,人们认识了富春江的美,还因为吴均,这短短的100多公里,成为了“唐诗之路”,我希望同学们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同时,不要仅仅做一个看客,我们也要试着做文人墨客,给我们的后世子孙留下记录人间美景的美文佳作!最后让我们齐读一遍课文,再次感受美文带给我们的独特体验。

单元点评

对初中组第一单元(古诗文)四堂课的点评

何立新

今天下午的三节课与上午的最后一节课,构成了本届大赛的第一个单元——古诗文教学。我想就这四节课来探讨一下古诗文教学的一般规律。

首先,我们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古诗文教学到底应该重“文”,还是“言”“文”兼顾,由“言”而“文”?

四堂课的学习内容都涉及一些典型的古汉语语汇、语法现象。四位教者中的前两位,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着让学生通过诵读,找出字音、停顿等方面的疑惑,以此与自己在“言”上的问题预设碰撞,来完成对文言文本语言的理解。他们都尝试着做了“言”上的梳理、积累,但做得还不够。在这种公开课,或者是赛课的情境中,老师们为了教学内容的丰富,为了教学板块的多样,在文言文教学的“言”上有时还是要“意思意思”一下的,否则就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但是,我要说的是我们的古诗文教学不能这样“意思意思”就够了。在文言语汇、句式的积累上,我们还是要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去梳理、归纳和总结,如:《核舟记》的“以”、“为”和“有”,《三峡》的“自”、“或”和“虽”……古诗文中的一词多义、通假现象、特殊句式、一般句式、古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法等。总之,我们必须以“言”为基础,以此促进学生对“文”的理解。如若在“言”的问题上只是“风行水上”般一飘而过,只给学生留下淡淡的影子的话,那显然是不够的,只会导致我们的古诗文教学落于“不好意思”的境地。

因此,即使是在教育发达地区,古诗文教学也不能忽略“言”,更何况许许多多的农村学校,特别是西部教育欠发达地区。古诗文教学中,“言”不能忽视。

其次,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要找到一个很好的文本切入点。文本的切人点是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内涵和形式内核的“抓手”,恰当选择文本切人点要求我们找到一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引起学生阅读兴趣,产生思考动力的文本的特殊表征,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和重构,而不是只看到教材文本从头到尾的原始自然状态。

今天的第一堂课(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俞志涛老师的《核舟记》)和最后一堂(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六中张新宇老师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文本切人很有特色。《核舟记》一文一开买便直接点出王叔远技艺的“奇巧”,一般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领会王叔远技艺“奇巧”在什么地方,而俞志涛老师并不是作这种演绎,而是让学生细读文本,了解小小核舟上王叔远刻有哪些人、哪些物,各自具有怎样的情态,一步步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语言文字中去具体感受王叔远雕刻技艺的“奇巧”,并非空洞地演绎,这就使得课堂教学有了张力,让学生有了展示自己个性化解读的机会,学会了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归纳的阅读方法。张新宇老师教授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课,大胆地搁置诗歌的颔联和颈联把首联的“凄凉”“悲愤”和尾联的“昂扬”“奋进”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放在一块加以比对,让学生体会诗歌首尾情感的巨大反差,并通过补充白居易赠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引导学生分析、体会《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颔联中两个典故所蕴含的无奈、伤感和惆怅之情,以及颈联用“沉舟”“千帆”“病树”“万木”等意象写景,借景抒发诗人对自己未竟事业仍然充满希望的生命感悟,让学生一步步感受诗人的情感转变历程。尽管教者把这首诗包含的人生哲理归结为“一个人的灭亡是不能使社会发展停滞不前的,一个人对于整个时代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有失偏颇,把诗人情感转变的关键归因于“超脱而豁达”有些牵强,但这样的文本切人和教材内容重组体现了教者较强的教材驾驭和教学内容建构能力。

再次,我们利用教材文本所进行的教学应深入领会教材编者的编选意图,将编者的编写理念和意旨落实到教学中。一套教材有若干单元,每个单元的“单元说明”明确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课文前的说明、课下的注释,后面的“研讨与练习”,都是我们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安排教学策略的出发点。今天四堂课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第一题都是要求“背诵全文(诗)”,但一节课结束时,《三峡》学生能背了吗?《与朱元思书》能背了吗?就连只有八句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学生能背了吗?

其实,我们可以思考让学生通过怎样的途径来背诵这些诗文,这个途径就是古诗文的语言,就是古诗文的内在节奏和韵律,教学应在这些古诗文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上做文章,换句话说就是在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的基础上进行。《三峡》与《朱元思书》非常类似,它的句式,特别是倒数第二段的句式,除了多了一个“则”,其他都是四字句,其他段落也是如此,长一点的句子都可以切分出来,其核心也是四个字。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思考《三峡》的句式特点,思考倒数第二段的“则”去掉还是保留的好。再看看《与朱元思书》,作为一篇骈文,编者为什么要把它选进教材?骈文是南朝文学作品的主要形式之一,字句两两相对,多用四字、六字句。魏晋以来形成的这种重视文学作品形式美的日趋“绮丽”的文风被后代认为具有空洞浮艳、雕绣藻绘的唯美主义倾向,阻碍了散文的健康发展,因而受到批判,《隋史·李谔传》中“文至现代,日渐衰微,观之当下,文皆应制之作,尽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惟是风云之状”,即是很好的明证。但为什么教材编者要将《与朱元思书》选人教材?这篇骈文该教些什么?究其就里,我们可以发现,《与朱元思书》虽大体上遵循骈文的要求,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为主要句式,后半部分多用对偶句,全文句式整散结合,音韵和谐多变,意象对比映衬、相映成趣,极具韵律之美,但文章又有异于一般骈文,体现了对骈文形式的突破与创新:一是在四字句、六字句中运用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样的五字与四字交替运用的句式,显得活泼洒脱,避免了语言形式的刻板划一;二是前半部分几乎没有对偶,类似于散文,而后半部分则基本上都是工整的对偶句,这样骈散结合、疏密相间的安排,使得整篇文章语言灵活多变,更具韵律美。这就是我们应该让学生在朗读、背诵中细细品味的东西,这也是学生学会背诵的有效途径之一。

语文教学应该好好引导学生从文本语言形式的方面去细细品味不同体式、不同时期和不同流派文章的独特魅力,而不是一味用什么“视角变换”“动静结合”等抽象的概念讲解和干瘪乏味的表格填写来替代语感训练,抽象概念的灌输是培养不起来学生对语文、对文本的应有感觉的。

最后,我们的古诗文教学,不但要有“言”,有“文”,还得有文化。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就得研究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状态,研究他们饮酒、唱和等独特的行为方式、精神追求和人格模式;学习《与朱元思书》,就得把文章放到南朝文学创作活动空前繁荣,文坛病态发展,形式技巧趋于成熟,而内容单薄空虚这样一个特定文化背景下去考察。我们还可以以诗解诗、以文解诗,知人论世,把短小、凝练的古诗文文本背后更为丰富深厚的文化内蕴挖掘出来,只有这样,古诗文教学才会变得厚重有物。

不得不提及的是,四位老师在一些常识性问题上的认识,还需更为严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见”,放在动词“赠”前,表示赠的对象是自己,而不是表被动;《与朱元思书》虽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一句,但不能像教者提出的问题那样:“山奇在哪儿?水异在哪儿?”活生生把互文的两句肢解开来。教师的教学机智也是一个大问题:开课前,想让自己不紧张,教师该用“你们紧张吗?”这样莫名其妙的问题来掩饰自己的紧张,为自己壮胆吗?学生活跃不起来时,教师就跳出来,大段大段地朗诵自己早已写好、背熟的抒情性文字,道出自己对文本高度概括的分析……我们必须明白,你的激昂抒情和慷慨陈词本应由学生去诵读、思考和体会。谢谢大家!

上一条:现代文教学—《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全景再现 下一条:文言文教学—《项脊轩志》教学全景再现

关闭